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社造電子報《NO.57》

94年09月16日 星期五

「台灣生活新思維-從社區營造探討城鄉發展願景」4-專題報導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再送一朵花給三重故鄉
董俊仁/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社區營造學會會員

社造嚴「選」─縣市長選舉專欄

‧眷村文化空間保存再生與多元文化風貌展現創造
黃洛斐/外省台灣人協會執行長、 吳東明/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會員、 董俊仁/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社區營造學會會員


‧原住民部落「社區總體營造」的願景
關華山/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專題報導


‧耕者樂其田—找回快樂的農夫
馮天蔚/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講師、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


‧耕者樂其田!-農業振興想像
馮天蔚/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講師、王俊豪/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 助理教授、社區營造學會會員、賴青松/宜蘭田間管理員、
謝麗芬/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理事主席


‧台灣農業振興的想像
王俊豪/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 助理教授、社區營造學會會員

「從社區探索台灣」專欄

‧無障礙空間真的無障礙?
李永展/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白鷺乎飛來,點破秧針綠。」台灣以農立國,而農村裡隨風起伏的稻浪、老牛緩步慢行的畫面仍是我們心中懷念的美麗風景。但是這樣維繫鄉村生態與確保國家基本糧食的農民在台灣竟是屬於弱勢的族群。儘管台灣農業的研發與栽種技術是足以自豪的,近來我們也可以看到海南島積極引進台灣優良品種的相關報導,但大多數農民的收入仍屬於社會底層,農村依然是人口外流的地區,如何在這樣局勢裡為農業尋找一條振興之路是我們所關注的。本期電子報延續刊登學會六月份在台北市紫藤廬所舉辦的系列公共論壇紀錄,此次論壇的主題為「耕者樂其田!-農業振興想像」,論壇中將由台大農業推廣系的王俊豪老師、宜蘭田間管理員賴青松先生、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謝麗芬理事主席一同來跟大家分享他們的經驗與想像。

    呼應這場論壇,學會常務理事馮天蔚老師撰寫。王俊豪老師亦提供一篇「台灣農業振興的想像」,為論壇提供一個更完整的論述。

    縣市長選舉越來越逼近,我們有權利與義務用選票表達我們想要擁有的生活,社造嚴「選」-縣市長選舉專欄跟大家一起來探討對未來的願景。「從社區探索台灣」專欄由學會常務理事李永展老師探討無障礙空間的問題,惟有無障礙空間真正無障礙,台灣才能真正成為無障礙的、公平正義的公民社會。本期「封面人物」請到會員董俊仁先生來跟我們分享他的社造之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再送一朵花給三重故鄉
董俊仁/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社區營造學會會員


「故鄉?」「現代人有故鄉嗎?」我望著電腦螢幕,問著自己這個問題,腦海中卻自然浮現出今天下午雨後煙霧繚繞的青翠山巒。滂沱大雨之中,隔著車窗望向基隆河谷間綿延的群山,阿山哥說雨天與這山林景緻是他熟悉的,讓他馬上回想起20年前在東北角九份生活的日子。與阿山哥熟識之後,我經常邀請他出來和有心推動社區工作的朋友交流心情;藉著北上演講之便,來到平溪鄉嶺腳村,在嶺腳染坊聽著阿山哥、瑞祺專員與蔡大哥的談話,我感覺得到平溪嶺腳的社區工作即將要開始了。

來到平溪嶺腳,感覺十分親切熟悉,聞到黃昏農家燒材火的氣味,總會讓我想起母親老家雙溪鄉泰平村的山水人情。或許是兒時每年到山上土角厝渡過暑假經驗的作用,累積了我對於土地人情的深刻感受,讓我在大學時偶然參與淡水社區工作室的機會之外,在離開學校後仍能繼續參與推動社區工作。回想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經驗,實在是飄忽不定,彷彿像是平溪天燈一般閃爍著火光勇敢飄向蒼芎,或許這就是我為自己選擇的人生功課吧!

1997年秋天退伍後,我重回學校讀書,1998年秋天我參與了論文指導老師曾旭正主持的環保署生活環境改造計畫與文建會美化公共環境計畫,也成為社區營造學會與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的工作夥伴。1999年夏天結束工作計畫之後,在論文訪談行程中我特意前往埔里鎮守城社區拜訪黃美英老師,並和社區朋友一起感受了眉溪四庄風土人情。這趟旅程意外因為921大地震而延續,讓我參與了眉溪四庄的重建工作,與社區居民共同生活學習,也協助蜈蚣社區與守城社區改造了二處重要的社區公共空間。2000年冬天,在重建規劃工作完成後,我返回台北進入國泰建設公司從事土地開發與建築企劃,這份特殊的工作挑戰顛覆了我的社區觀點,讓我重新認識支配生活環境的真實力量,也更清楚建築工作的機會與限制。2002年春天,我應曾旭正老師徵詢前往台南縣政府工作,一年密集而壓縮的工作經驗,讓我對於行政體系的運作建立了一個輪廓式的認識與瞭解,對於行政業務規劃執行與協調亦累積了一些實務經驗。

2003年春天,我應林正修局長邀請來到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工作,參與推動鄰里公園改造、公民會館與主題會館營造、區民活動中心改造與宗教建築夜間照明規劃設計等工作,讓我重新認識了台北都會的真實樣貌,亦體會了不同層級地方政府的運作條件。這2年多來,我多認識了一些參與社區工作的前輩朋友,也持續關心著台灣各地社區工作的動態,依然念念不忘希望能為自己居住的地方做些事情。說來複雜,我雖然在台北縣三重市出生、就學、成家至今有30多年了,但幾年前問起我「故鄉在哪裡?」我總是會有些猶豫。這些年來,我比較肯定了,我知道我的故鄉就是台北縣三重市。我很清楚或許有一天我會離開三重市,但我相信這個地方與這些人們將是我一直關心的所在。

2004年夏天我為自己寫了一篇文章「送一朵花給三重故鄉」,為自己在三重市推動社區工作思索了一些可能的工作方向,也勉勵自己能為三重故鄉做一些特別而有意義的事情。於是我前往三重社區大學與蘆荻社區大學洽談於秋季班合作開辦「三重市生活環境改造與社區營造」與「公寓大廈管理與社區營造」課程的事宜,並開始以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的名義向文建會提擬小額補助計畫,期能以最少的資源開始來推動三重市的社區營造工作。同時,我也主動聯繫拜訪致力推動青少年與兒童工作的人本基金會三重青少年基地與三重埔兒童故事花園,與江思妤館長、貓貓雅琪交換對於推動三重市社區工作的想法與合作的可能性。

2004年9月中旬,蘆荻社區大學、崔媽媽基金會與都市改革組織合辦的「公寓大廈管理與社區營造」課程開始上課,還記得8月中旬我與秉怡兄、寶珍姐應易昆兄邀請前往綠色和平電台廣播宣傳,我們還為廣播後熱烈的叩應興奮不已,然而9月中旬第1堂課竟然只有3個學員到課,令人苦笑。隨著課程進行學員人數增至9人,其中有多位學員為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與委員,學員們對於課程回響熱烈,並於期末設宴謝師,讓秉怡兄大呼驚訝。「公寓大廈管理與社區營造」課程幸賴崔媽媽基金會秉怡兄、寶珍姐、葛妞與蘆荻社區大學易昆兄、淑娟、瑩琪、美如、玉女的大力協助漸入佳境,2期課程學員人數累計將近30人,第3期班級將於今年9月中旬秋季班開辦,持續協助三重與蘆洲地區眾多的公寓大廈推動社區公共事務,並與淡水、汐止、基隆與桃園龜山的公寓大廈管委會密切交流。

三重社區大學與都市改革組織合辦的「三重市生活環境改造與社區營造」課程,由於招生困難因此直至2005年春季班才開辦第1期課程。這門課程結合了我們推動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與淡水河守護的行動,也讓社區大學與社區工作可以聯繫開展。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起源於三重市五座眷村將於今年底一起搬遷到板橋市建華新城,五座眷村搬遷的同時三重市的眷村也將走入歷史。這五座眷村靜靜的在三重市存在了50餘年,三重眷村眷戶居住的時間,比起大多數的三重市民的確是來的更早且更久,他們也都喜歡住在三重市這個地方。

為留下眷村歷史與記憶,自2004年11月我以都市改革組織理事身份開始拜訪空軍三重一村王繼新村長,邀請空軍三重一村自治會、三重社區大學、外省台灣人協會共同參與將已劃定為36號公園預定地的空軍三重一村,改造成為富涵移民城市歷史與記憶的公共空間。在空軍三重一村搬遷之前,我們與空軍三重一村自治會特意於6月至7月上旬安排了數部探討族群議題與文化認同的紀錄片,邀請鄰近社區朋友一起來認識眷村文化。讓市民朋友透過參與蚊子電影院的機會,讓市民朋友們在三重眷村搬家之前一起來三重眷村走走,來認識眷村溫暖的家園,來感受眷村濃郁的人情味,一起來關心眷村文化延續與三重市這片土地的未來。

為持續推動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5月30日我向都市改革組織理監事會提案在空軍三重一村舉辦2005年暑期青年工作營,並獲得理監事會的認同與支持。在眾多機構與朋友的協助之下,「再現空軍一村—三重市眷村文化公園規劃設計工作營」已於8月3日至8日舉辦,營隊期間40位同學在外省台灣人協會的協助下進行空軍三重一村村史訪談與寫作,紀錄空軍三重一村的歷史與眷村文化,將為空軍三重一村留下眷村的發展史與眷戶個人的生命史,提供眷戶一份珍貴的「畢業紀念冊」,並可為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累積下階段的工作基礎,讓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持續開展。

2005年8月OURs暑期工作營結束之後,至11月眷村開始搬遷期間將是空軍三重一村風貌延續的關鍵時刻,我們將與在地經營社團組織共同來推動三重市的眷村文化空間保存與社區營造工作。在眷村搬遷之後,週邊社區住戶將開始意識到自己將成為這個新公園的使用者,我們將與三重市公所合作策畫「歡送三重鄉親到板橋」、「防空洞打開」、「試用眷村文化公園」活動,邀請空軍三重一村眷戶與鄰近社區住民共同參與,期能為三重市設置一處獨具人文意涵且廣納民眾參與的眷村文化公園與眷村文化館。我們也將借重社區營造學會「社造發條小組」的協助,主動聯繫台北縣長候選人與三重市長候選人,具體承諾推動眷村文化公園與三重市社區營造工作;期待能結合相關社造資源,共同營造三重市,讓三重市成為成為一處「多元」、「包容」、「活力」、「適居」的好地方!


