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社造電子報《NO.34》

第三十四期-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93年10月29日 星期五)





--------------------------------------------------------------------------------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推動辦公室 -專刊

前言
‧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的推動與願景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推動辦公室

專案園地
‧政府新變革-跨部會溝通合作平台挑戰.魅力台灣再出發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推動辦公室

‧鑄劍般的焠鍊-和公部門協力的感想
黃莉芳/「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推動辦公室專員

驚天動地六十秒
‧本期相關內容


活動快訊
‧本期活動相關內容

 前言

‧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的推動與願景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推動辦公室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的緣起
  「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自從文建會於1994年發起以來,至今已屆滿10個年頭,在此過程中,許多社區居民、在地文化工作者、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專業團隊、行政部門之分頭鼓勵與帶領下,紛紛投入營造故鄉的工作,不論總體營造之社區數量、培力養成之社區人才,皆已呈現顯著且深刻之累積與成長。

  為展現政府整體施政理念與長程發展視野,行政院積極研擬「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六年中推動,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國際創新研發基地計畫、產業高值化計畫、觀光客倍增計畫、數位台灣計畫、營運總部計畫、全島運輸骨幹整建計畫、水與綠建設計畫、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十大重點投資計畫。其中「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首度將原本非屬國家主流政策的社區營造工作,拉抬至與交通發展、經濟建設等傳統大型公共事務等量齊觀,是台灣社會發展史中的重要一頁。

  2003年底,正式完成部會分工與計畫架構調整,總計包含台灣社區新世紀推動機制、內發型地方產業活化、鄉村社區振興運動、文化資產創新活用、原住民新部落運動、新客家運動--活力客庄再現客家、健康社區福祉營造七項計畫主軸、三十二項子計畫,橫跨內政部、農委會、文建會、教育部、經濟部、原民會、客委會、環保署、衛生署九大部會,經費將近四百八十億元,內容完整涵蓋人、文、地、產、景與健康福祉等不同社區營造主題,並兼顧客家與原住民族群,有效建構整體推動機制,進以邁向台灣社會發展之嶄新階段與里程。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整體架構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推動辦公室的誕生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涵蓋七大主軸,九大部會合力推動,一方面反映出社區營造的總體性,另方面也預設了它獨特的困難度。相較於其他九項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的經費規模其實很小,但它不折不扣是一項社會工程,能否有效推動,不只關乎台灣社區的承擔能量,更關乎政府部門能否整合,有效地發揮社區協力的功能。所以,這項社會工程不僅要鼓舞更多人參與營造,更期望推動過程也讓政府部門摸索、調整和累積出一套機制,和民間團體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新故鄉。

  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作為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的政策幕僚單位文建會,遂委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成立「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推動辦公室」來協助推動計畫。
行政機制社造化組織體系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推動辦公室的目標
  推動辦公室自2003年12月正式成立,最主要的工作是在中央部會架構一個橫向合作的機制,設法讓部會之間有更多互動,建立共識進而可以彼此調整計畫來相互配合。

  除填補既有行政人力不足之既成缺陷,亦充分運用專業團隊之社造知識與靈活機能,積極協助中央部會,針對政策擬定、資源分配及實施策略進行相互溝通及合作,落實建置部會計畫整合平台,彙整相關社造資訊,研發政策操作機制,規劃聯合審查機制,排除經費重複補助,落實政府資源有效運用。有效傳承社區營造工作經驗,改善過往行政部門各自為政,彼此缺乏溝通串聯之常態模式。

  推動辦公室為了促進政策之橫向整合,民間了解如何與相關政策對應,以及公私夥伴關係之建立,規劃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五大類政策工具,補助型計畫、分區專業補助機制、委託專案管理中心、培訓計畫、特定主題委託研發。歸納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四大共同策略,社區提案、賦權地方政府、競爭型提案、藉助第三部門。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劃共同策略

新故鄉計劃的五項政策工具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推動辦公室的組織與任務

計畫整合組:
  經驗交流會:前二次,分別於二、四月舉辦,以分組政策工作坊、探討委託第三部門專案團隊協力方式進行。第三次,十一月上旬假南投埔里暨南大學、桃米社區舉辦,針對「社區環境改造資源整合探討」、「社區產業的啟動與活化」、「地方運作機制的整合平台」三項議題、六個實際地方案例進行對話。安排二天一夜較長時間的相處、社造經典案例實地體驗,達成深度的交流之意義。

  政策說明書:試刊本已於四月出版。正式版預計十一月底出版,內容包括社區營造與政策協力,與世界同步--歐盟Leader計畫與IBA經驗、日本經驗、美國大街經驗,台灣策略與成果,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說明。

  部會拜會:7月上旬到8月中旬,完成九部會十五個執行單位拜會,協調七大項三十二計畫執行,藉由意見的交流,及了解不同部會的政策執行方式及困難點,以落實對政策執行之建議。主動了解非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範疇,但是與地方推動社區營造具有密切關聯之勞委會多元就業、農委會林務局社區林業計畫,研擬具體合作之可能性。

績效宣導組:
  《跨越》季刊:藉由各部會推動新故鄉社造營造計劃的進程「共同被看見」,及各不同參與角色或監督者 的「共同閱讀」,而形成意見交流的平台,形成部會之間的微妙且正向的良性競爭。前二期已於四月、八月完成,專題分別是「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總說明」、「各部會委託之專案管理中心(社造中心)」。第三、四期,主題是「跨區域整合」、「跨部會整合」,擬於十一月上旬、下旬出版。

  新故鄉觀察員:藉由民間力量,建立「新故鄉觀察員」制度,達成掌握政策執行成效。

  電子報:提供中央部會承辦員、縣市政府行政人員、相關學者專家、專業團隊、社區組織即時的訊息。「新故鄉園地」專欄,系列介紹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建立相關人員互動、溝通協調之機制。

資訊平台組:24小時不打烊的社造平台
  網站:網站資料庫、電子書、影像系統

  資料庫建立:已完成社造人才資料、社造點資料、計畫資料,總計1760筆的資料

  社區註冊:目前配合著社區註冊共計2266筆資料,請觀察員實際上線做登入會員及使用網站上的功能,就網站不足地方提供相關建議。

  SPS:中央部會內部網路系統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的全新挑戰
  對於參與「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的部會夥伴,應該已經體會到這項計畫與過往執行計畫經驗的不同,但究竟如何更加投入,或許大家都還在摸索。對於「推動辦公室」的工作同仁而言,身為第三部門但介入政策協力之中,也是一項全新的挑戰,我們持續在學習、嘗試與調整。自始我們將這此項任務視為另一種「社區營造」,要分析課題、判斷情勢,要溝通、動員,要建立共識,也需要協調行動,更期待來日共同歡呼分享成果!


地址:台北市忠東路一段138號11樓(近善導寺捷運站五號出口)
電話:02-23956771
傳真:02-23216487
EMAIL:fca21@hometown.org.tw
網址:http://www.hometown.org.tw/

--------------------------------------------------------------------------------
專案園地

‧政府新變革-跨部會溝通合作平台挑戰.魅力台灣再出發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推動辦公室

  在「挑戰二00八:國家重點發展計畫-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的大主題下,各部會要擬定自身的計畫進而編列預算執行,則個別的計畫如何能切合社區營造的精神?計畫的執行設計如何能符合社區需求?而個別的計畫內容彼此如何能不重疊?都是在計畫形成過程中須處理的問題。

   陳主委其南表示,「當文建會首先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理念,逐年如漣漪般擴及其他部會,『社區總體營造』逐漸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用語。」


政策注重社區營造推展
  因此,從行政治理的角度看,像「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這樣跨部會平行合作的經驗,乃是中央政府施政的一大考驗,而如何有效地協助此計畫推展,更是對「新故鄉推動辦公室」的一大挑戰。

  在決(政)策上,將社區營造工作,即「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納入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十大分項計畫之一,並搭配「觀光客倍增」與「文化創意產業」兩項計畫,互相支援。

  行政院會已通過「社區營造條例」,送立法院審議中。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立法授權社區團體居民可以由下而上,依一定程序,比照「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的定位,訂定適合自己社區的「社區協定」,解決了十年來社造運動所面臨的困境。這也將是台灣地方自治發展史上一項新的突破。

  藉著滾動式的「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今年已完成各部會社區業務工作方式的調整與整合,包括文建會、內政部、教育部、經濟部、農委會、原民會、客委會、衛生署、環保署等,各部會執行計畫的操作模式大部分都已完全轉型,符合強調居民參與,由下而上的提案申請方式,並強化地方政府對社造模式的認知和執行能力。

社造政策說明書與工作坊
  然而社造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社區人才的培育計畫應該是無限期的擴大與延伸,唯有共同在計畫中創造新的學習機會,才能不斷地培養新血輪、幫助新的社區,社區的生命才會變得不一樣。

  因此「新故鄉推動辦公室」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推動「計畫整合」。如何將子計畫間有機制建構和主題推廣兩種不同的性質區隔,就機制建構能有效打好基礎,必須在分項計畫的安排與構思上細緻處理;所以我們印行《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政策說明書(試刊本)》,同時呈現各單位的計畫內容是一本重要的查閱及參考工具。

  當然未來新故鄉計畫定案後,是由各單位自行推動,但我們相信:執行社區協力政策的行政部門間的默契愈高,則愈能發揮行政上的協力效果。因此,除了計畫面的整合外,在行政部門間建立合作機制也是近半年來「新故鄉推動辦公室」的另項工作重點。我們嘗試讓十五個單位的承辦人產生較多的交集,舉辦政策工作坊及經驗交流會,讓大家認識、互動,階段性地交換經驗。

網路SPS、電子報延伸溝通平台
  同時,新故鄉動辦公室的專職人員與十五個單位形成明確的對應窗口,隨時掌握推動上的困難;我們還引用最新的平台軟體SPS,讓大家藉由它透過網路而連成一個資訊共享的工作平台。而「新故鄉網站」也已架構完成開始上線,站內持續累積的資料庫期望能提供行政單位與民間更多參考。  
  
  當然,整合機制的建立,是含蓋中央部會之間業務、資源的整合,最終目的在促進縣市政府單位間的整合、中央對於新故鄉社區營造計劃加強宣導,讓地方政府充份了解中央政策方向,以便地方政府提早準備。

  推辦並設立網路上線及社區註冊,資料庫目前持續建置過程中,已經就所收集資料中,逐步建置到資料庫內,於網站上提供使用者查尋到社造人才資料、社造點資料、計劃文件資料,目前針對網站的美編逐漸改版為新版模式。目前配合著社區註冊,請觀察員實際上線做登入會員及使用網站上的功能,就網站不足地方提供相關建議。網站預計於六月底上線,未來網站將提供多元化的功能,提升網站的功能與架構,未來將整合電子報跨越社造十年論壇於台中科學博物館 、網站資料庫、電子書、影像系統到網站上,提供更多元化的網站平台。

  另外,新故鄉電子報的發行,作為新故鄉網頁延伸性的平台,提供各部會人員及專家學者、專業團隊即時性的訊息;另外納入「新故鄉園地」專欄,希望能將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作一系列介紹,讓參與各個新故鄉計畫推動、執行的夥伴們,多一層的認識。

   所以,我們期待建立與部會相關人員互動、溝通協調之機制,並透過電子報的發送,能完整的傳遞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各部會相關最新訊息。對象計:新故鄉計畫中央部會承辦員、縣市政府行政人員;新故鄉計畫相關學者專家、專業團隊,預計藉由各種管道建立連結,在既有的機制及整合的規劃中,政府政策的方向,及各部會計劃要點的承辦人員都將影響社造未來,並且擴及從事社區營造工作相關人員及在地的社區居民,相信在這時刻,建立完善而又溝通良好的溝通平台正是最佳時機。

--------------------------------------------------------------------------------
‧鑄劍般的焠鍊-和公部門協力的感想

黃莉芳/「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推動辦公室專員

  「您好,我是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推動辦公室的莉芳…」到推辦來這應該是我說過最多次的一句話。剛開始,每每要提起電話前,總要深深的吸一口氣,不斷地把要說的話,在腦子裡重複再重複的練習,總是因著無法預知電話線的另一頭是怎樣的聲音,是怎樣的溫度而緊張。

   「請問一下為什麼要收集這樣的資料?」「可以請你再仔細說明一下表格內容該如何填寫?」「這樣的事情真的很瑣碎,我們自己的業務已經很多了, 可以簡化一下資料收集的方式嗎?」原來,在電話線的另一頭有這樣的聲音,以及令我措手不及的溫度變化。猶如鑄劍般,在溫度差異極大的環境下,不斷敲打中,在不同階段聽到了不同的鏗鏘,我就在這樣不同的聲音中成長了,漸漸體驗公部門承辦人的業務往往是難以想像的、繁雜的,也慢慢的瞭解所謂公務的程序與步驟,也學習著如何把推辦的工作與對應承辦人說明,並請求協助;學習著承受內部與外部的壓力。

  或許有人會說「公務員不就是那副樣子!」,公務員應該有什麼樣子呢!?對我來說,他們是鑄劍師、是鑄劍的環境,對於所負責的業務有著深刻的執著與用心,更懷抱對自我的期許與理想。在一次次的電話與MAIL往來中、各種不同議題的討論會議上,都可以感受到承辦人的用心與努力,雖然,我們偶而會有溝通上的困難,但是熱情的感染化解了溝通上的生疏與難題,而使得計畫的成果、資訊的收集,能夠更充實精彩。

 偶而,話筒也會傳來溫暖的問候與關懷「最近好嗎!?」「要保重唷!」退去工作的外衣後,原來我們也可以像朋友,這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收穫,也是在灰心氣餒時的強心針;有時,在不斷的討論與協調中,也常常收到體貼的建議與操作方式的引導「是不是可以發個公文方便我們上級瞭解,也可以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我覺得要先釐清目的會比較好。」「其實應該要用不同的方法來促成,可以先…再…」,雖然,並不是每個建議與操作的方式都有辦法百分百的做到,但承辦人的資歷、經驗與專長,讓在公務體系外的我,有機會一窺不同工作領域的樣貌,也在前輩們的包容與引導下而有所長。

在這段接頭交耳、無線往返的經驗中,我認為非政府組織與公部門間是可能建立夥伴關係的,也明瞭非政府組織例如推辦,應該要讓公部門瞭解我們的角色與定位,基本上是為了服務公部門間的溝通與資源的引介,並且要瞭解雙方作業的方式與程序,必要時,應配合以公文來作為工作的依據,我們在做任何的資料收集前,都應有一清楚的目的與規劃,如此雙方交流時,才能更有效率與效度地達成目標。

   或許,還是有承辦人相當害怕聽到「您好,我是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推動辦公室的莉芳…」,莉芳還是要感謝百忙中撥空的承辦人,因為你們的慷慨讓我有機會開拓新的視野與成長的機會。還有,以後還是需要各位前輩們多多提拔,多多指教唷!

