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社造電子報《NO.42》

第四十二期-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94年02月18日 星期五)




社區公共議題系列-專刊

‧前言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
‧另一種對於空間、生活完全不一樣的學習歷程
馮天蔚/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兼任講師

‧參與和共享-一本意外整理出來的社區故事書
馮天蔚/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兼任講師

專刊園地
‧找尋新的社會關懷合作方式
徐志山/新故鄉計畫推動辦公室專案研究員

‧鼓動社區新活力─新城市運動從水岸出發
盧敏惠/桃園縣環境保護協會會長

‧北投丹鳳山的巨石保護工程與破壞
張志彰/奇岩社區發展協會理事

‧社區營造經驗-以北投文化基金會為例
張鈺微/北投文化基金會執行秘書

‧以社造協定公民會議做為社區公共議題操作的可行性
洪德仁/社區營造學會祕書長、潘蓬彬/北投社區大學主任、楊志彬/北投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

驚天動地 60秒
‧本期相關內容

活動快訊
‧本期活動相關內容




‧前言

社區營造學會

1968年由內政部頒行「社區發展工作綱要」,全台灣各地紛紛成立社區發展協會,陸續開始推動社區公共設施、生產福利和精神倫理等三大建設。近年來,台灣經濟、社會、文化與政治領域的轉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特別強調社區居民之自發性,實踐由下而上的參與和規劃,而社區居民自主意識逐漸提升,對於地方公共議題的參與需求也越來越高漲,社區居民們開始會思考,自己的家鄉有什麼寶貝?什麼樣的生活空間與環境是大家所期待?家鄉的歷史文化要如何保存?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認識過往重要的文化價值?

本期電子報我們邀請了不同領域的社區營造工作者,針對各自的專業領域,提出對於操作公共議題的觀點與價值。本期的封面人物是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的馮天蔚老師,因為建築空間的學習歷程,看到家鄉面臨到的困境,因而投入家鄉的社區營造工作;新故鄉推動辦公室專員徐志山從建立公部門與民眾之間溝通的管道、民間組織參與公共議題的困境、新社會運動的合作方式等不同的角度,來探討民眾參與公共議題推動的可能性。

盧敏惠老師認為水是人的故鄉,河川是都市的命脈,從新河川運動看待的不僅僅是一個社區發展的議題,而是一個城市整體發展的面向,期待從推動新河川運動中,孕育出更多的新生命,創造出優質、完善的生活環境。

北投丹鳳山的環境工程開發,本著對於丹鳳山的喜愛與熱情,凝聚了北投居民們的共同意識,更是加深社區居民們對於丹鳳山自然生態保育的認同與積極性。

北投文化基金會的執行秘書張鈺微,以一個南部小孩對於家鄉生活文化的價值認知,進入北投文化基金會後,參與北投地區的社區營造的發展,重新看待一個城市的發展脈絡,因為環境與人文的多元性,夾雜著許多的衝突與互動,充滿著不同的挑戰,讓她願意留下來為這個可愛的地方付出與努力。

最後,從京都議定書地球環境公約的環保議題,到樂生療養院古蹟保存的議題,到丹鳳山環境工程開發案,我們生活的台灣社會,越來越多的公共議題不斷發生著,而操作這些公共議題的過程當中,則是提供了人們省思的機會與可能,並開始思考,從制度面建立推動公共議題的模式與方法,公民會議以及社區營造條例草案,可以說是未來極為重要的參考指標。

--------------------------------------------------------------------------------

封面人物

‧另一種對於空間、生活完全不一樣的學習歷程

馮天蔚/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兼任講師

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
雲林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博士班
桃園縣社造中心協同主持人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兼任講師
桃園縣政府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委員
新竹市政府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委員
社區營造學會會員

大學時期念建築系的我,對於空間的想像是台灣目前最常見的集合住宅和超高層辦公大樓,當迷迷糊糊地考上了研究所之後,展開了另一種對於空間、生活完全不一樣的學習歷程。

在念研究所的時候,回到了家鄉龍潭的小村莊,原本單純地以建築的角度來面對一個禁建四十年、有很多老房子的客家庄,但是兩年過後不僅論文沒有完成,更驚覺社區與生活的問題相當複雜,由於當時剛好有個機會參與「校園我的家」的專案,於是,在有些逃避的心態下先把論文擱著,每天通勤到學會工作。

就這樣一整年的時間參與學會的專案,因此當時有許多的機會向學會各個領域的老師們學習,尤其是十分幸運的碰到了非常多堅持理想的前輩,不僅給予我回頭思考論文研究的啟發,同時也是督促自己不停思考與學習的動力來源。在社區營造的工作中意外的感動、驚喜與成長,正是保持愉快與年輕的秘方,個人的實務操作、教職與學習至今仍然與社區生活議題為主,一轉眼將近十年,雖然是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生涯,但是回想起來依然覺得自己相當地幸福。

--------------------------------------------------------------------------------

‧參與和共享-一本意外整理出來的社區故事書

馮天蔚/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兼任講師

客家文化資源調查的心得
轉眼間距離整理訪談的那段時間已經有一年了多,當初只因為覺得龍潭三坑村既有的資料和關心的人已經很多,偶然和隔壁佳安村的江李村長在一次社區歌謠班下課的時候,幾個人就捧著老照片嘻嘻哈哈地討論起來的觸動,後來,隨著每週大家都會聚在一起「玩」社區劇場,帶老照片來分享年輕時的美好時光,成了中午休息時間和劇場練習完畢之後的另一個「習慣」。

這本佳安的故事書和社區劇場的年度大戲「掌牛伯公失竊記」似乎就在大家捧腹大笑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小感動中漸漸的成形;當我們在談客家文化資源調查時,我想對於社區參與和共享這兩項核心價值,應是凌駕於訪談技巧或是記錄工具之上,真誠的從田野間學習前人的生活智慧,可能會比堆砌了多少「史料」來得更為重要。

一、 共享-看待生命經驗的健康心態
在台灣,族群的問題常常被作為政治操弄的對象,但是在像佳安這樣的一個多元的、新舊移民的村莊;有世居於此的住民,有因為石門水庫管理局設立而引入的技術人員,也有因為四十六年中山科學研究院而定居於此的國防科技人才。正如同許多的客庄現在所面臨的狀態,擁有不同生命經驗的人因為工作、婚姻等原因遷移並相聚。

當聆聽每一位朋友拿著老照片訴說個人的生命經驗時,我們都會發現當年面對生命的節點時,似乎大家並沒有太多的選擇,也沒有太多的時間與條件考慮;大家就在分享一個個老故事的過程中,建立了價值交換的默契,對於彼此獨特且唯一的生命史用一種學習的態度來欣賞,相信在這樣共享的過程中,不會再以狹隘的「族群」來概念化每個人特殊的生命歷程。

二、 參與社區-從田野中學習生活智慧
社區居民在面對生活的時候,總是會發展出一套對應環境的獨特方式,同時會延續傳承下去,但是,這「延續傳承」似乎逐漸的被各種消費取代掉了,無論是就地取材的生產方式及製造克服環境的工具,或是當年為求平安以及溫飽所發展出來的換工制度,都有許多的生活智慧隱含在裡面,如果沒有深入的參與,我們眼中看到的事物就好像很平常,這些生活智慧可以經由對於社區事物深度的參與而體悟,不僅將令我們打從心裡佩服前人的圓融,更是後生晚輩最佳的人生試煉場。

三、 整理口述歷史-自省的起點
當我們經歷了一段訪談之後,最辛苦同時也最有震撼力的就是把口述整理成逐字檔案,當我一遍又一遍重複聽口述的故事時,常常會不知道用那個字來表達最適切,包括文字與客語發音的關係以及文字背後的意涵,這樣的過程經常令我反省自己的耐心,以及對於客語瞭解的程度,我想箇中的滋味大概操作過幾次就能夠體會。

在此順帶提醒的就是整理逐字檔案時,不建議以自己的想法再去詮釋說話的人(報導人)所講述的內容,只要忠實的將發語詞、考慮回答的引言都記錄下來,對於未來再閱讀的時候,引領讀者回到那樣一個情境的想像是很有幫助的。

四、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不論科技如何進步,對於資源調查的態度都不應有所改變,受訪者願不願意接受有”機器”在旁邊紀錄,願不願意談話內容給別人看到,不會因為錄音筆、數位相機的體積越來越小就可以不經受訪者的同意私自做紀錄;而最後的影音與文字記錄、出版品等一定要返還受訪者,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訪談倫理。

另外,佳安的資源調查花了不少的時間繪製社區地圖,地圖是另一種形式的田野調查,不同於市面上的地圖與衛星導航,大家在溝通修改的過程中再確認自己環境中細緻的特色與過去記憶的地名,同時,不以服務觀光客為目的。對於作為一個希望長期紀錄社區的工作者而言,相信人與人的關懷正是鼓舞大家熱愛這個範疇的原因吧!

