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社造電子報《NO.31》

第三十一期-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93年09月16日 星期五)






--------------------------------------------------------------------------------
客家事務創新育成專案輔導計畫專刊

前言
‧社區營造與客家庄
王本壯/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客家創新育成專案輔導計畫顧問

專案園地
客家文化與青年育成
馮天蔚/社區營造學會客家創新育成專案輔導計畫顧問

‧ 人.情感.合作
蔣雅瑄/社區營造學會客家創新育成輔導中心專員

‧妙不可言的「客家事務青年育成工作營」
陳可慧/社區營造學會客家創新育成輔導中心專員


驚天動地60秒
‧蘭嶼建設應重新定調
李永展/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

會員發聲園地
‧送一朵花給三重故鄉
董俊仁/台北市政府民政局聘用規劃師

活動快訊
‧本期活動相關內容


客家事務創新育成專案輔導計畫專刊 

前言
‧社區營造與客家庄

王本壯/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客家創新育成專案輔導計畫顧問




自從文建會於1994年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以來,全國各地皆紛紛響應。客家聚落在這波的潮流中,一反以往對於政府政策相對保守被動的態度,轉而結合社區現況議題積極參與,尤其在2001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正式開始運作後,更擬定許多具有社造精神的工作方案與補助計劃,希望藉由政策的引導與資源的分配鼓勵客家鄉親能夠透過社區營造的過程,達到客家文化與族群永續發展的理想。

然而在客家庄推動社區營造工作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一方面由於傳統保守的心態以及對於政治參與的一慣冷漠,在客家聚落推動社區營造工作一開始就會面臨到鄉親的質疑,擔心社造會與一般的社會運動相同,不過是少數人宣洩對於政府不滿的工具。此外,由於社造初期所揭櫫的「造人、造產、造景」等的願景,對於已經模糊不清的客家文化形象、未能與時俱進的客家產業、盲從世俗潮流的生活空間,以及欠缺場所精神的環境景觀等的客家聚落來說,實在是有一段距離。


王本壯老師

事實是,雖然客家族群在台灣有四百萬人,但在文化傳承上卻與僅有四十五萬人的原住民族一般的弱勢,面臨難以為繼的窘境。因此,要振興客家的族群與文化,其目標絕對不是消極的「保存」客家文化,其策略也不是積極的想要藉由教育法令與傳播媒體「推廣」客家語言。就過往的歷史教訓來看,多元文化的存在必定建基於多元的價值體系,以台灣目前的狀況而言,非主流的文化要生存,實在不容易。

在這樣艱困的外在環境下,推動社區營造工作看來是唯一有效的方法。然而要如何推動,推動目標是什麼,以及相關的策略方案與配套作法,似乎仍有待大家的努力。個人以在客家地區從事社造工作十年的觀察,建議以「打造客庄生活文化金字塔」的概念,作為初期工作的指導方針。藉由教育(知識)與產業(經濟)為基礎,建構具有客家特色的生活(文化),進而打造優質的客家形象(品牌),以獲取主流價值的認同為階段目標,進而逐步達成最終的理想願景。



至於較為具體的工作方向,則可從打造新世紀客家人臉譜、強化客家文化深度探索、整合客家產業策略聯盟、形塑客家在地生活時尚,以及創新客家環境景觀特色等方面著手,限於篇幅,待有機會另行詳述。個人衷心希望經由上述的營造過程,能達成「生活、工作、教育、安養於客庄」,「時尚、科技、品味、福祉興客家」的明日願景。

--------------------------------------------------------------------------------
專案園地
‧客家文化與青年育成

馮天蔚/社區營造學會客家創新育成專案輔導計畫顧問


第一次嘗試性的客家事務創新育成計畫,隨著暑假結束及學員們的實習提案出爐,暫告一段落,但是不只是開始關心客家事務,而更重要的是面對這些林林總總的困境,伙伴們開始產生回應。在每一次的社區參訪過程中,相信大家的心中必然也一樣充滿疑問,「客家文化真的是這樣嗎?」「只能做到這樣嗎?」然而,這正是大家有緣聚在一起談一談想法的原因,也是客家事務需要年輕人一同參與的目的。

