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社造電子報《NO.69》

95年03月10日 星期五


「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經驗分享」-專刊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王秀雲校長專訪
鄭婷方/採訪整理/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

專題報導

‧一閃即逝的社區營造資源中心留下了什麼?
黃世輝/內政社造資源中心計畫共同主持人、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寄望社區營造源遠流長
吳崑茂/社區營造資源中心主任、東海大學兼任講師

「從社區探索台灣」專欄

‧若有行善的力量
許馨予/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

驚天動地 60秒

‧本期相關內容

活動快訊

‧本期活動相關內容


「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經驗分享」-專刊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設置「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是「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重要子計畫之一, 94年8月內政部委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設置此社造培力機構,以累積與發展台灣特殊情境的社區營造知識與技能,發揮教育培訓社區工作人才,促進社區健全多元發展之功能,主要工作重點包括:專題研究與教材研發、人才培訓與展示諮詢、計畫整合與協調。一方面累積台灣社區營造的本土論述與知識基礎,二方面進行社區工作的培力與深化。94年度「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案已經結束,主要以社區營造學會在南投縣草屯鎮設置的資源中心為整體工作主軸,串聯包括仰山文教基金會、星火燎原工作室、吾鄉工作坊、高雄市公共事務管理學會等四區培力團隊,以及長榮大學社會力研究中心黃肇新主任、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林依瑩執行長的協力合作。

雖然內政部尚未表示95年是否有任何延續計畫,但94年度的執行經驗,正如黃世輝教授於文中所說的「這一段不算成功的嘗試卻有必要好好地整理一番,不然同仁們的辛苦付出就白白浪費了!」,所以這次的專題特邀請計畫共同主持人黃世輝教授和社區營造資源中心吳崑茂主任針對計畫的執行過程提出經驗分享,並感謝所有參與協助本計畫的師長先進及堅強認真的工作伙伴們。

「從社區探索台灣」專欄,由一位年青醫療專業者,現任職於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的許馨予醫師,與大家分享她在北投進行「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社區健康營造課程」,有機會走入社區,與志工一起關懷獨居老人、進行衛生教育、培訓志工等社造工作的心路歷程,以及她對於社區營造的感想和建議。

本期「封面人物」專訪學會的監事王秀雲校長,「一派悠閒的輕裝打扮,溫柔的態度,堅定的眼神和流利的口才」是貼切的特寫鏡頭,她擔任八年台北縣柑園國中校長,也是推動柑園地區教育與社區結合的柑園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豐富的社造及教育經驗必然帶給讀者深刻的印象與學習,想起而行到柑園走訪一遭呢。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王秀雲校長專訪
鄭婷方/採訪整理/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

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
鄭婷方採訪整理/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
一派悠閒的輕裝打扮,溫柔的態度,堅定的眼神和流利的口才,是擔任八年台北縣柑園國中校長,也是推動柑園地區教育與社區結合的柑園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秀雲給人的第一印象。

原本是台北縣米倉的柑園,在民國八○年代以後,隨著柑園大橋改建和北二高通車,成為交通樞紐,小小九平方公里的柑園,竟充斥兩千多間鐵皮屋違建工廠,僅存的稻田一片荒蕪,不僅柑園國小的優秀學生大量外移到都市求學,柑園國中也頻傳煙毒及違規事件,當時擔任柑園國中校長的王秀雲發現,隨著柑園景觀物換星移,原本傳統農村的勤勞淳樸美德消失了,她於是決定致力找回失去的鄉土精神價值。

因為覺得台灣的競爭力在下一代人身上,王秀雲校長把抱負鎖定在「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她強調孩子不能做失根的蘭花,要有地方識覺,要認同自己生長的土地。

王秀雲校長說做就做,從大量舉辦藝文活動,到籌組自己的種子薩克斯風重奏團、合唱團,讓有繁重壓力的柑園國中生,從音樂中獲得心靈舒展,並涵養血濃於水的故鄉情感和團體紀律。柑園國中,從產業及優秀學生流失窘況,到成立學校鄉公所,班級小社區,學生自治頗上軌道,柑園的孩子早一步開始關心自己居住的鄉土,和柑園發生的大小事。

柑園文教基金會旗幟鮮明,以教育為主軸,百分百杜絕政治力介入,拒絕許多地方角頭或政治人物,藉基金會舉辦的活動之便,行拉攏選票之利,這般不近人情的大公無私,也曾一度飽受攻擊,但讓王校長感動的是,柑園的鄉親都很幫忙,只要登高一呼就有很多義工們就自動就位,一件又一件完成當初在他腦海裡的計畫與夢想。

不當柑國國中校長以後,王校長開始籌辦嶄新的桃子腳國中小,總是笑瞇瞇的她說:「我從孩子們身上,看到生命的熱情」。就算新的桃子腳國中明年開始招生後,王校長只剩兩年校長任期,她堅定地說,卸下校長職位仍會一本初衷,站在第一線當老師,穿針引線,當個無名的推手,繼續培養有興趣,有能力,有習慣參與公共事務的社區公民。


從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裡,王秀雲看到台灣的力量。在她眼裡,每一個社造團體都能逐漸找到自己光芒,縱使常常聽到經費短缺的求救聲音,王校長只願每個團體都能往自立營造走去,不受政治力的操弄,保持如柑園一樣最單純的原始方向。

專題報導

‧一閃即逝的社區營造資源中心留下了什麼?
黃世輝/內政社造資源中心計畫共同主持人、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一閃即逝的社區營造資源中心留下了什麼?
@黃世輝(內政社造資源中心計畫共同主持人)