--------------------------------------------------------------------------------

專刊園地

‧找尋新的社會關懷合作方式

徐志山/新故鄉計畫推動辦公室專案研究員

台灣經過多年倡議經濟發展等口號,因此衍生出城鄉發展不均、城鄉差距等議題。而社區營造以往多著重非都會區之社區發展,也是關心城鄉發展不均所衍生出細部之地域振興課題,如大溪老街、淡水老街等。經過民間社會多年來努力推動,政府部門也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呼應民間潮流,促使社區居民關心周遭環境,進而創造居民參與公共事務之討論平台,成為社區營造之主流工作內容,社區居民對於公共事務參與之意願也逐漸萌芽。

* 建立公部門與民間溝通管道
在許多重大事件發生時,我們常會訝異許多政策與民間期待有所落差,所有政策的制訂似乎缺乏民間參與,政府甚至連資訊主動告知民眾的措施都付之闕如。舉例而言,台北市政府去年八月在丹鳳山進行巨石保護工程,如果從字面解讀,似乎是好事一樁,但是引發奇岩社區居民強烈反彈。原來台北市政府在施工時,開出一條寬約五公尺之施工便道,沿路植物被推平導致地表裸露,若有大雨極有可能引發土石坍方等災難。這整個決策與執行過程,將附近社區完全排除在外。

因此奇岩社區的反彈是可以獲得民間支持與理解,我們甚至認為台北市政府應做為全國表率,未來在各項公共工程決策過程,主動告知當地社區居民,除了落實「市民主義」、「人民的城市」願景外,也能強化施政之民意基礎。而奇岩社區居民也因為丹鳳山這樣的公共議題而凝聚在一起。

由於整個事件主要原因在於缺乏公部門與社區的溝通平台,因此建議公部門應將施工便道的規劃與設置也由工程專家評估,提出一份施工便道之前、中、後三階段之處理模式,讓奇岩社區居民瞭解內容。如果施工便道恢復作業除在工程上說服居民,在更細緻的植物選取、種植方式等操作過程讓當地居民參與,相信可以獲得普遍支持。

無論公部門或民間企業單位,常因為績效考核、經濟收益等指標壓縮作業程序。尤其政府年度計畫長於年初彙整招標訊息,四、五月完成招標發包程序,六、七月才開始操作進行,真正能操作計畫的時間不過半年左右。既然現行行政作業程序如此,政府部門似乎應該檢討整個計畫操作模式,如果能更早完成規劃作業,則計畫執行時間將更充裕,許多細部操作也能夠更完善。

* 民間組織的參與困境
社區營造的初始,常因為社區面臨重大且具有立即影響之議題挑戰,居民才會結合關注議題,也常因為這些重大議題,開始關注社區後續發展情況。早期社區公共議題多屬社會運動層次,在當時的時空背景有其抗爭及處理的方式,而動員的臨時性組織並沒有嚴謹的規章或者是組織架構,因此到後來也因為議題結束而成員各奔東西。此外,由於政黨輪替,許多當年參與社會運動的份子現在已經成為位居要津的政要人士,因此多容忍初期政黨輪替所帶來「轉型陣痛期」。再加上政治惡鬥,凡是持不同意見者常被解讀成為因政治立場不同所做的政治攻擊。

我們無意參與任何形式與內容的政治口水,但是面對各類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的確要想辦法凝聚各民間團體的力量,用另外一種符合當前的時空環境,持續為民間社會發出聲音。

此外許多民間社團承接公部門計畫,常因行政程序繁複壓縮工作時程,而核銷作業複雜以及經費分攤的技術問題,無法迅速有效的進行大規模社團串連,因此許多公共議題的合作與相互支持程度降低,無法有效給予公部門壓力。

執政者改變了,社會運動是否也需要因應新的時代進行態度的調整?以往衝撞式的抗議批評,是否演化成公開討論與協商的模式?最近引起注意的「公民會議」,其實提供新的社會運動工具,藉由公開資訊與討論,讓各方意見進行交流,或許是新時代的社會運動方式。當然,這部分有賴社會大眾提出更多的意見與想法。在此我們也向持續對政府提出監督及批評的團體或個人致意,不論這群監督團體是否具有特定立場,民間聲音仍需要各種方式捍衛!

* 社會運動的新合作方式!
現在許多NPO組織因資源、人力、經費等限制,無法持續參與眾多公共議題。當結合的民眾行動力不夠或者論述力道不足,很難有效的制衡公部門不合理的政策措施。因此,如何強化民間社團的互動性、資訊流通性、以及合作支援平台,將是未來社區營造,甚至社會運動的重要課題。

現在台灣有越來越多的民間社團關注各類型公共議題,也有越來越多的網站提供各類社團相關資料。比如說行政院青輔會網站有介紹NPO(非營利機構)組織的相關訊息(http://www.enpo.org.tw/4_npo_list.asp),喜馬拉雅基金會有許多NPO相關座談、活動以及新聞訊息(http://www.npo.org.tw/index.asp),新故鄉計畫推動辦公室網站有許多在地的社區組織及社造專家學者的相關訊息(http://www.hometown.org.tw/updategroup.aspx)。如果以Google搜尋,可以找到更豐富的資訊。也因此,台灣現在從事社會議題研究或推廣之社團已經相當蓬勃,當各類公共議題發生時,可以透過上述搜尋方式,結合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為社會議題盡一份心力。

但是許多從事社會議題關注的團體,由於先前所述及之形成方式,成員初期多屬鬆散的合作;而政治權力重新洗牌,因此關於「社團合作」的模式仍處在摸索階段,大家也在找尋新的關懷社會議題的實踐模式。

* 新的社會關懷方式
經過社區營造專家學者或相關熱心團隊的努力,現階段台灣的社區營造逐漸從以往的危機處理引發居民串連,逐漸轉成居民主動關懷社區環境與發展議題。然而最近許多家庭暴力事件,仍然顯示台灣社會普遍的冷漠態度,這也讓我們惕勵自己未來社區營造的工作應加強左鄰右舍的鄰里關注,讓社會弱勢族群得到更廣泛的關懷。

許多昔日的抗議伙伴,如今成為決策要員。在這樣的情況下,新時代的社會關懷方式,或許將從以往的抗爭方式,轉化為「協助昔日伙伴體制改革」。這也與西方國家近年來所倡議的「伙伴關係」類似,一九九○年代主要強權國家都由左派政黨執政,他們早在十年前就面臨台灣這五年來所面對的情形,因此左派政府為與昔日一同關懷社會弱勢的組織合作,喊出「建立政府與民間的伙伴關係」新論述。當然「伙伴關係」還有其他形成要素,留在以後的文章進行探討。但是不可否認,如何與昔日伙伴對話,協助他們進行體制內部改革,將是台灣未來社會運動持續的關鍵,也是新時代思維的建構!

台灣從事社會關懷事業者已經比以往增加許多,但是與全部人口相比,仍屬非常少數。希望大家共同勉勵,找出新的社會運動方法與捍衛民間立場的模式!