在提案練習發表之後,有幾個想法與大家分享;首先在各項的提案之中,可以清晰的看見大家開始關心不可不面對的課題「客家文化與地方建設如何均衡」,不過在回應這個議題的方法,仍然是以較順從政策以及希望快速見效的態度來構思計畫的執行方式。

不論是菁埔或是南庄的提案練習,同樣的需要加強對生活文化的關注;因為在台灣鄉村社區紛紛勾勒觀光旅遊的大夢之際,自身真正的生活文化卻要和虛幻的消


馮天蔚老師

費文化不停的糾葛,甚至原本的生活文化就被一點一滴的消費掉了,所以這次的創新育成計畫希望在彼此討論激盪的過程中,找出不同於時下流行的思維,兩個月的培訓結束後,大家仍然能相互支援、打氣以堅持對於客家事務的理想,同時持續的討論以修正自己前進的方向。

最後,這一梯次的夥伴們日後面對公共事務及文化議題時,是否能將理想落實在行動面,同時以行動積蓄無形的能量,進一步長時間地延續相關議題的溫度,是大家對這個育成計畫更深的期待。

--------------------------------------------------------------------------------
人.情感.合作

蔣雅瑄/社區營造學會客家創新育成輔導中心專員

客家庄,一個既熟習又陌生的情感名詞,客家聚落散佈在全國各個角落,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人生故事在客家聚落裏上演最精采的人生舞台劇,就因為是每天都在上檔演出,而太習慣它的存在卻把它視為理所當然,逐漸的這個客家聚落的劇碼就漸漸地被人淡忘。

在近年來似乎發生在客家聚落的人生劇碼,又重新的搬上檯面,從政府到民間,絡繹不絕的客家團體猶如雨茂春筍般的在社會各階層展露頭角,從政府的客委會、客家電視台的大張旗鼓的成立,到私人民間團體的設立,另一個文化的元素在台灣社會冒芽成長,雖然,它在這塊土地上還是幼兒時期,可是,在它生長之前就已經有不少人默默的在為它的重新誕生而催生。現在它已經誕生了,卻不禁讓我思考,在政府的倉促以及大力鼓吹客家文化的現身,和客家團體迫不及待的出現,加上媒體的大肆渲染,一切都只是依照現在的社會情勢走向為導向的客家文化,它能夠在這股潮流過後,而穩當的繼續站立在這個海島國家的台灣呢!還是,它只是曇花一現。

走訪了這麼多個客家聚落,不同區域有不同特色的聚落文化,經由地域的區隔,空間的橫跨,歷史背景的延伸,讓我看到因著這些因素的孕育育出不一樣的人文文化,刻板印象的客家人是硬頸、勤儉,可是,在我看來,經過不同族群文化的交流,海島文化的特質,以及不同的國籍文化在人為的激盪之下,它呈現出的是一個多元而活潑的人文文化,不在侷限是一個單單為客家人而準備的文化,也不能只因客家文化有它獨特的語言、飲食就把它歸類在純粹是客家人的事務上。

人因對這塊土地有著對母親般的愛戀,對它的情感有時是又愛又恨,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對土地的情感就像臍帶聯繫者母體與嬰兒,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在這股情感力量的推動下,有了合作的動機,在這動機的策動之下有了團體模式的行為,當團體組織到達一定的規模,自然而然就能夠形成社區意識,居民為了有更好的品質生活就會回顧自己周邊生活的產業與文化產值,不在是盲目追求潮流,而是因為認同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人、事、物。

地小人稠的小島---台灣,就因地小人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顯得特別曖昧,一直以來,發生在人身上的事往往能夠牽動另外一人,甚至是一干子的人,事情永遠都是簡單容易,複雜困難的都是人為的情感交錯,要如何統整一群不同情感的人,從我走訪了這麼多個客家聚落,我深深了解到是因對居住在這塊土地的認同,把他們從各角落階層統整再一個文化的包裹裡,讓這群人有了合作的關係。


--------------------------------------------------------------------------------
妙不可言的「客家事務青年育成工作營」

陳可慧/社區營造學會客家創新育成輔導中心專員

來到學會實習,被交付到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協助「客家事務青年育成工作營」的運作。一開始只單純的認為,這不就是個研習營,大家來上課、來學習,然後離開。但在操作的過程中、在彼此不斷的互動與討論中,才發現其實很多人事物原來是可以被創造、被激發的。學員們來自各個領域、各個年齡層,有個各自的需求與目的,要怎麼整合大家在短時間內一起學習、彼此分享,是我在工作營中最主要的努力目標。