--------------------------------------------------------------------------------
驚天動地六十秒
‧ NGO與社大牽手 守護淡水河
‧ 樂生走向未來:學習公義與平等
‧ 關切湖山水庫生態破壞, 國際河流會議移師雲林現勘
‧ NGO與社大牽手 守護淡水河
‧ 離譜的跨港纜車 -請用力傳
△更多訊息   

--------------------------------------------------------------------------------


‧「邁向下一個社造十年~從人文、環境、產業再出發!」研討會
‧ 經建會-國發計畫成果展覽會
‧ 【活力北投,情牽唭哩岸】社區互助成果展
‧ 「台灣城鄉新風貌—新故鄉社區營造」講習會
‧城市散步-新故鄉社區營造與空間行動【設計思考論壇】
‧ 環保綠生活˙種籽師資培訓
‧ 荒野保護協會溼地植物保育義工培訓課程




 發行單位: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電子報編輯小組 Compilation by Vincent Hsu!!
 版權所有,未經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電子報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創刊日期: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 陳錦煌 理事長
 電  話: (02) 2395-6771、(02)23930629 傳真: (02) 2321-6487



社造電子報《NO.33》


第三十三期-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93年10月15日 星期五)






--------------------------------------------------------------------------------
社區營造條例試行計畫-專刊

前言
‧創造民間與政府理性對話之機制
陳佳霙/社區營造學會專員

專案園地
‧挑戰.魅力台灣再出發
陳其南/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社造條例草案」試行計畫的浮光掠影
李永展/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

‧全球化下的台灣公民社會
夏鑄九/台大城鄉所教授‧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審議式民主在台灣─以北投社區「社造協定公民會議」經驗為例
洪德仁/社區營造學會祕書長‧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社區趴趴走
‧話說…
陳佳霙/社區營造學會專員

活動快訊
‧本期活動相關內容


社區營造條例試行計畫專刊 

前言

‧創造民間與政府理性對話之機制

陳佳霙/社區營造學會專員

近來有北投公園纜車的設置、或是樂生療養院保存的問題,社區居民雖然經過組織動員,向政府提出異議,這些爭議卻沒有得到地方政府明確的回應,也沒有制度化的處理程序可依。對於公部門的決策,人民的意見和看法並無能有積極的影響力和作為。然而居民不應該有權利和義務來決定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應該要有的樣子嗎?

除了公部門與民間的問題,民間裡同一個地區的居民對於生活問題的看法也不盡相同,然而一起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有共同的意識才能對未來有更祥和、公正的規劃。 

「社區營造條例」草案,雖然將賦予各級政府和社區團體體更積極的主動性和協調性,保障社區居民對社區公共事務之參與權。然而草案中的執行機制對於公部門政策與居民意見的整合、操作程序如何配合多元的地方、不同成熟度的社區自治、協定執行如何尊重社區裡的差異性等問題仍需要討論與再思考。本期電子報中,我們對於社區營造條例草案作一報導,希望帶動社會大眾的討論與關心。

陳其南主委以公部門的觀點,主張「社區營造條例」的精神是新故鄉營造計畫的實踐,更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有權來決定自己想要的國家的法治基礎,希望大家能夠明瞭政府制訂政策的思維。

「社區營造條例」草案試行計畫已經歷經一半的期程,本計畫主持人李永展老師在本期文章中對試行計畫做了一個重點的紀錄和分析,讓讀者得以對「社區營造條例」有一個延伸地想像。

社區營造的過程也就是深化民主的過程,夏鑄九老師以精闢的論調分析台灣公民社會的活絡和目前的挑戰,也對落實草根民主應有的積極作為提出具體的建議和看法。

「社區營造條例」草案很重要的一個精神在於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部份,而公民會議是型塑居民對公共事務看法的重要機制和方法。洪德仁醫師將在文章中對公民會議的緣由和精神、在台灣初步的執行有一個詳細的介紹。

「爭議」是社會動力的來源,而如何建立一個良好有品質的「爭議」模式,透過它讓衝突轉化成新契機的來源,是一個重要且需要時間磨練的課題。「社區營造條例」草案中的居民自治精神落實、社區協定形成將倚賴這樣一個模式,也期望經過大家不斷的「爭議」,讓「社區營造條例」草案的新契機得以展現。

--------------------------------------------------------------------------------
專案園地

‧挑戰.魅力台灣再出發

陳其南/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節錄自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跨越】季刊

站在二00四這時間點上來談「挑戰二00八.新故鄉社區營造之精神」時,我們不妨順著台灣社區營造的絡脈來看。基本上新故鄉社區營造的精神和十年前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是有著持續辯證的關係。十年前「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提出,不僅釋放了台灣民間社會的能量,也讓地方居民能以「社區參與」的精神共同迎接台灣新公民社會的到來。地方基層不再是被動、單向式的接受政府部門規劃和決定,反而是社區居民針對自己的家園,小至一條街,大至一個部落、一個社區的描繪自己家鄉的願景,做自己夢田的主人。



社造十年的成果與困境
當文建會首先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理念,逐年如漣漪般擴及其他部會,「社區總體營造」逐漸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用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發現矛盾點的存在。其一是民眾參與的實踐是有別於行政體系的要求,例如社區為落實更細緻的民眾參與,而運用「點工購料」的操作方式,然而行政部門所考量的卻是計畫考核和經費核銷必需於時限內完成,行政體系的僵化常令社區挫敗不已。其二是行政部門並未精益求精的停滯,當社造逐漸型式化變成行政業務時,社造也就慢慢弱化。回想文建會最初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時,那批行政人員是以天下為己任般的投入精神去推動、去說服地方,產生極大的感染力,不過之後逐漸變成交辦的行政工作時,也就失去說服地方、感動地方的能量。雖然社區總體營造推到某一階段,曾有跨部會整合的構想,而跨部會的主體也是在文建會,但是,當文建會自身也無法說服其他部會來認同這個價值時,跨部會整合當然無法實現。

二年前台灣經濟低迷,以往經濟起飛低廉工資的優勢為大陸所取代,在工廠外移、經濟轉型及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下一波該往哪走?當台灣整體的需求和消費型態都產生改變,這其實是社會、經濟、教育和文化勾連出的問題。思考如何拉回社造動力時,必須要有新元素導入從整體再出發,而「挑戰二00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剛好帶來新刺激。

新故鄉社區營造政策的新思維
在政策上,將社區營造工作,即「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納入「挑戰二00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十大分項計畫之一,並搭配「觀光客倍增」與「文化創意產業」兩項計畫,互相支援。

藉著滾動式的「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今年已完成各部會社區業務工作方式的調整與整合,包括文建會、內政部、教育部、經濟部、農委會、原民會、客委會、衛生署、環保署等,各部會執行計畫的操作模式大部分都已完全轉型,符合強調居民參與,由下而上的提案申請方式,並強化地方政府對社造模式的認知和執行能力。這項工作使得跨部會的協調整合平台具備可行性,而各部門的計畫也將構成一個整合型的「福爾摩莎社區新世紀」國家型計畫(Formosa Community Agenda 21),比美歐盟已執行十年的鄉村振興計畫〔LEADER I (1992-1994)、LEADER II (1995-1999)、LEADER+(2000-2006) 〕

再出發
挑戰二00八從政院的角度出發,打破層級上的隔閡,把以往散佈於內政部、經濟部、衛生署、農委會、原民會、客委會等相關社造業務,統合至單一平台進行整體思考,啟動行政部門社造分工合作的可能性。

行政院會已通過「社區營造條例」,送立法院審議中。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立法授權社區團體居民可以由下而上,依一定程序,比照「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的定位,訂定適合自己社區的「社區協定」,解決了十年來社造運動所面臨的困境。這也將是台灣地方自治發展史上一項新的突破。

此外,「社區營造條例草案」的制定,這可說是台灣推動社區營造工作十年來的里程碑。台灣推動多年的社造工作一直停留在搏感情、道德勸說、做快樂的傻瓜的感性層次,缺乏法源的基礎往往讓美好的理念無以為繼。所以在首項子計畫「台灣新世紀推動機制」便是制定「社區營造條例」,賦予社區參與公共事務的法治基礎,也彌補社區公共事務無法適用公投的缺憾。盧梭在描繪他心中理想的祖國,曾如是說:「我將選擇一個立法權屬於全體公民的國家作為我的祖國:因為有誰比公民自己更了解在怎樣條件下,他們才更適於在同一個國家裡共同生活。」居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是不是也該有權利來決定自己想要的國家呢?

社區營造條例必定帶來的變革,首先它重新調整了各部會的定位,由內政部負責管理社區組織的骨幹部份,其他部會則提供社區可發展面向的實質內容。再者社區有權制定自己社區的管理條例,實現「地方自治」真正落實到地方,也讓社區組織更開放、可建立協調機制,尊重了不同主體的差異性,去協助不同的可能性發生,讓人民真正可以感受到公共事務大家是可以「有能為力」的,而不是由少數的政治人物所把持。如此一來,選舉政治、地方政治等才可以有改善的機會。透過建立社造的法治基礎,期待著台灣的社造能夠再開新局面。

社區營造是一連串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所以,以社造條例的誕生來說明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的實踐,我們可以知道新故鄉是強調擴大基層、深耕社區的永續行動。不論是社造人才的擴充、鄉村組織的轉型、社造團體能力的強化、制定法令規範社造事權、建構政府社造平台、提升行政人員的社造觀念,這些課題也都是回到個人、社群和國家之間彼此的互動關係,透過社區營造來展現地方民眾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智慧,讓國家的競爭力真正厚植在民間。如此我們方可期待一個具有公平正義、地方活化、尊重族群、健康福祉的台灣社區新世紀的到來。

--------------------------------------------------------------------------------
‧「社造條例草案」試行計畫的浮光掠影

李永展/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


行政院院會於2003年通過「社區營造條例」草案,現已送到立法院等待三讀通過。「社區營造條例」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新故鄉社區營造」分項計畫之重要工作項目,其主要目的在賦予各級政府和社區團體更積極的主動性和協調性,經由輔導、協調、審議及協定等方式,建構民眾心中之社區發展架構,並透過社區居民對社區公共事務之參與權,落實社區民主自治精神,以營造健全之公民社會;質言之,「社區營造條例」將為各級政府單位應做為事項提供跨部門協作之標準程序。但如何建立社區營造等相關措施之執行機制,目前仍未有完整之配套操作程序可供諮詢參考,因此,內政部社會司於2004年7月委託中華
民國社區營造學會進行「社區營造條例(草案)試行計畫」(以下簡稱試行計畫),透過試行計畫參訪考察國內外之相關案 例及文獻資料,分析其成功要素與失敗措施,並透過與地方社區組織、居民代表及專家學者等座談訪問,研究現有國內審議機制,研擬社區營造協定申請審議操作機制,以提供參考執行。

社造條例將為政府應做為事項提供跨部門協作之標準程序,其中有五個重要原則應先說明。從社區發展到社區營造:1968年內政部頒行社區發展工作綱要,至今成立5800餘個社區發展協會,雖成功推動部份社區建設,但隨著時代變遷,社區發展模式轉為由下而上,強調自發性與多樣性的「社區總體營造」,而民眾參與提升,社區共同體意識和公民社會理想雛型漸建立,原有工作綱要不敷所需,有必要透過社造條例之制定加以法制化。行政資源之整合與效率化:政府計畫多以社區為對象,但落差大,且因過度分工缺整合,造成人力與資源重複浪費,再加上社區問題差異大,施政需調整為社區為主,尊重創意、多樣性、豐富性與獨特性,承認居民之提案發動權。建立公共領域與協議機制:村里長不具行政單位或法人,無法執行預算,但社區發展協會可接受補助並執行計畫,兩者矛盾缺乏協調,往往影響社區之正常發展;未來或許可透過社造條例分別制定社造協議會議和社造事務委員會,做為社區組織與團體形成共識的平台,處理社區居民的提案。保障居民對事務之參與權:參照「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社造事務得經程序制定協議,限定個人或團體對地方事務之作為,作為行政與居民遵行之依據,但協議不得違反權力義務之保障,不得涉及全國與區域事務協議,或牴觸上級法令。賦權與公民社會之落實:地方小鎮與社區自治在民主政治發展過程中扮關鍵角色,而為了要建立民主社會、營造公民社會,社會政治工程應在於參與和自治能力之提昇,以轉化公民素質和地方政治風氣,此為社造條例之最終目標。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在進行試行計畫時,邀集國內已進行類似社區營造條例草案中的社造協定之地區,分別進行深入訪談。其中有關「社區建議」及「社區憲章」邀請對這二個議題已有相當操作經驗的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進行研究,而有關「社區公約」及「社區計畫」則邀請宜蘭二結社區執行。以北投社區為實例研究,主要為北投文教基金會在該社區已長時間進行社區規範的討論,並進行北投憲章之討論。結合該社區發展之歷程,將使試行計畫在有限時間內針對社區建議、社區憲章兩項協定之建置深入了解,進而對現有類型社區的社區建議進行研究了解及分析,提出適切之模型機制。本階段主要工作為社區公約之法治基礎理念、相關條例公約法源分析、及建立公約規範模型。以宜蘭二結社區進行實驗,則為二結社區現正進行相關社區計畫如騎樓空間整理計畫,試行計畫將研究如何透過社區力量規範社區居民有適切之共識,進而同意進行環境改善,結合當地社區組織共同分析計畫執行之要點。本階段主要討論重點有社區計畫之位階與訂定內容、執行單位之限制(公部門、私部門)與辦理方式(自辦、委辦)。 