社造嚴「選」─縣市長選舉專欄
編按:
有鑒於落實社區營造政策與縣市政府的密切關係,社區營造學會推動「縣市長選舉與社區營造」行動方案,由〈社造電子報〉52期開始,以一系列分項議題的專文刊載,做出社區營造相關政策建言,以此訴求縣市長選舉候選人提出優質政見。
延續上期劉炯錫老師〈重建多元的傳統社區〉一文,本期續以「多元文化」為主軸,刊載關華山老師〈原住民部落「社區總體營造」的願景〉與黃洛斐、吳東明、董俊仁等合撰之〈眷村文化空間保存再生與多元文化風貌展現創造〉兩篇專文,分由原住民部落與眷村文化空間切入。前篇提出涵蓋各部落的生活領域、加上傳統領域範圍的「族群文化生態家園」,及以「族」為單位、成立「文化自然中心」的願景,期待族群意識在此場域中得以具體化,並以「可持續部落」作為最終目標。後篇標舉「老社區如同老樹一樣得來不易,而且充滿蒼勁的生命力」,認為眷村文化空間的清查刻不容緩,須以民眾參與的環境改造計畫達成目標。
兩篇專文闡明「多元文化」的價值並非存於不著邊際的族群意識,如何建構、維持一個機制與場域,使文化的核心價值由此得以延續與生長,是施政者對可貴的「多元文化」社會應負的基本責任。


‧眷村文化空間保存再生與多元文化風貌展現創造
黃洛斐/外省台灣人協會執行長、 吳東明/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會員、 董俊仁/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社區營造學會會員

前言

和解與共生必須建立在互相理解與尊重的基礎上,台灣目前因為藍綠政治對立,部分媒體與政治人物,習慣於以啟蒙訓誡的態度建構國族論述,卻將移民社會複雜與多元的文化現況,簡化成為單一、平面化的想像,這雖有利於政治動員,但激起對立的代價卻需由台灣社會整體來償付。透過文化途徑還原外省族群多元面貌,有利於營造一個相對包容的環境,並開啟更多對話的可能。

台灣社會必須透過社會對話,秉持一個承認過去,尊重個人生命史的紀實態度,而不必急著處理國家認同、台灣認同的尖銳問題。二分與簡化是培養仇恨的捷徑,任何試圖以簡化來強調對立與敵意的論述,在遭遇個人生命史複雜多樣的豐富呈現時,都將躊躇無功。所謂「外省族群」,其實有複雜的地區來源、政治背景(如二二八中也有受害的外省人)、在地故事,與社會級差異,在呈現時也不能以概括性的觀念,導致其豐富多樣面貌的喪失。

外省族群因為戰亂由中國大陸徙居台灣的歷史,是台灣現代史的重要一頁。然而,由於戒嚴時期政權對台灣史研究以及族群議題的長期壓抑,台灣社會對於外省族群的了解並不深入,甚至仍然存在許多似是而非或以偏蓋全的刻版印象。族群之間的誤解和偏見,是和諧相處的一大障礙。因此,為改善台灣社會的族群緊張關係,有必要深化社會各族群之間的互相認識與理解。唯有透過彼此生命與歷史記憶的交流與對話,為不同族群在台灣歷史中尋求合理的相對定位,才可能突破族群之間根深柢固的不信任感,形塑基於共同命運的社會團結基礎。有鑑於目前台灣外省族群第一代人士大多年事已高、逐漸凋零,使得以文化保存及生活史記錄歷史工程更顯得刻不容緩。



當前的時勢

眷村是台灣近代特殊歷史過程中產生的獨特住居型態,眷村特有的住居記憶與人文網絡是多數外省族群共享的生命經驗,是台灣重要的文化泉源,亦是台灣珍貴的文化資產。台灣的眷村多數在民國四十年初期設立,至今已有五十餘年的歷史,眷村由於生產過程的特殊性以致於長期難以改建,無意間保留了特殊的歷史風貌與人文氛圍。然而隨著社會經濟快速變遷,近幾年來台灣各地眷村幾乎同時面臨重大改變,多數的眷村快速拆除改建成為公寓大廈,老舊眷村已難復見。

面對眷村急速消失的時勢,台灣各地關心地方文史的非政府組織與政府部門,亦開始發起保留眷村文化空間與傳承眷村歷史文化的行動。諸如:由新竹市政府大力支持,結合眷村第二代子弟組織的擎天自強協會,運用環保局閒置房舍設立的台灣第一座眷村文化館。桃園縣龜山鄉的桃籽園文化協會與眷村自治會搶救了即將被國有財產局標售的自治會房舍,憑藉著眷戶支持籌設的桃園眷村故事館,目前桃籽園文化協會並積極協助桃園縣政府活化馬祖新村為眷村文化園區。台北市政府運用行政資源與輿論支持,在台北曼哈頓打造了眷村文化公園,並將四四南村改造成為信義公民會館,期能引進民間活力委託經營管理,讓公民會館成為促發公共經驗與公民意識的基地。

此外,在南台灣的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在東台灣宜蘭縣大陳新村亦都有眷村文化園區籌設之議,可見眷村快速消失是當前台灣各地方的真實情境,亦是關心台灣多元文化、永續發展與族群和諧的朋友共同面對的迫切課題。除了軍眷村,我們亦關切公務人員眷舍在國家資產回收拍賣政策下面臨的社區困境,位於中台灣的台中縣霧峰鄉光復新村,與南投縣中興新村同是台灣省政府職員的眷舍,經歷省政府精簡、921地震仍毅立不倒的眷舍社區,卻將在國有資產清查的政策下面臨拆遷的命運。

近10年來台灣社區營造蓬勃發展,然而眷村與公務人員眷舍在土地公有的處境之下,住民對於自身居住的社區難以主張、積極作為,實在令人惋惜。我們認為眷村與國有土地的經營管理,不應以摧毀社區、騰空標售作為政策目標;畢竟老社區如同老樹一樣得來不易,而且充滿蒼勁的生命力,我們認為政府應基於公平正義原則,以人為本、由下而上推動社區營造與永續發展,保存並促進老社區的再發展。



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

根據統計,自國民政府撥遷來台灣之後,在台灣各地興建的眷村約有900處,眷戶約有10萬戶,眷村基地面積合計約有2000餘公頃。其中,台北縣的眷村約有60處,多數分布在中和、永和、新店、板橋等縣轄市,而長期被認定為黨外綠洲與民主聖地的三重市也有五座眷村。三重市五座眷村將於今年底一起搬遷到板橋市建華新城,五座眷村搬遷的同時三重市的眷村也將走入歷史。為留下眷村歷史與記憶,自2004年11月開始都市改革組織、空軍三重一村自治會、三重社區大學與外省台灣人協會共同發起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期盼將已劃定為36號公園預定地的空軍三重一村,改造成為富涵移民城市歷史與記憶的公共空間。

若以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案例,來思考眷村文化空間保存再生與多元文化風貌展現創造等課題,與台北市大稻埕一水之隔的三重市南區,是台灣工業化之後快速發展的人口聚集區,都市發展過程中歷史的保留了三個眷村,將可作為都市更新與區域再造的關鍵契機。我們認為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將是三重城市文化提升與城市形象行銷的絕佳機會。職此,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將努力促成:1.尊重多族群文化歷史,創造「多元」的城市魅力。2.保留眷村文化與記憶,催生「包容」的城市形象。3.閒置文化空間再利用,連結「活力」的民間社團。4.引入新優質公共設施,營造「適居」的生活品質。5.都市經理的嶄新挑戰,提升「治理」的施政作為。



社造行動:眷村文化空間保存再生與多元文化風貌展現創造

從推動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的經驗中,我們提出「眷村文化空間保存再生與多元文化風貌展現創造」的訴求,期望全國各縣市長候選人能具體承諾推動下列行動:

1. 清查眷村文化空間,指認歷史建築與文化資產

2. 辦理眷村文史調查與紀錄活動

3. 展開收集眷村歷史文物與展示計畫

4. 推動位於公有土地之眷村歷史文化空間保存行動

5. 支持協助縣市眷村文化館設置計畫

6. 建立參與眷村文化空間經營管理機制

7. 協助眷村自治會轉型為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

8. 辦理公寓大廈管理與社區營造員培訓計畫

9. 推動公寓大廈長者生活扶助計畫

我們並期待候選人承諾當選縣市長後,積極整合民政(里鄰)、兵役(榮民)、工務(公寓大廈)、城鄉(都市計畫、城鄉新風貌)、文化(社區營造、文化資產、地方文化館)、社會(社會扶助)等局處業務,多面向推動眷村文化空間保存與多元文化展現工作。在鄉鎮市公所層級,則有賴縣市長與鄉鎮市長尋求共識與合作,尊重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社群,建立民眾參與的環境改造計畫,協助各社群建立多元、自主的發展計畫,共同來推動眷村文化空間保存再生,進而促成多元文化展現創造。



‧原住民部落「社區總體營造」的願景
關華山/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當今時勢下,原住民族之「社區總體營造」首先得構築一個各民族發展的架構,好將「部落營造」融合在此架構之內,成為有機的一份子。

我們認為現今各族群除了提昇更細緻的政治整合能力,強調「合」而非「分」之外,經過各部落傳統領域的追蹤之後,各部落傳統領域的連結,合成「部落自治區」的初模,是必要的。然而,在民族發展的想像上,應該更具體。這裡試提出「族群文化生態家園」此想像,可供族人討論。所謂各族群之「文化生態家園」是現今族人各部落的生活領域,加上傳統領域。由於此領域充滿族人歷史、文化意義;又由於此領域多在自然鄉野山地,新世紀看重的環境價值,在多災害的台灣已不容忽視。換言之,在現今時勢,各族群「家園」的經營,便是以文化與環境的經營為重,亦即以文化產業、環境產業為首。此二產業涵蓋面可以很廣,就依族人的創造力發揮,如環境產業包含有機農業、造林保育、生態旅遊等。我們更認為各族群宜成立自己的「文化自然中心」,仿照現今各縣市的「文化中心」,及生態保育區的「自然中心」。它是族人凝聚傳統文化、生態智慧之中心,同時此中心也是族人引進新知、提升知能與外界交流的場域。在政治的自治區尚未確立之前,此中心其實可以視為各族群先遣、實質運作的「文化教育部」及「自然資源管理部」,兼及上述文化、環境各項產業之經營。

而當族群意識具體化在「族群文化生態家園」及「自然文化中心」時,,「可持續部落」更是使其不敗的元素。這也該是原住民「社區總體營造」更明確的目標。「可持續部落」依循「可持續發展」之內涵,包括環境、經濟、社會文化的可持續,也就是經營部落時,能善待、不破壞部落領域之各種自然、歷史文化環境與資源,只有效獲取其「利息」;促進區域性、內部循環性經濟活動;講求民主、參與、互助合作、分享認同,以增加社會資本,好謀求部落更大而長遠之利益。最終目的在提升部落居民之生活品質,帶給子孫無虧損的可持續部落。

部落尺度的社區總體營造充滿著生活性,因此必然是具體的。然而,在現今台灣時勢裡,部落又必然關連到整個族群集體意識與族群發展的大議題,以便定位自身。雖然,各部落兄弟登山需各自努力,但部落間的團結,形成族群意識,才有部落合作、聯盟的實務,而互蒙其利,以往的部落營造大體上是各自努力,結果彼此並不相干,殊為可惜。同時,因為著眼部落,而喪失了「族群」文化、環境、產業整合的可能性。以上的願景即在彌補過往努力之缺失與盲點,企圖鋪陳一更完整的架構,作為未來原住民族社區總體營造努力的藍圖。

專題報導

‧耕者樂其田—找回快樂的農夫
馮天蔚/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講師、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
筆者在六家新瓦屋旁邊動動手體會「種田」的甘苦

耕者樂其田找回快樂的農夫
八月底我參加在竹北六家所舉辦的設計工作營,雖然工作營的主題是歷史建築群的再利用,但是看著這一群座落在遼闊的高鐵特定區的老房子,很難讓人接受人與土地的關係竟可以變化得如此快速;居民口中所戲稱的「阿億伯」是指因為高鐵都市計畫徵收土地而一夕間擁有上億身價的農夫阿伯們。這些原本是農夫的地主們因為都市的擴張以及政府政策的影響之下,漸漸的放棄了原來對土地的堅持,不僅如此,散佈在田頭田尾的十餘尊土地伯公們,也因為沒有田地可以「看守」而遭到「集中管理」,剩下唯一可以讓阿公阿婆們維持勞動習慣的事,就是在水圳旁邊種一點青菜,繼續著那一絲身為農夫的小驕傲。
在台灣也許上面描述的情境到處都是,但是種田、種菜因為不同的年紀或許產生不同的樂趣;年輕的農場經營主因為一片農地吸引了朋友有空來走走,共同的勞動串連了大夥的感情,這個時候,土地成為情感交流的載體;老一輩的農人們,看著親手所種的小苗一天一天的長大,看著四時的變化思索明天可能的勞動方式,此時,土地則是農家們精神的依靠,這些一點一點的樂趣,正是務農人還願意守著台灣田地的原因。
在前面一系列的討論之中,不論是穀東俱樂部的青松兄,還是大家對有機農業與休閒農業的長期努力,都是因為對務農這件事有一種特殊的執著與體會。也許,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大家動手感受「種田」的甘苦,也說不定這一種形式的勞動與快樂,更勝過時下流行的各種活動呢!