在研習中我扮演了雙重的角色,既是學員也是工作人員,在如此的角色扮演下,讓我體會到在兩種身份中間,應該如何互相體諒、互相學習。在室內專業課程中,我接觸到不同的老師對於社區營造的解讀與看法,也第一次去試著瞭解客家文化的精神,給了我另一種思考與刺激;而三次的社區訪視,可以說是坐而學不如起而行,親自走訪社區,發現不同的新鮮、感受校門內學不到的知識,社區人的熱情、社區人的愛鄉情懷,都令我十分驚喜與感動。觀察,也是我給自己出的一項作業,也是在社區中學習的第一步,不管是觀察社區、觀察學員、觀察任何事,只要眼睛睜大一點,都可以發現不同的體會,而且每個人眼睛裡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彼此討論與分享的過程,也因此而變的特別有趣!

為令我訝異的是工作營的每一位學員,大家都是很妙的人,常常都令我忍不住要偷笑,在幾次的見面中,我們就建立了一種十分有趣的緣分,真是妙不可言!但我真的要感謝這些學員們,謝謝他們很主動也很配合,更要謝謝他們帶給我實習生活中最大的動力與活力,也讓我得到一群很好的朋友。

還有與我合作的學會專員,瑞君、致緯與雅瑄,真的很幸運能與他們合作,我們開會討論的過程很像以前大學在社團辦營隊,不管是討論、訪視…,大家的腦力互相激發、然後慢慢收斂…,那種一起做事的感覺很好,謝謝致緯賢拜對我的提攜,其實社區原來一直活在我的心中…。

在暑假實習中參與「客家事務青年育成工作營」,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卻也得到了許多從未想過的收穫。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懷抱著目標與理想,一步步的去嘗試與實踐,然後,我們可以發現的更多,逐步、踏實。


--------------------------------------------------------------------------------
驚天動地60秒  
‧蘭嶼建設應重新定調
李永展/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

去過蘭嶼的人一定會被她的海天一色及達悟族文化深深吸引,但這句話或許只適用於未過度開發時的蘭嶼,最近如果去過蘭嶼的人一定會被蘭嶼的「台灣惡質化建設」所震憾──水泥火柴盒的建築語彙、熱氣撲面的環島瀝青公路、消波塊加防波堤的簡易漁港、以及一窩蜂「偷窺式/進香團式」的觀光遊客,讓人雖身處蘭嶼,卻以為到了台灣本島的某個鄉鎮。

蘭嶼是台灣惟一以原住民族文化為生活基調的離島,原本要塑造的應該是深具文化多樣性的島嶼文化,但在台灣政府五十年來以「本島/離島」、「中心/邊陲」的霸權心態下,賦予蘭嶼的建設思維一直是「台灣化」的硬體工程建設迷思。以天池為例,天池是蘭嶼原住民的聖地,不只女性達悟族人不上天池,連男性族人也很少上山,往天池路上原有一條登山客踏出的步道,對登山客而言已夠使用,也沒有拓建或加蓋木棧道的必要性。但由於鄉公所自離島建設基金爭取到一筆經費,便在山腰興建一座鋼筋混凝土式涼亭,完全未採用達悟族人生活周遭俯拾皆是的挑空式木構造涼亭之蓋法。為了運送小石塊及鋼筋,便皆伐了四到六公尺的林道架設纜繩,皆伐後,使原本陰涼的、樹根交錯盤旋的、易於攀爬的山路小徑,頓時變成炎熱的、土石裸露的陡坡地,便「正當化」了原本沒必要的階梯式木棧道。仔細深究,如果不蓋鋼筋混凝土涼亭便不需皆伐來運送建材,也不會造成裸露地而需木棧道,這正應驗了「錯誤政策比沒有政策會造成更嚴重的惡果」之說法,也產生了「防禦性支出」(defensive expenditure),即為了防禦因開發所造成的破壞而投入的建設支出,這正是不永續的「創造性破壞」之最佳例證。