--------------------------------------------------------------------------------

‧鼓動社區新活力─新城市運動從水岸出發

盧敏惠/桃園縣環境保護協會會長 


年前我有機會到社區營造學會和大家分享生活經驗感到無限榮幸!!

在學會辦公室裡有一則消息吸引住我的目光:「台灣地貌改造運動特展」我ㄧ直很想去看這個展覽,心想著這麼好的展覽應該南北部都會辦才對,可是我又不確定,所以請高雄的朋友先去看,買些展覽的相關刊物寄給我,從刊物中看到台北已在93年11月展覽過了,原來去年11月~12月因為太忙而錯過了,從刊物中我覺得這是一場不得不看的展覽,所以我排除萬難終於在94年元月26日南下高雄去看展覽。

「台灣地貌改造運動特展」共分八個系列,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新城市運動和新河川運動。新城市運動:一個改變中的都市:高雄市;海洋城市,健康城市和生態城市是它的三個發展主軸。

許多漂亮的城市都有一條美麗的河川,在倫敦沿著泰唔士河,你可以欣賞宏偉的展覽會場,水族館和世界最大的摩天輪,而這些卻是舊的市府大廈改裝成的,接著看到是現代美術館,由廢棄的電場改造而成,轉過身來就看到金碧輝煌的大教堂。來到法國的塞納河,德國的萊茵河,遊客都會上船,沿河而行,飽覽沿途風光。即使到了亞洲,泰國的湄公河,印度的恆河,也是旅客必遊之處。

高雄也有一條愛河貫穿全市,不幸的是過去他竟然是全高雄市的大排水溝,許多慕名而來的旅客,想親近它卻不敢,因為髒臭無比。幸運的是新城市改造運動改變了它的命運,新河川運動改變了它的原貌,如今再遊愛河,你可以走在木棧道上面欣賞沿途的風光,也可以騎自行車參觀沿岸的藝術特區,電影圖書館、歷史博物館、美術館或是工商展覽中心,更可以在愛河河畔登船穿越ㄧ道道的光橋,你會讚嘆美極了!!一個漂亮的,人性化的城市理當如此,這就是我們要的生活空間。而這愛河的整治卻走了20多年,不知投入多少資金。

我的家鄉是夙有桃花源舊時被稱為千湖縣的桃園縣桃園市,昔日南崁溪上游(東門溪)穿越市區,兩岸風景秀麗,人口密集,是全市的精華地段,反而被當時的政客提議加蓋走入地下變成排水溝,上面蓋成商業大樓。上游工業區每逢颱風豪雨必淹水,下游河水嚴重污染髒臭無比,這樣一條東門溪有可能被整治復活嗎?台灣有太多的河川被污染,死掉了,它們能像愛河一樣被整治復活嗎?

這個問題很早就在我的腦海裡浮現,看完「台灣地貌改造運動展」之後,更是不時的出現,這是個嚴肅的問題,而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可能要等到百年之後,可是不要悲觀,只要新城市運動,新河川運動成為社區運動,全民運動就不用等那麼久了,也不必花費天文數字的整治經費就能實現!

水是人的故鄉,河川是都市的命脈,你的家鄉如果有河流經過,去關心它看看兩岸是否有污水排入,上遊是否有工廠排放廢水?如果有要設法阻止,如果已經被破壞,被污染,那麼設法先透過社區營造與都市規劃監督公部門活絡水岸空間,營造自然景觀環境,而且要融入當地人文,結合文化歷史與水的淵源,豐富河川多樣姿態,共同致力於水岸人文永續目標。

河川濕地不但是許多動植物繁衍棲息的環境,同時具有淨化水質,調節洪水,涵養水源,生態保育等功能,所以要去了解它,關心它,還沒被破壞的溼地,要去保護它,已經被破壞的則要設法去恢復成人工濕地,也可成為民眾休憩的自然生態教室。

期待新城市運動、新河川運動成為社區運動,全民運動能創造更多優質美麗的城市,提供全民理想的生活空間。

--------------------------------------------------------------------------------

‧北投丹鳳山的巨石保護工程與破壞

張志彰/奇岩社區發展協會理事

北投奇岩社區在社區發展協會高美華理事長的領導下,已數次獲得各相關單位的鼓勵,近年來更是積極將生態與自然保育的觀念,帶到社區來,並經由荒野保護協會的協助,培訓了二期約四十人的社區自然生態解說員,而這些解說員在結訓後除了介紹社區自然生態的任務外,更成為調查社區自然生態的主角,二年來奇岩社區更在社區解說員的分工與努力的蒐集資料,先後完成二份摺頁及一本專輯將奇岩社區所在丹鳳山的自然生態及社區文史詳細的介紹給社區居民認識,可是正當大家還陶醉在新專輯的出版時,94年8月,一台施工的怪手,開到了丹鳳山上讓所有喜愛丹鳳山的人受傷了。

94年8月一台怪手在丹鳳山上為施做所謂“巨石保護工程”,在山上任意用怪手開了寬約3~5公尺,長數百公尺的施工便道,將沿路所有植物砍除推平,地表已完全裸露如右圖,而8月間又來了幾場大雨及颱風讓鬆動土石開始被雨水沖蝕,奇岩社區的居民發現了此事,強烈向市府抗議,逼迫市府建設局召開一場說明會向居民說明。 

張志彰先生 

說明會中社區居民努力的將施工破壞後的照片、影像,施工破壞範圍及丹鳳山原有美麗的自然生態資料呈現給到場的建設局局長及官員,自己判斷居民陳述是否屬實,在所有到場居民、里長、議員的指控下,會中建設局局長不得不再三道歉,坦誠疏失,最後高理事長綜合大家的意見整理出二點聲明、四個問題、一個要求。

丹鳳山

一、二點聲明:
1. 公共設施的維護涉及公共安全,我們並不反對安全措施的建設。
2. 本會近2年社區營造致力於生態調查、解說員培訓、丹鳳山自然步道導覽活動,極力推廣生態教育、環境保
護,獲全國十大環保有功團體受總統特別表揚,民間如此努力維護自然生態保育,而建設局自己是維護管理
單位,在丹鳳山的公共工程竟如此粗造的動工開挖,造成嚴重生態破壞,我們非常不滿意。

二、四個問題:
1.請問居民權益在哪裡?社區公共議題居民竟然不被告知,奇岩里長也是經居民一票一票選出,連里長也不知
情,建設局至溫泉里、泉源里開說明會,獨漏奇岩我們無法接受。
2.請問護坡提施工法是否經評估為最可行的安全措施?
3.丹鳳山是奇岩居民的後花園,是居民每天早晚、假日的運動休?場所,請問施工期間奇岩居民安全保障如何
確保?
4.請問如何復舊?復舊預備金有多少?丹鳳山無線電視台轉播塔施工復舊,竟是在轉播塔前施種馬櫻丹等外來
種植物,令人難以相信,竟是如此草率的再一次生態破壞,我們要的是丹鳳山的原生植物,應先做育苗工作
,施工完成才能復育。

三、一個要求:
1.強烈要求暫停巨石保護工程施工,己施工破壞部份,應立即施作臨時安全水土保持設施,避免水土流失,巨
石保護工程部份請提供設計圖與評估報告,經居民同意後始可動工。

個人對丹鳳山這件事有幾個看法跟大家分享:
1、建設局說他們在施工前?在林泉里及溫泉里開過施工說明會,漏掉奇岩里是疏失,後來奇岩社區居民與林泉里里長對話中,也才知該說明會也只是針對施工過程中會利用到部份居民土地的一個說明會,主要在求得土地所有權人的同意。總之這整個工程過程中建設局官員己發生有很多的疏失,講白了就是相關單位及官員對本工程很輕忽、不在意、不認真、不用心,所以建議日後如發生相同事件,居民大家應該團結起來,共同發聲,惟有當地居民共同關心,政府相關單位才不敢怠慢。像這次丹鳳山的事件,其實是有很多的居民共同的關心,具工程背景的居民,負起監督廠商施工品質,常與政府官員打交道的居民,擔起溝通的橋樑,而喜歡爬山的居民更是三不五時將山上施工情形讓所有關心的居民知道,有了這麼多居民的關心,也才讓相關單位不得不重視丹鳳山的問題。