‧耕者樂其田!-農業振興想像
馮天蔚/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講師、王俊豪/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 助理教授、社區營造學會會員、賴青松/宜蘭田間管理員、
謝麗芬/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理事主席


馮天蔚老師
我們一系列的論壇大概會跟台灣的環境政策和環境發生了什麼事會有比較多的著墨,那今天我們很榮幸的邀請到三位在台灣農業注力非常深,有些是堅持非長久的一些單位或是個人。那第一位是王俊豪教授,台大農推系跟研究所的老師,那另一位是謝麗芬理事主席,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理事主席,那另一位是賴青松先生。那今天很高興大家撥空來到這裡一起談論一些新思維,而今天基本是一場論壇,所以大家等一下有任何問題都歡迎提出來討論。那我發現很有趣的是今天有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社會人士或學生,那等一下的順序是王老師先,那我印象中聽過老師幾次演講德國的經驗,那大家都有聽過台灣博覽會的事,在台南的展場,之前就找了一些國外的教授到台灣來,那台灣的東西就有一點在想像台灣未來的農業,包括永續的農業、如何利用生質能等一些外來能源來改善一些都市危機的想像,那今天有機會聽到有關這些的訊息。那剛剛介紹到的賴青松先生,他是位田間管理員,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步一腳印或異言堂裡的報導,而最近我也收到一封賴先生的《晴耕雨讀》信件,那我們可以感受到這樣一位身為跟農田有感應的人非常敏銳地把他在田間管理的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也在這之間流露對環境非常細微的觀察,那大家有機會可以去看一本書《從廚房看天下》,那也是賴青松先生的著作,從他在日本學習的一些經驗可以反應到現在他很堅持當一個農夫的這樣一個思維。在來謝理事主席,我們知道主婦聯盟在推動這樣的事情已經非常久了,一直非常關心台灣的農業、有機這個部分,也非常的堅持。今天有這個機會大家在這裡相遇,相信等一會必然會激盪出新的思維出來。那現在就先請我們的王老師。



王俊豪老師

有關農業振興的想像,我對台灣農業的未來是充滿期待的。我最近參加幾個論壇的場合,很多非農業本科的朋友都非常關心農業的議題,包括都市計畫系所、社區規劃師、甚至是機械工程等來自不同領域的朋友,但卻在同一個時間對農村與農業有著不安與焦慮,願意共同來關心這個議題。



如果土地沒有農業或者是鄉村,是很難想像的!我們會看到都市的無限擴張,或是基本糧食必須依靠外來進口。另外,我在今天趕來會場的途中,遇到農推系佳安與孟嫻兩位同學,我請他們一起前來,沒有把握難得的機會,真的是太可惜了!因為他們無法感受外界對於農業與鄉村的期待與關懷。雖然農學院的學生不一定要從事農業,但最少對於農業應該要有一種基本的關懷。因為農業是守護我們土地最佳的、最根本的產業。



談論農業振興議題之前,必須先瞭解台灣農業發展的限制,這個限制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農業科系學生對農業沒有信心。最重要的是WTO貿易自由化的壓力,這個競爭壓力讓整個農業部門萎縮的更快,因為台灣是以家庭農場為基礎的小農體制國家,小農體制無法跟美國的大農體制相競爭。簡單地說,台灣努力了20年之久,平均耕地面積都維持了1公頃左右,其他國家的小農經營則是在30-40公頃左右。兩種截然不同的農業結構體質相競爭,這好像大人與小孩決鬥、輕量級與重量級對決,勝算很渺茫!這也是台灣農業發展的障礙。



但是,我們不會因為經營規模小,就喪失信心。我們今天看到的農業振興議題,都是可以發揮想像力的空間。事實上,請到謝理事主席來,談的就是農業與吃、喝、民生時事息息相關的東西,放棄了農業,就等於放棄國人自己提供民生必需品的條件。同時,農業本身也是一個生態系統,各位可以想像一下,農業需要空氣、水、土壤、昆蟲或雜草所形成的一個產業,這個產業又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而且我們從高處看全球的變化,不只是WTO的貿易訊息,我們也可以看到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加、人類對於其他生物的關懷、也可以看到人口老化的現象、能源短缺的問題、民眾對於身體健康的期待,以及市面上黑心商品越來越多引發的消費者保護意識。其實以前不是沒有黑心商品,而是以前消費者的意識還不夠,當大家開始關心日常生活飲食問題的時候,黑心商品就逐漸被發現出來。此外,還有休閒的權利與休閒的追求等,這對農業未來的發展走向,便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考空間。



接下來我要談的是台灣傳統農業目前所遭遇到的困境。首先,台灣加入WTO之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將以前的農業保護措施裁減掉,例如保量、收購、補貼等。目前我國的承諾將要削減百分之二十的農業境內補貼金額,從170幾億降低到35億。目前我們承諾的貿易自由化項目有41項的農產品,而衝擊最大的是稻米。所以,目前我們只有一位田間管理人-賴青松先生,未來希望能有越來越多有志於農業的年輕人,投入這個傳統產業之中。事實上,兩個禮拜前,我也曾到這裡談論無米樂的末代稻農悲情。無米樂議題引發的思考是將會有多少的農民在WTO轉型之後會受到影響而被淘汰,這將是台灣鄉間最劇烈的痛。如果說大家都種稻米、花生、紅豆、果樹、葡萄等,卻通通被強迫與其他大農體制國家,或是凱恩斯集團(農業進口國)作競爭,台灣農業所面臨的將是無法抗拒的悲劇。



我先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奇摩的笑話,一個虛構的故事:有一個人去吃牛肉麵,消費者就在想你的牛肉有沒有狂牛病,老闆說我們不是用美國牛肉是用土產牛肉,接下來他就問你們的牛肉是不是組合牛肉,老闆跟他保證我們有機牛肉絕對不是,接下來他說是不是台灣速食加工黑心的素牛肉,他說當然不是;然後等他確定坐下來之後,麵送上來了,他又問了一個很怪的問題,他說你的筷子是不是用漂白水漂白過的,你的蘿蔔乾在製作的時候是不是有農藥殘留,你的麵粉是不是用基因改造的小麥做的。我相信如果每個老闆都遇到這樣子有消費意識的顧客大概都會翻臉,結果不是只有食品的問題,包括吃飯的筷子也有問題,最後老闆就把顧客打了一頓,就在那個顧客坐上救護車後還很認真的問說:「你們...是不是前陣子電視上在報的黑牌救護車?」,「那麼,我現在躺的這個是不是黑心床墊?」 。



我們剛剛談了很多黑心商品的問題,有人翻譯成「有醜聞的商品」,這些商品我們可以算一算有幾件是跟農業有關係的,但這也為台灣未來的農業轉型提供了一個可能的思考方向。德文的農業稱為Landwirtschaft,也就是「經營土地的產業」,農民稱為Landwirte也就是以經營土地維生的人,而目前德國利用文字的特性,將農業的字首Land拿掉,換成文化(Kultur)、能源(Energie)、生活(Leben)等字首,將農業成功地轉型為、經營文化的產業Kulturwirtschaft、生產能源的產業(Energiewirtschaft),或是農業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的產業(Lebenswirtschaft)。在我們的想像裡,農業是無限的寬廣,不只是提供生活所需的糧食或是原料而已,也不是一個基礎的產業而已,我們談農業振興正是思考未來農業可以轉型的方向,因為農業的基本特色,可與自然資源結合、與生物結合的一個特殊的產業。



當歐盟國家與美國進行農業談判時,會強調農業不是,也不應該是以價格跟市場來決定的商品而已。因為農業在歐洲已形成所謂「歐洲的農業模式」,農業不只是生產,而是有特殊的社會意義及人文價值,農業是超越糧食、作物或者是原料的基本功能,還有維繫著鄉村景觀的功能。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沒有農業的鄉村,沒有幾頭牛在綠色草地上點綴一下的,就不像是鄉村。此外,歐盟也提出農業經營與水土保持的緊密關係,農業同時也是一個再生資源的來源,農業的經營與農業的管理是有差別的,因為農業具有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環境功能,如果沒有農業的話,鄰近自然環境的鄉村地區,居民的就業何去何從,而且一個沒有就業機會的社區,就可能會遭到廢棄;一個沒有社區的鄉村,當然也會喪失農業文化傳承的價值。所以,歐洲人告訴美國說,我們的農業不是只有市場經濟價格而已,還包括社會、環境面向的功能,歐洲的農業是具有多功能性的。

當然美國也提出說,如果歐洲農業那麼偉大,不只是提供糧食的話,那是不是可以具體的說明所謂農業的多功能性是什麼?所以,歐洲國家也也提出一套農業多功能性的指標,這些指標包括農業存在的景觀,是不是看起來比較舒服?擁有農業的社區,農村文化資產比較能夠被完整的保存下來?擁有經濟活力的農業,自然風險發生的頻率或者危害的程度是否會降低一點?還有如農業的涵養地下水源功能,生物的多樣性是增加還是減少,農業的使用會不會增加的水污染?所以,歐盟將農業的議題,從傳統的成長的經濟轉到道德的經濟,並提出:我們是基於社會共同的需要、共同的期待,應該保護我們的農業!



事實上,歐盟堅持守護自己的農業,用各式各樣的保護措施,加入WTO之後,對於會扭曲生產、扭曲市場的農業保護措施,又另外包裝成綠色措施或是藍色措施。我們從歐洲的例子,可以思考台灣農業應該做什麼?是不是只能提供基本的農產品而已?還是擁有可以更大的發揮空間。歐洲為了保護農業的訴求,提出多功能農業,即所謂的歐洲農業模式,並擴張主張歐洲的鄉村模式是建立在整體農業社會之上,簡單的說,鄉村是以農業為基礎的一個生活空間,以前強調的鄉村是提供糧食及原料的生產基地,但是現在的歐洲鄉村,除了作為提供糧食和原料的生產基地之外,也是一個消費基地,如休閒農業。



因此,鄉村是一個守護環境到承傳文化的公共資產,不應該放任在自由競爭市場裡消失,而且鄉村居民應該可以享有尊嚴的生活,如生活在台北都市裡,就好像沒有什麼尊嚴?像是每天都要趕捷運,有時候又擠不上去,出去又有空氣的汙染,各式各樣都是都市形塑出來的是地狹人稠的生活型態,部分的景觀是建築物、人造環境;相對的,鄉村生活則可以提供出有別於都市生活的另類選擇,至少可以讓生活在台灣的民眾,除了都市以外還有另外一種選擇,而且不是更壞的選擇。這也是所謂「多功能的鄉村」。



從歐洲農業模式到歐洲鄉村模式,從農業進入到鄉村,簡單的初級產業也可以變成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所以鄉村地區除了農業相關生產,如畜牧業、漁業、果園等,也存在著工業。在以前工業下鄉、鄉村工業化的年代,直接把工廠蓋在鄉村裡面,現在則遺留很多問題,如大家都不要的東西都丟到鄉村,鄉村變成了都市的垃圾場、掩埋場、化工廠。如果說能把鄉村的景觀變的比較漂亮,那麼鄉村風景圖片所帶來的感受,就和都市非常不一樣了,而且鄉村所具有的保存生物多樣性的功能,也是一般都市所做不到的。例如讓小孩子知道牛奶是從哪邊出來,而不是從瓶蓋打開而來的,休閒的功能與自然教育的功能,這也是都市做不到的的現實生活素材。誠如馮老師所提到的生質能,農作物不一定要拿來吃,也可以拿來當汽油、柴油來使用,現在在推動的生質能、生物能源都是農業轉形成能源產業的運用,甚至農場位置偏僻又經營不理想時,有可以利用自然資源改變成風力農場,專門提供能源利用,這些都是對鄉村多功能、多目的的基本想像。



然而,上述的多功能想像從哪裡來?這還是需要回歸到農業本身去思考。當學會與我聯繫的時候,我將這兩年做的研究整理了一下,發現農業振興的想像,就是在思考農業未來可以發揮的功能。就算在WTO自由競爭的限制下,其實可以做的事情很多,這不是單從事農業的人會想到的創意,而是需要由不同領域的人士幫忙想想看,農業可以怎麼做?該怎麼做?如何協助農業開創不同的空間?以下是我很初淺想到的農業振興途徑,當然這也不是純想像而已,而是目前在德國的農業政策與發展經驗中,已行之有年的農業經營方式。