再以朗島為例,朗島是一個二三百人的小部落,部落仍有不少地下屋,屋前的靠背石可讓村民坐著眺望大海。部落靠海處有一灣淺灘及小碼頭,碼頭是族人用來停靠獨木舟,而淺灘則是族人嬉戲游泳的天然場域,由於海浪經過層層的天然海礁石,透過可滲水的孔隙將濤濤巨浪化為岸邊小浪花的美麗景緻。原本這樣的場景是朗島村民與大海共生的最佳場域,也是觀光客流連忘往的駐足點,不過鄉公所爭取到離島建設基金,卻將原本小淺灣小碼頭改造成十公尺高的防波堤及消波塊所堆疊出來的簡易港口。據朗島社區發展協會的說法,新建的簡易港口是為了方便機動馬達漁船停靠,機動馬達漁船固然方便停靠,但朗島部落原本距離蘭嶼最大港(開元港)並不遠,根本沒迫切必要在如此近的距離興建機動漁船碼頭。簡易港口的興建不只將村民原有的小淺灣小碼頭破壞殆盡,讓村民無法再享有望海、近海、親海的傳統生活,更使觀光客欣賞品味原住民的獨木舟風情被?殺掉,我們不禁要問的是,朗島簡易港口的興建是不是又是另一個「創造性破壞」的翻版?另外一個更大的社造反挫是整個簡易港建設過程都只有形式上的參與,並沒有落實「賦權」理念,據朗島社區發展協會告知,一開始在朗島辦說明會時,村民反對巨大的漁港建設,所以決議需變更設計。但另人訝異及不解的是,變更設計後的圖說及環評公開說明都被剝奪,等到施工單位日夜趕工興建簡易港時,朗島村民才發現原來的小漁港被巨大的水泥化漁港所取代,這種形式上的參與只能算是馬後砲式的社區參與,因為根本沒有傾聽民意,更不用說參採民眾的建言了!

我們必須提醒的是,在聯合國大力提倡文化多樣性的當下,蘭嶼的離島建設不能「買辦」台灣本島的水泥叢林之工程建設迷思,而應該採還政於原住民的島嶼發展模式!如果這個前提成立,那麼傳統的工程建設迷思及決策過程必須被澈底檢討,而離島建設的經費應以符合「永續發展、公共利益、住民參與」為大原則,因此,必須以永續發展來檢視公共工程建設的必要性,以公共利益來檢視誰受益誰受害,以住民參與來昤聽在地人的真正聲音,而且也必須尊重原住民原有的生活模式及權利。

離島建設條例也應檢討其必要性及永續性,離島建設條例原本是要輔助離島落後地區,但如果只著重在表面的工程建設,忽視深層的軟體建設(例如社區營造及生態旅遊),那只會使蘭嶼落入「台灣惡質化建設」的模式,果真如此,「台灣惡質化建設」了的蘭嶼不可能吸引真正要體認原住民及島嶼文化的人,也將落入「不來終身遺憾,來了遺憾終身」的「創造性破壞」之觀光遊憩惡夢。或許行政院各部會目前大力採行的「競爭型輔助計畫」的作法值得離島建設參採,即透過公開評審機制,依據永續性的進步原則來遴選值得進行的計畫,例如採用永續發展的新典範,結合優秀專業團隊,經由擴大民眾參與,摒除傳統工程建設之制式作法,積極思考以生態、文化、品質及創意手法,提出永續經營管理計畫。另一方面,原住民的公民社會意識必須重新建構,不應一味複製台灣本島的不永續建設迷思;質言之,蘭嶼原住民應以蘭嶼特殊生活文化樣式為傲,而不應落入「工程建設=進步發展」的錯誤迷思中。至於外來遊客更應尊重蘭嶼的生活及文化基調,不能以台灣本島的惡質化建設思維加諸蘭嶼的離島建設上。

蘭嶼正如台灣東海岸的一顆明珠,這顆明珠如果能妥善照顧、細心建設,必定能發揮東方明珠的效果,照亮蘭嶼的未來,甚至成為台灣永續未來的典範;但如果沒有好好處理,恐怕難逃「向下看齊」的「台灣惡質化建設」的夢饜,而使蘭嶼成為真正的邊陲離島。離島建設條例及離島建設基金是政府基於縮短城鄉差距而特別爭取來的,其立意不可謂不善,但如果離島建設偏離了原先對離島特殊自然環境及文化多樣性的尊重,我們損失的不只是實質環境的醜化而已,更令人愕然的是我們將失去獨一無二的遠悟族原住民文化意象及生活空間,也將失去建設蘭嶼成為台灣離島典範的可能機會。

--------------------------------------------------------------------------------
會員發聲園地  
‧送一朵花給三重故鄉
董俊仁/台北市政府民政局聘用規劃師

日日春開花了!