一、社造資源中心是什麼?
內政部的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案結束了,而且確定不會有延續計畫,這時候還要問「這個中心是什麼?」好像已經沒有必要,但是身為不支薪的共同主持人之一,這一段不算成功的嘗試卻有必要好好地整理一番,不然同仁們的辛苦付出就白白浪費了!
回想起來,當初到內政部投標時的ppt檔案上寫的標題是「迴游與增長──支持社區營造的活水與魚梯」,當時的想像是:「村里中的頭人、幹部,無論是入門者或經驗者,在從事社區營造工作時,隨時都需要重新充電,如同鱒魚在迴游中不斷吸收養分、自我成長,而社造資源中心就是支持這種學習的活水及魚梯」。那麼今天想檢討的是:活水為什麼活不起來?魚梯為什麼中斷?往後該怎麼調整才會順暢能行?
先看一下內政部對社造資源中心的想像,其工作內容亦即其功能包括:1)專題研究發展、2)研習教材及系列叢書編印、3)社區營造種子教師、4)研習訓練(含社區觀摩、社福觀摩、社福研討會)、5)輔導諮詢、6)實驗社區、7)宣導及展示等。
這些工作項目簡單說包括了社造研究、書籍編印、研習活動、輔導諮詢、實驗社區、宣導展示等方面。規劃上可以說包含廣闊,如果每一項都能做好,就會有一定的成果。中心在努力執行之後的確實際達成了一些成果,但也隱含著許多問題,稍微分述如下
1)社造研究方面經費不足:當今台灣社造所面臨的問題當然很多,例如資源集中明星社區、社區產業行銷困難、社造課程一再重複、多數村里長迴避社造、社區能力缺乏指標判斷、非營利組織永續經營…等。內政部有心將社造推動所面臨的問題透過學者的研究來釐清,真是好的構想,可是在執行經費有限的情形下,只有一個研究計畫成形,就是由鄭晃二教授主持的關於社區能力指標的研究。鄭教授的指標設定有其道理,但是要詳細分出等級卻不是容易的事情,在判斷上或許還有不易評定的地方。那麼,除了社造能力指標以外,為什麼不多做點研究計畫呢?多數同仁的答案是經費不足。但是事實上內政部並未限制各大項工作的經費分配,所以其實是其他項目分配掉了,才沒有足夠經費支持第一項。
2)書籍編印方面時間太趕:內政部指定的書籍編印包括社造教材3冊、社造叢書3冊、社區照顧教材6冊。整個計畫簽約執行是在7月,因此只有半年時間要編印完12本書,真是可怕的工程,尤其,如果我們希望一本深入淺出,可讀性良好的書籍,就不能這樣急就章啊。看來,我們對於承接這個計畫案可能過於樂觀。在仰山、吾鄉、弘道與長榮大學的努力下,目前據悉已經完成,真是不容易。
3)社造教師方面一蹴難及:內政部希望培訓包括大專院校教師在內的種子教師,使成為縣市政府的社造講師。一般而言社造講師往往需要具備理解社區、發現社區問題、結交社區感情、解決社區問題、提升社區視野、撰寫社造計畫、執行計畫經驗…等多方面的能力,並非由幾次的講習就可以適任。實際上請各分區團隊執行種子教師計畫時,各分區多數請熟悉的社區領導者或幹部,或社區規劃師來參加。其中有些人已經擔任社造講師,有些人則比較沒有講師經驗。但是無論如何,社造講師不是一天的培訓可以速成。這件事的另一面是,誰才有資格擔任社造講師?並沒有一定的標準,雖然目前多數是「憑實績」「憑口碑」與「憑教授」,但前兩者還是比較可信。而很多社區也學會小心地聽取講師的內容,選擇自己適合的部分。
4)研習訓練方面無法長期:依據過去文建會社造中心的經驗,短期的培訓可以觸動人心,但未必帶來實質的行動,因為參與者回到社區之後仍然要面對困難的社區結構,包括人際、派系、固有概念…等,許多人回到既定結構之中就感覺無力撼動。所以培訓往往需要長期陪伴的方式,才能在參與者試圖突破時給予適時的協助。可惜,依照內政部的經費,並無法發展出長期培訓的模式。
5)輔導諮詢方面欠缺支持:基本上提供諮詢輔導需要的是經驗豐富的人才,以日本的三鷹社造中心、世田谷社造中心而言,每週有固定時間提供現場諮商。在內政部此計畫案中並無法達成現場諮商,但可以做諮詢轉介。可是前提是大家知道來利用此管道。社造資源中心尚未打開知名度就已經要關門,令人惋惜。另外,在四個分區團隊(仰山文教基金會、星火燎原工作室、吾鄉工作坊、高雄市公共事務管理學會)的負責協助下,分別選出了四區的「弱勢社區」35個做為「新願社區」,實際給予輔導,但一樣並沒有社造經費資源的投入且時間短促,所以效果也難以預期。
6)實驗社區方面略有小成:內政部的計畫是各找一個處理社區協定與處理社區照顧的社區來予以協助。我們邀請大二結文教促進會及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分別選了宜蘭縣鎮安村及台中縣的一些社區,但實驗社區只分配到各15萬元經費,在資源支持不算充裕的情形下大二結完成社區討論,弘道則協助了多個社區成立老人關懷站。
7)宣導展示方面方興即止:我還記得同仁們舉辦了社區福利服務一日體驗活動,使許多參與者理解到擔任社福志工究竟是怎麼回事;還有,展示室終於在二月份完工。然而後續計畫停掉的關係,才完成的展示需要拆宜他處,真是可惜。

二、社區營造資源中心的問題
依照內政部的評選須知,社造資源中心的定位如下:
1)研發與培訓的角色:建構社區營造指標研究,協助社區提升營造知識與技能。
2)輔導與諮詢的角色:建構社區營造知識成果,提供弱勢社區專業輔導與諮詢。
3)分享與交流的角色:建構社區營造交流平台,促進社區學習觀摩及多元發展。
再從前一節的資料來看,內政部社造中心所看見的問題都是對的,社造問題需要研究、社造與社福需要推動的簡易教材、社區數量龐大所以需要種子教師、社區頭人與幹部需求再學習、社區問題需要有諮商管道、社區協定與社區照顧等新作法需要實驗看看、內政部在社造與社福上的努力需要宣導出去,這些都是正確的方向,那麼問題是出在目標設定、執行方式建構、經費規劃、工作協調與行政協調等幾方面吧。
1)目標設定方面:對於種子教師與培訓,內政部要求的僅止於完成培訓工作,但成效如何?如果短期培訓的話,效果不會太好,如果要長期培訓的話經費又不足。另外,邀請四個分區團隊參與,最主要是想實踐對弱勢社區的培力,但弱勢社區沒有足夠的人才與經費支持也難以產生效果。這樣看來,種子教師、研習訓練、弱勢社區輔導,原本就是我們目標設定錯誤、執行支持不足的情形。
2)執行方式建構方面:學會的人員與各分區團隊的人員其實都有不少社區營造的經驗,如果給予足夠的能量支持,就可以實際去培力社區。在這計畫中的兩個實驗點各自有15萬左右經費,所以還可以完成一些成果,例如弘道便協助多個社區建置了社區關懷據點。新願社區方面則止於初步的社區理解與觀念溝通。
3)經費規劃方面:總體經費看似龐大,但在各工作項目分配之下反而發現,時間與經費都不足以完成良好的計畫。例如12本書的編印便無法付出理想的稿費。同時在經費分配方面,展示工程、辦公室建置等硬體合計花費了300萬以上,且為內政部規定必須執行項目,再加上書籍編印等費用,因此可以用在諮詢輔導的就更少了。
4)工作協調方面:這個計畫包含了弱勢社區的輔導,而良好的輔導需要就近陪伴。社造學會曾經執行921震災家園再造計畫,派遣人員分赴中部各社區給予關懷及協助,因此由學會自己來執行也非不可行,但是如果有在地團隊可以合作,那麼就近陪伴的實踐就更好。在這樣的想法下學會與原本負責文建會社造中心的四個團隊合作,期待輔導工作達到成效。但是畢竟是不同的團隊,學會與四團隊間難免有文化不同、做事方式不同的差異,增加了工作協調的困難。
5)行政協調方面:對於金額頗大的社造資源中心計畫,內政部的仔細督導是當然的,但是也出現幾個問題,包括行政資料需求頗多、口頭協定無法確認、對參訪點的意見不同…等。當內政部社造相關業務轉變成為委外工作時,對於承接單位的要求似乎就不是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立場上了。