農業是與環境進密相關的重要產業,農業本身也不止於休閒產業而已。我個人現在較不傾向休閒農業的無限制發展,因為休閒對於鄉村社區的滲透與破壞,實在太厲害了。各位想想,在假日時候的各休閒農場,如果湧進5000名的遊客,農場面所有的消費、所有吃的、喝的、排泄的東西流到哪裡去?水源又從哪邊來?又將從何處去?它們一定是取之於自然回歸給自然,重要的是沒有經過處裡就回歸自然,環境污染是我們比較擔心的問題。所以,我個人比較主張的就是「健康休閒產業」,也就是說怎樣在健康的層次裡談論休閒產業的發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第三,我要談的是鄉村福利產業,福利產業所要解決的的是人口老化的問題,是不是有可能讓鄉村地區發展出與老人生活照顧有關的產業。第四個的農業振興的想像,是生物能源的發展,第五個是與謝理事主席專業比較有關的想像,就是食品安全的問題。關於休閒、環保等都是農業發展的新訴求,像是歐洲的環境措施,把農民當做是一個景觀的守護者,或者說是生態的守護者,或是景觀的管理者,由農民與政府簽訂所謂的自然保護契約、生態保護契約。如果在田間的野鴨數量為50隻,未來少一隻的話要扣錢,若維持50隻的話,政府每個月付農民3萬元,同時也可以讓田間景觀得以保存,把農業經營做為生物棲地的生態保護措施。此外,當台灣都專注在機農業時,很少去想像如何從有機健康產業做無限的延伸。



現在農業本身也可以生產再生能量,像是向日葵或是油菜籽油菜花,本身就是可以作為各式各樣生物能量的主要來源,所以國外在發展生物能源被視為一個結合農民、環境還有農業政策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發展項目。目前台灣的情況,還是以石油為主,但是生物能源本身具有二氧化碳中立的特性,也就是說植物的生長過程,所吸收或未來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是等量的,所以,將作物它當作能源的使用時,可以遏止溫室氣體效應的惡化,另外就農業部門本身來說,生物能源產業也可以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如德國的生物能源產業總共創造13萬的就業機會。在新的就業機會下,農民就成為能源的生產者、能源的經營者等新的職務。目前德國已研發的生物能源(Bioenergie),包括生物酒精、生物柴油、生物燃氣、甲醇、油料、植物潤滑油等。相同的,在生態能源方面,則強調可更新的能源,包括水力、風力、太陽能、地熱等,如風力農場。如果台電願意購買生物能源的話,未來一定會有極大的轉型誘因。目前德國的風力農場,一公頃大概可以提供2~3個人,5戶人家所需要的家庭用電。此外,農業可以生產生質能、動物燃氣廚餘可以提煉出生物燃氣、沼氣等,也可以再轉變成電能或熱能,可見生物能源產業的發展潛能。另外,各位可以見到德國的生物柴油加油站, 2003年總共有1593家的加油站提供生物柴油。



健康休閒產業的想像,可以將機農業與生態旅遊相結合,如有機旅館的案例,也就是將有機農業與社區旅遊業相結合,把旅館供應的食材配料,都經過有機的認證,所以遊客可以確定一件事情,就是他所享受到的休閒服務是健康的。例如奧地利的Schweitzer Hotel,是全世界第一家有機旅館,全世界現在有25家已通過歐盟有機農業法規的認證。有機旅館本身也與其他環境保護團體做異業整合。



在鄉村福利產業部份,鄉村地區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非常的嚴重。因此,農家對於照顧老年人非常有經驗。所以德國利用農業的優勢,優美的環境、親切的農家的服務,漸漸把傳統的家庭農場發展成鄉村養生事業,包括所謂Fit im Alter - gesund essen, besser leben計畫,從健康飲食、健康營養、有機餐飲的供應,包括老人聊天、長春俱樂部、包括說有日間照護、短期的照護等。因為老年人照顧久了他總有一天要離開我們,所以日本農會的老人安養事業,從照顧老年人開始,到臨終後事都一併辦理,發展成一個有規模的殯葬產業。



安全食品產業部份的主張:農業的競爭力不在價格,而在制度,所以德國的訴求是:農業到底有沒有價值,應該是讓家庭主婦們利用他們的刀叉驢定。在台灣則可能是用鏟子、鍋鏟,或是筷子來決定說農業的一個存廢。所以。德國食品從生產到消費,進行全面性的管控,以豬肉肉品為例,從飼料開始,到屠宰、支解、肉品加工,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士林香腸,要從豬肉產出到夜市燒烤的過程有多複雜,每一個環節都要管控,同時對於管控的檢驗機構也去進行監督管控,所以德國採取三階段的認證方式,對於產品的驗證、驗證機構的認證。另外,在人畜共通傳染病上,電子標籤追蹤系統( Cattle Tracing System, CTS) 是來評鑑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如狂牛病的恐慌稱之為肉牛屠城記。再來看德國的蛋品標示,數字編碼上,最前面的1是蛋的生產方式,編碼DE(及德國)代表從哪一個歐洲國家所生產的,第三個23457數字則是農場的編號,包括說這是哪一個農場生產的,然後是哪一個雞舍裡面生產的,所以每一顆蛋你吃到的時候都明確知道蛋從哪裡來,這個是德國所建立的嚴密食品安全制度。謝謝各位。


馮天蔚老師


聽起來好像比無米樂快樂一點,因為我最近這邊碰到菸農,他這邊就跟我說一些他們從前年開始,菸葉收成開始縮減,所以剛剛講到生質能,以前好像菸農他們把菸採完那些葉子之後,中間就拿來當柴燒,因為裡面油脂滿重的。然後上上個禮拜碰到西瓜農,反正碰到什麼農都有一些無奈,那西瓜農就是說,本來今年的西瓜好好的要採收了,結果今年3月碰到天氣非常冷,所以他的苗都萎縮掉了,結果好不容易熬到最近要採收西瓜,結果下大雨,每一顆都爆開來,本來以為會供過於求,結果今年好像看起來又好像西瓜沒有特別多,然後我記得我跟那個西瓜農在聊的時候,提到等一下我們要分享的這個田間管理員的案例,他們聽到穀東俱樂部,米單價好像是一台斤60塊,他們聽到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他們最近在採西瓜,西瓜農就開玩笑說希望有個機器,西瓜田把西瓜用砲彈打到外面去,就是直接上車,因為一顆一顆抱很重,因為產量太多,所以西瓜還在拼產量。所以等一下我們要分享就是,他可能不是在講產量的,是在講非常精緻然後很用心的,然後跟大地有感應的農作方式,也是目前在台灣非常少的,我想大家在接到這個賴青松他的田間報表的時候,應該都非常的感動跟心疼這樣。那接下來就交給我們的田間管理員。

賴青松先生

這個題目對我來說有點大,「振興農業」,其實我沒辦法把農業那麼大的東西,放在自己的腦袋裏,現在手上的五甲三分耕地,對我來說已經太大,目前的能力大約只能關注在田裡的稻子。譬如說,最近這個月在下梅雨,我們的稻子真的是慘兮兮,像今天走在路上的感覺,路上很悶、很濕,其實水稻也跟我們人類一樣,身體同樣不舒服,接下來就容易生病,一些有的沒的毛病,基本上今年都發生了。我們宜蘭這兩天好不容易出了大太陽,你會發現光是坐在家裏面,就會聞到各種味道,因為這個難得的好天氣,所有的農人都出來噴農藥,而且他要在早上八點之前做完工作,因為八點過後太陽很熱。我太太說連衣櫃裏的衣服都是農藥味。因為別人都拼這個時間在噴農藥,我們卻是拼這個時間出來曬衣服。在那個僅有很短的太陽能源時間,大家都想盡量利用,結果不得已,噴農藥跟曬衣服就這樣湊在一起。


我今天會成立穀東俱樂部,當起田間管理員,理由很簡單,這是心裏想像已久的夢,我就是想回鄉下做一個農夫,過一個所謂田裏的生活。回顧這個想做農夫的動機,大概可以回溯到11、12歲的時候,當時我老爸做生意失敗跑路,全家回到田莊,那時自己就隱約覺得,好像鄉下人的生活比都市更適合我,但是我該怎麼回去,這條路該怎麼走?


這是我第一次在種出稻米的時候的一個相片,第一次搬回宜蘭,跟何金富大哥一起種稻,當時第一次我們兩個合作種出稻米,我想這是我今天能回到鄉下,作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一個農夫的起點,也是一顆種子。這位是從一開始就一直支援我的穀東,她現在也住在宜蘭,是離我們家最近的穀東,她每次都自己騎腳踏車來拿米,然後她一直保留這個最早的青松米的棉布袋。我想那顆種子不只在我心裏面,應該也在很多穀東朋友的心裡。這是我第一次赤腳走在田埂上,用自己的手種出自己的糧食,那種感覺是很踏實的感覺。其實我在還沒有真正回到鄉下作農夫之前,我是在臺北主婦聯盟共同購買中心上班,對自己來說那是很有意義的經驗,當時我還不敢夢想當農夫,但如果不務農,到底要如何維生,做生意對我而言大概不容易,但至少可以先把農產品的通路打開,這樣當起農夫應該比較可行。


當時在共同購買裏頭,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跟何大哥一起合作開設的家庭園藝班,那時我是採購,他是種菜的農民。在實地栽種的過程中,每個人都開始感受到,糧食是從土地而來的那份情感,換句話說,從超市買回來的食物,基本上就只能是一個商品,但如果說一棵蔬菜,是自己看著它從種子慢慢長大,從纖纖嫩芽到綠意盎然,慢慢一枝一葉開展後,變成餐桌上的一盤盤菜餚時,那種入口的感覺,誰都會覺得,那是世上最美的滋味。關於這個,何大哥還有一個答案,他說又冷又餓最好吃,這個我承認,另一個則是自己汗水的滋味最好吃。這種小小的幸福滋味,基本上是可以創造的,看看園藝班的成員有些是媽媽,有些已經當阿公阿媽了,她們的子女個個獨立在外或事業有成,但無法總是承歡膝下,但是當她們訴說著,小白菜發芽的模樣,子葉展開的姿態的時候,我發現她們好像開啟了另一扇生命之窗,有一股新的力量重新充滿,從這樣的經驗裡自己才發現,原來一顆種子有如許神奇的力量,可以讓人心從封閉到打開,就在那畝小小的屋頂花園裡。


後來我就帶著這樣的夢想回鄉下,在2000年搬回到宜蘭鄉下,但剛開始並不是務農,我的工作是日文翻譯,因為宜蘭的消費水平大概比臺北低三成,如果繼續從事soho的翻譯工作,在宜蘭的生活花費要比台北市划算多了,而且還賺到跟土地距離的拉近。因為自己是家中的長子,說來個性較為保守,但是自己嚮往的事情,有機會的話絕對會放手一試,儘管腳步很慢,但是一步步前進,方向絕不改變,說穿了也就是固執啦,但是說實在的,人生要找到一個讓自己快樂的方向真的不容易。


我回到鄉下種稻米,第一次稻子收割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榖東朋友來幫忙,真要說起來故事還講不完哩。就像王老師剛才說的,農村凋蔽的問題不只發生在台灣,其實包括日本、澳洲甚至美國都一樣,仍有有更多的人湧進都市,因為在鄉下似乎就只能過著次一等的生活,比如說鄉下的蚊子比較多,泥土肥料的異味比較重,而且許多事情必須自己DIY。最近有個日本朋友來找我,剛好碰到追肥的時間,我就捉他幫忙,結果他搞得東倒西歪,這是他第一次做這種事,後來他說終於能體會他那種田阿公的生活甘苦。


在鄉下生活的邏輯跟都市是截然不同的,很多事情都必須自己來,可以省的地方就要省,堪用的東西就要留下。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自己沒有太多資源,那就玩小不要玩大,一切量入為出,第一次回到宜蘭的時候,我每個月的收入大概有兩萬五千元,要供應一家大小三個人的生活所需,房租一個月六千塊,跟丈人借來一塊兩分半的田地,就這樣開始嘗試下田的滋味,那時有一些有興趣的年輕朋友也會常來關心,後來自己才慢慢發現,心中始終有個模糊的想像,那就是,一塊土地究竟能夠凝聚多少人?在大家都選擇離開土地的時候,是不是能夠讓一些有心的人回來或進來,知道赤腳下田的那種舒服踏實的感覺。


我發現把土地的人為束縛放開,讓它有機會展現它全然的生命力的時候,而不是去斤斤計較,投入多少肥料、多少人工?一定要生產多少東西,獲得多少報酬的時間,我們得到的會遠遠超出自己的想像,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生命的食糧。在我們家的餐桌上,不知聽過多少次,那些來田裡幫忙的大朋友小朋友們,說這是一輩子吃過最好吃的米飯,那可當然,因為自己的汗水最好吃嘛,我只是不斷套用這個公式罷了,當然最好是再加上「又冷又餓」,那就更棒了。