研究進行到現在,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已分別到這二個地區進行訪視並舉辦深入訪談。這二個社區早就有運作良好的民間團體,經常舉辦各式各樣的社區活動,並已有某些類似社區營造條例所指出的社區營造協定之案例。此外,在探討社區公約前,如果能先對國內目前已在推動社區公約的社區進行資料蒐集及分析,必能有效幫助試行辦法之推動,因此,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研究團隊在九月底實地走訪了山美達娜伊谷,並與當地的山美社區發展協會等民間團體及住民進行深入訪談。

山美社區發展協會於1989年提出河川自治公約,明定達娜伊谷是山美村民共同財產;拒絕財團投資開發;15歲至50歲的山美人,有義務保衛。鄒族人歷經五年封溪保育,不僅回覆原有清澈與生態,並成立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

山美達娜依谷的自主經營模式,以收取門票做為維持社區服務與福利之經費來源,某種程度來說如同一個小規模的政府運作,而這種自給自足型態是山美彰顯自主性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然而畢竟山美無法完全自絕於整體社會運作之外,最具體的介面是與政府部門的關係,在爭取政府資源與避免政府干預之間,成為山美目前的難題,尤其是阿里山風管處有意接管達娜依谷,以及國稅局開始對達娜依谷門票收益進行抽稅事件,讓保有山美自主性這樣的想法面臨了更多的考驗。這些參訪經驗都將做為試行計畫後續研究的重要依據。

進行到目前為止,其實仍然有很多課題值得反思,例如:社區營造審議委員會之位階為何?社造協定賦予社區居民的權限有那些?公共建設與社區的關係為何?社造協定與法令牴觸時應如何處理?社造協定規範之對象?公私領域如何界定?社區計畫之資金如何籌措?這些議題仍期待大家提供不同的意見,方能使社造條例更符合多方意見,也才能真正落實社造條例的期望:還政於民並建立民主自治的公民社會。

--------------------------------------------------------------------------------
‧全球化下的台灣公民社會

夏鑄九/台大城鄉所教授‧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社區營造十年回顧與前瞻論壇演講內容,學會編輯)

一、全球化之趨勢與挑戰
九○年代前蘇聯共產政權解體後,世界成為美國獨大的局面,伴隨著電腦網路科技的崛起,「新經濟」及「知識經濟」成為新的顯學。從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及那司達克指數的巨幅成長,即可瞭解全球經貿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在美國獨大的局面下,世界仍進行著不同規模的重組,歐盟的興起及壯大,東協的成立及擴大合作範圍,與日本及中國各自進行雙邊談判,為十年後的經濟共同區做準備。西亞的動盪不安,越發暴露出西方列強對於石油的競奪計畫。

世界正面臨著一場空前的巨變,但是否真如美國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預言「歷史之終結」(The end of the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1992),以目前的局勢演變來看,歷史似乎還有演進的空間。

如果以自由民主作為基礎,希臘雅典城邦的市民社會作為檢驗標準,不管是先進國家,或者是發展中國家,都有許多值得批評與改進之處。在全球經貿的浪潮下,許多國家之間的政治議題,已經成為經貿利益的角力互動,WTO成為「經濟聯合國」,權利直逼、甚至超越聯合國的實質功能。但是儘管標榜「自由貿易」的大旗,仍然受到許多不同國家的人民質疑,從每年G7及WTO年會的新聞報導,即可看到數以百萬的人民,來自不同的國家,在會場外面進行激烈的抗議示威,顯示這議題仍有許多思辯的空間。也因此,現在歐美各國的頂尖學府,無不對於「公民社會」進行研究,探究「自由」與「公民」的內涵與關連。

二、台灣所面臨的挑戰
台灣從八○年代的政治解嚴到九○年代的政治經濟重組過程中,一直試圖在摸索如何與世界接軌。儘管被排除在聯合國之外,但是我們的經濟實力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的,我們的公民社會的活絡,在整個華人世界也是最驕傲的。但是台灣仍有諸多挑戰尚待克服。

第一是區域差距的急遽擴大。原本台灣是個均富的社會,但是近年來有差距越來越大的現象,都會區與非都會區的政經落差已經到了懸殊的境界,這點可以從英語教學的資源與品質可以看出端倪,有些鄉鎮到現在都還沒有自來水的管線,更別說污水下水道的普及率了。  

第二是生態面臨危機。全球氣候的改變尤其嚴重,有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聖嬰現象未來可能成為常態。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要是生態失去平衡與維護,到時候美麗之島成為滅絕之島,大家都遭殃。

第三是台灣茁壯的「公民社會」逐漸變質。經過二○○四年的總統大選,三一九的槍擊事件使台灣公民社會面臨挑戰,因為我們的民主出了嚴重的問題,嚴重到與第三世界的國家幾乎無異,因為選舉成為暴力表演,人民居然敢在民主的重要過程中用暴力干預選舉。

三、公民社會崛起與茁壯
早期台灣仍在威權統治之下,所以「公民社會」沒有存在的基礎,但是經過八○年代九○年代的演變後,台灣展現史無前例的活潑社會,民間的公民力量開始茁壯。以往外國學者認為中國文化沒有孕育出公民社會的基礎,我在參加國外的研討會時,都會很驕傲的對國外人士說,台灣已經有公民社會產生,雖然在政經轉型的過程中,產生許多爭議的議題,如國家認同、族群認同、文化認同等,但是大家以討論作為解決的工具,而不是以暴力作為抒發的工具,這在別的威權國家轉型過程中,是難能可貴的,這就是世界矚目的「寧靜革命」。只是現在公共討論的品質越來越粗糙,仇恨的語言越來越充斥在公共論壇裡,這些已經逐漸侵蝕「公民社會」的基礎與精神。

儘管政治人物的國家機器掌控中央與地方政府,但是社會應該與國家平等與平行。當政治人物發言不妥當時,民間社會應該適時給予糾正與警告,使其收斂。民間社會的聲音應該獨立於政府運作之外的,如此才不會有被操控的危險。

四、社區營造條例(草案)之建議
基於這樣現象與分析,關於行政院已經通過的社區營造條例(草案),吾人有一些想法,以目前台灣公民社會的品質及面臨前述的挑戰,我們不得不憂心其為來可能造成之負面影響。如果政府公權力介入社區居民的約定,似乎有政治操控民間社會的可能,居民受到政黨地方派系餘毒未減,又受到新的政府單位的介入,公民社會的建立似乎仍在未定之數。

因此,我們應該思索如何不被政治操弄但又對「賦權」於社區有幫助之模式,從這一點觀之,社區營造條例(草案)似乎有加強的空間。


五、落實草根民主與社區參與
全世界的社區運動都不是革命,因為社區居民基本上是認同國家統治的正當性,所以訴求都不會觸碰到憲法等層次。但是現在的執政者,並沒有重視居民,還認為自己是群眾運動的專家,這是不對的,政府應該要改正這一點。

社區營造條例(草案)指出當社區提「社造協定」時,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在第一步行政審議的過程中得舉行公聽會、居民投票及社區團體協議會議。不禁讓我想到美國的公聽會,政府只坐在旁邊,讓對於議題持正反意見的人在中間發表看法,這才是民主的真正理想,政府其實不必站到第一線。但是台灣仍處於父權思想,中央補助地方是交換地方對中央的忠誠,換取選票,這樣的思維要在社區營造中慢慢破除掉。因此未來草案通過,公聽會應該可以參考美國的模式,而不是草草了事。

更長遠的,如果草案通過立法,學會應該思索社造協定如何與現行之法規接軌,未來應該促使政府改變都市計畫法、環境評估法、離島建設條例等,落實民眾參與在計畫過程裡,這也就是現在政府準備推動的「行政社造化」理念。

學會應該深入社區,以單一個案培養與社區的互動關係,北投社區及宜蘭二結社區的合作,就是一個好的開始,作為個案參與,成為日後推動的參考依據。

六、未來應有的積極作為
社區營造的過程也是深化民主的歷程,可以破除一般大眾形式民主的迷思,落實草根參與的理想。當公民社會建立完成,則前述的另外兩項挑戰也將得到理性思考的空間,大家會以理性辯論的態度,來思索城鄉差距以及生態危機。或許無法迅速解決,但是公民力量的崛起,是杜絕民粹的最好方式,政治人物將無法以收編、賄賂社區的方式來進行他們想要的發展,犧牲環境生態與城鄉平衡。

現在中國大陸已經有社區營造的工作領域,他們稱之為「維權」或者是「激活」。可見他們也開始注意城鄉的議題。

未來學會應該結合社區出國去參訪,吸取成熟國家的運作經驗,並且擴展彼此的視野。此外,更應該結合專業者、社區積極份子、草根社區及參與社區運動的婆婆媽媽們,一起監督政府,共同保持民間社會的自主性。

--------------------------------------------------------------------------------
‧審議式民主在台灣─以北投社區「社造協定公民會議」經驗為例

洪德仁/社區營造學會祕書長‧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一、 前言
近年來,國外發展了許多很細膩的直接民主方法,把公共利益的衝突之爭轉化為社區共同的學習過程,在尊重知性、共善價值的情境氛圍下,提升公共討論的品質,求取公共衝突議題的共識。


當代政治學大師道爾(Robert A. Dahl) 認為,民主的程序,應該是要保證讓所有受決策影響的人,具有有效的機會來參與政治過程,且有平等的權利來選擇議題並控制議程;民主程序同時要求一種情境:必須讓所有參與者,根據充分資訊和良好理性,來對爭議的利益和必須管制的事務,發展出清晰的理解。哈柏馬斯(Habermas)認為,道爾所指出的最後這點要件,將民主指向於意志形成的論述性質;而公民瞭解公共事務的機會,以及政治的意志形成,則有賴於公共討論。

但是,誠如哈柏馬斯所言,當代民主體制的社會複雜性,卻使得這個民主要件難以充分實現。當代民主的瓶頸,在於將技術指導的知識專門化地運用政策決定與行政過程。這樣專門化的取向,使得公民無法利用必要的知識來形成自己的意見。知識的壟斷,使得具有特權可以取得相關知識來源者,能夠支配不具專業知識的公民,使得公眾僅能在只具象徵作用的政治,例如,選舉投票,稍獲慰藉。「順服於技術知識,使得那些具有專門化能力的人對公共機構操縱有力的影響。這些專家他們只受到極為有限的政治限制。將權力給予那些控制技術性資訊的人,威脅民主的原則,降低了公眾對許多公共政策選擇的控制」。

為了打破「當代民主的瓶頸」,讓不具專業知識的公眾,能夠具有充分的資訊來進行公共討論,以提高一般公民對公共政策的參與,西方國家發展出許多民主參與機制的實驗,「公民會議」(consensus conference,又稱共識會議)的實踐經驗,尤其值得重視。這是由丹麥發展出來,逐漸推行到其他國家的民主參與模式,主要在促成社會公眾對政策議題進行廣泛的、理知的辯論。它邀請不具專業知識的公眾,針對具有爭議性的政策,事前閱讀相關資料並作討論,設定這個議題領域中他們想要探查的問題,然後在公開的論壇中,針對這些問題詢問專家,最後,他們在有一定知識訊息的基礎上,對爭議性的問題相互辯論並作判斷,並將他們討論後的共識觀點,寫成正式報告,向社會大眾公布,並供決策參考。在公民會議中,非專家的公眾,被提升到顯著的地位,是他們,而非專家,來界定什麼是重要議題;藉由專家提供的知識協助,他們在有訊息根據的基礎上,來評估政策議題所涉及的利益與價值衝突,並在爭議中試圖達成共識性的見解。這種民主實驗,對於我們思考不具專業知識的公眾,如何參與像全民健保這麼充滿「技術複雜性」的公共政策,具有啟示作用。

丹麥是個強調共識政治與公民參與的國家,法律規定牽涉到倫理與社會議題的科技政策,必須要徵詢公眾的意見並讓公民有機會可以表達他們的意見。隸屬於國會的丹麥科技委員會(Danish Board of Technology),負責評估科技對社會與公民的影響,它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是在鼓勵與激發公眾對科技議題的參與討論,而一個重要的參與機制,就是公民會議。從1987年以來,丹麥針對各類議題已經舉辦了二十次的公民會議。鄰近的韓國與日本,也曾舉辦過公民會議。

在台灣,公民會議首先由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科技、民主與社會小組於2002年引進國內,推動了「先驅性全民健保公民會議」、2004年「代理孕母公民會議」的實驗。因此,在台大社會所科技、民主與社會小組的全力支援下,北投文化基金會與北投社區大學攜手合作,於2004年推動一項社會民主實驗工程,引入「公民會議」操作模式,邀請關心北投發展的居民一同參與,進行更廣泛的社會試驗,為北投在地高衝突性的公共議題建立一套高民主的討論程序,將個人的私利與意氣影響減到最低,以型塑社區共識或社區營造協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目前行政院已經通過了社區營造條例草案,提請立法院審議,在目前的草案精神之下,期望社區居民基於自主自治意識,針對社區公共事務,形成社區營造協定。未來社區居民將有更多參與和發動社區公共議題決策的權利,讓社造推動更加明確與順暢,以多數決議形成強制約束力。但是通過什麼樣的機制和方法來行使權利,進行公共討論,則需要更精細的設計以及培養更深厚的公民社會文化素養。公民會議即是營造協定的模式之一,希望將社造條例草案與公民會議操作經驗接軌,為社造條例的全面落實預作準備。
由於公民會議是審議式的、細膩的直接民主方法,能把公共利益的衝突之爭轉化為社區共同的學習過程,在尊重知性、共善價值的情境氛圍下,提升公共討論的品質,求取公共衝突議題的共識,這正與社區營造條例的精神吻合。因此,我們嘗試以「溫泉博物館何去何從」為議題,實地操作社造協定公民會議。

二、 公民會議的運作程序
1. 議題的挑選:
首先是挑選具有重大社會關切,需要政府政策回應,又具有爭議性的議題作為公民會議的題目。議題由主辦機構挑選。適合作為會議主題的議題,範圍不可太過廣泛,必須要能夠劃定界線。

2. 種子志工培訓營
針對公民會議的種子志工培訓營,希望透過實際的討論與實際操作讓學員了解公民會議的原理,並具備實際操作的能力,因此課程著重公民會議操作的基本面。