三、小結:事後諸葛的建議
雖然社造資源中心已經短暫如流星劃過,我們還是想從這裡面學到一些教訓,我自己大概有以下幾點心得。
1)多種計畫項目複合的結果是否能促成相加或相乘效果,要看計畫項目間如何可以相互應用。例如編印教材與種子教師培訓,時間能夠搭配的話,教材就可以做實驗。問題在於多數項目之間這次在時間上並無法搭配,故建議計畫執行給予較為充裕的時間。
2)經費估計建議要更為準確,才能預估原來規劃的理想是否有達成的條件。例如弱勢社區的照顧也需要適當的支持性經費。
3)村里長社造培訓如果僅止於課程規劃並沒有良好作用,例如實際前往上課時發現會場中真正出席的村里長並不多,許多民選的村里長都迴避社造培訓,建議考慮從制度變更著手,例如與社區協會合併、廢除村里長、創建社區規劃資格制度…等。
4)計畫進度需要嚴格自我控管,建議進度危機出現時要有預警制度,以便提醒相關工作者追上進度。
5)與內政部的協商決議需要正式行文,使官民雙方在良好的行政程序及互信機制上互動運作,但建議內政部也考慮簡化所需行政報表的填寫。
6)在鼓勵弱勢社區從事社造方面,建議建構新的專案計畫,使長久以來未被關照到的社區有開始啟動的可能,並造成社區組織與結構的轉變。
7)社造與社福不需分家,社造是方法,社福是目的,故建議社會福利工作的社造化,以便使社福工作更加推展出社區人自主互助承擔的社造精神。




‧寄望社區營造源遠流長
吳崑茂/社區營造資源中心主任、東海大學兼任講師

寄望社區營造源遠流長
吳崑茂/社區營造資源中心主任、東海大學兼任講師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重建區在重建過程中,許多鄉村社區也同時進行社區營造工作,累積一些成果,像大雁村澀水社區、鹿谷小半天社區、埔里桃米社區等,值得欣慰。
      我在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任職時,對於社區營造工作也有所參與,包括推動成立社區營造小組,並督導本項業務。
     9212月離開重建會後,仍然持續關心重建區的社造工作。9410月下旬,我的老長官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陳理事長錦煌打電話給我,他說學會7月起接受內政部委託,在草屯建置「社區營造資源中心」,因為中心主任賴孟玲老師另有他就請辭,要我去幫忙,我就奉命前往上班。
     這項工作基於一些主客觀因素,執行中面臨許多困難,勉力以赴,在952月底陸續完成委辦工作。
在業務執行過程有許多深刻的經驗,值得爾後辦理類似業務之參考。
(一)委辦業務龐雜
        內政部委託辦理社區營造業務,項目繁多,包括本會自行辦理的村里長培訓追蹤分析、展示室及圖書室建置、網頁建置、志願服務業務宣導等;另外委由星火燎原工作室等社造團隊辦理新願社區輔導、社造叢書編纂、專題研究等。以現有人力配置以及既定期程而言,有備多兵分之感。宜簡化業務項目,集中辦理與內政部業務有關之重點業務項目,例如社區關懷據點輔導、培養村里長參與社造熱誠等,以收深化效果。
(二)社造叢書編纂時間緊湊
        叢書編印是本項計畫重頭戲,內政部非常慎重,學會亦本負責任態度,經常與承辦團隊溝通。編纂十二本書,不僅數量多,而且審查作業繁瑣,包括各書單元內容大綱先送內政部修正,撰稿完成後,學會召開兩次審查會,每次審查意見經送承辦單位修正,報送內政部核定。審查過程非常費時,雖然學會自從75日簽約以後,積極進行,仍然無法在預定時間內完成。
(三)行政程序繁瑣
        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與內政部、四分區之間的行政程序繁瑣,花費許多時間在公文往來及協調上面,包括工作執行、報銷手續,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磨合,才能彼此適應及有效行政運作。
(四)展示室對外推廣
        展示室規劃建置甚費時間,延至本年215日建置完成,必須充實內涵,引進各社造單位輪流展示其社造經驗及成果,並且積極對外投射才有意義。
(五)圖書室收藏持續蒐集
        社造圖書資料應該力求完備,然而社造圖書蒐集不易,雖然目前已蒐集相關書籍1400多冊,但還是不足,有些政府單位及民間機構的研究報告、社造資料,因未對外發售,或存量不多,不易取得,有待繼續蒐集。
(六)新願社區輔導
        社區輔導工作是長期性工作,在94年度計畫中,委託四個分區輔導,由於這些社區在社造條件而言相對不足,剛起步,無法立竿見影,輔導績效有待繼續觀察與推動。
(七)專題研究
專題研究目標係針對社區工作者之社區營造能力指標分析,作為培力課程規劃之參考,這項分析甚有意義,但是因為牽涉許多變數,要客觀的建構分級標準,有相當難度,因為在作業中的訪問過程,會不會因為受訪者的認知差距或面子考慮,以致難以精確掌握實際狀況,有待檢驗。
(八)深耕與培力
台灣推動社造工作有一個特徵,不管是政府或是民間部門都有「急功近利」的傾向,希望在短時間呈現亮麗的成果。社造經驗及成果需要長時間累積,無法一蹴可幾。由於政府的補助案常是短期間的,甚至是一年的計畫,扣掉規劃時間,還能有多少有效執行時間?驗收的成果有時只是呈現一些堆砌的成果,不見得能夠持續發展下去。有許多計畫在外來補助資源結束後,隨之萎縮,過去的努力也付諸流水,令人惋惜,這是政府及社造界要共同深思的課題。
     政府多年來對社造推動、協助不遺餘力,在社造界卻有感謝、也有抱怨。讓社造界不能適應的包括行政監督關卡,社造團體難以配合的核銷手續,社造界許多精力與時間虛耗在行政程序中。政府最應該做的是授權與培力,監督與審查不是推動社造業務的重點與初衷。在民主多元的社會,其實社區組織爲了永續經營,自然會有一套組織內的合理審查機制,政府不必過分介入。