農業在未來有多少的可能性,自己並不清楚,而我的想像非常簡單,它不但可以生產稻米,也應該可以有更多人能在這裡找到快樂。我曾找一些都市的孩子們學生來這裏援農紮營,讓他們學習割草、播種、施肥跟巡田水,甚至來秋收後的稻田裏赤腳來趟接力賽跑,那種在夕陽西下黃昏朦朧當中,帶著ㄧ天勞動的疲憊,結果讓這些大孩子們分隊賽跑,還能夠全力衝刺,那是多麼充滿生命力的景象,這些孩子本來就該在這種地方揮灑精力,而不是被侷促的都市環境束縛,整天上網打電動,然後每天面對一些虛擬不實的東西。


因為時間的關係,接下來應該要談談穀東俱樂部,除了不用農藥的生產技術之外,自己真正關心的,或許是在這片土地上,究竟能夠找到多少有心人,為了這片乾淨的土地,為了這片土地生產的糧食而聚集在一起,然後在他們的臉上,能夠出現從來沒有過的笑容。在這個眾人同心耕種的過程中,許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不解的人簡直把榖東們當成傻子或瘋子,因為現在大概沒有人不計成本地去生產自己吃的糧食,但是事實證明,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少。人們之所以斤斤計較,市場買賣的一塊或兩塊,那是因為彼此間缺少信任,而很少人會反過來想,自己究竟值得吃一碗多少錢的米飯,或是家裡的心肝寶貝值得吃一斤多少錢的米,你會發現如果這樣去問,每個人都回答不出來,如果她真的知道這個價錢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當一個消費者能夠反過來思考的話,他會發現自己其實是以近乎嚴厲的標準,去要求農民生產,以微薄的代價去付出他們的勞力,結果到最後,只好演變成「消費者剝削生產者,生產者剝削土地,最後土地報復消費者」,我感覺到的循環的確如此,現在鄉下的情況似乎是,有能力的人會嚐試各種可能的管道離開,到城市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留下來的人若非競爭力不如人,否則就是有不得已的理由,留在鄉下過著不盡如人意的日子。但是當我回到鄉下時,才發現這並非事實的全貌,很多人站在土地上,雖然他不識幾個大字,或他的學歷並不高,但是他們站在土地上雙腳踏實,那種笑臉是我在都市裡未曾見過的,我的感覺是非常真實就是這樣。這是兩個大孩子,一個唸園藝,一個學獸醫,他們是第一次到田裏勞動,跟我學習做田埂,我很欣賞他們的笑容。你們可以發現,在還沒有下田之前,靦腆的笑容背後那一絲絲不自在,但是在田裏,當他的腿陷入泥土,拔不出來的時候,那種笑意真的是從心底湧上來,他會覺得說這是真正的生命,隨時有狀況你必須去面對、去處理。這是修補水泥田埂的鏡頭,你會發現水泥田埂看似堅固,但漏水時你真的會哭出來,抓漏都抓不到,自已才知道原來種田的也怕抓漏!這也是榖東們帶孩子來這邊,反正只要有人來,我就有工作讓他們做,目的只是想讓他們體驗一下,什麼是自己汗水的滋味。有時庄裡的老人家會開玩笑說:He!少年e!你很會利用朋友喔!臺北來的予你利用、美國來的你嘛甲利用,你這個田老闆很好做耶。


但是曾經體驗這個滋味的人會發現,當你不得不勞動的時候,那種勞動是一種苦行,但當你覺得有勞動的想望,而又找到那個機會的時候,你留下的汗水,那是一種喜悅。在鄉下的人或許沒有看到這一點,但是我們這種都市人再回到鄉下當農夫的,雖然是半路出家,這卻是我們能做的,把這座斷裂的橋再搭起來,這也是我現在想做的工作。創造出一個地方,讓你很安心地赤腳下田,不會怕踩到玻璃、農藥或者什麼不該有的東西,你會知道有人用心在照顧這個土地,就像你為你自己照顧那般,那種東西是不需要言語就能感受的。有時候颱風來,會有榖東趕在第一時間來看這塊土地,用同理心跟自己一起看待這塊土地。我在這塊土地裏找到我想獲得的,成為農夫不再是一種被動的宿命,一種不情不願的命運,我可以自豪地說自己是「志願農民」!我想在鄉下這種志願農民會越來越多,在鄉下的笑容也會越來越燦爛,擁有一個真正的生活。這個潮流在日本七0年代、八0年代初期就開始了,我想在台灣差不多也要開始了。其實我們會發現在生活中,常常不由地羨慕別人臉上的笑容、別人的快樂,所以我覺得如果能找到一個快樂、享受生命的可能性,就應該馬上去做。看看鏡子裡的自己,發現臉上笑容的線條越來越柔和,這似乎是目前最大的收穫,而自己也很慶幸孩子能夠在這樣的環境裏長大,那我也要感謝我的太太,如果不是她,我不會這麼快下定決心做自己,最自己想做的事─做農。


謝理事主席

  其實青松剛剛談的那些很令人感動,本來是成大環工到田間管理員,這樣務農是跟一般年輕人不一樣的路程,但他抱著他的理想去做,其實很高興有年輕人這樣回到土地、親近土地。那我自己是在鄉下長大的,但我再鄉下長大就跟大家的不太一樣,我是在苗栗那種探油、探瓦斯的田裡長大的,那之前在跟同事分享有關生機飲食食,就說到我小時候如果口渴,就到田裡摘大黃瓜來吃,或者是拔小黃瓜,反正就是洗一洗就生吃,從小就是這樣長大的。其實從小的那個環境裡面有很多的蔬菜水果一起,那種感覺是很好的,那我大學畢業後、結婚到台中後發現怎麼會有人連桌上是什麼菜都不知道,像有個朋友把所有的菜都叫菠菜,來到我家就叫我的女兒多吃菠菜,可是我女兒就發現桌上沒有菠菜阿,我就發現其實很多人在餐桌上或者是天天在煮菜的人完全不認識這些東西。那我很納悶的是我們每天的生活跟農業並沒有脫節,每天生命所需要的,吃的米飯、菜都跟農業關,但你都不認識它。那我在共同購買十幾年了,那有一次我們裡面有一個男孩子,東海生物系的,他在負責配菜的時候很困難,因為都不認識青菜,在叫菜的時候也不知道該怎麼叫,我們都是用一份菜、一籃菜,並不是消費者可以去挑我要訂什麼菜,我們是以我們農業生產什麼我們就去配,十幾年來都是這個樣子,一籃菜裡面有什麼東西就配到你家去,因此他在配菜的時候就非常困難,青江菜、小白菜通通不認得,那我就覺得我們的驕傲是在哪裡?不管是學生或者天天會接觸的我們都不認得,那更不認得它在田裡的樣子,我覺得我們的生活有非常嚴重的脫節。那在國外的話,他們有時候也是會在家裡種一些東西,尤其是在教育上很大的一個缺失是,跟生活完全是脫節的,尤其是課本上面有圖案,但你還是不知道它是長在什麼樣的環境裡,更不可能去了解到它是怎樣種出來的,所以像青松這樣讓大家去體驗種水稻的過程是滿好的,所以像我剛剛說雖然我是在油井長大的,但是上下學一定是走田埂的,只是很遺憾一直沒有機會去水稻田裡去種水稻,因為我們那邊是一個很小的盆地,種水稻種的很少。那今天很多是做社區營造的,在那個時期民國四十幾年、六十幾年,那邊的社區營造做的非常好,整個村子都是石油公司的住家跟辦公室,所以當時的社區活動辦的很好,但是目前這個社區已經消失了,因為整個經濟上的考量因素,石油公司沒有在那個地方之後,大家也都搬出去了變成一個荒廢的地方,如果要做社區營造的話我覺得那邊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那剛剛在聽王老師在講,我本身自己是學園藝的、學農的,那我很遺憾現在的學生對農業的概念以外也不願意去學農,所有跟農業有關的科系都改成生物科技或者某些方面的,但是實際內容上面都沒有差太多。那我念的是中興大學園藝系,那時候就被媽媽罵說念那個幹什麼,但是我真的是喜歡,我很喜歡植物,不知道青松的爸爸媽媽有沒有說我讓你讀到大學畢業,結果怎麼去種水稻,像有人問我先生說我是在做什麼的,我先生就說我在主婦聯盟賣菜。另外我常喜歡講,

我大四時要老師收我修學士論文,那一個留日本的老師一直收,他說女來子畢業就嫁人了,修什麼學士論文,出去了也不會去從事農業,他看我大概不會去從事農業,我是不會去從事農夫沒有錯,但是我很有興趣阿,最後他還是讓我修了,

那在畢業以後我做了五年的助理,種了五年的洋蔥,但從此以後不敢吃洋蔥,不是說不愛吃,而是那用農藥真的是很可怕,我們自己知道種的東西用的系統性農藥,我們在園藝系裡種東西會知道哪些東西可以吃,那些不可以吃。像這種情況我會覺得說,在當時我們還不知道什麼叫做有機農業,但自從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以後,遇到一些專家學者後一起搞起這個共同購買,在那之前老師教的都是如何噴農藥、使用化學肥料,一直到現在有些大學還是不開有機農業這門課,

因為老師們覺的不噴農藥不可能,其實是很多老師待在那邊不肯走出去,如果說讓他們去看看青松的田或許會有不同的想法,但是不見得每個老師都這樣,因此這樣的老師所教出來的學生其實也就不見得會有這樣的概念。我的先生是教果園管理,前鎮子他帶學生到我山上的果園,去學習除草之類的,那我問這些學生為什麼來修這樣一門課,他們說為了湊學分,其實這堂課可以出去參觀,結果是被捉去拉鐵繩、除草,但最後他們都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來除草。如果這邊有學農的學生,其實我很鼓勵你們多多去體會,雖然你們可能會覺的將來做農收入不是很好,但是去體會做農、去了解台灣農業要怎麼做?像剛剛王老師說的如果台灣沒有農田會變成什麼樣子,那是很可悲的事。

在主婦聯盟,十幾年來做共同購買有一個很重要的腳色就是說:把生產者和消費者拉在一起,如何讓生產者和消費者有一個很好的關係。一般對農民來講,農民最習慣的是你去他家,他會說這一區是我們家自己種的、自己在吃的,另外一大區是要賣出去的。那我問他們說你們自己沒有種的是不是去市場上買,那是不是也買一區有噴藥要賣出去的,他就說對齁,所以其實大部分農民站的立場是他產品銷售出去的那個關係和對象是他們完全不知道的,完全沒有關係,所以只要菜長的好就好,那噴多少農藥不會毒到自己,我要吃的自己種,另外一區別人要吃的跟我沒有關係,那像這種情況就像黑心食品也是一樣,會認為我做出去的不是我自己要吃的,別人怎麼樣跟我沒有關係,像這樣一個關係情況下他不會很認真很用心去生產他的產品。我們合作社前幾年開了一個課程教大家做可樂,讓大家認識食品添加物,那有一個媽媽上完以後跑來告訴我說他們家是專門做飲料批發的,他上完食品添加物的課之後就跟他的孩子說我們家的那些飲料你都不要吃,所以這個東西就是說你真的是把自己跟別人分的很清楚、很開。

我覺得在主婦聯盟這個腳色來講,我們的農友,尤其是有機的農友十幾年前開始要去做有機的時候還不太知道怎樣去做有機,他的東西賣不太出去,很醜而且大家不知道什麼叫做有機,於是那時候共同購買就把他的東西運到台北來,因為那時候台中還沒有辦法去配送這樣的蔬菜,很多台北的會員接受這樣的產品,菜很多洞、很老都吃,從那個時候會有一群人來肯定接受他的東西,他就會有信心繼續種下去。那我們也常常舉辦生產之旅,讓消費者到生產者的田裡,讓大家了解到農友種這個東西的過程是怎樣的辛苦,也會知道他們吃的菜是在怎樣的環境裡長大的,除此之外我們還有過到那邊住一個晚上過,那以前沒有人做這樣的一個仲介,從主婦聯盟有這樣一個開始,讓消費者直接接觸到生產者,那這兩個的關係是很重要的,生產者會知道我種的菜吃的人是那些人,而吃的人會知道種的人是誰,這樣的關係從我們社員的小朋友講的一句話可以很深刻的體驗,他媽媽說自從這個孩子參加幾次生產者之旅之後,他回去以後很喜歡吃蔬菜,因為他知道這個是那位叔叔的菜、這菜是那位阿姨配的,那他有採過菜,於是他在吃的時候有那個胃口在,他在吃的時候會有種菜的人、環境的印象,有熟悉的臉孔在你腦子裡的時候,你吃的感覺會完全不一樣,所以我今天來講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新關係,我們建立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是一家人的關係。有這樣的關係之後,生產者的心態跟消費者在使用的心態就會完全不一樣,那這樣一個關係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呢?