3. 組成執行委員會:
挑選適當的人選來組成執行委員會,負責組織與監督公民會議的進行。執行委員會成員的挑選,有平衡性的考量。公民會議既然是以尋求「共識」為目標,在這過程中,就必須讓相互衝突的不同利益與觀點能夠呈現。典型的執行委員會的成員組成,從身份來說,通常包括來自學界的專家、產業界、代表公共利益的社會團體,以及來自主辦機構的計畫執行人。

4. 挑選參與者:
執行委員會組成後,一個重大的工作是在挑選志願參加公民會議的民眾來組成「公民小組」(citizen panel)。主辦機構透過公開的途徑,在擴及全國的報紙與廣播媒體,或網路上,刊登廣告,說明召開公民會議的目的與討論主題,徵求志願參加者。不過,有年齡的限制,通常設定為具有選舉權資格的年齡。願意參加的人,必須在報名信函中簡單介紹自己的背景(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與居住地),以及想要參加的原因。報名參加者很多時,執行委員會從志願參與的名單中,依據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職業和居住地等人口特徵的構成上盡量呈現異質多元性,隨機挑選12-18人組成參與會議的公民小組。

5. 預備會議
在正式召開公民會議之前,有預備會議的階段,讓公民小組的成員能有所互動,並熟悉他們所要討論的議題。預備會議通常利用兩次週末的時間來安排課程,由執行委員會選定與討論議題相關的背景知識文獻,供公民小組成員閱讀和討論,這些背景材料,通常要涵蓋對討論議題的不同見解與觀點。透過閱讀與討論,公民小組對該議題有了一定的瞭解之後,形成他們要在公民會議中討論並詢問專家的問題。

6. 提出問題與挑選專家小組
公民小組的成員自行提出他們想要瞭解的問題,通常涵蓋該政策議題領域的重要面向。針對公民小組所要瞭解的問題,執行委員會協助提出熟悉特定問題的專家小組名單,但公民小組可對專家小組名單作增刪。專家小組名單確定後,主辦單位要求專家針對公民小組的成員所要發問的問題,以一般公眾能懂得語言,準備口頭與書面報告。

7. 公共論壇
正式會議的召開,通常三到四天,會議的形式,像個公共論壇,開放給媒體採訪,邀請國會議員和有興趣的一般民眾參加。會議的第一天,先由專家針對公民小組事先擬定的問題作說明,並回答公民小組在會場提出的問題。第二天,則由公民小組對專家小組進行交叉詢問,讓個別專家進一步闡述他們的觀點,也讓公民小組成員探究見解差異的爭論議題。交叉詢問完畢之後,公民小組自行進行討論,並準備撰寫最後的報告。

在報告中,公民小組力求對爭議性議題得到一致性的見解,但也指出他們無法達成共識的部分。公民會議的最後一天,公民小組向專家、聽眾和媒體公佈他們的報告。在報告正式公佈之前,專家有機會可以對報告內容澄清誤解和修正事實錯誤的部分,但他們不能影響公民小組所表達的觀點。

三、 公民參與、公共討論和訊息傳播
公民會議的結論,對政策並無拘束力,但正如一位研究者指出的:「它們讓立法者知道選民對重要的問題站在什麼立場」。

公民會議創造一個專家與非專家之間,以及不同的觀點和價值立場,在公共論壇中,相互溝通與辯論的場域,使非專業的公眾,能在與專家的相會中,獲得必要的知識,並在有訊息根據的基礎上,對影響重大的但充滿爭議的議題,能夠判斷並盡量調和衝突的觀點。

正如一位公民會議代表說:「在未參加公民會議之前,我以為它像里民會議的翻版,雖然獲准參與,但興趣不高,更想不到會有什麼結果出現,及致參與之後,先聽專家介紹它的產生經過,意義內涵,以及世界國家實施情形,給我上了豐富一課。特別是會議進行中的角色扮演,與專家對談更覺趣味盎然,我認為這是教育也是一種訓練。」

「公民會議是一種新機制,屬於新智識領域,主辦單位提供的資料充足,使我們不具專業智識的代表,能夠具有充分的資來進行公共討論。並且從學習中瞭解民主時代除了議會政治之外,另有發聲機制,可以提高公眾對許多公共政策的參與和重視。」

公民會議的參與模式,對於我們如何發展具有創新性的公民參與、公共討論和訊息傳播,是一條值得嘗試的途徑。

--------------------------------------------------------------------------------
社區趴趴走

‧話說...

陳佳霙/社區營造學會專員

進來學會對於我來說不是個偶然,從大三開始斷斷續續接觸著關空間與人的問題,然後在六月將要畢業的日子裡,寄給了學會生平的第一份正式的履歷表。這一次我沒有成功,但卻因此獲得致緯的鼓勵,參加了客家事務創新育成工作營的活動,認識了一群來自不同背景卻有著相似氣味的朋友,也更接近了所謂社區營造是怎麼一會事,這一切都讓我不斷處於思想激盪中。過往只有以上課、閱讀和聽演講的方式接觸社區營造的相關議題,但來到了工作營中,在和夥伴的討論讓我不斷在問自己問題,問著自己個人與社區的關係是什麼、能怎樣互助;在參訪社區的過程中不斷在看見社區裡的人對自己家鄉的行動和期待;在準備提案的過程裡,我發現要讓人生活的更好是社區營造工作很棒的一個任務。於是我聽見自己說:「好想去學會。」

有位行為心理學家說過:「如果你只有一把鎚,你常會把所有問題看作釘子。」我衷心希望也不斷提醒自己要好好把握這個工作環境,讓自己學得更多,可以看見問題裡的機會和美好,除了看見也更進一步地發揮它。

然後我要感謝我的夥伴志山,志山有很多想法也總是不吝與我分享,就算我不太懂,他也不會因此放棄跟我解釋,這種不斷在學習的感覺很好。

--------------------------------------------------------------------------------


‧ 離譜的跨港纜車 -請用力傳
‧ 「節慶行銷」研討會10月22日熱情引爆高雄市
‧ 台灣第一個都市政策公民會議與第一個線上公民會議
‧ 「邁向下一個社造十年~從人文、環境、產業再出發!」研討會
‧城市散步-新故鄉社區營造與空間行動【設計思考論壇】
‧2004鶯歌陶瓷嘉年華
‧ 左鄰右舍,相邀來看戲-淡水重建街工作坊記錄片



發行單位: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電子報編輯小組
版權所有,未經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電子報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創刊日期: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 陳錦煌 理事長






社造電子報《NO.32》


第三十二期-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93年10月01日 星期五)




--------------------------------------------------------------------------------
關懷離島系列3~日出之島-蘭嶼影像展專刊

前言
‧關懷離島系列3~「日出之島—蘭嶼影像展」新聞稿
社區營造學會

專案園地
‧試談蘭嶼雅美人的兩岸問題
陳章波/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蘭嶼建設應重新定調
李永展/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

‧蘭恩文教基金會-為蘭嶼達悟族人構築一條回家的路
王介言/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理事長


‧再會蘭嶼 人文紀行—記2004/08/19朗島行
小王子/社區營造學會專案執行組長

‧蘭嶼影像展雜記
吳昭儀/社區營造學會專員

活動快訊
‧本期活動相關內容


關懷離島系列3~「日出之島—蘭嶼影像展」專刊 

前言
關懷離島系列3~「日出之島—蘭嶼影像展」新聞稿

社區營造學會




蘭嶼,在行政區域上隸屬於台東縣,但其獨特的族群、語言、文化,與早年因交通不便而孤懸海外的發展,使蘭嶼的面貌與台灣本島有著極大的差異。丁字褲、拼板舟、飛魚文化的遙遠傳說構成了獨特的海洋文明;核廢料、現代建設爭議與不斷注入的社造精神更加深我們一探台灣文化多元性的奧秘。

在這次由蘭恩文教基金會與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所舉辦的「日出之島,蘭嶼影像展」,文建會陳其南主委在致詞中提到:希望藉由這次的展覽讓台灣人更能體會在自己土地上的情感,台灣常說自己是一個海洋國家,可是真正的海洋民族是蘭嶼.。台灣要成為海洋國家要從蘭嶼達悟人身上更謙虛的學習。蘭嶼面對了現代文明的衝擊,從日治時期所傳入的煙與酒改變了蘭嶼的淳樸,到現代生態環境的破壞,所以我們更應該藉由這次的影像展來重新關懷與認識蘭嶼。

原民會張海嶼專委也感謝陳主委與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張晃家執行長三十多年來對蘭嶼的關懷,為蘭嶼打開教育的這一扇門。蘭嶼影像展對蘭嶼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也啟發蘭嶼與國人重新思考文化的價值、進而保存與發揚。

與會的張晃家執行長也認為蘭嶼是世界的人海遺珠、在許多建設不當的破壞、與文明的侵入下,來喚醒更多的力量來關懷蘭嶼,也希望大家一起合作把這人海遺珠變成達悟的文化特區。 參與致詞的高雄大學曾梓峰教授用另類的角度來詮釋這次的展覽、來詮釋蘭嶼獨特的價值與未來性。最後東海大學的關華山教授也建議原住民每個族群的文化象徵性各有其特色、各個族群因該要有一個機制類似各縣市的文化中心、是與外界對話與學習的管道。

結束對話後、由蘭嶼來的貴賓為大家準備蘭嶼風味餐飛魚、芋頭及甘薯並呈現傳統的文化節目、耆老敘說蘭嶼流傳的神話故事,蘭嶼婦女表演傳統的頭髮舞與竹竿舞、敘訴其特殊的意涵與典故。在場的與會人士都沉浸在日出之島蘭嶼的意象與關懷離島的情境中,隨著最後在台灣首播的「深海獵人」紀錄片放映,結束這次的開幕儀式,並正式揭開了這一次展覽的序幕。

--------------------------------------------------------------------------------
專案園地
‧試談蘭嶼雅美人的兩岸問題

陳章波/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太陽仍然跳躍出東方的海面,拚板舟無法停泊的漁港,唐突地咬著海岸,吞噬了雅美人的海洋文化,飛魚-雅美人的文化旗幟卻少了。

如果用一個最簡單的方式來表達,蘭嶼問題大概就是「一種文化的價值標準,強加在另一種文化的價值標準之上所產生的衝突」。如果這是事實,那麼解決之道就是「尊重當地人的抉擇」。我們關心的是,一個民族的永續(可持續性),包括她的基因、人口的繼續存有及他們所形成的文化,是否能夠在生態完整與現今全球化的衝擊之下,繼續地傳遞下去。

重要的是,蘭嶼原住民(或稱達悟人)對他們原有文化、生活、習俗的價值觀。如果他們不認為值得保存,而要揚棄,進而完全融入世界的生活圈,那我們如何加速其前進?如果他們認為要維持他們原有的,那我們為什麼要去做他們不想要的破壞呢?蘭嶼小島雅美族人,在有限資源之下,分成6個社區,在原初情況之下生活了一千多年來,當他接觸到外界的刺激,加上這些年來漢化的國民教育、觀光的衝擊之後,他們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台灣政府用什麼方式介入,或是輔導、或是干擾、或是破壞,我們如何來界定台灣、政府、國家該有的角色,該有的作為?

在一個有限資源的地方,要養活那麼多人唯有移民或從外引進資本,而今能引入的以離島建設條例的補助、核廢料回饋金等等的為多,觀光的收益或許是未來的一途,這些錢財進入後該如何使用?在施作過程中,對生態是不是做了基本上的破壞,而導致了文化的衝擊,加速了達悟人文化的破壞,或者加速他們文化的演變。已經漢化、資本化的政治人物,取得了決策權,而跟台灣中央結合,因此在這利益過程中,就做了更多的破壞。在軟體建構未完成之前,不應有太多不必要的硬體的設施,軟體建設的過程中,也不能片面的只給一部分的訊息,而造成偏頗的發展。



達悟人的傳統,並沒有一個統一權威的社會領袖,只有長老,目前長老漸漸地跟不上社會的脈動,已經被排除,而行政體系引入的鄉長、民代等,不屬於他們原有社會文化的體制,所以對他們文化的衝擊更加快速。許許多多的建設都是在加速原有文化的崩解。真不知如何是好?以一個島的名稱變革來看,中國史誌上曾稱之為淡馬顏,歐洲人稱之為Botel Tobago,台灣本地人稱之為紅頭嶼,光復後改稱為蘭嶼,這次活動又將它稱為日出之島,這之間的變革也就可以顯現出,島民並沒有自主權,我們期望達悟人藉這次的活動,提出他們想要的名稱,自主權,自治地存有。

蘭嶼的生物地理分布,位在華萊氏線及魏伯線所圈出的華萊西亞區,屬於亞澳兩洲過渡系統,亞洲系生物越偏東南勢力越弱,反之澳洲系統則有自東南向西北伸進的趨勢。蘭嶼島上的植物資迥異源於台灣本島,板根、柱根的原始林都是熱帶雨林明顯的特徵;蘭嶼的哺乳動物很貧乏,鳥類相豐富,但以小型的鶯雀類為主,爬蟲類亦少,相反地,海棲魚類在熱帶漁區是最豐富的。蘭嶼的生物多樣性,不僅影響著雅美族人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亦有其生態學上的意義,因而蘭嶼的永續不能只從族群文化面來看,也應該提升到全球生物多樣性來看。

中央及地方政府在為蘭嶼之發展思維過程中,永續是絕對不可忽視的。許許多多的建設,水泥化等等的,會破壞原有的生態系,也因而造成了漁業資源的減損、原有文化的沒落。在沒有全方位考量之前,更應該暫緩不必要的硬體建設,積極推動、開展達悟人的視野。從自給自族的社會、全世界公民、地球人的角度來看,有多少文化是達悟人認為值得保存下來,有多少是可以揚棄的,都要經過族群之間縝密的溝通。這種軟體建設是很耗時間、金錢的,但卻是一定要去做的事情。

董森永牧師在「雅美族漁人部落歲時祭儀」一書的自序中,清楚地寫道:「筆者相信上帝創造蘭嶼給雅美人居住,並將蘭嶼交給族人負責管理,來保護島上一切所有的動植物和土地。雅美人哪!上帝給我們的只有這個島嶼,我們應該愛護它,讓我們自己來開發建設它,它是我們文化的起源,是我們祖先傳承給我們的。