屋頂上的日日春種了很久,這一陣子似乎沒有人去看顧他們了!鄰居二樓的阿桑忙於生計、力不從心無法照顧到頂樓,這些日日春就和屋頂上其他許多不知名的花草一樣,成了看天田!冬天少雨,屋頂上的花草見到暖陽,不似人們欣喜愉悅,枯萎垂倒之姿,看了令人不忍。春夏之交、陣雨頻繁,雨後生機處處,日日春花群最早綻放!日日春之所以讓我動心,是因為這種小花草堅忍的生命力,踏上頂樓舉目所及每一株皆奮力成長,急於茁壯出頭、繁殖綿延。日日春有一個討喜的名字!雖然這個名字缺少婉約之美,但倒也不失於坦率與自然。「春」用閩南語讀音是「剩」的同音字,對於芸芸眾生而言,「日日剩」的確是生活中最謙卑的願望,期盼生活中的努力能讓一家人衣食無虞、生活和樂、代代綿延。

結婚之後,我經常步上屋頂乘涼,舒緩身心之餘,發現了日日春,也為自己開啟了一個沉思冥想的空間。晴天時,我總喜歡望向遠處的草山,去年我與妻子在大山面向海的那一頭植了個美好的回憶,我們得以隨時回味不已。夜晚時,眼光隨處游移,遠處的一○一大樓燈光隱約標註出工作地點與家裡的距離,近處金控公司的刺眼霓虹則會讓我回想起幾年前的生命經驗。我的生命座標會落在三重市,是父母親年少的選擇與決定,他們的夢想在三重的土壤中種下,三十幾年後已經成長結出果實。年少時候,我對於自己的出生地-三重,心中並沒有任何感覺,就像是理所當然一樣,一切都是再自然不過了。國中畢業後我開始每天搭公車到台北城區上學,高中畢業後再每週騎車來回淡水河上到大學上課;隨著離開家鄉的距離越遠,慢慢地我看待自己家鄉的觀點逐漸改變了。我之於家鄉的認同也產生情緒波折,有一份難以釐清、複雜矛盾並難以割捨的情感。

曾經在南方電子報上看到張淑玫小姐的一篇短文--“在河的左岸“。“河的左岸?“聽起來相當有詩意,讓我不由聯想到巴黎左岸--蘊含文史、哲學又略帶一絲憂愁……,細讀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篇短文是在談三重--我們的家鄉。我常常在想:三重大概是全台灣最沒有榮譽感的市鎮吧!每當有人問起我住在哪裡時,我總是會帶著複雜的情緒回答:我住在台北,我住在三重……。記得有一次,我去宜蘭參加研習營的時候,聽到一位清大社會所的同學自我介紹說她來自「盜匪之鄉--三重」,我感到錯愕、無奈與憤怒,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描述自己的家鄉。

三重住民之於三重,正如台灣子民之於台灣,一直存在著認同的障礙!我想:三重其實就是島國台灣的縮影!「三重如何能走出認同的困境?」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答也將是我生命經驗的追尋。我開始試著讓自己平心靜氣,就事論事而不涉情感;我敢說從出生到現在,我在三重居住了三十幾年,三重的好處與壞處我還算相當明瞭。三重由於地利之便,在五○年代台灣開始工業化之後,中南部的城鄉移民大量前來三重追尋自己的機會,讓三重成為一個逐夢成真之地。名聞遐邇的「三重大拜拜」,源自於三重過去農業生活的面貌,也充分展現了今日住民的熱情與人情味。當我們翻開三重市地圖,可以看見遍佈各區的綠地與公園幾乎都已經徵收開闢,更珍貴的是淡水河畔與二重疏洪道高灘地還保有都會區中最後的開放空間。目前正在施工中的蘆洲、新莊捷運線,與規劃中的中正機場捷運線,未來將讓三重與台北盆地各地區來往更形便利。三所社區大學(蘆荻社大、勞工大學、三重社大)不約而同在三重設校授課,為促發三重公民意識而共同努力。