2、個人為工程專業背景,丹鳳山巨石保護工程是否能有效達到保護巨石的目的,工程是否要進行,很難以置評。但我希望居住在這些巨石下方居民應該有一個觀念,“巨石保護工程”若完成,一樣不能完全保證山上的巨石不會“掉落”,住在這些潛在危險地區的居民應該要了解這個地區可能發生災害的種類、及可能發生的時間,並如何預作準備,也就是居民要具備自主防救災的觀念。因此我建議如果社區存在這一些潛在的危險因素,如土石流、山坍、落石、洪水等,不要以為用作了一些工程設施(不管是用鋼筋混凝土或是所謂的生態工法)就可以高枕無憂,建立社區居民防災的意識,才是要務。

過年前丹鳳山山上的工程已報完工了,山上被破壞區域,也圍起了圍籬進行原生種植物的復育(如圖右),雖不完全令人滿意,但見復育有望,稍感放心,後續回復原有生態景觀的工作正開始,感謝所有關心這次丹鳳山施工破壞的朋友,也期待有更多的有心人共同來參與復育區的維護工作。

--------------------------------------------------------------------------------

‧社區營造經驗-以北投文化基金會為例

張鈺微/北投文化基金會執行秘書


社區營造這個名詞,是接觸北投文化基金會才開始認識的,疏不知其實它在台灣推行已經有不短的歷程。對一個地處都市化的地方來說,它以經營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與完成共同使命為主軸。

我,一個在屏東土生土長的孩子,生長的環境是一個鄉村型的社區,整個社區以廟宇為中心維繫著社群的情感,除了共同信仰,各大宗族陳、林、王、張、蕭、戴等,構成這個族群的是血脈的關係。固定的廟會及團體祭典活動是社區居民共襄盛舉的大事,也是交流情感與凝聚共識的機會,我對於這種以台灣傳統習俗來建立社區關係一點也不陌生。

而從鄉村踏入都市後,社區究竟要如何營造居民想要的生活環境,是精神意象上抑或建築空間的改造,與單純的鄉村比起來,這問題是複雜的多。都市型社區居民組成因子本身具多重與多樣性,包括土身土長的當地人、暫居的異鄉遊子、為求生計的業者或是其他因素而在這片土地居留的人,要如何營造出一個共同想要居住的、學習的或者旅遊的地點,一直是大家思考的問題。

從本會創會開始,秉持著保存、傳承在地文化,守護當地古蹟保存文化資產的使命,這樣的精神可以北投憲章的概念來表述最為恰當。要推動地方的理想,並不單單是一個活動或一個計畫而已,而是必須在擁有共同的願景下,因應時代運用多種施行理念的方法,才能因應潮流達到目的地。

從2001年開始接觸基金會的活動,包括著手田野資料的調查與拜訪耆老的口述歷史紀錄,將在地珍貴文史資料作基礎蒐集,包括舉辦北投百景兒童圖文繪畫比賽,集結北投人對於北投人文生態的觀感,探訪北投新生代對現在北投的印象,而嘗試尋找過去的記憶,並將未來的想望藍圖作接軌。

2002年,接續前一年的累積經驗,舉辦北投第一場北投學學術研討會-社區、人文、歷史,邀請對北投學研究的各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座談,也讓對北投學有興趣的社區居民與學者有機會學習與交流,讓北投各文史工作者的資源有了初步的接觸。同時針對北投的成人教育平台的缺乏,本會與師大合作推廣北投文化生態學院,將更多文史生態人文資源,轉化成可傳承經驗的課程方式,培養許多當地導覽解說志工,讓更多社區民眾學習與認識北投的美。

2003年本會承接教育局委託北投社區大學正式成立,讓北投的成人教育平台更加穩固與活化,提供北投居民一個終身學習與社區資訊交流的場域。同年,由文建會與民政局指導,北投區公所承辦,本會執行的「永續台灣北投的愛-創意心點子計畫」,在計畫為期一年半的期間,我們將過去所累積的資源與經驗,軟體方面,從在地資源調查與解說人才培訓,進而把這些北投的特色之美以靜態海報展的形式,完整展現給社會大眾;硬體方面,以貴子坑及丹鳳山的自然解說步道的解說牌及涼亭的裝置藝術經過社區居民的參與討論作了初步規劃,其中貴子坑的設計規劃已於2004年6月如期完整呈現。另外,分別在貴子坑、東華公園、東華社區等地種植櫻花,增添北投繁櫻盛開之浪漫氣息。在計畫執行過程中,遇到挫折總是必然,人與人之間的想法原本就是有所差異,而在社區更是多元化的呈現。各領域有不同的理念與作事方法,我們學習到如何透過溝通達成共識,也更能體會唯有達到共善才是全民的依歸。

基金會所推行的社區營造,自然有它的特色,從身處第一線與社區居民互動的位置,經過幾年下來經驗的積累,已經慢慢調整到一個地方資源平台的角色。一方面,它可擔任公部門與民間對話的媒介;另一方面因為對公部門的資源取得具有足夠經驗,亦可給與民間團體輔導及協助的功能。將來本會推行的方向,著重在如何讓社區營造更加落實生活化及永續化。例如以社區大學推行終身學習機制與居民生活有更密切的連結,並嘗試透過健康議題的討論,讓居民對健康概念的形塑;家庭醫師照護計畫作為社區居民健康的第一把關,讓健康議題不光只是一句口號;北投大富翁社區資源分享與行動學習平台的建制計畫,是以大富翁遊戲為構想,經由學校社區資源結合與社區協力過程,透過趣味遊戲與網路資訊平台呈現,讓北投意象以親切的方式融入居民生活;嘗試開發北投文化產業,結合溫泉業者,設計研發地方特色產品,以達成永續化經營為標的。

會一直堅持待在這塊土地的原因,除了北投人的可愛,就屬這群共同為社區奉獻的夥伴最令人感動吧!環境與人文的多元性裡,雖夾雜著衝突也充滿了挑戰,這是吸引我的一大因素。而面對各界對本會即將發展的資源平台的殷切期待下,我們必須不斷的挑戰與嘗試各種可能性,掌握大環境的脈動,時時刻刻檢討本身可改進調整之處。在這裡所遇到的人破除我以往對城市的想像,也是因為這裡不完全像都市,仍存有鄉村的特性-人情味濃厚,卻又存在著與都市的生活機能。這裡的居民有鄉下人的淳樸性格,也有積極為居住權益站出立場的人,同時存在著希望把北投的好推銷出去的業者,當然還有我們這群被這塊土地吸引而來的異鄉客。每一個人用不同的方法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而共同的願景,都是希望北投的明天更加美好。本會也是因應著這樣的宗旨,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希望每一個決策行動,都能朝共同願景邁進。我想,社區營造,應該就是由一群人共同創造一個理想的生活環境吧!