上帝賜給雅美族人豐富的文化資產,由於強大漢人文化給予的衝擊而消失了大半。看!孩子們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不再使用母語,忘了自己是雅美人。可憐的孩子!如果繼續下去,雅美文化不是很快就被消滅了嗎?」

目前參與蘭嶼發展的人中,有多少人真得了解蘭嶼雅美人的文化?我們首要之事是讓島上的族人覺醒,建構溝通的平台,並透過社區營造的方式,讓雅美族人繼續地去探索這個問題,而不是以一個強勢的文化去佔有另一個文化。

以一個海洋學者,而不懂雅美人語言的我,試圖從自然的符號及漢字所記載的資料等等,了解其族群文化、島上其他生物之生命活動。從全球變遷的角度來看,我只能感嘆世界變的太快,生存、生活的意義也變模糊了。

--------------------------------------------------------------------------------
蘭嶼建設應重新定調

李永展/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

去過蘭嶼的人一定會被她的海天一色及達悟族文化深深吸引,但這句話或許只適用於未過度開發時的蘭嶼,最近如果去過蘭嶼的人一定會被蘭嶼的「台灣惡質化建設」所震憾──水泥火柴盒的建築語彙、熱氣撲面的環島瀝青公路、消波塊加防波堤的簡易漁港、以及一窩蜂「偷窺式/進香團式」的觀光遊客,讓人雖身處蘭嶼,卻以為到了台灣本島的某個鄉鎮。



蘭嶼是台灣惟一以原住民族文化為生活基調的離島,原本要塑造的應該是深具文化多樣性的島嶼文化,但在台灣政府五十年來以「本島/離島」、「中心/邊陲」的霸權心態下,賦予蘭嶼的建設思維一直是「台灣化」的硬體

工程建設迷思。以天池為例,天池是蘭嶼原住民的聖地,不只女性達悟族人不上天池,連男性族人也很少上山,往天池路上原有一條登山客踏出的步道,對登山客而言已夠使用,也沒有拓建或加蓋木棧道的必要性。但由於鄉公所自離島建設基金爭取到一筆經費,便在山腰興建一座鋼筋混凝土式涼亭,完全未採用達悟族人生活周遭俯拾皆是的挑空式木構造涼亭之蓋法。為了運送小石塊及鋼筋,便皆伐了四到六公尺的林道架設纜繩,皆伐後,使原本陰涼的、樹根交錯盤旋的、易於攀爬的山路小徑,頓時變成炎熱的、土石裸露的陡坡地,便「正當化」了原本沒必要的階梯式木棧道。仔細深究,如果不蓋鋼筋混凝土涼亭便不需皆伐來運送建材,也不會造成裸露地而需木棧道,這正應驗了「錯誤政策比沒有政策會造成更嚴重的惡果」之說法,也產生了「防禦性支出」(defensive expenditure),即為了防禦因開發所造成的破壞而投入的建設支出,這正是不永續的「創造性破壞」之最佳例證。

再以朗島為例,朗島是一個二三百人的小部落,部落仍有不少地下屋,屋前的靠背石可讓村民坐著眺望大海。部落靠海處有一灣淺灘及小碼頭,碼頭是族人用來停靠獨木舟,而淺灘則是族人嬉戲游泳的天然場域,由於海浪經過層層的天然海礁石,透過可滲水的孔隙將濤濤巨浪化為岸邊小浪花的美麗景緻。原本這樣的場景是朗島村民與大海共生的最佳場域,也是觀光客流連忘返的駐足點,不過鄉公所爭取到離島建設基金,卻將原本小淺灣小碼頭改造成十公尺高的防波堤及消波塊所堆疊出來的簡易港口。

據朗島社區發展協會的說法,新建的簡易港口是為了方便機動馬達漁船停靠,機動馬達漁船固然方便停靠,但朗島部落原本距離蘭嶼最大港(開元港)並不遠,根本沒迫切必要在如此近的距離興建機動漁船碼頭。簡易港口的興建不只將村民原有的小淺灣小碼頭破壞殆盡,讓村民無法再享有望海、近海、親海的傳統生活,更使觀光客欣賞品味原住民的獨木舟風情被?殺掉,我們不禁要問的是,朗島簡易港口的興建是不是又是另一個「創造性破壞」的翻版?另外一個更大的社造反挫是整個簡易港建設過程都只有形式上的參與,並沒有落實「賦權」理念,據朗島社區發展協會告知,一開始在朗島辦說明會時,村民反對巨大的漁港建設,所以決議需變更設計。但令人訝異及不解的是,變更設計後的圖說及環評公開說明都被剝奪,等到施工單位日夜趕工興建簡易港時,朗島村民才發現原來的小漁港被巨大的水泥化漁港所取代,這種形式上的參與只能算是馬後砲式的社區參與,因為根本沒有傾聽民意,更不用說參採民眾的建言了!

我們必須提醒的是,在聯合國大力提倡文化多樣性的當下,蘭嶼的離島建設不能「買辦」台灣本島的水泥叢林之工程建設迷思,而應該採還政於原住民的島嶼發展模式!如果這個前提成立,那麼傳統的工程建設迷思及決策過程必須被徹底檢討,而離島建設的經費應以符合「永續發展、公共利益、住民參與」為大原則,因此,必須以永續發展來檢視公共工程建設的必要性,以公共利益來檢視誰受益誰受害,以住民參與來聆聽在地人的真正聲音,而且也必須尊重原住民原有的生活模式及權利。

離島建設條例也應檢討其必要性及永續性,離島建設條例原本是要輔助離島落後地區,但如果只著重在表面的工程建設,忽視深層的軟體建設(例如社區營造及生態旅遊),那只會使蘭嶼落入「台灣惡質化建設」的模式,果真如此,「台灣惡質化建設」了的蘭嶼不可能吸引真正要體認原住民及島嶼文化的人,也將落入「不來終身遺憾,來了遺憾終身」的「創造性破壞」之觀光遊憩惡夢。

或許行政院各部會目前大力採行的「競爭型輔助計畫」的作法值得離島建設參採,即透過公開評審機制,依據永續性的進步原則來遴選值得進行的計畫,例如採用

永續發展的新典範,結合優秀專業團隊,經由擴大民眾參與,摒除傳統工程建設之制式作法,積極思考以生態、文化、品質及創意手法,提出永續經營管理計畫。另一方面,原住民的公民社會意識必須重新建構,不應一味複製台灣本島的不永續建設迷思;質言之,蘭嶼原住民應以蘭嶼特殊生活文化樣式為傲,而不應落入「工程建設=進步發展」的錯誤迷思中。 至於外來遊客更應尊重蘭嶼的生活及文化基調,不能以台灣本島的惡質化建設思維加諸蘭嶼的離島建設上。

蘭嶼正如台灣東海岸的一顆明珠,這顆明珠如果能妥善照顧、細心建設,必定能發揮東方明珠的效果,照亮蘭嶼的未來,甚至成為台灣永續未來的典範;但如果沒有好好處理,恐怕難逃「向下看齊」的「台灣惡質化建設」的夢饜,而使蘭嶼成為真正的邊陲離島。離島建設條例及離島建設基金是政府基於縮短城鄉差距而特別爭取來的,其立意不可謂不善,但如果離島建設偏離了原先對離島特殊自然環境及文化多樣性的尊重,我們損失的不只是實質環境的醜化而已,更令人愕然的是我們將失去獨一無二的達悟族原住民文化意象及生活空間,也將失去建設蘭嶼成為台灣離島典範的可能機會。

--------------------------------------------------------------------------------
蘭恩文教基金會-為蘭嶼達悟族人構築一條回家的路

王介言/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理事長


堅持守護,歸返部落的路
蘭嶼,一個美麗、純樸而偏遠的孤島,是達悟族人的家園,也是台灣唯一的海島型原住民家園。

家是許多人溫馨的歸屬,但對蘭嶼人而言,回家卻是個遙不可及的夢,蘭嶼正面臨現代與傳統的衝擊,文明與科技的潮流衝撞著小島,交織成既原始又文明的矛盾社會,在劇變中,蘭嶼人有著文化失傳、認同、就業、生涯適應的問題。

蘭恩文教基金會是蘭嶼島上唯一的本土基金會,廿四年來蘭恩堅守在這座小島上,藉著教育、醫療、信仰、傳播及社會服務,與蘭嶼族人共同面對衝擊與挑戰。

在休閒與產業的發展新趨勢下,如果蘭嶼能結合當地自然景觀,發展具文化內涵的觀光產業,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使蘭嶼人留在家鄉成家、立業,出外的族人回到蘭嶼,一起為建立美好家園努力,因此蘭恩希望藉著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為蘭嶼圓一個回家的夢。

蘭恩文教基金會在多元就業的方案下,結合蘭嶼之窗、文化走廊、生態保育系列,創造工作機會、打造文化觀光旅遊新機,重燃島上文化、觀光生機,為蘭嶼達悟族人構築一條回家的路。

蘭恩開創文化生態觀光旅遊產業,為蘭嶼建造的是一個回家的夢想,保存的是達悟文化的資產,而多元就業方案則為蘭嶼人提供一條回家的路。

蘭恩:迎風排浪的捍衛戰士
蘭嶼是個遺世獨立的小島,島上的達悟人傳統以來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不管是曆法、飲食、作息或是建築都與海洋緊緊相連,是個不折不扣的海洋民族,但這股深邃美麗的南島海洋文化,在面對外來文化的衝擊卻顯出無所適從的無力感,蘭恩文教基金會就是希望透過教育、文化、傳播及醫療的力量,協助蘭嶼族人面對外來文化的衝擊。

林茂安是蘭恩文教基金會的創辦人,目前擔任基金會董事長,懷著為人服務的理想及純粹奉獻的心,將其一生二十餘年的青春年華全部奉獻給蘭嶼,民國66年9月,年輕的基督徒林茂安隻身來到蘭嶼,在這小島上他體會文明的潮流正衝擊著小島,面對原始與文明的矛盾,藉著教育、醫療、信仰、傳播及社會服務,與蘭嶼同胞攜手面對文明衝擊之意象於此產生。民國68年夏天,藉著宇宙光雜誌社母親節送炭活動所募集的10萬元,與60位來自於不同大專院校學生的熱烈響應,利用假期積極參與創辦事工,將上帝的祝福與社會的愛心潑撒在蘭嶼而建立了「蘭恩文教基金會」。

多年來,蘭恩在蘭嶼從事了許許多多的服務工作,多年來累積的服務項目琳瑯滿目。「蘭恩」的主要服務工作內容為:蘭恩幼稚園、蘭嶼雙週刊、蘭嶼廣播電台、蘭嶼青少年文化活動中心、蘭恩善牧部、老人照顧專案(老人營養送餐及居家照顧)、蘭恩牙科診所、生態保育環保專案等。

民國68年蘭恩為達悟族兒童創辦了免費的「蘭恩幼稚園」,是島上唯一也是全國第一個免費就讀的原住民幼稚園,重視本土化教學,上課採用達悟語及國語,並設計更適合蘭嶼孩子理解的教學內容。

民國74年創刊一份屬於蘭嶼人的地方報刊「蘭嶼雙週刊」,是島上唯一的社區雜誌,專為蘭嶼人所創辦。匯聚蘭嶼人的創作、心聲、傳說及習俗,是蘭嶼人表達心聲、吸收資訊、發揚雅美文化及建立自我肯定的園地,記錄雅美族近十餘年來在傳統文化上的轉變及蘭嶼各方面的變遷,可謂是蘭嶼的一部近代史,免費贈閱蘭嶼島上和旅台族人,藉著雙週刊不僅縮短旅台蘭嶼人與家鄉的距離,更慰藉了在外子弟對故鄉親人思念之情。

蘭恩築夢,達悟成舟
達悟族是一個口傳文學的海洋民族,藉著語言將生活經驗、文化精神傳承給下一代,隨著外來文化進入,母語流失的情況已嚴重影響到文化根基。因此在民國85年成立國內第一座原住民「蘭嶼廣播電台」,堅持以族人為節目製作群、以蘭嶼觀點為節目製作方向,保存口傳文化,減緩母語流失速度,達到文化傳承的目的。

隨著蘭嶼開放的腳步,外來文化湧入,達悟族下一代對傳統文化、藝術逐漸疏遠,令人擔憂,為喚起達悟下一代對自己文化的重視、提供學習傳統藝術機會、發揚傳統文化的舞台,培養達悟藝術文化工作者及創造提供蘭嶼青年工作機會等,都是於民國85年創設「蘭嶼青少年活動中心」的目標。民國91年並設立「蘭嶼文物館」提供遊客選購蘭嶼文物的機會,並提供島上藝術家、文史工作者展示作品、販售地點及就業機會。

第二任執行長是從事雕塑的黃明道,帶著女兒遷居蘭嶼,選擇來蘭嶼的心情是相當浪漫的,而且還帶著「要完成一個夢」的心情,來蘭嶼發展兒童提線傀儡戲,轉而投入蘭嶼的幼兒教育,更接下「蘭恩」執行長的工作。

目前擔任執行長的董恩慈則是蘭恩創辦以來首位本土化達悟族人執行長,也是蘭嶼島上第一位留學美國拿到碩士學位的蘭嶼菁英;個性內斂、謙虛的他表示,期盼族人能夠給他時間,他會不斷學習及成長,在全體蘭恩同工努力下共同為蘭嶼族人奉獻心力。

族群遊賞,文化造產
蘭恩開創屬於達悟族的文化生態觀光旅遊產業,為蘭嶼建造的是一個回家的夢想,保存的是達悟文化的資產。   「蘭嶼之窗」:組員主要協助蘭恩現有廚師1人,除執行島上339位老人營養送餐、35位員工餐點、40位幼稚園中餐外,更規劃蘭嶼「風味餐」(咖啡廳),提供觀光客多樣選擇。另負責整理、清潔、安排、接待宿舍區,給觀光客有「賓至如歸」之感;播放簡介影片及導覽。當然蘭恩是不能容納全部蘭嶼客人,必需『分享』民宿,飯店、餐廳業者,『帶動』島上觀光事業。