其實這十幾年來我們在建立這個關係的時候,我以一個西瓜的例子來講,本來我們一直沒有西瓜,也一直很希望有西瓜,當後龍那拔里那邊他們想做社造的時候來找我,那時就想剛好他們是產西瓜,那我找了一群專家進去指導他們,那三個月的課程包括參訪之後,本來可能有15個來聽課,後來只剩下三個做成無農藥殘留的西瓜,那整個過程我一直陪著他們,那到現在也是一直陪著,那如果他們有什麼需求包括資財上的,我們都是站在協助的立場,那個西瓜種出來之後,像青松剛剛說的下一場大雨後,西瓜就是也透水了,那這個運到台北後就有很不同的結果,因為在台中有很多人是來自彰化雲林,他們本身家裡可能就是務農或是種西瓜的,他們知道這種情況是因為下大雨而不是西瓜爛掉,所以大家都可以接受,可是到台北就很慘,大家會覺得這樣不好的西瓜怎麼也拿出來賣,

還要二十元,那農友在這個過程中做的事情非常多,還要接收這樣的損害。那他們在一次舉辦西瓜節的時候,有一個農民就很高興的大家說:你們知道我的西瓜賣給主婦聯盟可以賣幾元嗎?可以賣十幾塊耶,那這個對他們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因為他們在外面可能只能賣五塊錢,那他可以很驕傲的說出來,不過他可能還是要因為天氣而有很大的損失,可能還是沒有做,但是他可能還是很高興的是他做到了,做到沒有用農藥而且賣到一個好的價格。那很可惜的是這三年來,還是沒有人願意去跟進,大家還是在觀望說怎麼可能沒有噴農藥,那當這件事真的做出來之後,會有人去跟他說也想要做。那這些農民很愛土地沒有錯,但有一個觀念其實他們很清楚,沒有把土養好的時候,你後面再怎麼噴藥都沒有用,那我們去上課的一個觀念是要你把土養的健康,就像人健康就不容易生病一樣,那有些人一直沒有搞清楚這樣的觀念,也不太願意做樣樣的無農藥栽培,那這三個還願意堅持下來,我覺得是很好的。

所以就合作社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不只是著重賣的東西,我們也是希望盡量去協助生產者在生產技術做到消費者需要的情況,那像很多的黑心食品問題、或者紅棗再加上百合和木耳就有吃燕窩的效果,何必真的吃燕窩之類的問題,一般消費者可能不太懂這方面。另外第二個就是不太重視,那現在大家開始會有消費者意識。主婦聯盟十幾年來印證說這些問題早就存在,只是大家不去注意它,那這些問題有時候是很嚴重的,有人可能就會很衝動的來加入合作社,那這是我很擔心的問題,就是大家可能是一時衝動但對問題還不是很了解,那我們需要的是更多這樣的合作社讓大家吃的安全,那在這個把關上我們真的是滿嚴謹的,不僅是蔬菜在其他相關產品上的安全把關,我們一定要去做,其實這樣的關係是消費者開始關注生產者,消費者想要什麼樣的東西去找生產者來做,那在早期根本沒有人要做,那在我們一個十幾年來的一個觀察,生產者在做這些事情的用心、他的觀念在哪裡、理想在哪裡,那真的有這樣一個用心的才算是一個好的生產者,消費者想要的東西我們去生產,那另外的是如果生產者碰到困難時,我們怎樣去協助,其實農產品都會有這樣的問題,那前幾天我接到一個電話,五月中都下大雨,那我們有一個農友的田都淹水了,那我接到這位農友的電話來借30萬,那合作社也不是銀行,那利息我們就從菜錢裡慢慢扣,那有一個農友是去年七二水災,那他今年剛好把錢還清,那最近下大雨,他又必須再借30萬,那我們就是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去協助他。那有時候消費者在價錢這方面就必須去承擔生產者的風險,那他才有辦法永續的做下去。那我們今天帶來的月刊當中也會去介紹生產者生產過程,所以除了生產者之旅,在月刊或者是相關的論壇都是一個平台,另外現在我們也鼓勵生產者加入我們的社員,那大家都一樣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的同一個角度,關係是非常緊密的,讓大家像一家人,一起共同生活,打破單純的買賣關係,而是大家一起來食用這些健康的、安全的、環保的東西,謝謝!!

Q&A

社區營造學會許瑞君:

我想請問就是主婦聯盟推這個共有共買其實滿多年,那就是說現在到底有沒有在做,像日本有在推生產履歷,那不曉得說台灣這邊主婦聯盟做這麼多年來跟農民這邊的接觸那麼頻繁,那現在到底有沒有這樣推動或是有沒有這樣的構想這樣子,謝謝。



王俊豪老師:

我覺得這個真的是太神奇了,但是我們現在社會大概對制度沒有太大的信心,去年德國有一個調查,他們對於政府沒信心、對制度沒信心,但是對農民的信心指數達65%以上,它號稱是有史以來最高的,那我想請問謝理事主席說,台灣那個MOA幾個有機認證,因為政府他不做,這個民間單位來做,那可以相信嗎?

謝理事主席:

剛剛那個展望會的小姐就提到說,有沒有做過對消費者的喜好,然後根據這個調查去請生產者去生產,一開始的時候我們是針對環保的問題,像清潔劑污染還有農藥的問題,所以一開始沒有做這樣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社會大眾關心的是農藥問題,所以我們針對這個部份就有有機的部份,但是我們沒有完全的普遍性去調查,但是我們有一個管道就是他有任何的不管是想要吃或是有什麼想法,他會到反應單這樣一個管道,然後從這個反應單裡面常常會看的到他們需要些什麼東西,所以我們就會開始往這個方向去走,有時候一個東西沒有辦法很快去達成,但是有些是在兩三年之後,比方說我們最近有雞胸肉跟雞翅膀,就是社員講了很多年了,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到最近才開始可以做到,所以我們沒有做問卷調查,但是他們反應的管道裡面我們看到說,他們希望有什麼樣的東西,我們就會開始往這個方面去找,或是找人家生產。

第二個就是產履歷,我們今年有開始在做生產履歷,還沒有辦法說強制性的要這些農友都去做,你知道農民叫他們拿鋤頭比拿筆還容易,所以要他們去做紀錄其實是滿困難的,那我們今年開始公佈說,希望他們每個月、你施了多少肥、施了什麼肥、噴了什麼藥,譬如水果來講,我們不是有機的,你有沒有農藥殘留、你噴了什麼藥,你所有過程要繳回來,那今年還算是鼓勵年,明年就強制執行,所以這個有開始在做,因為不這樣的話,在我們把關上是覺得,檢驗是最後不得已的,你前面的生產履歷做的很好的話,你後面的檢驗工作就比較容易一點。另外就是老師剛剛說的,我也非常沒有信心,在台灣其實我們的規章是很嚴格的,但是前一陣子我們強制的有取消掉一個認證單位,真的是很混、常常是掛羊頭賣狗肉這種情況,所以在政策上是覺得說,不要那麼去強調那個認證標章,因為認證標章也曾經發生說,你買得到那個標籤一個五塊錢這樣的情況,我們的工作人員曾經離開我們然後去一個有機的公司,我跟他打賭說你做不到3個月就會離開,結果他做2個月就落跑,就是看到人家買標籤,然後就這樣出去賣,所以這東西還是會有,就是說認證單位他有沒有足夠的人力去每一個農場做調查、抽檢,其實很困難,甚至同一個農場兩三年都沒有辦法去跑一次的情況,所以其實是有這個政策沒有錯,但是其實有他的困難,所以最近農業試驗所五月份才剛公佈,他希望招募一些檢驗員,就是到農場去抽查的,但是他也要的是相關科系的,表示政府其實沒有那麼多的人力,包括幾個認證單位,他們都沒有足夠的能力、沒有足夠的專業的人可以去做這樣的工作,我自己去考過一個認證的,上了兩天課,然後我考了第一名,我就得說這真的不行,我根本沒有信心去做一個有機認證的抽查員,這裡面的訓練基礎太差了,所以我也覺得沒有信心,真的。


王俊豪老師:

剛剛有一個小姐在問有關有機跟生物多樣性的關係,那在義大利他們在1999年推動有機生態旅遊,他們基本的主張說,有機因為它耕種規模比較小,就是比較低密度的投入,所以基本上它的生物多樣性會比大規模的單一作業的農場,而且是施用各式各樣的農藥、除草劑,所以這樣子他生物多樣性他生物保存會比較多,我看到的資訊是這樣子,那實際上可能要問田間管理員,他最知道到底那個生物多樣性,因為在算田裡有多少種的生物,有哪些的物種,他大概會比較清楚。

賴青松先生:

其實我講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我們的田裡面,即使是無農藥栽培,我覺得我大概通不過有機認證,因為土地是從去年開始租,那今年是第二年,那比較嚴苛的有機認證標準來說,我想我們是沒辦法通過,所以從頭到尾我們都跟有機農業就是無關,從頭到尾我們就是穀東俱樂部自己種自己吃,就這樣其他我們一概不管,可是有一個有趣的事情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來說,還是免不了要消滅福壽螺,其實在農場這種並不高的東西來說,基本上禾本科大多數就都是雜草,所以水來淹不死、颱風來還是倒下但不會死,這麼強健的東西還是還是難逃福壽螺的危害,其實我們還是必須要用東西去抑制牠,大概就是這樣,一般來說是用苦茶油,我去年從日本回來之後,然後我去年用過一次,到今年我頭一次才去用,我用兩個禮拜真的是頭很痛,因為我發現我第一次用苦茶油,因為接下來你還是要保持一定的水位,那其實你用了苦茶油之後,對於整個生態系來說就是通殺,因為大概田裡頭的蚯蚓、泥鰍,接觸到這個東西,基本上一般沒有辦法,因為他這個東西瞬間提高他的pH值,用那個鹼性,你在夏天天氣很熱的時候、晴朗的天氣、苦茶油整個施肥下去,整個開始冒白泡起化學作用,這個下去沒死還是要死,但是即使是這樣,我發現第一次用,大概會殺掉80%的福壽螺,第二次用下去,剩下的20%再砍掉一半,你再用第三次的時候,因為他還會持續吃你的稻苗啊,因為你有些地方水,因為你沒半法弄得很平,在田間操作的時候,弄不平的地方比較深,福壽螺會躲在那個地方,那地方等於是比較稀釋,而且有些地方你放水進來,會有一條水路你知道嗎,在田裡面看起來茫茫大海,但事實上他還是有洋流,那個地方就是福壽螺躲藏的地方,那你到幼苗的時候,殺了差不多90%,到第三次的時候,你會發現有些福壽螺你怎麼殺都殺不死,那該怎麼辦呢?但是其實我今年是有發現,我們在兩塊最接近自然生態的水田裏面,所謂的類似沼澤,那個地上水位非常高,有些地方產生很多藻類,那我們那個地方出現滿江紅,後來我們發現那兩塊滿江紅,除了第一次基本灑過苦茶油之後,我發現這邊的福壽螺好像特別安靜、特別乖,就故意不再追灑,後來就發現,其實當你田裡面有其他的糧食供應給他吃的時候,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算生物多樣性,但是就是說有機會跟外來種和平共處,我打算明年我要先去灑那些浮萍類,在夏天當然以台灣來講是三月,以宜蘭來講是三月到四月這個分界點,低溫的時候是滿江紅的天下,到了大概三月四月,平常的日間最高溫度到達25。C以上的時候,你會開始發現變成綠色的那種小浮萍,然後滿江紅就慢慢死掉,其實我想這兩種東西對福壽螺來說都有提供糧食的作用,我決定明年再試試看,搞不好明年我就可以不用再用這些殺傷性的手段,但是在還沒有找到找到這些手段之前,其實你說有機栽培也好,無農藥栽培也好,就是人跟天在搶一口飯,你說你要收成,可以啊我就不要弄也是可以種啊,老實說你就不要灑苦茶油,我大概可以保證大概還有七成的收成,問題是大家再來開會、漲價,這很單純就是錢的問題,你今天要不計成本去生產的話,你就能夠吃到最安全的東西,但是一台斤一百塊的米你要不要買,當然今天也是有人買啊,一台斤兩百塊、五百塊也是有啊你去看,問題是接受度就是越來越低,但是那條線在哪裡?各退一步,生物有它可以安居的地方,然後人有人能夠拿的東西,那一條線在哪裡?其實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把尺,面對整個消費市場很大的範圍,我講不清楚,我自己最簡單的就是,我種給我認為值得的穀東,慢慢的會發展成朋友關係,我種給我認為值得的人吃,就這樣,其他人我顧不了,大概是這樣。