--------------------------------------------------------------------------------

‧以社造協定公民會議做為社區公共議題操作的可行性註1

洪德仁/社區營造學會祕書長、潘蓬彬/北投社區大學主任、楊志彬/北投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

一、前言
為抗議政府不重視2005年2月16日生效的京都議定書地球環境公約,國內環保團體和六位博士生、碩士生、大學生於2月15日在行政院前當場脫褲全裸上陣,僅在重要部位貼上海報防止走光。除了拉起布條,學生還在背後寫上抗議口號,這是國內首見的大學生裸體抗議行動。

世界痲瘋日前夕,呂副總統於2005年1月26日至樂生療養院了解樂生保存。然面對樂生院民續住家園的陳情,呂副總統竟以「重大工程造成的損失,你們賠得起嗎?」回應。彰顯政府以工程本位、經濟掛帥的思維,未認清樂生院保留所帶來之文化保存、生態保育與都市發展之多面效益,引起樂生院民、學者、民間團體的義憤填膺。

台北市政府在丹鳳山上施做巨石保護工程,任意用怪手開了寬約5公尺,長數百公尺的施工便道,將沿路所有植物砍除推平,地表已完全裸露,大雨帶來土石沖往山下的公館路,奇岩社區居民發現了此事,強烈向市府抗議,市府才來補救回應。

每天、每月、每年,在台灣上演著民眾最切身關心的公共議題操作的模式,是公民行動的實踐,還是官方認為的刁民作為,這是值得省思的議題。記得我曾在學會第12期電子報「社區行動力是現代公民的實踐?」認為註2,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飄遊海洋;幾百年來,我們大部份的祖先又從陸地的原鄉,滿懷希望,冒險渡過黑水溝,來到這個可以安身立命的新天地,原來,不管閩客、無論原漢、不論新舊,台灣人血液都有冒險創新的文化基因。過去威權時代,不滿現況,可能是要人頭落地;今天大環境變遷,人民就要學習當家做主,除了投票是最直接的方法,社區營造是最好的現代公民實踐,從地方文史、環境保育、生態保護、民俗藝術傳承、公共服務、社會福利服務、健康生活促進、創意產業等等,展現出多元有趣的生活樣式,也深化自我認同與榮耀。社區行動力是台灣新活力的泉源,參與社區營造,讓我們血液裡面冒險創新的文化基因,再度開創台灣新願景。

台大城鄉所夏鑄九教授註3也指出:社區營造的過程也是深化民主的歷程,可以破除一般大眾形式民主的迷思,落實草根參與的理想。當公民社會建立完成,則前述的另外兩項挑戰也將得到理性思考的空間,大家會以理性辯論的態度,來思索城鄉差距以及生態危機。或許無法迅速解決,但是公民力量的崛起,是杜絕民粹的最好方式,政治人物將無法以收編、賄賂社區的方式來進行他們想要的發展,犧牲環境生態與城鄉平衡。我們更應該結合專業者、社區積極份子、草根社區及參與社區運動的婆婆媽媽們,一起監督政府,共同保持民間社會的自主性。

隨著社區為落實更細緻的民眾參與,社區團隊及居民的自主能力增強,賦權(empowerment)的呼聲和迷思,也伴隨而來;民間的需求,如何轉換成為政策的依循,以營造一個關懷環境、關懷社會、時時檢視人與人之間、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懂得思考、明辨是非、接納容忍異已註4,人們互相認識、互相依靠、互相幫忙的關係,在這種人際關係中穫得每個人在社會存在意義,而且互相承認對方的社會意義的場域註5,形塑公民社會,成為社會發展脈絡另一階段的歷程和學習課題。

二、公民社會的迷思
當代政治學大師道爾(Robert A. Dahl)認為,公民社會的民主程序,應該是要保證讓所有受決策影響的人,具有有效的機會來參與政治過程,且有平等的權利來選擇議題並控制議程;民主程序同時要求必須讓所有參與者,根據充分資訊和良好理性,來對爭議的利益和必須限制的事務,發展出清晰的理解。哈柏馬斯(Habermas)認為,公民瞭解公共事務的機會,政治的意志形成,有賴於公共討論註6。

為了讓公眾能夠進行公共討論,提高公民對公共政策的參與,西方國家發展出許多民主參與機制的實驗,「公民會議(consensus conference)註7」的經驗,尤其值得重視。這是由丹麥發展出來,逐漸推行到其他國家的民主參與決策模式,主要在促成社會公眾對政策議題進行廣泛的、理知的辯論。它邀請不具專業知識的公眾,被提升到顯著的地位,針對具有爭議性的政策,事前閱讀相關資料並作討論,界定這個議題領域中想要探查的問題,然後在公開的論壇中,針對這些問題請教專家,最後,他們在有一定知識訊息的基礎上,對爭議性的問題相互辯論並作判斷,並將討論後的公民觀點,寫成正式報告,向社會大眾公布,提供決策參考。其核心概念在於,公民在具有充分資訊情況下反思以及理性判斷,共同思考公共議題以及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案,把衝突轉化為社區共同的學習過程,在尊重知性、共善價值的情境氛圍中,提升公共討論的品質,求取共識性的見解,讓政府能直接聽到人民理性的聲音,政策更能符合人民的需求。

從1987年以來,丹麥已經舉辦了二十次的公民會議。鄰近的韓國與日本,也曾舉辦過公民會議。在台灣,公民會議首先由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科技、民主與社會小組引進,推動2002年「先驅性全民健保公民會議」、2004年「代理孕母公民會議」、2005年「全民健保公民會議」。在該小組的學術指導下,北投文化基金會與北投社區大學攜手合作,於2004年引入「公民會議」的社會實驗工程,期望建立一套民主的討論平台,以形塑社區共識的可能性。

三、社區營造條例草案
我國社區發展工作主要依據1968年內政部頒行之「社區發展工作綱要」,各地紛紛成立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公共設施、生產福利和精神倫理等三大建設。近年來,台灣經濟、社會、文化與政治領域的轉型,使得社區發生相當大的變化;社區總體營造運動風起雲湧,強調結合行政、專業與社區居民之自發性,實踐由下而上的參與和規劃,採取跨部門的總合型發展模式,蔚為各級政府和民間團體有關社區工作的主流方向。社區居民自主意識逐漸提升,對於地方公共事務的參與需求越來越高漲。但基層社區民眾參與公共事務之機制迄未完備,對於小範圍社區(鄉鎮、街區與村里社區)的公共事務之參與權和提案權,現有法制尚缺完整保障,以致社區時因政治恩怨和派系紛擾,迭起爭端而斲喪民主自治精神,妨礙社區發展甚鉅。

行政院乃參考歐美與日本經驗,並歷經數十次專家學者和社區工作者諮詢,在既有基層組織體制與相關法規下,研擬較完備之社區自主營造與公民參與機制,行政院院會於2004年通過「社區營造條例」草案註8,現已送到立法院等待三讀通過。條例規定社區居民針對社區營造事務,得經由適當合法程序,制定適合當地個別需要之社區營造協定,作為行政單位與社區居民遵行之依據。條例也賦予各級政府和社區團體更積極的主動性和協調性,經由輔導、協調、審議及協定等方式,建構民眾心中之社區發展架構,並透過社區居民對社區公共事務之參與權,以營造健全的公民社會。

社區居民基於自主自治意識,得針對社區公共事務,依社區營造條例規定程序形成社區營造協定。社區公共事務之內容及性質分類如下:
1‧社區建議:針對社區公共事務之建議,提供權責機關作為施政或辦理業務之參考,或作為社區居民自我約
束及遵行之依據。
2‧社區憲章:針對社區未來發展和營造目標之基本原則,具有宣示、啟發、提醒、引導及規勸等作用。
3‧社區公約:針對社區公共事務領域所形成之具體行為規範,具有不同程度之強制力,包括罰則。
4‧社區計畫:針對開發、利用和保存社區土地、空間、景觀、環境及各種有形資產之實質計畫案,涉及社區
成員權利義務之規範事項者。

由於公民會議是審議式的、細膩的直接民主方法,能把公共利益的衝突之爭轉化為社區共同的學習過程,在尊重知性、共善價值的情境氛圍下,提升公共討論的品質,求取公共衝突議題的共識。這正與社區營造條例的精神吻合,公民會議是營造協定的操作機制之一,我們嘗試以「溫泉博物館何去何從」為議題,實地操作社造協定公民會議,希望將社造條例草案與公民會議操作經驗接軌,為社造條例的全面落實預作準備。