當然,我也聽過朋友在談論三重的「惡名」,很多人都會說:「三重,好像有很多流氓!」我一直覺得這是對三重最大的污名化,我們觀察世界各地人口稠密的都市,龍蛇雜處是必然的真實情境。我們應該拋棄偏見來解放思考,其實三重的勞工黑手與信義計畫區、中正大安區的豪宅名流,同樣都是台北城市的主人。只是這個扭曲的台北城市,在同一個生活圈卻提供兩種不同的政治制度與生活環境的政治結構之下;都市公共建設與服務的品質永遠追趕不上住民的需求,這是三重的一個大麻煩。無奈的是這個生活經驗的困境在扭曲的政治操作中,在可見的未來似乎還不見解套的跡象!

在台灣政治逐漸本土化的時刻,政府於民國八十三年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下放的政策資源帶動了全台灣各地區參與社區營造的風潮。同時許多知識分子與社區組織者也開始重新思考「社區」的意涵,並思索「自己的社區」如何重新凝聚再造。這幾年來我曾經去過宜蘭、新港、美濃、北投、大溪等地遊覽,每次到訪我都感覺得到他們的社區似乎改變了。我不只看到他們的環境變得更美了,彷彿也感受到當地的人們變得更有自信心,對於他們居住的地方變得充滿榮譽感。不只是看的見的地方,連每個人的心似乎也都有了變化,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那三重呢?三重可不可以也變成一個讓我們引以為傲的「家鄉」呢?

當我們回到真實生活經驗之中,面對三重市混亂的街道、交通、生活與環境,我們能作些什麼呢?「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大學」是目前相當多愛鄉同志努力的方向,或許也是我們為惡質、混亂生活解套的妙方。相當多社區大學都把社區總體營造課程列為經營發展的重要方向,期待能為都會地區激發凝聚與創造的活力。相對於過疏沒落的鄉村小鎮,有機會在既有社群基礎上營造社區的魅力;缺乏地方認同形塑歷程的都會地區,透過真實生活環境議題行動與社區大學連結,或許會有曲徑通幽的創造性經驗出現。台灣各地已經醞釀出豐富的社區營造經驗,社區大學也已在全國各地創設多所學校,等待三重鄉親走出來參與。

我一直覺得生活環境是文化的表徵,台灣的生活文化環境如何能加以改造,應該就要從民眾參與實質的環境營造開始著手。三重市的生活環境改造工作應持續強化民眾參與,期待能透過民眾參與喚起住民對於自我生活環境的關心與信心。進而形塑三重住民對於三重市的認同,激發市民共造家園的光榮意識,也才有機會讓三重市民都能以居住在三重市為榮。讓三重市從一處缺乏地方認同形塑歷程的都會地區,透過民眾參與真實生活環境議題的共同行動,曲徑通幽的創造出新的公共生活經驗。走出三重認同的困境,讓三重成為一個可以長住久安的好地方。

捉一把「民眾參與」的種子,在三重豐腴的土壤中種下,細心澆水灌溉,明年、後年、以至於每年……,我們都將會看見日日春美麗的花朵!

讓我們送一朵花給三重故鄉!  

--------------------------------------------------------------------------------


‧台北市社區健康營造共識營
‧台東縣原住民部落學習團體初階培訓
‧ 蘭嶼紅頭村大船下水典禮
‧【搶救樂生聯盟新聞稿】
‧三峽藍染節
‧丹鳳山聯盟連署
‧宜蘭經驗夢碎-反對議會通過調高宜蘭縣非都市土地建蔽率與容積率
‧社區林業及生態社區營造研訓班
‧三重市社區總體營造資源調查與行動計畫
‧「2004劍南蝴蝶季



發行單位: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電子報編輯小組
創刊日期: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 陳錦煌 理事長
電 話 : (02) 2395-6771、(02)23930629 傳真: (02) 2321-648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社造電子報《NO.69》

95年03月10日 星期五 「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經驗分享」-專刊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王秀雲校長專訪 鄭婷方/採訪整理/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 專題報導 ‧一閃即逝的社區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