       內政部委託辦理的「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原先規劃三年計畫,由於95年度內政部經費在立法院被刪減,本中心隨著業務結束而停止運作。面對這樣的結局,同仁內心五味雜陳,雖然突然間如釋重負,但也有幾許的無奈與惋惜。值得欣慰的是,大家從中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這是參與本項計畫的最大意義。

「從社區探索台灣」專欄

‧若有行善的力量
許馨予/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與北投文化基金會正在進行「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社區健康營造課程」,迄今已有3位第一年住院醫師接受各為期1個月課程,和我們走入社區,與志工一起關懷獨居老人、進行衛生教育、培訓志工;2月份課程結束時,許馨予醫師留下她的對於社區營造的感想和建議,做為一個陪伴她走過這個月學習的我,在得到許醫師同意,我們一起來分享這位年青醫療專業者參與社區營造的心路歷程。(洪德仁謹誌)

陰雨綿綿的農曆正月初六,「社區健康營造課程」的開課日。我的心情如天空一般的灰暗。洪醫師熱情地用投影片介紹課程時,我的心中盡是對「北投文化基金會」、「社區健康營造」、「社區經營」、「多元就業計畫」等名詞充滿疑惑。不熟悉的作業模式所帶來的焦慮讓我對未來一個月的行程既期待又充滿著不安。開學日的第一天,幾乎可說是「北投半日遊」。脫下醫師服的我,對這半日遊的行程除了驚嘆,更充滿疑慮。綿綿細雨伴著山腰上櫻花盛開的善光寺,著實令我訝異自己身居北投七年竟不知這一處充滿詩情話意的地方。然而另一方面我也看到許多粗糙的公共建設,像溫泉區漫無法紀的管線、荒置的殼倉,如何化腐朽為神奇?這也是社區營造的一部分嗎?要如何著手?我捫心自問:「一個醫生,有能力為這個地方作什麼嗎?若我是這個社區的醫生,我的著力點在何處?社區健康營造對我眼前所見的有什麼幫助嗎?難道公權力是這麼的令人失望嗎?」帶著悲觀的情緒,我開始了這一個月的學習,但是奇妙的事就在這一個月中慢慢地發生。

在熟悉的醫療環境工作了一段時間,我發現自己的眼界變得很狹隘。值班的疲勞加上面對病人病況惡化的壓力,往往下班之後的生活只剩下用餐及睡眠。雖然我巳經在北投住了七年,但是北投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剩下自己所居住的建築物。對周遭的環境雖熟悉卻沒有太大的情感。好不容易有個機會暫時遠離「白色巨塔」的生活,渴望讓自己喘口氣,但社區營造的課程對我而言幾乎是完全陌生的議題,甚至「它」是不是只是一種口號,一種無法達成的理想。因此,一種莫名的恐懼及壓力油然而起。

然而當我真正地參與社區活動,慢慢理解基金會在各方面的努力,我不再認為社區營造只是一種虛浮理想的烏托邦世界。當我花下心力,當我看見了問題,當我看到許多前輩們在問題中如何尋找出路,我知道我所看到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當我仍處在「置身事外」的情況時,我總是認為基金會裡的同仁真是如同唐吉訶德,有的是只是執著和熱情而不顧現實困境。但是上帝的話提醒了我:「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4)從一次次和洪醫師或其他同仁的對話中,我知道他們的確也了解問題的所在。為什麼他們仍要作下去,因為北投實在太可愛了,這地方有願意付出的居民和里長們,這地方有一群需要被照顧的人,我漸漸也被感動了。

當我重新定義自己的醫生價值,為自己尋求在社區的定位時,我發現我可以單純的只是一位上下班的開業醫師,我可以是一位走入民眾家中作健康關懷,走入社區推動健康生活的專業人士,我可以是這個社區的「醫生」,不只醫人,也醫這個社區的人文和環境。在發現問題,試圖尋找解決改善方式的過程中,我發現專業是讓我能在社區服務札根的關鍵。不論是社工、營養師或是護理師,因著他們的專業使得我們可以在推動健康議題上有所支援。

即使我巳經知道老人醫學是未來的顯學,但老人醫學要作什麼,能提供什麼別於其他專科的服務著實讓我迷惑。這個月在社區實地訪視老人,看到慢性疾病帶給他們甚至照顧者生活上的困擾,卻似乎沒有一個醫生能夠為他的疾病面,生活面及需求面作整體的評估。一個患有高血壓的婆婆肩負著照顧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兒,女兒帶給她心理上的困擾實在地影響了她的血壓控制。若沒有進入這位婆婆的家中訪視,單單利用門診的治療是很難發現這樣的問題。當然這位長者所需要的不只是疾病的照顧,如何轉介資源協助婆婆的女兒有適當的工作或安置,是我們可以努力的目標,但也同時牽涉關乎整個國家的社會政策。而未來擁有老人醫學專科的醫生在長期照護上,是否也能扮演如日本介護保險中「個案評估者」的角色也令我期待。這樣的體認讓我對未來學習老人醫學上是很有幫助的,因為我先看到了問題面,在日後的學習我便知道我的方向在那裡,我該學習什麼內容。另一方面我非常慶幸自己能夠參與社區營造的實驗性課程。我相信只有實際地去參與,才能真正體會社區健康營造的困難與未來方向。

在這個速食時代,凡事要求立竿見影,但這個月的學習讓我體認:要作社區營造,不是用企業化經營模式來執行,不能要求所得的和付出成正比。聖經約翰福音十二章24節: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因此我始終認為,要作,就要盡力去作。也許我們付出大量的心力卻只影響、幫助了極小的族群,但若我們看重每一個人的生命價值,一切都是值得的!謝謝上帝讓我有機會來到北投文化基金會向洪醫師、堂華、家慧、鈺微、姿安以及社區的志工們學習,謝謝你們幫我重新打開生命的視野,讓我能夠重新省思身為家醫科醫師在社區的責任。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箴言3:27)。願彼此共勉之。(刊載於台灣日報文化版95/03/06)


驚天動地60 秒-有許多的地方性、全國性公共議題需要您的關心、建言!
‧【青年樂生聯盟聲明書】 北縣府欺騙社會,民間從未認同僅保留40﹪樂生院區的機廠變更方案
‧ [從樂生出發--文化保存的昔日.今日與展望] 系列論壇!!敬邀各位朋友前來參與
‧請各NGO團體 支持連署 環保團體的環境權入憲連署!!!