「文化走廊」:組員負責導覽、接待、跳舞(表演時段),及販售農漁特產、文物,看顧導覽地下屋,黃昏市場攤位,使剛下飛機、輪船的觀光客,有「完整」的蘭嶼風情感受。

「生態保育」:除協助總務處理平日基金會事務(船運、島上運輸、修繕、生態保育)外,更清理不在園區內的「潮間帶」,珠光鳳蠂「復育」(全島性工作),『帶動』島上注重環保,保育觀念。

「文物展售館」:是島內的唯一,並無相同之規劃營運,入場卷50元,有導覽及展售。


「風味餐廳」:以體會蘭嶼當地特色美食之地瓜及芋頭為主食,目前以合理價錢供應,採當日三小時前預約方式供應。

「民宿」:有50個床位,主要針對蘭恩之友及團體預約。

「傳統地下屋」:導覽解說,遊客採自由奉獻方式。

「傳統舞蹈表演」:有固定時段演出,每下午3:00準時演出。

蘭嶼之窗,達悟之望
蘭恩文教基金會在多元就業的方案下,結合蘭嶼之窗、文化走廊、生態保育系列,創造工作機會、打造文化觀光旅遊新機,重燃島上文化、觀光生機。

於是,我們看到文化走廊恢復活力,文物館展售功能再現,提供學習傳統藝術的機會,讓就業婦女學習編織、串珠、 織布,期望透過這次的參與,學習技能,在未來可以就業或自行創業;地下屋導覽的婦女已逐漸可以獨立解說,並獲得遊客激賞,而最讓人感動的是代表達悟婦女的「頭髲舞」又在海濱的夕陽中飛舞;特有生物園區,珠光鳳蝶復育,黃昏市場推廣,均以帶動與分享塑造蘭嶼的文化生態觀光樣貌。

蘭恩開創文化生態觀光旅遊產業,為蘭嶼建造的是一個回家的夢想,保存的是達悟文化的資產,而多元就業方案則為蘭嶼人提供一個回家的路。

在休閒與產業的發展新趨勢下,如果蘭嶼能結合當地自然景觀,發展具文化內涵的觀光產業,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使蘭嶼人留在家鄉成家、立業,出外的族人回到蘭嶼,一起為建立美好家園努力,因此蘭恩希望藉著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為蘭嶼圓一個回家的夢。 


有人說蘭嶼是一塊被上帝遺忘的地方,因為面積小,環島一週僅需38.45公里,而人口僅3000多人,蘭嶼的孩子心中有夢,只是「築夢不易」,由於環境、文化、經濟的差異,他們常需面臨艱難的挑戰,凡是到過蘭嶼的人,都會明顯發現這裡正顯現一種「文化過渡」時期的衝擊情況。

自政府開放國外觀光以來,蘭嶼頓時從一天二、三十班飛機的盛況,縮減為一天五班,而一直沒有配套旅遊措施,自是觀光客減少原因之一,青年人外流、隔代教養,老年人問題是「循環」的社會問題,而這些問題的源頭似乎都指向了族人就業的根本問題。  


蘭恩基金會為了協助蘭嶼地區的就業人力,因此申請了「打開蘭嶼之窗----台東縣蘭嶼鄉經濟行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聘僱族人接受此一方案的訓練,協助基金會的咖啡廳、住宿、文物館、地下屋、特有生物園區等人力,當園區內的男女族人穿上達悟的傳統服裝,接待來訪的觀光客,在附設的文物展售中心,現場示範雕刻、編織等傳統技藝,並提供道地的蘭嶼風味餐供人品嚐;飛魚劇場,則有一系列的傳統舞蹈表演,不僅提供就業機會,並打造文化觀光旅遊新機,重燃島上文化、觀光生機,期待創造更多族人的就業機會及當地商機。

生物多樣,生意多項
高雄區諮詢團隊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及輔導顧問團對蘭恩這樣的島嶼文化旅遊經營發展,提出整合建議,他們認為在產品設計上應增加整體性規劃及期程設定,並主動配合旅遊旺季及3-6月之獨特的飛魚季,整合當地旅遊相關產業,由點、線、面之階段性進展;增進旅遊相關產品之整體、完整配套,改善聯外交通困境,增加競爭力。目前可先行整理蘭嶼島上旅遊資訊、資源,提供遊客完整「蘭嶼文化旅遊地圖」。

建議朝向多角化經營,成立旅遊資訊中心(Tourist Information Center),提供全島住宿訂房、深度文化導覽地圖、多媒體簡報、蘭嶼旅遊資訊、觀光環島列車服務等。並可扮演促進全島觀光資源發展的角色,推廣「達悟接待家庭」旅遊模式,協助輔導達悟族人家庭改善環境、發展家庭特色、營造景觀、提供衛生、乾淨、有達悟文化體驗的接待,不僅開發就業機會、創造利潤,並具體改善蘭嶼島上環境及景觀,誠為一舉數得。

行銷規劃方面,配合蘭嶼地方觀光產業規劃,發展整體及系統之行銷計劃,建立及實施網站及網路行銷計劃、DM發送及行銷、促銷活動,並應積極結合龐大的基金會長期捐款人-八千蘭恩之友做為行銷及回饋對象,以達維護捐款來源及開闢客源之效益。

在人力資源管理上,聘用文化、旅遊專業背景之人員,提高生產力,並尋找方案申請、經費補助,以減輕基金會教育訓練經費負擔,建議增加一個薪水介於經理人及工作人員之間的幹部階層,以提供工作人員升遷的目標,並協助經理人管理及規劃,訂定獎勵方法,鼓勵生產量及品質。

建構完整、合理,並被社區產業及居民認同的回饋制度,以籌措發展基金,設置專戶,統籌、管理旅遊發展方案而產生的收入與回饋金,並建構完善財務、會計制度,達成財務管理之健全。

基金會正面臨轉型及工作人員本土化之階段,其組織發展使命、任務之調整亟待釐清及建構,以面對未來之變遷及競爭。為基金會運作發展及能量提升,亟待增進專職工作人員之專案能力,以減輕執行長之行政、庶務負擔,並增進社區營造概念及操作智能,而能專心致力於規劃、資源整合,目前現有之行政及及行銷專案均為非專業,應增進文化創意產業專業訓練及智能,並增加對外交流、觀摩機會,以增進工作人員之接觸面及視野,提高文化產業之專業智能以增進經營管理能量。

當地社區組織能量剛開始啟動,雖對基金會有認同及肯定,仍待加強與社區組織連結及共識,建構對蘭嶼之共同願景,積極增進地方居民及部落族人的認同,引入耆老、農漁產業者、旅遊相關產業者的參與,期使蘭恩承擔蘭嶼當地社區營造之帶帶領角色與任務。

蘭恩幾年前在島上辦過民宿訓練班,可繼續開辦有關民宿訓練的課程,成立「蘭嶼民宿協會」組織,共同發展高雄區諮詢輔導中心建議之旅遊資訊中心及達悟接待家庭規劃。

三角夥伴,認養陪伴
蘭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董恩慈分享此次的諮詢輔導經驗建議:未來的多元就業方案能伴隨同步諮詢輔導協助,並多舉辦機構間的交流活動及對話機會,協助機構間的相互合作、建立連結,幫助將十分受用及減少機構的摸索,建構公部門與民間輔導團隊及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執行機構的金三角夥伴關係。

他表示:感謝此次諮詢輔導計劃的分區輔導模式,透過這三個月來高雄區諮詢輔導團隊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與認養輔導顧問團隊的「創意輔導模式」,讓「打開蘭嶼之窗」-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得以增色不少,只要透過熱誠的認養專業顧問群,許多的疑難雜症就可以找到答案及解決。

今年三月即將來臨的飛魚祭,將如共同努力所願,已準備銷售蘭嶼非常道地的土產-「飛魚乾(真空包裝)」,這是顧問團的建議並協助生產規劃及解決製作問題,他認為這是蘭恩與這次的輔導計劃共同生產的實質產品。

當然全程參與高雄區分區及跨區與全區與各項活動,才是最珍貴的,透過高雄區分區交流活動,有了與其他參與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組織互動及對話激盪;不只開拓自己的社會產業及多元就業知識領域,還吸收其他機構的經營經驗,對未來發展助益不少。

透過激盪與促成,並與台東利嘉林道發展協會組成旅遊策略聯盟,推出「山與海的結合-台東利嘉、蘭嶼蘭恩之山盟海誓」旅遊行程,成為共同發展的願景,是輔導促成的結合。  

雖然蘭恩92年度多元就業方案於去年11月底就已結束,但在結束後輔導團隊及認養顧問仍持續不斷的協助,他覺得建立資源連結這是這次的輔導方案最甜美的部份。

文化創意,達悟永續的資產
先前的努力,成果現已一一浮現出來。基金會雖在轉型及重新定位中,已進用95%以上的族人於基金會工作,當然在基金會工作的族人可塑性非常大,對專業智能及文化創意產業的訓練方面都很有興趣接受。

蘭恩幾年前在島上辦過的民宿訓練班,現島上的民宿業者極希望由蘭恩做主導成立「蘭嶼民宿協會」的組織,且繼續在蘭恩開辦有關民宿訓練的課程。高雄區諮詢輔導中心對本案建議之旅遊資訊中心及接待家庭規劃之建議極具思考價值,也將在未來規劃中置入。

--------------------------------------------------------------------------------
再會蘭嶼 人文紀行—記2004/08/19朗島行

小王子/社區營造學會專案執行組長

再一次踏上蘭嶼的旅程
迎接我們的是蒙上一層陰影似的天空
空氣中瀰漫一股幽微的氣息
灰濛濛的天空
好似整個島嶼在為生態的浩劫做無言的抗議
是天氣的關係吧—
大伙都這樣的安慰自己飛機降落機場
連機場美麗小巧的圍牆也換了容顏

原本嫩粉紅與達悟白相間的幾何格子上加了一道鐵柵欄
阻擋的意味更濃厚 閒適雅致的氛圍也消失了
無風的午後
日式的魚骨頭垂頭喪氣的披掛著
迎接我們的蘭嶼好似被醃醬瓜的封口麻繩牢牢鎖住…

◆湛藍依舊.文化解構?


走出機場我們直奔事發的朗島簡易港口
差距了四個月
棲踞了龐大水泥怪獸的朗島港對比身旁的碧海藍天
猶如高樓林立的紐約城出現了大金剛
或將無敵鐵金剛搬到白堊紀去演般不搭尬…
朗島海灣兩側此時已若仳離夫妻的陽關獨木橋
共享藍天綠海卻已是兩樣面貌---天然礁岩與消波堤岸的兩岸~

走近第二期工程即將完工的簡易港口
高達8至10公尺高的簡易港口堤岸矗立朗島海灣
對照朗島村落需求(8艘10人舟、5艘雙人舟、35艘拼板舟以及船屋),我無法置信眼前巨大*註1結構簡易港只是為了滿足全村兩艘機動船的方便。
上回群聚岸邊戲水的孩童今已消蹤;海灣前的靠背石已無法看見歡呼收穫的歸舟。


正在做仿生態工法的灌模石塊堤坊補強工事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深邃的輪廓展現他海洋民族的血統
淡藍的眼眸*註2卻有著一股仿似西方沒落貴族的寫意憂鬱 顯得如此悲傷
他一面持著反對意見訴說協會立場
一面忙著補強工事~
我知道在承包工程團是屬於漢民族的台灣團體下
短期的工作機會對達悟族民而言也是一種契機..

也許害怕我們會疑惑,他也率先說明某些族人為了生計不得不從事與自身理想違背的工作*註3,他一邊身為想將離島建設經費為社區帶來的傷害(或建設)減到最低的理事長,一邊也得抓住離島少數的工作機會。他努力,他無奈

…他堅持、他不放棄。如同協會的總幹事,雖然身為核廢料儲存場的同仁,卻也不得不為家園反核。雙重的立場難免引來他人的遲疑。

這是屬於他們的無奈。然而我看著被譽為「漢人傑作」龐大水泥量體,對照島中缺乏的工作機會,偶有所聞的蘭嶼公益募資訊息,政府有龐大預算大量建構島民詬病的建物,卻仍時聞島民生活匱乏,這樣的蘭嶼究竟生了甚麼病?

◆ 這是我們向祖先傳承的故鄉嗎?
社區成員慨歎簡易港的建立切斷了達悟與海洋共存的連結
我則想著…

美麗的天然港灣不見了 千年的珊瑚礁群不見了
豐富多樣的海底資源不見了 紅白交錯的拼板舟不見了
滿載歸航的歌聲不見了 共享漁獲的卵石岸不見了
大船下水空間不見了 傳統祭典、舞蹈不見了…
滿佈現代水泥構體的蘭嶼還剩下什麼?

獨特的海洋文明形塑了蘭嶼飛魚文化的風光,機動船雖可撈補飛魚,長久以來,獵補飛魚的拼板舟文化卻將隨著建港等文明的進逼而消失…。達悟人駕著拼板舟、自給自足,與自然共存的傳統也將被資本主義式的經濟文明*註4所取代。

一個民族的環境被破壞了
一個民族的文化被遺落了…
這樣的蘭嶼終究會剩下什麼?