四、公民會議的運作程序註9
1.議題的挑選:
公民會議的議題以社會重大關切,具有爭議性,需要政府政策回應為原則。主辦機構可能是官方的,如衛生署啟動先驅性全民健保公民會議、代理孕母公民會議,或接受政府委託的民間機構,或由民間團體主動地發起。議題由主辦機構挑選,適合的議題範圍不可太過廣泛,必須要能夠劃定界線。例如,在北投社區的公民會議中,不可能討論整個台北市古蹟館舍或博物館的委外政策,這麼大的題目勢必會使討論失焦;但範圍也不能太過單一與狹窄,例如,溫泉博物館的應不應該舉辦哪些特展,也不適合作為公民會議的題目。

2.種子志工培訓營註10
由於這是第一次在社區操作公民會議,主辦單位邀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科技、民主與社會小組給予工作團隊及社區志工共6人,進行「種子志工培訓營」,種子志工也成為籌備、執行公民會議的核心工作小組。其課程著重公民會議操作的基本面課程,例如:公民會議與台灣經驗、會議的進行、如何招募公民小組、角色扮演、問卷設計、流程演練等,共16次實際的討論與操作,預先演練會議進行期間可能遭遇之情境,讓種子志工了解公民會議、具備實際操作的行政能力,並於會議前後統整各式資料與報告等,希望透過這樣的培訓,發掘出北投社區的種子人才註11。

3.組成執行委員會:
挑定會議主題後,主辦機構便需挑選適當的人選來組成執行委員會,負責組織與監督公民會議的進行。

公民會議討論的議題,是社會關切的,又有爭議性,必然牽涉到不同觀點的衝突,因此必須讓相互衝突的不同利益與觀點,能夠完整、忠實地呈現。由於負責組織與監督公民會議的執行委員會,對參與公民會議的成員的挑選、會議資料的提供、議程的建議等等,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執行委員會成員,應該有平衡性的考量,容納不同利益與觀點的代表,以避免造成偏袒,讓特定的觀點或見解所支配。典型的執行委員會的成員組成,從身份來說,通常包括來自學界的專家、產業界、代表公共利益的社會團體、社區組織,以及來自主辦機構的代表。

執行委員會任務還有:招募公民會議代表,收集、撰寫「可閱讀資料」〈readable material〉。可閱讀資料必須符合簡單易讀之條件,將原本用辭艱澀冷硬、過於學術性、專業技術性的知識及觀念,轉換成淺顯易懂的通俗文字,使一般公眾容易接受及瞭解。可閱讀資料之篇幅不可過長,也不可偏向某個立場;牽涉到立議與價值衝突的不同觀點,都要能夠平衡周延的呈現。這次可閱讀資料刊載於北投文化雜誌第七期,發行5000份,流通於社區,內容有:什麼是公民會議----公民參與的民主實驗、北投溫泉博物館的歷史及面對的問題、台北市政府管理博物館的經營模式、社區博物館案例介紹,附錄有:溫泉博物館近年參觀人數及年度營運經費一覽表、溫泉博物館大事紀、歷年來社區關於溫泉博物館經營定位的重要文章、公民會議的台灣經驗---先趨性全民健保公民會議、公民會議結論撰寫格式範例參考等等。

4.招募公民會議代表:
執行委員會組成後,即可邀請民眾來組成「公民會議,或稱公民小組(citizen panel)」。主辦機構透過公開的途徑,在適當的報紙、廣播媒體或網路上,刊登訊息,說明會議目的與討論主題,徵求志願參加者。所有願意學習會議主題的專門知識、開闊胸襟來參與討論的民眾,都在歡迎之列。不過,有年齡的限制,通常設定為具有選舉權資格的年齡為原則。參加者必須在報名信函中簡單介紹自己的背景,以及想要參加的原因。如果報名參加者很多時,執行委員會從志願參與的名單中,依據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職業和居住地等人口特徵,盡量呈現異質多元性,隨機挑選12-20人參與會議。參與本次會議的公民會議代表,共計15人,其中二人出席一次後缺席,完整出席的公民會議代表,共計13人。

5.預備會議
在會議開始前,執行委員會必須審慎選擇擔任主持任務的人選。主持人必須熟悉會議主題、具親合力、能夠誘導討論、協助形成結論,但不具強勢立場,促進成員互動交流、協助小組形成問題,掌控時間,維護每個成員的公平發言權力。

公民會議分兩個階段:預備會議、正式會議。預備會議通常利用兩次週末的時間,讓公民小組的成員能有所互動,熟悉所要討論的議題,閱讀和討論可閱讀資料,對該議題有了一定的瞭解之後,自行形成在正式會議中討論並詢問專家的問題。針對公民小組所要瞭解的問題,執行委員會協助提出建議專家名單,公民小組可對專家名單作增刪。專家名單確定後,主辦單位要求專家針對公民小組的成員所要發問的問題,以一般公眾能懂得語言,準備口頭與書面報告。

在大家充分確認相關會議事項,並且完成各項整備工作,諸如大至會議場地、會議期間住宿飲食等,小至與會人員名牌、茶水等的瑣碎行政事項,方得以進入正式會議的進行。

6.正式會議及結論報告
正式會議的召開,通常三到四天,會議像公共論壇,開放給媒體採訪,邀請民意代表和有興趣的居民旁聽。正式會議的第一天,先由專家針對公民小組事先擬定的問題作說明,並回答公民小組提出的問題。第二天,則由公民小組對專家群進行交叉詢問,讓個別專家進一步闡述觀點,也讓公民小組成員探究見解的差異。交叉詢問完畢之後,公民小組自行進行討論,並準備撰寫最後的報告,在報告中,公民小組力求對爭議性議題得到一致性的見解,但也指出無法達成共識的部分。最後一天,公民小組向專家、公眾和媒體公佈結論報告。在報告公佈之前,專家有機會可以對報告內容澄清誤解和修正,但他們不能影響公民小組所表達的觀點。我們將公民會議結論報告刊載於北投文化雜誌第八期,發行5000份,流通於社區。在丹麥,公民會議結論報告,連同專家所貢獻的意見,送交所有國會作為決策的參考,通常也是舉國注目的焦點。

五、結論報告註12及共識強度的類型
公民會議針對議題的結論,可能有高度共識,也有可能是強度低的共識,或是看法紛歧,難以勉強形成共識。公民會議的結論共識的強度,也是政策建議之參考指標。強度共識的結論明確,對於決策表達了清楚的立場與意見。

以本次社造協定公民會議為例,雖然經過長時間的討論之後,發現北投溫泉博物館採用不同的經營模式各有利弊,而無法達成共識註13(難以勉強形成共識部份),但是公民會議認為無論溫博館未來的經營模式為何,都應遵循下列七項共識(高度的共識部份),不論溫泉博物館採委外或公營經營模式,都必須延續溫博創館便建立的志工傳承特色。
1.古蹟本體絕不容許遭到破壞,凡具危險性或造成污染的經營方式不予考慮。
2.現有的經營模式過於單一,需要納入更多有創意的經營方式。
3.目前經費不足的情況嚴重,必須引入更有彈性的經營方式以籌措財源。
4.鼓勵社區與社團參與溫泉博物館的經營。
5.志工是社會的公共財,應將志工的培養視為溫泉博物館永續經營的特色。
6.強調博物館文化機能「質」的提升,以及危機處理的建全,建立評鑑溫泉博物館整體表現的良好機制。
7.無論是「公辦民營」、「公民合營」或其他任何經營方式,皆應契合上述共識。

其次,弱效力的結論止於政策方向的建議,對於內容的陳述也僅是舉例、說明,而非具體的決策要求。對於溫博的財源籌措的結論便是屬於弱效力的結論:「我們認為北投溫泉博物館的財源籌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1) 提出好的激勵方式,有效鼓勵民間開發產品(2)就地取材北投溫泉地區的資訊,來發行介紹北投和溫泉的文化叢書。……」