活動快訊

‧2006年社區營造學會會員大會活動
‧社區營造學會--徵人啟事
‧社區營造學會 --95 年會員調查問卷
‧3/25來駁二。讓你放鬆又享樂!!
‧全景紀錄片--在中寮相遇 加映消息 3/11於台南 3/18於台北放映
‧[TYCF] 徵求4/8反雲林斗六湖山水庫演唱會工作人員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網站開台囉!!
‧2006屏東縣政府文化局第一期藝文研習班招生囉~
‧2006逗點創意劇團【石頭湯】社區巡迴演出徵求合作社區
‧傳象設計集團徵人啟事
‧文山社大製茶體驗招生
‧八色鳥叫春--陳昇、陳明章、客家歌手林生祥、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反ㄅㄚ` 權演唱會系列活動
‧北投文化基金會新聞稿 --- 多元就業方案, KMALL 攤位活動成果展
‧國家永續發展會議 分區座談 歡迎報名參加
‧城市對話系列講座----韓國清溪川案例分享座談會
‧森林小學朱台翔校長2006年巡迴演講-教出會思考的小孩







 發行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創刊日期: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陳錦煌 理事長
 主   編 :陳淑敏
 責任編輯:陳淑敏  底圖提供:Vincent  Compilation by Vincent Hsu!!
 電  話:(02) 2395-6771、(02)2393-0629 傳真: (02) 2321-6487
 版權所有,未經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電子報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www.cesroc.org.tw

社造電子報《NO.64》

94年12月23日 星期五


「社區長期照顧」-專題報導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我所認識的榮漢
陳柏羽/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研究所研究生

專題報導

‧窮則變;變則通!
成亮/屏東基督教醫院常務董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打造長期照顧新紀元 —談我國長期照顧制度規劃與願景
傅立葉/行政院政務委員


‧台灣老人社區照顧:理念、現況、問題與對策
蘇景輝/輔大社工系副教授、社區營造學會會員

「從社區探索台灣」專欄

‧由十字社區團隊學習看社區營造的永續經營
蔡秀美/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副教授

驚天動地 60秒

‧本期相關內容

活動快訊

‧本期活動相關內容


「社區長期照顧」-專題報導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親愛的朋友!在一波波強烈冷氣團吹襲下,我們明顯感受到冬天的威力,希望您歲末之際多加保重身體。吃過熱呼呼的冬至湯圓,即將揮別2005年,迎接充滿希望的一年,我們衷心感謝您一年來的支持與關心,社區營造學會全體工作人員祝福您聖誕佳節愉快,同時也祝福您新的一年平安順心!

您是否有這樣的感覺?似乎在公園裡或是公車上看到越來越多老人的身影。沒錯!這不是您的錯覺,而是事實。根據內政部93年底的統計,台灣老年人口已高達9.5%,我們不只是進入高齡化社會,而是早已超越WHO所界定的,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7%就稱為高齡化社會的界線了。可預測在不久的將來,台灣人民將逐步面對高齡社會所帶來諸多老人問題,與背負隨之而來的醫療照護重擔。面臨此一困境,政府開始重視高齡、少子化問題,極力思索因應對策。在此背景下,政府許多老人政策孕育而生,希望能未雨綢繆,及早規劃因應措施,其中一項重要的議題即是老人的長期照顧。行政院在93年成立「長期照顧制度規劃小組」,由傅政委立葉擔任召集人,並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諮詢顧問,希望共同規劃出符合台灣國情需求的長期照顧制度。

本期電子報邀請主其事的傅政委,就其規劃成立的「長期照顧制度規劃小組」工作事項與預期達成的目標作一詳盡說明。在整合、形塑長照體系的過程中,她同時也看到了問題之所在,為了解決困境,傅政委召集其他相關部會進行討論協商,期望能為台灣建立未來十年的長期照顧管理與統籌規劃機制,做好我國長期照顧的基礎建設。

輔仁大學社工系蘇景輝副教授主要針對台灣的老人社區照顧機制與現況加以分析說明,他同時以台北縣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及內政部社會司建立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例,說明兩者的關係。他認為長照中心應就其能力扮演好個案管理角色即可。地方的照顧服務資源確實不足,解決之道除了政府要挹注資源外,更重要的是民間要主動積極的參與和投入。

屏東基督教醫院常務董事成亮先生,他認為預防勝於治療,從他長期致力推動老人社區照顧的工作經驗中,對「長期照顧制度規劃小組」提出數項建言,包括:在地老化、由下而上、資源整合與連結,建議先由一兩個縣市做示範操作,以期建立典範;以及運用多年的社區營造成果來促使社區居民積極參與老人社區照顧工作。不管是來自官方、學界或是實務工作的意見,在在都強調民間、社區的主動參與才是台灣老人長期照顧工作成功推展的關鍵。

本期封面人物是社造硬漢邱榮漢。從雲科大文資所研究生陳柏羽筆下,我們對這位性格裡確實帶有農夫的樸實與耿直,以及具有叛逆與玩社團架勢的邱榮漢,略窺其投入社區營造工作的心情與歷程。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我所認識的榮漢
陳柏羽/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研究所研究生


最耐操的文化工作者

對於榮漢,他是我所見過「最耐操」的一位熱血文化工作者,怎麼說呢?這是有原由的,因為他在南投替代役培訓課程時,幾乎以24小時投入,當所有助教都覺得身心俱疲時,他說:「這不算什麼!我從小時常幫忙父親作農務產業,鍛鍊一身好體力,大學時又帶頭搞社團。」所以認識榮漢的朋友,應該對這句話一點也不陌生,因為在榮漢的性格裡確實帶有農夫的樸實與耿直,還有他有叛逆與玩社團的架勢。



人生轉捩點

人生似乎總有特殊的轉捩點,榮漢就是其一。榮漢大學念屏東科技大學農村規畫系,立志以農村規畫為志願,在當兵期間接受成功嶺軍事訓練後,選擇了文化服務替代役,並以第一名的受訓成績下單位,分發於文建會二處二科,協助社區營造相關業務,開始熟悉公部門運作體系,在這段時間榮漢隨著長官的腳步走訪了全國幾十個社區營造點,全觀的了解近十年社區的發展;甚至在退役前並獲頒優秀替代役,雖然漫長的二年多服役時間,最後只是一張紙,但它代表著的榮漢服役期間的學習態度獲得肯定,也因著這個機緣,榮漢退役後決心選擇繼續走入社區的基層。



戰績滿滿的成績單

在退役之後,榮漢在短短的幾年裡,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如在苗栗縣裡擔任社區營造中心執行長、在同時共負責了三個專案統籌,分別為社區規劃師、地方文化館及社區營造中心、跨縣市的成為新竹縣社造中心的輔導團隊,此外在2005年春天,接下文建會文化服務替代役專業培訓正準備開課,抱著曾是文化服務替代役一員,學長培育學弟的心情投入南投替代役培訓中心,擔任協同主持人、總助教的身份,花了整整一年的青春歲月,可說是學弟們的典範!