再離蘭嶼的歸途
師者驚呼道上橫蟹

我搶拍牠輕盈過路的氣定神閒
卻怕日後將無道上閒蟹

天依舊灰灰的…
一同前往的同仁感慨的說
下回再也不忍回到蘭嶼

只因美麗的記憶已全變了樣…

註1:8-10公尺高的簡易港堤岸對遍地高樓建築的台灣而言稱不上高,但對於青山綠水、拼板舟所構築成的蘭嶼堪稱是巨大的建築悲劇。   也令人擔憂這是否會如當年的海砂屋事件再版。
註2:淡藍的眼眸是因近一二十年來風行的飲酒惡習之故。
註3:如同反核的族民也從事當地警公教職業般,抗爭發生時雙重的立場,雙重的堅持。
註4:在此指大量的、掠奪式的、一切以人為本位為出發點,未考慮到地球整體環境的可怕思維邏輯。

--------------------------------------------------------------------------------
蘭嶼影像展雜記

吳昭儀/社區營造學會專員

七月初得知需協助籌備蘭嶼影像展時,第一個念頭是:「有沒有搞錯?蘭嶼影像展?」因為我從沒到過蘭嶼,蘭嶼之於我,大概類似菲律賓之於我的意義吧!不過,既然接下這個工作,就得敬業點,至少我要多了解一些蘭嶼的概況。從入門的蘭嶼旅遊導覽手冊開始閱讀起,漸漸地似乎離蘭嶼近一些,也逐漸了解一些身為達悟族人的驕傲與身為少數族群的悲哀。但由於我對這塊島嶼的理解是如此微薄,使得我不敢為蘭嶼下任何的注解與判斷,因此,我選擇側面描寫籌備影像展的感想。

準備一個影像展,工作十分龐雜與瑣碎。蘭嶼影像展屬於「關懷離島系列展」其中之一,在去年已在文建會指導下先後展出烏坵、馬祖影像展。這一系列影像展企圖達成的目的,都是希望藉由展覽,將位處邊陲地帶的離島,透過影像的陳述,讓國人能更了解離島之美,以及島上居民的需求。影像展的圖片雖然都是平面的,但一幅幅照片背後似乎都訴說著一則則動人的故事。影像展,顧名思義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圖片,圖片的搜集的確是件大工程。在企劃書形成之際,也已訂定平面展品主題。在這

次影像展中,主題分為四大單元:傳統文化暨祭典篇、社區關懷篇、大事紀篇、生態記事篇。我們希望所挑出的照片能確實符合這四大主題,也希望這些圖像能引起觀賞者的共鳴。

蘭嶼位處邊陲地帶,競爭力遠不如本島,青壯年為求生計,不得不離鄉背井,使得島上的發展停滯甚至是倒退。島上傳統文化保存不易,加上引入外在文化,蘭嶼新一代面臨文化認同的危機。幸喜社區營造的種子也逐漸在蘭嶼發芽生根,歷經蘭恩文教基金會、蘭嶼居家關懷協會、蘭嶼社區總體營造委員會等諸多團體的努力,逐漸改善達悟族人托兒、青壯人口就業、老年看護照料等問題。

在整理圖片的過程中,看著一張張照片,有:兒童天真稚嫩的臉龐、志工為獨居老人洗頭、大船下水祭典、藍天碧海拼版舟,張張照片呈現璀璨豐富的意境,不禁讚嘆雅美(達悟)族人的韌度,心中的感動難以言喻,我相信其他的同事,花費更多心思在影像展上,在挑選圖片時感觸一定比我更深。

發展一定須和開發畫上等號嗎?在籌備影像展的同時,陸續接觸到有關蘭嶼建設工程的議題與隨之而來的抗議聲浪。我不是蘭嶼居民,無法為之下斷語,究竟要的是環保或是建設。但我能體會的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無奈。身為小島的居民,長期未受到重視,陡然之間獲得如此多的資源,究竟對小島居民是福抑是禍呢?

感謝許多蘭嶼在地的組織與朋友,在先前這個企劃案形成之初,就提供相當多的資料與協助,從一開始影像的提供,之間經過無數次的溝通聯繫,成就了這次的影像展。尤其當我見到專程來台參加開幕記者會的蘭嶼朋友們,他們淳樸的性格、爽朗的笑聲,讓週遭的人亦能感受他們的心情。很高興能有這次機會參與影像展的籌備工作,也期盼不久的未來能踏上這塊我神遊已久的土地。

--------------------------------------------------------------------------------


‧「北投老街區的明天,創造我們想要的生活環境」公民共識會議
‧文物霉腐發生的條件--專題演講
‧「九二一重建社區發展捐款贈書活動」說明
‧欣欣晶華影城加入『全景映像季』聯映】
‧城市散步-新故鄉社區營造與空間行動【設計思考論壇】


發行單位: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電子報編輯小組
創刊日期: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 陳錦煌 理事長
電 話 : (02) 2395-6771、(02)23930629 傳真: (02) 2321-6487




社造電子報《NO.31》

第三十一期-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93年09月16日 星期五)






--------------------------------------------------------------------------------
客家事務創新育成專案輔導計畫專刊

前言
‧社區營造與客家庄
王本壯/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客家創新育成專案輔導計畫顧問

專案園地
客家文化與青年育成
馮天蔚/社區營造學會客家創新育成專案輔導計畫顧問

‧ 人.情感.合作
蔣雅瑄/社區營造學會客家創新育成輔導中心專員

‧妙不可言的「客家事務青年育成工作營」
陳可慧/社區營造學會客家創新育成輔導中心專員


驚天動地60秒
‧蘭嶼建設應重新定調
李永展/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

會員發聲園地
‧送一朵花給三重故鄉
董俊仁/台北市政府民政局聘用規劃師

活動快訊
‧本期活動相關內容


客家事務創新育成專案輔導計畫專刊 

前言
‧社區營造與客家庄

王本壯/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客家創新育成專案輔導計畫顧問




自從文建會於1994年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以來,全國各地皆紛紛響應。客家聚落在這波的潮流中,一反以往對於政府政策相對保守被動的態度,轉而結合社區現況議題積極參與,尤其在2001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正式開始運作後,更擬定許多具有社造精神的工作方案與補助計劃,希望藉由政策的引導與資源的分配鼓勵客家鄉親能夠透過社區營造的過程,達到客家文化與族群永續發展的理想。

然而在客家庄推動社區營造工作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一方面由於傳統保守的心態以及對於政治參與的一慣冷漠,在客家聚落推動社區營造工作一開始就會面臨到鄉親的質疑,擔心社造會與一般的社會運動相同,不過是少數人宣洩對於政府不滿的工具。此外,由於社造初期所揭櫫的「造人、造產、造景」等的願景,對於已經模糊不清的客家文化形象、未能與時俱進的客家產業、盲從世俗潮流的生活空間,以及欠缺場所精神的環境景觀等的客家聚落來說,實在是有一段距離。


王本壯老師

事實是,雖然客家族群在台灣有四百萬人,但在文化傳承上卻與僅有四十五萬人的原住民族一般的弱勢,面臨難以為繼的窘境。因此,要振興客家的族群與文化,其目標絕對不是消極的「保存」客家文化,其策略也不是積極的想要藉由教育法令與傳播媒體「推廣」客家語言。就過往的歷史教訓來看,多元文化的存在必定建基於多元的價值體系,以台灣目前的狀況而言,非主流的文化要生存,實在不容易。

在這樣艱困的外在環境下,推動社區營造工作看來是唯一有效的方法。然而要如何推動,推動目標是什麼,以及相關的策略方案與配套作法,似乎仍有待大家的努力。個人以在客家地區從事社造工作十年的觀察,建議以「打造客庄生活文化金字塔」的概念,作為初期工作的指導方針。藉由教育(知識)與產業(經濟)為基礎,建構具有客家特色的生活(文化),進而打造優質的客家形象(品牌),以獲取主流價值的認同為階段目標,進而逐步達成最終的理想願景。



至於較為具體的工作方向,則可從打造新世紀客家人臉譜、強化客家文化深度探索、整合客家產業策略聯盟、形塑客家在地生活時尚,以及創新客家環境景觀特色等方面著手,限於篇幅,待有機會另行詳述。個人衷心希望經由上述的營造過程,能達成「生活、工作、教育、安養於客庄」,「時尚、科技、品味、福祉興客家」的明日願景。

--------------------------------------------------------------------------------
專案園地
‧客家文化與青年育成

馮天蔚/社區營造學會客家創新育成專案輔導計畫顧問


第一次嘗試性的客家事務創新育成計畫,隨著暑假結束及學員們的實習提案出爐,暫告一段落,但是不只是開始關心客家事務,而更重要的是面對這些林林總總的困境,伙伴們開始產生回應。在每一次的社區參訪過程中,相信大家的心中必然也一樣充滿疑問,「客家文化真的是這樣嗎?」「只能做到這樣嗎?」然而,這正是大家有緣聚在一起談一談想法的原因,也是客家事務需要年輕人一同參與的目的。

在提案練習發表之後,有幾個想法與大家分享;首先在各項的提案之中,可以清晰的看見大家開始關心不可不面對的課題「客家文化與地方建設如何均衡」,不過在回應這個議題的方法,仍然是以較順從政策以及希望快速見效的態度來構思計畫的執行方式。

不論是菁埔或是南庄的提案練習,同樣的需要加強對生活文化的關注;因為在台灣鄉村社區紛紛勾勒觀光旅遊的大夢之際,自身真正的生活文化卻要和虛幻的消


馮天蔚老師

費文化不停的糾葛,甚至原本的生活文化就被一點一滴的消費掉了,所以這次的創新育成計畫希望在彼此討論激盪的過程中,找出不同於時下流行的思維,兩個月的培訓結束後,大家仍然能相互支援、打氣以堅持對於客家事務的理想,同時持續的討論以修正自己前進的方向。

最後,這一梯次的夥伴們日後面對公共事務及文化議題時,是否能將理想落實在行動面,同時以行動積蓄無形的能量,進一步長時間地延續相關議題的溫度,是大家對這個育成計畫更深的期待。

--------------------------------------------------------------------------------
人.情感.合作

蔣雅瑄/社區營造學會客家創新育成輔導中心專員

客家庄,一個既熟習又陌生的情感名詞,客家聚落散佈在全國各個角落,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人生故事在客家聚落裏上演最精采的人生舞台劇,就因為是每天都在上檔演出,而太習慣它的存在卻把它視為理所當然,逐漸的這個客家聚落的劇碼就漸漸地被人淡忘。

在近年來似乎發生在客家聚落的人生劇碼,又重新的搬上檯面,從政府到民間,絡繹不絕的客家團體猶如雨茂春筍般的在社會各階層展露頭角,從政府的客委會、客家電視台的大張旗鼓的成立,到私人民間團體的設立,另一個文化的元素在台灣社會冒芽成長,雖然,它在這塊土地上還是幼兒時期,可是,在它生長之前就已經有不少人默默的在為它的重新誕生而催生。現在它已經誕生了,卻不禁讓我思考,在政府的倉促以及大力鼓吹客家文化的現身,和客家團體迫不及待的出現,加上媒體的大肆渲染,一切都只是依照現在的社會情勢走向為導向的客家文化,它能夠在這股潮流過後,而穩當的繼續站立在這個海島國家的台灣呢!還是,它只是曇花一現。

走訪了這麼多個客家聚落,不同區域有不同特色的聚落文化,經由地域的區隔,空間的橫跨,歷史背景的延伸,讓我看到因著這些因素的孕育育出不一樣的人文文化,刻板印象的客家人是硬頸、勤儉,可是,在我看來,經過不同族群文化的交流,海島文化的特質,以及不同的國籍文化在人為的激盪之下,它呈現出的是一個多元而活潑的人文文化,不在侷限是一個單單為客家人而準備的文化,也不能只因客家文化有它獨特的語言、飲食就把它歸類在純粹是客家人的事務上。

人因對這塊土地有著對母親般的愛戀,對它的情感有時是又愛又恨,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對土地的情感就像臍帶聯繫者母體與嬰兒,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在這股情感力量的推動下,有了合作的動機,在這動機的策動之下有了團體模式的行為,當團體組織到達一定的規模,自然而然就能夠形成社區意識,居民為了有更好的品質生活就會回顧自己周邊生活的產業與文化產值,不在是盲目追求潮流,而是因為認同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人、事、物。

地小人稠的小島---台灣,就因地小人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顯得特別曖昧,一直以來,發生在人身上的事往往能夠牽動另外一人,甚至是一干子的人,事情永遠都是簡單容易,複雜困難的都是人為的情感交錯,要如何統整一群不同情感的人,從我走訪了這麼多個客家聚落,我深深了解到是因對居住在這塊土地的認同,把他們從各角落階層統整再一個文化的包裹裡,讓這群人有了合作的關係。


--------------------------------------------------------------------------------
妙不可言的「客家事務青年育成工作營」

陳可慧/社區營造學會客家創新育成輔導中心專員

來到學會實習,被交付到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協助「客家事務青年育成工作營」的運作。一開始只單純的認為,這不就是個研習營,大家來上課、來學習,然後離開。但在操作的過程中、在彼此不斷的互動與討論中,才發現其實很多人事物原來是可以被創造、被激發的。學員們來自各個領域、各個年齡層,有個各自的需求與目的,要怎麼整合大家在短時間內一起學習、彼此分享,是我在工作營中最主要的努力目標。

在研習中我扮演了雙重的角色,既是學員也是工作人員,在如此的角色扮演下,讓我體會到在兩種身份中間,應該如何互相體諒、互相學習。在室內專業課程中,我接觸到不同的老師對於社區營造的解讀與看法,也第一次去試著瞭解客家文化的精神,給了我另一種思考與刺激;而三次的社區訪視,可以說是坐而學不如起而行,親自走訪社區,發現不同的新鮮、感受校門內學不到的知識,社區人的熱情、社區人的愛鄉情懷,都令我十分驚喜與感動。觀察,也是我給自己出的一項作業,也是在社區中學習的第一步,不管是觀察社區、觀察學員、觀察任何事,只要眼睛睜大一點,都可以發現不同的體會,而且每個人眼睛裡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彼此討論與分享的過程,也因此而變的特別有趣!