台大城鄉基金會許小姐:

現在台灣在農業上面普遍遇到一個問題就是,鄉村人口老化的一個問題,那我想請教老師就是在鄉村人口老化要怎麼解決,那目前以日本發展的經驗來看,發展一個東西叫做農業青年組織,希望鼓勵城市的年輕人能夠到鄉村去做種植,或是發展成另一種形式,所謂的鄉村體驗,就是說鼓勵年輕人去鄉村做實習,另外就是鼓勵他說,你來半年,我提供地給你,然後我給你多少錢或是我們怎樣的一個合作模式,讓青年可以回到鄉村從事農業,因為我覺得這是台灣一個很大的問題,假設是以日本的這種操作方式,在台灣是不是可行。然後另外一個我想問的是,目前台灣履歷制度,其實有的地區是已經在推的,例如像木瓜或是像鳳梨等等,就是能不能設計比較能讓農民理解的像打勾的方式,不是去寫字,這種比較簡單的方式讓他們去操作,剛剛聽到說,有一些認證單位是不可信的,但是以一個消費者來看,高生產高消費這樣的模式,可能現在是主婦聯盟,或許已經找到ㄧ個良好的方式,像青松哥這樣子,是一個在地種植的、一個相互信賴的夥伴關係,可是我認為就是說,如果可以讓生產者跟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可以更好的時候,以目前你們的經驗來看,可以再怎麼樣往前推,以目前來看,我覺得台灣另一個問題就是產銷失衡的問題,就是今年什麼賣的比較好,他明年就搶種,那導致明年的產量就過剩,那主婦聯盟土地零售化的過程,所以讓我們沒有辦法有很大的面積去有一定的產量,所以我們沒辦法去提供一個很穩定的貨源,就是就農業來說,有一些損毀的特性,所以導致農民是一個弱勢,但是就整個國家發展上來看的話,我是覺得說現在那些高科技也有可能變成傳統產業,那農業也可能發展成高科技的產業,因為它是不會被時代淘汰掉的,那我們在追著這一股新的潮流的時候,就會衍生出很多的問題,就是希望說可以讓整個人類可以更相親相愛、慢慢的連結,有沒有一個滿不錯的替代措施,謝謝。

馮天蔚:

既然這是面談,所以我們回應的時候我們要換個方式,就是坐在前面這一排的要回應,我想在座主婦聯盟來了滿多人。

桃園盧老師:

我大概在三年前就遇到一個問題,我上學的路上有很多的田地都荒廢,後來我了解到他們是辦休耕,最近這幾年農業比較沒落跟加入WTO的關係,所以政府有一個休耕的政策,這個政策是從74年到現在,這20年之中沒有修改,那我向農夫商量,既然你不想種,荒廢在那邊,你可不可以借給我來種花,所以他沒有向我收租金,三年前開始借我種花成為花海,吸引很多人的目光。因為他們休耕有補助,那麼農夫他就問我說借我種花會不會影響到他的補助,我說不會,然後我自己出錢去翻土,然後自己出錢去買種子,也就是說他的補助完全是他自己得到的,都沒有受影響,然後我去守護這樣子的一個土地,第一年只有三分地,第二年變成三甲的地,那到第三年今年有十甲的地借給我這樣種,那我三甲地的時候,我的負擔是十多萬,因為要翻兩次土,然後買的種子都很貴,政府雖然有相關的政策,可是農夫又沒有很確實去守護這一片的農地,所以這是很令人傷腦筋的。那我剛開始願意用我個人的錢去守護這樣的地,其實我是在做拋磚引玉,也希望政府重視到這樣子的一個問題,既然政府有相關的補助,政府是要補助農夫去翻土、去買種子,然後等到他們發芽,等到他們長大後再把他翻到泥土裡面去做肥料,應該是要這樣子的,可是實際上沒有做的很好,所以我就這樣子自己去做,我這樣做當然一定負擔不起,所以在過程之中有很多人跟我提到榖東俱樂部,那我今天是想了解一下,之前看到簡報上面,大家都笑的很燦爛,都看到他們很快樂很高興的一面,其實我倒想要多了解一下,比如說除了土地之外,你這五甲地到底還投資了多少錢?第二個就是你除了人力、有很多朋友的協助,你一定有固定的人力,那你這五甲地到底有多少固定的人力來協助?還有你所用的有機肥,到底是哪一種的、那裡來的?另外就是今年我這十甲的地,如果我照去年的方式的話,我要30多萬才夠去守護它們,那這不是我能力所能負擔,那我也很想說從賴青松這邊,學取到一些你到底是怎樣回到你的宜蘭,然後你租到這塊地,你從開始到底是怎麼做的?那我目前有十甲的地,我如何來幫助這些農夫,讓他們可以從種花,或是種其他的方面得到一些收入,讓他們願意重新好好的再愛護這塊土地,而不要一直都是在領休耕補助這樣子,謝謝。

社區營造學會皓茹:

針對剛剛盧老師所提到休耕的問題,是這樣的我家住苗栗,我的父親也有在耕田,在我大學的時候辦理休耕,那我得到的休耕訊息是這個樣子的,就是政府有規定當你在休耕的時候,你要灑的種子就是綠肥,種類是有限定的,每個縣市的規定可能也不太一樣,那就這部份如果農民想要把休耕的田地在景觀上做一個比較美化的變化上會有困難的地方,這是從我自身的經驗跟大家做分享。

主婦聯盟:

剛剛主持人說到今天主婦聯盟來了很多人,那謝理事主席在針對農業方面的專業知識上可以跟大家做很多的分享,那我個人可能是比較針對人文組織的方面,主婦聯盟裡面93%是女性,工作人員裡面大概也是90%是女性,所以這樣一個組織所發展出來的文化比較是一個趨向於母姓的特質。我覺得現在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討論價值,一昧的追求資本社會,然後探究的是價格。然後其實對於我們這樣做為一個台灣人、社會運動者是沒有悲觀的權利,其實在座的各位和社區營造的朋友要用一個樂觀,其實是由台灣背後的悲觀所延伸出來的我們必須積極我們必須樂觀,因為我們就是要向上提升。那我覺得是因為我們對那的愛出了問題,我們對人的愛到底是什麼?如果一個人是愛自己也愛別人,那他就不會去種那個不好的東西給別人吃,這是我們一個價值淪喪很嚴重的問題。另外勞動的價值在台灣裡也一直在喪失中,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而在手的勞動減少以後,腦子也會出問題,那現在國外也在發展所謂的綠色治療,到田裡勞動,腦部會發展化學物質的生命。另外農業在呈現台灣工藝生活美學上也是一個很大的潛力,我想這部份從電視上很多DIY、追求生活美學的節目會發現這是一個很大的可能性,而這樣一個在農村裡追求藝術、美學的社群之經濟力才能夠撐起產業。那這個部分我認為台灣的價值認知很重要,對於主婦聯盟有一些部份我覺得是應該去反省,有些原則真是太嚴苛了,當今天機器已經發展到一個很精密的程度時,對農民的要求是太無聊太粗魯了,其實我們台灣要發展的是一個誠信、信賴跟誠實的,做錯了就是要承認。我想青松也是在痛苦中離開共同購買,在我們共同購買裡沒有合作的文化,在傳統台灣裡所呈現的就是沒有合作的文化,是一個非常霸氣、支配的,我也在學習,在與幹部共事的過程裡,我覺得我們是在學習合作的文化,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民主的學習,主婦聯盟四十年來走的路就是幫助農民、提供就業機會,然後在社員裡能夠學習合作、學習愛這塊土地。台灣這塊土地,最近我在我家附近看見一塊土地,一片曾被開墾的荒山,我觀察它十年以後,很多植物都長出來了,真的是很漂亮,所以如果我們不管台灣這塊土地30年,她自己會恢復的很快,是很有生命力的。那每個人其實都是一顆種子,就像青松講的,那我也很感謝今天有這樣一個平台,讓大家有討論的可能性,那我在主婦聯盟也是在推討論,但是討論出來的就是沒有討論、沒有批判,只會批判別人,沒有反省,謝謝。

女生---

我是農婦 今天在座務農的大概不多,一開始的時候那位先生說農委會做了很多事,那我是想了解一下,因為我自己本身務農,那我接觸了一下農會,我有一快很小的地,大概三分多,那一開始我是尋求農會,比如說他們可以給我一些建議,我的土地適合種些什麼植栽,或是政府有沒有做一些農業的規劃,我是不是如何去配合,但是將近十年下來我沒有任何的解答,那我跑了一些農業試驗所,那他們說他們只研究柑橘類的,因為我自己的地在新竹縣,土地太小了,沒有他們所謂的共同市場,他們都是算甲的,那我自己很小的地只好自求多福、自生自滅。

我除了去農會買一些肥料之外,我生產的大概就是自己吃,那我的生產自始至終都是沒有用農藥的,也是用人工除草的,那我的鄰居看到都要笑倒了,因為沒有看過這樣一個人在大太陽底下除草的,我想這只有說對這個土地的熱愛吧。那我的左鄰右舍都是灑農藥的,就是說還是同樣的問題,我的土地太小了,我的土地很難不被污染,我試過很多辦法,但我還是找不到一個幫我解決問題的單位。那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我那塊土地是適合種什麼的,因為我附近都是種柑橘類的,但是大部分都是讓它自生自滅,因為不夠成本,那我不知道他們怎麼過活的?不過我知道有些有能力的人有辦法的人就會去申請補助,最近這幾年還有申請補助造林的經費,在柑橘旁邊種白機油,那現在都還是小樹,那他們就是領取補助金。那我不知道政府對農業長遠的政策是什麼?對於我們這種小小農來講,我們希望去耕作、去照顧那一點點的農地,好像也只能說自家摘菜自家吃,沒有什麼能力去擴展。另外還有就是說產業道路等等一些問題,那我是很希望知道政府在農業推廣方面的一些政策。

馮天蔚老師

今天問題開放到這裡,滿遺憾的就說,論壇應該有公部門在,可是今天並沒有,所以像一些問題沒有辦法獲得解答。另外剛剛那位小姐所說的三分地確實是很小沒有錯,但我曾經看過ㄧ個例子就是也從三分地地開始,然後慢慢去感動週遭的,讓大家不使用農藥。

今天這個論壇是很重要的,他串聯了一些力量,我們可以互相相挺。

‧台灣農業振興的想像
王俊豪/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 助理教授、社區營造學會會員

一、想像的前提:從農業多功能性邁向多功能鄉村

台灣農業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必須從全球脈絡(global context)下來加以思考,而來自於全球化的重要趨勢與挑戰,首當其衝的是WTO貿易自由化的競爭壓力,及永續發展的普世價值,兩者對於農業的影響,既深且遠。首先,就WTO的農業談判架構而言,主要強調無貿易障礙的農產品價格與市場競爭機制,不利於家庭農場為主的小農體制,也造成我國農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危機。相對的,就永續發展的架構而言,農業生產必須考量農村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以及農家生活型態與文化價值。因此,永續發展理念下,則提供台灣農業發展的另一契機,因為農業的競爭力不僅限於市場競爭力或價格競爭力而已,農業振興的想像,更可擴展至社會競爭力、環境競爭力與制度競爭力,來思考農業未來發展的可能性,特別是審視現行國內人口的快速老化、環境生態的關懷、能源的短缺、健康的需求、高漲的消費者意識、黑心商品的蔓延與休閒權的普及等議題時,以生物資源為基礎的農業,則可提升為生活產業與生命產業。



進言之,當代農業的新價值,不應再僅限於生產農產品、糧食與原料的傳統功能,特別在永續發展的理念下,農業被視為兼具保護自然環境、維護鄉村景觀、承傳文化襲產與奠基鄉村發展等多面向的角色與功能。基此,農業振興的思考主軸,必需從農業多功能性(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ality)著手,包括如何善用農業所具備的生物資源與人文資產,來塑造鄉村優美景觀、維護開放空間的舒適性、守護農村的文化資產、提振鄉村的經濟活力、增加食品安全性、降低自然災害風險、涵養地下水資源,以及增加生物多樣性。