有機農業之神的祝福

以上資歷像是足足充滿「文化工作者的能量」,連結曾在公部門的視野與地方的思考向度,一步一腳印實踐理想,這就是榮漢踏實的個性;甚至對於未來,榮漢常說他想回到自己的家鄉推動社區營造,推動有機農業。



對於身為榮漢的朋友,真的很榮幸,也祝福榮漢有朝一日能將桃園成為一個有機農業縣的指標,更希望榮漢順利進入研究所階段,更加磨練體力與腦力,做為日後貢獻社會的一大戰將,榮漢加油。
專題報導

‧窮則變;變則通!
成亮/屏東基督教醫院常務董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國家存在的意義,在滿足國民對於家的功能之需要;政府成立的意義,在執行國民對於國家能充分創造且維護家的功能之需求;家的功能,簡單扼要的說:就是要讓每一個家人的生命都能健康、安全、快樂的成長存活;且熱愛生命,樂意用心創造、孕育新生命。這些都是大我、公益,是必須在權利義務均衡的共識下,建立共同遵守的規範,並嚴格執行,才能創造實現。

今天台灣在邁向已開發國家的努力過程中,經歷國際社會已開發國家共同的議題:高齡少子;執政黨責無旁貸的要負起領導全國民眾用心面對議題,有效解決議題的職責。很高興行政院在去年指示成立「長期照顧制度規劃小組」,希望規劃出符合台灣國情需求的長期照顧制度;整個規劃過程分為三期,明年將進入第三期。從該小組召集

人傅政務委員立葉為文「打造長期照顧新紀元—談我國長期照顧制度規劃與願景」中,可以了解「中央、地方政府與民間能共同攜手合作,帶動國內照顧服務產業發展,滿足國人長期照顧需求,同時也增加國內就業機會、減輕全民健保的成本負擔。」是規劃小組規劃我國長期照顧制度之願景。

根據筆者多年耕耘社區健康和社區照顧營造的經驗,有下列幾點建言,謹供規劃小組考量:

一、堅持以

「在地老化」:人人能夠在自己生活熟悉的社區終老;

「由下而上」:中央尊重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之政策規劃;

「資源整合與連結」:促成社會福利與衛生福利,中央政府

與地方政府,政府、民間與社區等資源之整合與連結,即

採福利多元主義;

作為我國長期照顧制度規劃之原則,是正確的方向。

二、面對全民健保支付制度有意擴大DRG 實施項目,將會促使醫院加強緊縮病人住院日管理,所必須面對病人出院後的持續性照顧服務需要,尤其是剛出院必須按醫囑用心執行的復健計畫之落實與否,攸關病人癒後依賴長期照顧的程度與生活品質的維護,及社會整體長期照顧資源有效運用之問題;因此要完成從出院準備到居家與社區式服務,到機構式服務的連結與整合性管理服務,已經迫在眉睫;這個被規劃小組稱為我國長期照顧的基礎建設,必須立即規劃落實執行的進度,最好明年即推動實驗計畫,用一至二個能提出具體推動計畫的縣,先建立可行的模式。

三、各縣市、鄉鎮的照顧服務資源不足是必須面對的事實,中央

與地方政府必須運用推動多年的社區營造的機制,有效促成各社區居民在合理的權利義務均衡的共識下,參與公共政策之創建,共同建立具體可行的規範;如:女性應服替代役,在自己居住的村里提供福利服務,特別是長期照顧服務;所有行動自如的退休人士,均應加入社區志工,尤其是長期照顧志工的服務行列;長期照顧費用由自費(按地方政府社工員之評估量能付費)+政府補助+志願服務人力時間銀行的儲蓄(人力時間銀行實施辦法可促成各地社區營造中心自行訂定)等。
  

‧打造長期照顧新紀元 —談我國長期照顧制度規劃與願景
傅立葉/行政院政務委員


1993年起,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達到7%,進入WHO所界定的高齡化社會。到了去年底,老年人口比率已增至9.5%,未來人口老化速度將會加快,估計到2018年比率就將達14%,成為高齡社會。此外,身心障礙人數在近十年來也增加了三倍,台灣社會的長期照顧需求比以往增加許多。面對這樣的需求,行政院在去年即指示成立「長期照顧制度規劃小組」,由本人擔任召集人,內政部長與衛生署長擔任協同召集人,並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諮詢顧問,希望共同規劃出符合台灣國情需求的長期照顧制度。

整個規劃過程分為三期,去年年底的三個月,是第一階段的現況檢視與目標訂定期,今年一整年則是實質規劃與模式建立期,明年度則是準法治作業與溝通宣導期。在今年的計畫裡,我們分別規劃了五項委外研究,分別是:1. 服務輸送;2.資源開發;3.財務制度;4.法令制度;5.個案管理資訊系統,同時內政部與衛生署也持續研議改善居家服務措施,整合照顧管理組織。這些專案研究,也將在年底提出總結規劃建議,作為中央政府未來擬定長期照顧制度的重要參考。另外,有鑑於長照制度的發展,縣市政府及社區都扮演主要的角色,故召集各相關部會代表在各縣市舉辦「建構長期照顧制度中央與地方對話」座談會,一方面說明中央對長期照顧制度規劃情形與目標,一方面收集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的意見與問題。

此一巡迴座談會已在11月結束,我在這25場座談會中發現,有些縣市在整合社政與衛政的努力已有初步成果,而且不同的縣市也依他們當地的資源與需求發展出不同的服務模式。為了讓不同縣市的執行人員能夠吸取別人的長處,我們又分別在北、中、南、東辦理了分區觀摩會,讓各縣市的長照管理中心負責人員,以及相關的民間團體能夠互相觀摩學習。接著將在1229日舉辦一場全國性的研討會,會中將擴大邀請各縣市政府的相關人員,以及民間的社區、衛生、醫療、社福等專業團體一同加入,共同參與打造台灣的長期照顧體系。

當然,在整合、形塑長照體系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我也在其中看到幾個大問題。首先是相關計畫與部會資源未能整合。目前執行中的相關計畫包括:「照顧服務福利機構及產業發展方案」、新故鄉社區營造的「長期照護社區化計畫」、以及健康社區六星計畫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等。方案目標雖然雷同,但措施缺乏整合,提供的服務片段不連續。加上各子計畫分屬不同部門規劃執行,管理標準不一,導致資源無法統籌發展與管理,難以吸引社區及民間資源共同投入。

其次是短期的方案缺乏長遠目標,目前推動的相關計畫多半以三年為期,民間團體與地方政府唯恐未來中央相關補助縮減,而不願積極發展、投資長照服務。再來是因為首長重視程度不同,使得各地方在長照體系的發展上進度參差不齊。不論在服務資源的開發上,或是管理與推動策略上皆有相當的差異。即便是推動較為進步的縣市,也多半是著重一、兩項服務方案的發展,缺乏全面整合性的統籌管理。