為令我訝異的是工作營的每一位學員,大家都是很妙的人,常常都令我忍不住要偷笑,在幾次的見面中,我們就建立了一種十分有趣的緣分,真是妙不可言!但我真的要感謝這些學員們,謝謝他們很主動也很配合,更要謝謝他們帶給我實習生活中最大的動力與活力,也讓我得到一群很好的朋友。

還有與我合作的學會專員,瑞君、致緯與雅瑄,真的很幸運能與他們合作,我們開會討論的過程很像以前大學在社團辦營隊,不管是討論、訪視…,大家的腦力互相激發、然後慢慢收斂…,那種一起做事的感覺很好,謝謝致緯賢拜對我的提攜,其實社區原來一直活在我的心中…。

在暑假實習中參與「客家事務青年育成工作營」,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卻也得到了許多從未想過的收穫。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懷抱著目標與理想,一步步的去嘗試與實踐,然後,我們可以發現的更多,逐步、踏實。


--------------------------------------------------------------------------------
驚天動地60秒  
‧蘭嶼建設應重新定調
李永展/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

去過蘭嶼的人一定會被她的海天一色及達悟族文化深深吸引,但這句話或許只適用於未過度開發時的蘭嶼,最近如果去過蘭嶼的人一定會被蘭嶼的「台灣惡質化建設」所震憾──水泥火柴盒的建築語彙、熱氣撲面的環島瀝青公路、消波塊加防波堤的簡易漁港、以及一窩蜂「偷窺式/進香團式」的觀光遊客,讓人雖身處蘭嶼,卻以為到了台灣本島的某個鄉鎮。

蘭嶼是台灣惟一以原住民族文化為生活基調的離島,原本要塑造的應該是深具文化多樣性的島嶼文化,但在台灣政府五十年來以「本島/離島」、「中心/邊陲」的霸權心態下,賦予蘭嶼的建設思維一直是「台灣化」的硬體工程建設迷思。以天池為例,天池是蘭嶼原住民的聖地,不只女性達悟族人不上天池,連男性族人也很少上山,往天池路上原有一條登山客踏出的步道,對登山客而言已夠使用,也沒有拓建或加蓋木棧道的必要性。但由於鄉公所自離島建設基金爭取到一筆經費,便在山腰興建一座鋼筋混凝土式涼亭,完全未採用達悟族人生活周遭俯拾皆是的挑空式木構造涼亭之蓋法。為了運送小石塊及鋼筋,便皆伐了四到六公尺的林道架設纜繩,皆伐後,使原本陰涼的、樹根交錯盤旋的、易於攀爬的山路小徑,頓時變成炎熱的、土石裸露的陡坡地,便「正當化」了原本沒必要的階梯式木棧道。仔細深究,如果不蓋鋼筋混凝土涼亭便不需皆伐來運送建材,也不會造成裸露地而需木棧道,這正應驗了「錯誤政策比沒有政策會造成更嚴重的惡果」之說法,也產生了「防禦性支出」(defensive expenditure),即為了防禦因開發所造成的破壞而投入的建設支出,這正是不永續的「創造性破壞」之最佳例證。

再以朗島為例,朗島是一個二三百人的小部落,部落仍有不少地下屋,屋前的靠背石可讓村民坐著眺望大海。部落靠海處有一灣淺灘及小碼頭,碼頭是族人用來停靠獨木舟,而淺灘則是族人嬉戲游泳的天然場域,由於海浪經過層層的天然海礁石,透過可滲水的孔隙將濤濤巨浪化為岸邊小浪花的美麗景緻。原本這樣的場景是朗島村民與大海共生的最佳場域,也是觀光客流連忘往的駐足點,不過鄉公所爭取到離島建設基金,卻將原本小淺灣小碼頭改造成十公尺高的防波堤及消波塊所堆疊出來的簡易港口。據朗島社區發展協會的說法,新建的簡易港口是為了方便機動馬達漁船停靠,機動馬達漁船固然方便停靠,但朗島部落原本距離蘭嶼最大港(開元港)並不遠,根本沒迫切必要在如此近的距離興建機動漁船碼頭。簡易港口的興建不只將村民原有的小淺灣小碼頭破壞殆盡,讓村民無法再享有望海、近海、親海的傳統生活,更使觀光客欣賞品味原住民的獨木舟風情被?殺掉,我們不禁要問的是,朗島簡易港口的興建是不是又是另一個「創造性破壞」的翻版?另外一個更大的社造反挫是整個簡易港建設過程都只有形式上的參與,並沒有落實「賦權」理念,據朗島社區發展協會告知,一開始在朗島辦說明會時,村民反對巨大的漁港建設,所以決議需變更設計。但另人訝異及不解的是,變更設計後的圖說及環評公開說明都被剝奪,等到施工單位日夜趕工興建簡易港時,朗島村民才發現原來的小漁港被巨大的水泥化漁港所取代,這種形式上的參與只能算是馬後砲式的社區參與,因為根本沒有傾聽民意,更不用說參採民眾的建言了!

我們必須提醒的是,在聯合國大力提倡文化多樣性的當下,蘭嶼的離島建設不能「買辦」台灣本島的水泥叢林之工程建設迷思,而應該採還政於原住民的島嶼發展模式!如果這個前提成立,那麼傳統的工程建設迷思及決策過程必須被澈底檢討,而離島建設的經費應以符合「永續發展、公共利益、住民參與」為大原則,因此,必須以永續發展來檢視公共工程建設的必要性,以公共利益來檢視誰受益誰受害,以住民參與來昤聽在地人的真正聲音,而且也必須尊重原住民原有的生活模式及權利。

離島建設條例也應檢討其必要性及永續性,離島建設條例原本是要輔助離島落後地區,但如果只著重在表面的工程建設,忽視深層的軟體建設(例如社區營造及生態旅遊),那只會使蘭嶼落入「台灣惡質化建設」的模式,果真如此,「台灣惡質化建設」了的蘭嶼不可能吸引真正要體認原住民及島嶼文化的人,也將落入「不來終身遺憾,來了遺憾終身」的「創造性破壞」之觀光遊憩惡夢。或許行政院各部會目前大力採行的「競爭型輔助計畫」的作法值得離島建設參採,即透過公開評審機制,依據永續性的進步原則來遴選值得進行的計畫,例如採用永續發展的新典範,結合優秀專業團隊,經由擴大民眾參與,摒除傳統工程建設之制式作法,積極思考以生態、文化、品質及創意手法,提出永續經營管理計畫。另一方面,原住民的公民社會意識必須重新建構,不應一味複製台灣本島的不永續建設迷思;質言之,蘭嶼原住民應以蘭嶼特殊生活文化樣式為傲,而不應落入「工程建設=進步發展」的錯誤迷思中。至於外來遊客更應尊重蘭嶼的生活及文化基調,不能以台灣本島的惡質化建設思維加諸蘭嶼的離島建設上。

蘭嶼正如台灣東海岸的一顆明珠,這顆明珠如果能妥善照顧、細心建設,必定能發揮東方明珠的效果,照亮蘭嶼的未來,甚至成為台灣永續未來的典範;但如果沒有好好處理,恐怕難逃「向下看齊」的「台灣惡質化建設」的夢饜,而使蘭嶼成為真正的邊陲離島。離島建設條例及離島建設基金是政府基於縮短城鄉差距而特別爭取來的,其立意不可謂不善,但如果離島建設偏離了原先對離島特殊自然環境及文化多樣性的尊重,我們損失的不只是實質環境的醜化而已,更令人愕然的是我們將失去獨一無二的遠悟族原住民文化意象及生活空間,也將失去建設蘭嶼成為台灣離島典範的可能機會。

--------------------------------------------------------------------------------
會員發聲園地  
‧送一朵花給三重故鄉
董俊仁/台北市政府民政局聘用規劃師

日日春開花了!

屋頂上的日日春種了很久,這一陣子似乎沒有人去看顧他們了!鄰居二樓的阿桑忙於生計、力不從心無法照顧到頂樓,這些日日春就和屋頂上其他許多不知名的花草一樣,成了看天田!冬天少雨,屋頂上的花草見到暖陽,不似人們欣喜愉悅,枯萎垂倒之姿,看了令人不忍。春夏之交、陣雨頻繁,雨後生機處處,日日春花群最早綻放!日日春之所以讓我動心,是因為這種小花草堅忍的生命力,踏上頂樓舉目所及每一株皆奮力成長,急於茁壯出頭、繁殖綿延。日日春有一個討喜的名字!雖然這個名字缺少婉約之美,但倒也不失於坦率與自然。「春」用閩南語讀音是「剩」的同音字,對於芸芸眾生而言,「日日剩」的確是生活中最謙卑的願望,期盼生活中的努力能讓一家人衣食無虞、生活和樂、代代綿延。

結婚之後,我經常步上屋頂乘涼,舒緩身心之餘,發現了日日春,也為自己開啟了一個沉思冥想的空間。晴天時,我總喜歡望向遠處的草山,去年我與妻子在大山面向海的那一頭植了個美好的回憶,我們得以隨時回味不已。夜晚時,眼光隨處游移,遠處的一○一大樓燈光隱約標註出工作地點與家裡的距離,近處金控公司的刺眼霓虹則會讓我回想起幾年前的生命經驗。我的生命座標會落在三重市,是父母親年少的選擇與決定,他們的夢想在三重的土壤中種下,三十幾年後已經成長結出果實。年少時候,我對於自己的出生地-三重,心中並沒有任何感覺,就像是理所當然一樣,一切都是再自然不過了。國中畢業後我開始每天搭公車到台北城區上學,高中畢業後再每週騎車來回淡水河上到大學上課;隨著離開家鄉的距離越遠,慢慢地我看待自己家鄉的觀點逐漸改變了。我之於家鄉的認同也產生情緒波折,有一份難以釐清、複雜矛盾並難以割捨的情感。

曾經在南方電子報上看到張淑玫小姐的一篇短文--“在河的左岸“。“河的左岸?“聽起來相當有詩意,讓我不由聯想到巴黎左岸--蘊含文史、哲學又略帶一絲憂愁……,細讀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篇短文是在談三重--我們的家鄉。我常常在想:三重大概是全台灣最沒有榮譽感的市鎮吧!每當有人問起我住在哪裡時,我總是會帶著複雜的情緒回答:我住在台北,我住在三重……。記得有一次,我去宜蘭參加研習營的時候,聽到一位清大社會所的同學自我介紹說她來自「盜匪之鄉--三重」,我感到錯愕、無奈與憤怒,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描述自己的家鄉。

三重住民之於三重,正如台灣子民之於台灣,一直存在著認同的障礙!我想:三重其實就是島國台灣的縮影!「三重如何能走出認同的困境?」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答也將是我生命經驗的追尋。我開始試著讓自己平心靜氣,就事論事而不涉情感;我敢說從出生到現在,我在三重居住了三十幾年,三重的好處與壞處我還算相當明瞭。三重由於地利之便,在五○年代台灣開始工業化之後,中南部的城鄉移民大量前來三重追尋自己的機會,讓三重成為一個逐夢成真之地。名聞遐邇的「三重大拜拜」,源自於三重過去農業生活的面貌,也充分展現了今日住民的熱情與人情味。當我們翻開三重市地圖,可以看見遍佈各區的綠地與公園幾乎都已經徵收開闢,更珍貴的是淡水河畔與二重疏洪道高灘地還保有都會區中最後的開放空間。目前正在施工中的蘆洲、新莊捷運線,與規劃中的中正機場捷運線,未來將讓三重與台北盆地各地區來往更形便利。三所社區大學(蘆荻社大、勞工大學、三重社大)不約而同在三重設校授課,為促發三重公民意識而共同努力。

當然,我也聽過朋友在談論三重的「惡名」,很多人都會說:「三重,好像有很多流氓!」我一直覺得這是對三重最大的污名化,我們觀察世界各地人口稠密的都市,龍蛇雜處是必然的真實情境。我們應該拋棄偏見來解放思考,其實三重的勞工黑手與信義計畫區、中正大安區的豪宅名流,同樣都是台北城市的主人。只是這個扭曲的台北城市,在同一個生活圈卻提供兩種不同的政治制度與生活環境的政治結構之下;都市公共建設與服務的品質永遠追趕不上住民的需求,這是三重的一個大麻煩。無奈的是這個生活經驗的困境在扭曲的政治操作中,在可見的未來似乎還不見解套的跡象!

在台灣政治逐漸本土化的時刻,政府於民國八十三年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下放的政策資源帶動了全台灣各地區參與社區營造的風潮。同時許多知識分子與社區組織者也開始重新思考「社區」的意涵,並思索「自己的社區」如何重新凝聚再造。這幾年來我曾經去過宜蘭、新港、美濃、北投、大溪等地遊覽,每次到訪我都感覺得到他們的社區似乎改變了。我不只看到他們的環境變得更美了,彷彿也感受到當地的人們變得更有自信心,對於他們居住的地方變得充滿榮譽感。不只是看的見的地方,連每個人的心似乎也都有了變化,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那三重呢?三重可不可以也變成一個讓我們引以為傲的「家鄉」呢?

當我們回到真實生活經驗之中,面對三重市混亂的街道、交通、生活與環境,我們能作些什麼呢?「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大學」是目前相當多愛鄉同志努力的方向,或許也是我們為惡質、混亂生活解套的妙方。相當多社區大學都把社區總體營造課程列為經營發展的重要方向,期待能為都會地區激發凝聚與創造的活力。相對於過疏沒落的鄉村小鎮,有機會在既有社群基礎上營造社區的魅力;缺乏地方認同形塑歷程的都會地區,透過真實生活環境議題行動與社區大學連結,或許會有曲徑通幽的創造性經驗出現。台灣各地已經醞釀出豐富的社區營造經驗,社區大學也已在全國各地創設多所學校,等待三重鄉親走出來參與。

我一直覺得生活環境是文化的表徵,台灣的生活文化環境如何能加以改造,應該就要從民眾參與實質的環境營造開始著手。三重市的生活環境改造工作應持續強化民眾參與,期待能透過民眾參與喚起住民對於自我生活環境的關心與信心。進而形塑三重住民對於三重市的認同,激發市民共造家園的光榮意識,也才有機會讓三重市民都能以居住在三重市為榮。讓三重市從一處缺乏地方認同形塑歷程的都會地區,透過民眾參與真實生活環境議題的共同行動,曲徑通幽的創造出新的公共生活經驗。走出三重認同的困境,讓三重成為一個可以長住久安的好地方。

捉一把「民眾參與」的種子,在三重豐腴的土壤中種下,細心澆水灌溉,明年、後年、以至於每年……,我們都將會看見日日春美麗的花朵!

讓我們送一朵花給三重故鄉!  

--------------------------------------------------------------------------------


‧台北市社區健康營造共識營
‧台東縣原住民部落學習團體初階培訓
‧ 蘭嶼紅頭村大船下水典禮
‧【搶救樂生聯盟新聞稿】
‧三峽藍染節
‧丹鳳山聯盟連署
‧宜蘭經驗夢碎-反對議會通過調高宜蘭縣非都市土地建蔽率與容積率
‧社區林業及生態社區營造研訓班
‧三重市社區總體營造資源調查與行動計畫
‧「2004劍南蝴蝶季



發行單位: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電子報編輯小組
創刊日期: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 陳錦煌 理事長
電 話 : (02) 2395-6771、(02)23930629 傳真: (02) 2321-6487







社造電子報《NO.69》

95年03月10日 星期五 「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經驗分享」-專刊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王秀雲校長專訪 鄭婷方/採訪整理/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 專題報導 ‧一閃即逝的社區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