對於難以勉強形成共識部份,本次公民會議處理方式為:將贊成與反對的理由並列陳述,例如,結論報告提到:
但小組成員在此議題的討論中,仍無法對於北投溫泉博物館究竟應採「多元化」經營,或「專業化」經營達成
共識,以下我們便分別將贊成與反對的理由陳述如下,供外界參考:
1.支持專業化經營的理由:部分成員希望溫博館之內容能「溫泉專業化」,「集中北投溫泉來發揮」,藉溫
泉文化之內涵來提升溫博館三級古蹟之價值,也能讓熱愛北投溫泉的所有民眾對於北投溫泉之文化有更深
一層的了解與體認。
2.反對專業化經營之理由:然另有一部份成員則主張有這麼好的古蹟可以將北投文化發揚光大,為何不好好
利用呢?故反對專業化之經營模式。
3.支持多元經營之理由:支持多元化經營的成員指出,由於希望將北投文化發揚光大,且具有溫博館這麼珍
貴的古蹟,若將北投文化納入溫博館,以博物館為核心,結合社區力量,更能讓在北投土生土長之孩子對
於北投有更深的認識與認同。
4.反對多元化經營之理由:支持專業化經營的成員認為若將所有北投文化納入溫泉博物館內對於博物館這個
三級古蹟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且會使溫博館之內涵複雜化,故不能認同。

將贊成與反對的理由並列陳述,

以表達分享多元視野和看法,尊重認知的落差,讓我們學習到共識形成過程的可貴,執政者與社會大眾更能了解實際存在的多元意見,期使未來的決策能更包容與周延,其本質屬於無效力的政策建議。這正是公民會議可貴之處,為社區打造公民社會「公共討論平台」機制。

六、公民會議結論與政策影響
我們常面對參與者的質疑,為什麼花了那麼多的金錢、心血辦的公民會議,卻沒有明確的決策影響力?如果公民會議沒有「效力」,為什麼要那麼多人花那麼多時間來滿足主辦單位的民主實驗?這類的質疑在社區會不斷出現,特別越觸及地方利益結構的議題時,質疑會越加猛烈。若不能有效解消參與者的期望壓力,公民會議將很難平順進入良好討論的氛圍。

在台灣,民意除了可以透過民意代表表達,現行公共政策的反應途徑有:村里民大會、公聽會、選舉投票,公民投票,乃至於街頭抗爭等等。現行法規尚未賦予公民會議法律效力,對政策並無拘束力,但由下而上的會議結論,不但值得參與者驕傲,更值得執政者重視。而以國外經驗來看,也是以非直接、非強制的政策規範為原則,透過文化習慣、輿情影響決策。

然而,社區和居民仍然可以自發、自主地協議「公約」等協定,並自律地遵循,以嘉義縣山美社區發展協會為例,於1989年提出河川自治公約,明定達娜伊谷是山美村民共同財產,拒絕財團投資開發,15歲至50歲的山美人,有義務保衛。鄒族人歷經五年封溪保育,不僅回復原有清澈與生態,並成立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山美達娜依谷的自主經營模式,收取門票做為維持社區服務與福利之經費來源,某種程度來說如同一個小規模的政府運作,而這種自給自足型態是山美彰顯自主性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註14。

公民會議原本的開放精神與議程設計,會因為必須做出高效力結論的要求壓力而產生什麼樣的衝擊?關於此,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操作經驗來回答這個問題。因此,思索公民會議的結論、社造協定如何與與現行法令接軌,像都市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離島建設條例等,都是未來有待思考參與的可能性。

公民會議是面對社會爭議,幫助社會產生共識的一項工具,而不是政府推逶責任的藉口。如果社區對某項議題已經有了高度共識,政府便須負起決策與執政的責任,排除相關的困難,而不是以公民會議來作為迂迴拖延的回應策略。相對的是,在議題爭議剛起之初,整個社會還沒有累積足夠的相關知識之前,必須避免急功近利地舉辦公民會議,要公民會議代表來承擔做出選擇的壓力。同時,公民會議籌備費時,成本昂貴,並不是每一件社區提案都適宜以公民會議的模式來辦理。依我們的見解,公民會議的理念值得參酌,但是公民會議與社造條例施用之後的關係,應該有更嚴謹的考量。

七、公民會議與學習知識、傾聽與討論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陳東升教授曾一再鼓勵:我們一起開創台灣公民社會的新歷史。以北投文化基金會與北投社區大學的實務體驗,公民會議並不高深複雜,它是一套清楚嚴謹的程序,將參與式民主的核心理念轉化為可操作、可檢驗的步驟,使用者只要按表執行,便有更高的生產良率,可以促進優質的公共討論及其結果。

相較於台灣已經熟悉的公聽會、里民大會,或是公共論壇,公民會議的程序有何神奇之處,可以有更好的產出?我們認為,公民會議在支撐公共討論的物質條件以及良好環境氛圍的創造上,做了更多的努力。公民會議流程之中有三個環節,是重要的檢驗點,足以檢視公民會議的成敗與品質:
1.公民會議代表的招募條件與過程中的開放度與公平度。
2.可閱讀資料以及預備會議第一天的課程內容,其知識內容的嚴謹度與客觀度。
3.預備會議第二天,公民會議代表對於正式會議的問題形成以及議題設定的主導性與熱忱。

公民會議的核心理念相信,只要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公民也足以開啟其內在的經驗與知性能力,對公共議題的討論有所貢獻與回饋,進而激盪出美好的集體智慧。環境條件包含充分的資訊提供、後續諮詢支持系統、良好的討論空間以及成員之間信任感的形成。

由溫博公民會議的觀察,公民會議代表對於公共討論的信心、共善的價值與關懷都有正面的轉化,加強了公民會議學理上的論證。此外,我們的六人組成的工作小組也是直接受益者,經由種子培訓課程,承擔公民會議的主要行政事務。在過程中,我們感受到公民會議對於細節的要求相當嚴謹,且對於過程的重視甚於結果。這種嚴謹度產生了一種「質感」,既反映為會議的環境氛圍,也形成了會議的內涵,讓我們重新思索工作過程與目的之間的關係。

公民會議幫助居民經由良好的討論,鼓勵由私領域跳脫到公領域,由純粹求知的樂趣轉化到對於社會公共事務的關懷、了解與形成相互討論的氣氛,發揮集體智慧來解決公共爭議,在孕育學習與參與之間,反思與擴展的行動,這個核心價值相當符合社區營造的本質。

公民會議的安排角色扮演活動,啟發成員由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也安排專家諮詢,創造深入的對話的平台。因此公民會議除了是一個「會議」之外,還帶有濃厚的教育功能。這個教育功能有雙重性,藉由「學習知識」與「學習傾聽與討論」的特質,替會議鋪下了很好的基礎。其次,公民會議具備很好的社會教育效果,可閱讀資料、結論報告以及過程的公開透明,都為社會的公共領域累積了寶貴的社會資產。?

八、公民會議發展遠景
公民會議與社區營造的結合有令人期待的發展遠景,但是這條路仍存在一些結構性的困難需要更多的創意與努力來予以克服。

首先,「知識的取得」一直是全國與地域型公民會議的最大落差。由二代健保、代理孕母、溫泉博物館以及目前北投進行中的老街區都市更新公民會議的經驗,社區對於討論議題知識背景的掌握,一直無法呈現如同前兩者同樣嚴謹與宏觀的知識品質,無形中也侷限了公民小組的討論能力。如何突破「儉約的公民會議,儉約的知性價值」的困窘狀態,需要關心公民會議的朋友投入更多的關心。

「知識的轉譯」也是必須更小心處理的面向,問題不只是將相關知識轉譯為淺顯明白的內容,讓文化弱勢者也能理解。問題在於「什麼樣的知識」被看見了?以及「什麼樣的知識內容」被轉譯。兩者彼此相關卻不盡相同,我們強調既有知識的掌握與整理,也強調文化弱勢者的生活經驗以及在地知識,這些在生活中屬於「默會」的經驗知識,如何在可閱讀資料中被理解與被看見,然後予以適當的轉譯,提醒與會者以最大的善意與敏感度回到真實的生活面向,討論「眾人」之事。這些知識雖然隱微,但是在社區議題的處理時卻特別重要。