傳統鄉村社會的經濟與職業結構,係農業經營作為主要特徵,同時也事由地廣人稀與親近自然環境所形塑的生活空間。可惜的是無論農業或鄉村均遭受到工業化、都市化與貿易自由化而日漸凋蔽。然而,透過農業多功能性則能進一步開拓多功能鄉村(multifunctional rural area)的想像。換言之,鄉村不僅是優質糧食與原料供應的生產基地,也是守護環境與承傳文化的公共資產,同時更是有尊嚴與優美景觀的人居好地方,是兼具就業、休閒、休養與生態等多重功能的平衡空間(Ausgleichsräume),可以提供國人一種不同於地狹人稠與充滿人造環境生活方式的選擇(王俊豪,2005年6月)。



事實上,農業委員會新近提出的農業政策理念,亦以優質、安全、休閒與環境保護作為農業發展的指導方針,不僅是回應永續發展的經營觀,同時也符合國內廣大消費者的共同期待,更應該是未來台灣社會應一致追求的生活型態,其重要的施政方針,包括優質農產品(Quality Products)、食品安全(Food Safety)、休閒農業(Agricultural Tourism)與親善環境的農業生產方式(Environmental friendly Production)。唯觀諸歐盟國家的農業發展近況,未來台灣農業振興的想像可以更多元化與多樣化,諸如將農業轉型或提升為環境保護計畫、生物能源產業、健康休閒產業、鄉村福利產業與安全食品產業。

二、振興的想像I:農業環境措施

農業環境措施旨在將農業經營實務與環境保護理念整合為一。從環境保護的觀點而言,粗放式經營或有機農業雖較能避免土壤破壞與減少生物多樣性,但也較缺乏經濟效益,故需要由政府獎勵農民採取親善環境與生態的農業生產方式,並彌補農民的所得損失。主要措施包括:自然保護契約(Vertragsnaturschutz)、農耕景觀(Kulturlandschaft)與自然景觀維護(Landschaftspflege)計畫、有機農業、粗耕式綠地利用與多年期休耕獎勵計畫(王俊豪,2003)。


三、振興的想像II:生物能源產業

世界各國為因應石油危機,均積極投入替代性能源的研發計畫,特別是農業再生原料(Nachwachsende Rohstoffe)與自然可更新資源(erneuerbare Ressourcen)的推廣,重要性與日遽增。因此,再生原料作物的研發,可將農業提升為能源產業,為農業部門與鄉村地區創造就業機會,故被視為整合能源政策、環境政策與農業政策三者的重要措施。以生物能源產業發展(Bioenergie)而言,包括生物酒精、生物柴油、生物燃氣、生物甲醇、生物油料等生物性燃料,以及生質能,均具有兼顧生態與經濟雙重效益的雙重優點。除上述的生物性能源之外,生態能源(Öko-Energien)尚包括可更新能源,諸如利用水力、風力、太陽能與地熱等自然資源所生產的熱能與電力(王俊豪,2005年5月)。對於生產條件較差的不利發展地區(less favored areas之LFAs)之農場,則可能進一步轉型為風力農場。

四、振興的想像III:健康休閒產業

傳統的休閒農業係以娛樂與遊憩為主的農業服務業,如渡假農場(holidays on farm)或、農業旅遊(Agrotourism)。然而,將有機農業與休閒農業整合為一時,則可進一步開創出健康休閒產業,或是親善環境的休閒旅遊業,諸如結合農業旅遊與生態旅遊的農業生態旅遊(Agro-ecotourism),即是整合鄉村野生生態系統與農業生態資源的旅遊經營方式;以及整合有機農業與生態旅遊的生態有機旅遊(Eco-organic tourism)。事實上,奧地利Schweitzer Hotel於2000年所提出的有機旅館(Bio-Hotels),即是全世界成立的第一家有機旅館,因為該飯店所供應的有機餐飲食材與配料,均採EEC No 2092/91的認證標準,並通過有機檢驗程序,也是首次將有機標章(Eco-labelling)應用餐飲與旅館業經營中,不僅突破以往僅限於農產品、食品與專賣店的使用範圍,並能繼而引領其他旅館業者開發結合有機農業與健康休閒的主題式鄉村旅遊(王俊豪,2004年7月)。


五、振興的想像IV:鄉村福利產業

高齡化社會引發的老年人口安養與長期照護問題,在人口外流嚴重的鄉村地區尤為棘手。鄉村福利產業一方面可呼應在地老化的政策需求;另一方面,則可充分運用農家所擁有的豐富自然環境資源、親善的農家人文關懷、老人健康營養的飲食供應,將傳統農場轉型經營鄉村老年養生事業(ländliche Dienste für ältere Menschen),以因應高齡社會的銀髮族市場需求(王俊豪,2004年8月)。有關鄉村老年養生事業經營型態,包括僅提供餐飲和聚會場所服務的老人供餐與鄉村長春俱樂部;提供有固定期限住宿和照護服務的老年渡假民宿、日間照護、短期照護與養老院;以及不限制住宿時間的長短,並視情況提供不同等級專業照護服務的老人公寓、托老照護中心、老人安養中心與老人養護中心等。


六、振興的想像V:安全食品產業

食品品質安全(Qualitätssicherung)兼具有消費者保護與開創農業發展契機的雙重功能,但是如何吃的安全、吃的安心,則有賴於農業生產部門與食品檢驗部門間的緊密合作,特別是從生產到消費之間建立透明化的產銷鍊。諸如將飼料業者、農場與農民、屠宰與支解場、肉品加工業、運輸業、食品批發商與食品零售商等食品產銷鏈,均納入食品品質安全系統的監控範圍(王俊豪,2005年2月)。以德國新農業部而言,則是以消費者保護理念來指導農業發展政策,積極推動食品品質安全與品質管理制度,以農產品產地證明作為確保食品品質安全的基本要件,重要的措施,諸如蛋品標示(Eierkennzeichnung)、牛肉標籤化(Rindfleischetikettierung)。



參考文獻

1. 王俊豪,2003年11月,德國農業環境維護措施,農政與農情137:65-69,台北:豐年社。

2. 王俊豪,2004年7月,德、奧有機旅館經營與發展,主要國家農業政策法規與經濟動態資訊之蒐集與研究(93農科-1.5.2-企-Q1(4)):380-392,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3. 王俊豪,2004年8月,德國活力銀髮族計畫與鄉村老人安養照護服務,農政與農情146:63-71,台北:豐年社。

4. 王俊豪,2005年2月,德國食品品質安全制度,主要國家農業政策法規與經濟動態資訊之蒐集與研究(94農科-2.1.2-企-Q1(1),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5. 王俊豪,2005年5月,德國再生原料與生物能源之發展,主要國家農業政策法規與經濟動態資訊之蒐集與研究(94農科-2.1.2-企-Q1(1)),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6. 王俊豪,2005年6月,借鏡歐洲-尋找農業與農村的新價值,人籟辯論月刊:72-75,台北:利氏文化有限公司。

「從社區探索台灣」專欄
‧無障礙空間真的無障礙?
李永展/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

編按:
   十年來,台灣以「社區總體營造」的理想和策略,在社區居民面對生活與發展需求與困境時,能夠誘導居民啟發自主意識,參與學習,共同營造多元的社區風貌。

   從「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到「台灣新社區六星計畫」,宣示政府持續推動社區發展,著重在地文化的形塑之決心;我們長期觀察、參與社區工作,希望以在地詮釋為核心,為台灣社會改造執筆發聲,用多元化的觀點,剖析前瞻的論述,提煉在地的思維,讓國人能更體會社區生命共同體的價值,以及營造社區生活共同體的意義。



‧ 無障礙空間真的無障礙?

李永展/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

員會委員、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

現代化都會生活中,有愈來愈多使用電梯的機會,相信搭過電梯的人一定有這種經驗:跟一群陌生人共用電梯時,為了避免尷尬,要不閉目養神,要不就注視樓層數或注意電梯中的各種設備。在各種設備中有一個不為一般人注意的盲胞點字盤,一般人直覺認為它的存在是理所當然,但如果閉上眼睛用手指觸摸後,你會發現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視野:一種用觸覺看世界的方式。那是一種心靈上的重新體認,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另有一群人以不同的方式在接觸這個世界,也讓我們知道視野不該只是侷限在自己想看的東西上,而是該看的東西上;換句話說,我們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看待世界,而應該以不同方式來看待周遭世界。

以盲胞點字盤這種無障礙設備為例,字盤上幾個由點所構成的文字,藉由手指帶給人完全不同的認知,而且往往比目視所認知的方式更深刻,因為透過手指的觸碰,我們接觸到的是真實感,這種真實感能讓我們體會到現實和理想的差距,還有盲胞們不放棄的勇氣和毅力。不同方式的認識世界也可以讓我們從自我設限的框框走出來,讓我們從不同視野看待週遭──體認到有人以更艱辛的條件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就會有重新再出發的動力。

無障礙設備誠屬進步且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想法,但有時這些無障礙設備反而對真正需要的人沒有實質上的幫助。自從無障礙空間開始實施後,所有公共空間都可以見到導盲磚、斜坡道、扶手、護欄等設施,但其中還是有很多無障礙設備只是有名無實的裝飾品,或因為私人用途(例如擺設物品、占用空間等)而使這些無障礙空間沒有實質上的功用。這實在是一大諷刺,這種處處是障礙的無障礙設備,使得需要這些設備的人反而以自己的毅力在克服這些附加的障礙!很多人以為他們已經在關懷這個社會、關心這個環境,但卻盲目地連電梯裡裝反的點字都沒有發現,到底是誰看不見這個環境?無障礙設備是建構公平正義社會的基礎,如果連無障礙空間都不能無障礙,遑論建構社造所追求的公民社會願景!

無障礙設備並不只是聊表一格的裝飾性設備而已,它要反應的是社會對弱勢族群的尊重關懷與平等對待,因此,最重要的是互相扶持、彼此關懷的心意,而不是以為自己能做一些眼睛看得到的設備就好了。對盲胞而言,最重要的東西不只是常人看得到的無障礙設備而已,更重要的是盲胞們能真正感受到被關照、真正無障礙的無障礙設備;對社會大眾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夠將心比心,使更多人體認到無障礙設備的重要性,進而讓無障礙空間真正無障礙,以保障弱勢族群應有的權利與尊嚴,惟有此,台灣才能真正成為無障礙的、公平正義的公民社會。(刊載於台灣日報文化版94/09/09)



驚天動地 60秒

‧本期相關內容

活動快訊

‧本期活動相關內容


驚天動地60 秒-有許多的地方性、全國性公共議題需要您的關心、建言!
‧守護樂生 捍衛家園 -樂生院-反迫遷-要保留-(網站)!
‧反對罔顧土地倫理、環境正義的彰工火力發電廠


活動快訊
‧2005第一屆台灣優良社區產業獎 <徵選活動>正式啟動!
‧社造發條新書出版快訊<先把社區做好-縣市社區營造政策白皮書>
‧2005「縣市長選舉與社區營造」行動說帖
‧名人講堂<只剩最後一場囉!!>
‧台灣優良社區產業培力與獎勵計畫<成果專輯徵稿>
‧五股觀音山凌雲文化系列研習營
‧全國防暴國是會議
‧公 民 美 學 --從社區小空間做起【設計思考論壇】
‧巴塞隆納的昨天、今天與明天,9/19下午國際會議中心精采演講,歡迎參加!
.「CT2005國際會議系列」行動--城市領袖對話III:巴西‧庫里奇巴與臺北
‧藍染茶路古道情-親子淨山活動
‧差事劇團2005年度島遊公演浮沈烏托邦



    發行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創刊日期: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陳錦煌 理事長
執行編輯:陳佳霙   底圖提供:湯皓如、Vincent Compilation by VincentHsu!!
電  話:(02) 2395-6771、(02)2393-0629 傳真: (02) 2321-6487
版權所有,未經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電子報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www.cesroc.org.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社造電子報《NO.69》

95年03月10日 星期五 「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經驗分享」-專刊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王秀雲校長專訪 鄭婷方/採訪整理/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 專題報導 ‧一閃即逝的社區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