為解決上述問題、規劃中長期策略性行動方案,我召集內政部、衛生署與經建會共同研議,並參考日本的「黃金十年計畫」,希望在明年初提出我國的長期照顧十年整備計畫,以協助各縣市政府完成長期照顧服務體系的詳細供需評估與相關規劃,建制各縣市的長期照顧管理與統籌規劃機制,協助地方政府積極發展社區照顧資源與服務,達成從出院準備、居家與社區式服務、到機構式服務的連結與整合性管理服務,完成我國長期照顧的基礎建設。

中央政府雖然是長期照顧計畫的主要擘劃者,但是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參與更是這項計畫成敗的關鍵,我期待在這過程中,中央、地方與民間能共同攜手合作,帶動國內照顧服務產業發展,滿足國人長期照顧需求,同時也增加國內就業機會、減輕全民健保的成本負擔。此一美好願景,需要我們共同來努力。



‧台灣老人社區照顧:理念、現況、問題與對策
蘇景輝/輔大社工系副教授、社區營造學會會員


一、前言
依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我國的老人人口於200412月底時為2150476人,佔總人口的9.5%,已超過聯合國衛生組織所定高齡化社會的標準。伴隨高齡化社會而來的議題之一即是老人長期照顧問題。
老人長期照顧是指對身心功能有障礙的老人提供一套包括醫療、護理、生活照料與情緒支持的照顧服務。長期照顧若依照顧服務的場所來區分,包括有三種:機構照顧( institutional care )、社區照顧( community care )、家庭照顧( in-home care )
在此三種照顧模式中,大部分老人受家庭照顧,少數住到療()養院接受機構照顧。但機構照顧有其缺點與限制,乃發展出社區照顧來支援家庭照顧。

二、老人社區照顧的理念
老人社區照顧是要發掘並聯結正式與非正式的照顧資源,讓這些資源單位輸送照顧服務給有需要長期照顧的老人,使他們能和平常人一樣,居住在家裡、生活在社區中,而又能得到適切的照顧。
推展老人社區照顧之理念有如下數點:
1.需要長期照顧的老人愈來愈多: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到,老年人口愈來愈多;也隨著醫學的發達,老人長期慢性病患也愈多。
2.機構照顧有其缺點:與社會隔離式的機構照顧,易使案主們在心理上受到損害,並妨礙他們獨立生活能力的需要。
3.家庭照顧有其限制:實際上長久以來,大部分有需要照顧的老人都是留在家裡由其家人照顧。但長期照顧下來往往會造成照顧者疲累與壓力。
4.財政因素:建造和經營照顧機構(院舍)是相當昂貴的,尤其是因應福利國家導致的財政危機而縮減福利預算,社會福利部門沒有能力再大量收容有需要照顧的老人。
5.人性化及社會融合:讓有需要照顧的老人留在家裡生活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並且又能就近得到適切的照顧,相對於遠離家園去到一個陌生的機構(院舍)接受照顧,這種方式是更具人性化且較符合社會融合的原則。

三、台灣老人社區照顧現況
   
目前,地方政府的老人社區照顧屬於長期照顧的一環。各地方政府皆設有長期照護管理中心,65歲以上無自我照顧能力者是其重要服務對象。以下介紹台北縣政府長期照護管理中心。
台北縣長照中心成立於93211日成立的「台北縣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是由社會局與衛生局整合而成立。設有主任一名,照顧管理師十名,各有其負責的責任區域。該中心所提供的服務有八項:1.居家服務2.居家喘息3.居家護理4.在宅醫護5.居家無障礙設施設備6.緊急救援7.日間照顧8.機構喘息

1.居家服務
所謂居家服務是由受過訓練的照顧服務員到府服務,協助家中有身體缺損或失能家人之身體照顧或家務處理。所謂家務處理是指家務及日常生活照顧服務,包括換洗衣物之洗滌與修補、居家環境整理、家務服務、文書服務、餐飲服務與陪同服務等。所謂身體照顧服務是指協助沐浴、換洗衣服、進食、翻身與使用輔具等。
2.居家喘息
居家喘息是指依據家庭照顧者需要,由受有訓練之喘息服務員到府協助家庭照顧者照顧失能家人。
3.居家護理
針對某些長期護理性的健康指導及技術,由專業居家護理師到府提供個人及家庭的健康照顧。
4.在宅醫護
由醫師、護士、志工組成機動式醫療服務到府服務。服務項目:身體評估及疾病診療、血壓、血糖、小便檢查及血液送驗、日常生活指導、傷口處理、生活輔具使用指導。
5.居家無障礙設施
提供居家環境評估與輔導專業諮詢的服務,協助居家無障礙環境設施設備的改善。
6.緊急救援
於失能民眾家中裝設主機與隨身按鈕,透過連線與二十四小時服務中心聯繫,提供緊急事件之處理。
7.日間照顧
提供於白天短暫時間托顧。
8.機構喘息
為體恤家庭照顧者之辛勞,協助家中需要長期照護的家人,在優良合格的機構中,接受全天日常生活照顧,同時讓照顧的家屬能休息一下喘口氣,獲得更佳的生活品質。

台北縣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之照顧管理流程如下圖:






另外,依據內政部社會司「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未來三年將在全台灣設置兩千個社區關懷據點,提供老人照顧社區化之預防照護,這些據點將提供關懷訪視、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服務、餐飲服務、健康促進等多元服務。這些據點與長期照護管理中心關係如下圖: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與相關照顧服務資源關係圖






四、問題
在了解台灣老人社區照顧的現況之後,可以發現有如下問題:
1.      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有能力對各社區老人照顧關懷據點提供諮詢服務嗎?
2.      各老人社區關懷據點有能力提供關懷服務嗎?
3.      各縣市、鄉鎮有充足的老人社區照顧資源存在嗎?