九、展望公民社會
正如一位公民會議代表說:「在未參加公民會議之前,我以為它像里民會議的翻版,雖然獲准參與,但興趣不高,更想不到會有什麼結果出現;參與之後,先聽專家介紹、瞭解意義內涵,以及各國實施情形,給我上了豐富一課。特別是會議進行中的角色扮演,與專家對談更覺趣味盎然,我認為這是教育也是一種訓練。」

另一位伙伴說:「雖然組員對溫博館的議題,或有相互嗆聲的看法與爭論,但經過幾次深度的討論與理性的對話,終於有了多面性共識的結論報告,充分展現了民主深化的精神,完成了一曲悅耳且多重的樂聲。結論報告的提出,不是等同於畢業,而是持續關心公共事物的開始。」

「公民會議是一種新機制,屬於新智識領域,主辦單位提供的資料充足,使我們不具專業知識的代表,能夠具有充分的資料來進行公共討論。並且從學習中瞭解民主時代除了議會政治之外,另有發聲機制,可以提高公眾對許多公共政策的參與和重視。」

這次公民會議,實驗性大於功能性,但得出與專家相近的結論,讓外界不敢小覷民眾對公共議題的爆發力。台大社會學研究所陳東升教授也表示,雖然這是全台第一次社區公民會議,但結論報告內容印象深刻,特別是會議跳脫是非二分法的政策思維,而是從共識中謀求結論,對台灣民主政治發展和地方自治歷史,都是無可磨滅的成就。

未來如何進一步落實公民會議,並擴展公民會議集聚的能量?北投社區的經驗正在發展中,值得密切觀察。

我們繼續在2004年10月,舉辦「北投老街區的明天-創造我們的生活環境公民共識會議」,除了實體面對面的公民會議,我們發展出網路視訊的「線上公民會議」同步進行。之所以會有線上會議,主要的是行政成本以及可行性的考量;實體公民會議的舉辦往往曠日費時,至少需花三個月的時間,這對具有時效性的議題,有緩不濟急的缺點;而且只有邀請12-20位公民參加,較不符合經濟效益。網路具有即時傳遞的功能,低成本,加上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參加的民眾可以來自四面八方,討論的議題可更擴及更大的全國議題,線上所提供的相關議題資訊可隨時點選閱讀,互動討論更是即時且不限於開會時間。

另外,2004年11月的「八仙圳整治工作坊與社區公聽會」,是以精簡版的公民會議精神來操作,審慎準備的基礎資料,事前送到社區每一家戶手中,讓社區居民在充足知情的情況下,來參與討論。公聽會的議程與邀請學者,也由工作坊中的參與者共同決定。此一公聽會在運作節奏與資源面上更接近社區的日常生活,我們對於此一計畫的發展充滿好奇與期待。

同時,我們也欣然看到「北投溫泉博物館何去何從」公民會議代表成立社團。這個社團透過社區的資訊轉介,選擇台灣各地最新公民會議的議題與可閱讀資料供內部研讀與討論,也參與其他公民會議的籌備,以過來人的經驗,幫忙閱讀會議資料,提供意見。我們也與該社團合作,將於11月底舉辦北投溫泉博物館社區公共論壇,以北投溫泉博物館公民會議的三大結論為主軸,與更多的居民對話。這個發展,減輕了「公民會議活動化」的疑慮,也提供更長的過程,來觀察公民會議參與者的公共態度轉化。

2004年10月,行政院游錫?院長在「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指出,行政院將落實建構文化公民社會,期許大家共同承擔起建構公民社會的責任,讓公民社會的理想早日實現註15。

十、以社造協定公民會議做為社區公共議題操作的可行性
社區營造是深化民主的過程,落實草根參與的機制,城鄉差距、生態危機等民眾最切身關心的公共議題,正如哈柏馬斯的公共討論理想:公民參與、公共討論和訊息傳播與學習,提供社區居民藉由公共討論,來瞭解公共事務,形成公共意志,社造協定公民會議的參與模式,是一條值得嘗試的途徑。藉由社造協定公民會議的公共討論機制的建構,提供台灣開創公民社會實踐一項可行的方法。

*感謝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科技、民主與社會小組團隊、文化大學李永展教授學術指導、北投文化基金會張鈺微小姐、陳姿安小姐、北投社區大學鄭人豪主任秘書及公民會議種子志工陳佩研小姐等提供寶貴意見及協助。

執行委員會會議


種子志工培訓營


結論報告發表會


台灣大學社會所陳東升教授、 政治大學社會所顧忠華教授、北投文化基金會洪德仁董事長、 北投社區大學潘蓬彬主任一起頒贈結業證明

備註:
1 本文引用:洪德仁、潘蓬彬、楊志彬,2004,公民會議與社區營造─以北投社區社造協定公民會議為例,社區發展季刊,
108期,內政部發行。
2 洪德仁,2003,社區行動力是現代公民的實踐,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第12期,
http://www.cesroc.org.tw/eNEWS/index12.htm#a1。
3 夏鑄九,2004,全球化下的台灣公民社會,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第33期,
http://www.cesroc.org.tw/eNEWS/index33.htm#05。
4 鄭人豪,2004,公民會議在北投,第一屆台北學學術研討會,台北市教育局、北投文化基金會、北投社區大學,台北市。
5 牧野篤,2004,學習從認識社區文化開始,第一屆台北學學術研討會,台北市教育局、北投文化基金會、北投社區大學,台北市。
6 台大社會所TSD科技、民主與社會網站 http://tsd.social.ntu.edu.tw/
7 林國明,2004,什麼是公民會議?台大社會所TSD科技、民主與社會小組網站 http://tsd.social.ntu.edu.tw/tc1.pdf
8 康俐雯,行政院通過社造條例草案 陳其南:為台灣社造發展提供法源基礎,自由時報,2004年2月5日。
9 楊志彬,2004,北投溫泉博物館何去何從?社造協定公民會議,北投文化雜誌(7):6-7。
10 林祐聖,2004,我對培訓營的心得想法,北投文化雜誌(7):8。
11 陳佩研,2004,種籽工作坊的所感所得,北投文化雜誌(7):9。
12 北投文化雜誌第八期,2004,北投文化基金會,台北市。
13 楷書體部份為引用北投溫泉博物館何去何從社造協定公民會議結論報告,同註11。
14 李永展,2004,「社造條例草案」試行計畫的浮光掠影,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第33期,
http://www.cesroc.org.tw/eNEWS/index33.htm#02。
15 陳玲芳,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閉幕游揆盼營造多元價值觀社會,台灣日報,2004年10月19日。

--------------------------------------------------------------------------------

驚天動地60 秒   有許多的地方性、全國性公共議題需要您的關心、建言!
‧ 「聚落活保存」經驗交流:樂生院民大年初四訪寶藏巖(與數個台北市古蹟)
‧ 副總統赴樂生院 院民不滿呂秀蓮發言
‧ 無價的人權與文化受侵,呂副總統賠得起嗎?樂生院民回應記者會
‧ 我們是搬家 不是住院
‧ Lepers protest to save their home

--------------------------------------------------------------------------------

活動快訊
‧ NPO組織經營暨專案操作管理經驗交流研討會暨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第五屆第一次會員大會
‧ 城市文化空間巡禮-嘉義郡役所
‧ 城市願景論壇
‧ 新港客廳--新港人招待人客ㄟ好所在




發行單位: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電子報編輯小組 Compilation by Vincent Hsu!!
版權所有,未經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電子報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創刊日期: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陳錦煌 理事長
電  話:(02) 2395-6771、(02)23930629 傳真: (02) 2321-6487



www.cesroc.org.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社造電子報《NO.69》

95年03月10日 星期五 「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經驗分享」-專刊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王秀雲校長專訪 鄭婷方/採訪整理/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 專題報導 ‧一閃即逝的社區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