五、對策
針對上列問題,筆者的看法如下:
1.      不必賦予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對各關懷據點有提供諮詢的角色,長照中心只要扮演好個案管理角色即可。
2.      地方政府要委託有社區工作或社區營造專業能力的個人或組織去協助、輔導能力較弱的關懷據點,使其有能力提供各種關懷服務給當地的老人。
3.      各縣市、鄉鎮的照顧服務資源確實不足,政府要自行設置各式老人服務資源單位,或者更應該去鼓勵各非營利組織、宗教團體在各地設置各式老人服務資源單位。



「從社區探索台灣」專欄

‧由十字社區團隊學習看社區營造的永續經營
蔡秀美/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副教授

常有人問我,什麼樣的社區算是成功的社區營造?依我看,社區營造是居民開始關懷家園、討論議題、形成組織、參與行動的學習過程;在此過程中,參與的居民必須成為學習團隊,共同參與討論、尋找資源、提出方案、凝聚力量與進行有效的行動。如果推動過程碰到危機,大家也不氣餒,相互扶持、一起克服難關,這樣的團隊才是成功的社區營造。以下以嘉義縣十字社區的社造團隊為例。

還記得93年九月初,我第一次來到阿里山的十字社區,晚上舉辦社區營造計畫的說明會,民眾參與非常踴躍。協會的總幹事惠施是推動社區營造的重要人士,她努力爭取到此計畫經費,卻苦於找不到更多居民來參與推動工作。十字社區發展協會雖然已成立三年,但多數的協會理監事對社區營造的相關政策卻瞭解得很少,對此計畫如何執行則是茫茫然。

計畫啟動後,在社造中心的協助下,社區首先設計一系列的資源調查與導覽的培訓課程,希望藉此打開居民的視野,喚起對社區的關懷,進而培養其參與社造的知能。九月底,系列課程開跑,專案執行美鈴帶著多位老師不辭勞苦地奔波,終於啟動居民對社區資源的瞭解與信心。原來十字社區有那麼多值得珍惜的社區資源,阿里山鐵路、蜘蛛抱蛋粽子、三坑連、山葵、愛玉…等,還有純樸的居民。可是,精彩的社區故事要由誰來解說呢?當然是在地居民囉,於是十月底成功地舉辦「社區我來說」的導覽活動,居民參與熱烈,大家對自己住了幾十年的所在地,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當社造的初階計畫(即資源調查、人才培訓)結束後,社區幹部充滿了對社區營造的理想與抱負,於是成立了社區工作坊,持續地於每週聚會、討論社區事務。每次工作坊,參與討論的居民有二十位之多,十字社造團隊於焉形成。

今(94)年,十字社區在團隊的努力下,向縣政府繼續提出進階的社造計畫,希望改進村莊入口的環境改造。其間有居民希望成為此計畫工程部份的承攬人員,可是這不符合社造精神,造成意見紛歧。待幹部排除此困難後,又發現社區不會畫施工的設計圖。幸好經專家指導,社區幹部開始捏泥巴、作模型,難題終於解決。不多久,村中大大小小開始動員,不論是整地、搬石頭、豎立「意難忘」的木頭、砍竹劈材做涼亭、種花、植草,都展現社區動員的無比力量。

才短短一年多,我看到的十字社區,從純樸寧靜的小山村,歷過社造理念的紮根與行動中的學習成長,成為充滿活力、衝勁與社造願景的社區。最令人訝異的是,每週的社區工作坊都有二十幾位社區幹部認真的參與,而計畫推動過程,縱使有困難,社區幹部都能挺身而出、一一化解。



我期許十字社區的幹部與居民能抱持這份熱愛鄉土、熱愛社區的心,繼續團結、參與社區營造與永續經營,朝向社區的美好願景一步一步邁進。

    發行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創刊日期: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陳錦煌 理事長
 主   編 :成 亮
 責任編輯:吳昭儀    底圖提供:Scott (at 菁桐)   Compilation by Vincent Hsu!!
 電  話:(02) 2395-6771、(02)2393-0629 傳真: (02) 2321-6487
 版權所有,未經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電子報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www.cesroc.org.tw

社造電子報《NO.63》

94年12月09日 星期五


「永續社區營造」-專題報導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滾動的生命印記
賴孟玲/環球技術學院兼任講師、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 博士班

社造嚴「選」─縣市長選舉專欄

‧失焦的選戰,失格的超級助選員
鄭晃二/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社造發條行動聯盟發言人、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專題報導

‧永續社區營造之意涵及作法
李永展/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


向生態村叩門
顏新珠/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用持家之心打理社區
陳佳霙/社區營造學會專員

陳錦煌醫師專欄
‧讓弱勢與老人活得更好
陳錦煌/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從社區探索台灣」專欄

‧社區老人關懷照
洪德仁/社區營造學會秘書長、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驚天動地 60秒

‧本期相關內容

活動快訊

‧本期活動相關內容


「永續社區營造」-專題報導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當亞馬遜雨林正經百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我們唯一的住所─地球也步入了不可知的未來,我們如何修癒這受斲傷的家呢?本期主題「永續社區營造」冀望從人們居住單元中最重要的集居場所─社區,來探討如何在營造美好生活的同時也實踐生態環保,讓人與自然環境得以永續共生。

在李永展教授「永續社區營造之意涵及作法」一文中提出社區永續發展之目的在於實現「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社會公平」的社區永續願景,並針對以生態網絡方式建構永續社區雛型的方式提出幾項原則。

從社區營造出發的桃米生態村,一路行來不斷地反思並再出發,在顏新珠執行長的文章中我們將可以看到桃米生態村持續向前的活力來自於人跟人、人與環境間的關懷。

台南金華里社區位於居住密度高的都會區裡,卻依然擁有充足的公園綠地和公共空間,讓我們從「用持家之心打理社區」一窺金華社區如何創造都市裡的綠色傳奇!

三合一選舉競選活動終於結束,這場選戰對於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意義呢?如果候選人的政見不能切合人民的需求,選民對未來的縣市長沒有期待,我們會是最大的輸家,鄭晃二教授將為我們分析這場失焦的選戰。

本期封面人物邀請到的是可愛的孟玲,社造的種子是如何在孟玲的生命中發芽的呢?趕緊來看看!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滾動的生命印記
賴孟玲/環球技術學院兼任講師、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 博士班



從學會捎來請我撰寫電子報封面人物的消息後,我一直猶豫該以哪個角度看待自己過去8年來的歲月,是熱情澎湃?甘苦交雜?

n 【8633309】

這是我遇上「社區營造」那一年的學號,也是在那一年認識直到現在如師、如父、亦友的黃世輝老師,也進入工業設計系設計文化研究室。非常幸運的,在我生命中社區營造的啟並非以「社區營造」這個專有名詞起頭,當年只是跟著老師帶活動,幫忙繪製一些簡單的圖面….,這些瑣碎的小工作所得的工讀費支撐我完成學業(另外要歸功於就學貸款)。

這段時間,由於文建會該開始進行社區營造的推動,許多地方開始舉辦相關研習營隊,又由於當時所推動的社區營造多由街區保存開始,因此空間專業背景的我也到處享受各地方所安排的學習饗宴。

雖然上了一些課也幫忙做些瑣事,但「社區營造」一直不是我的功課與學習目標,只是,時間拉長以後,思想的變化慢慢出現,情感上也享受和社區人相處的愉悅,….這是潛移默化嗎!



n 【8833702】

碩士班開學沒多久就遇上921地震,本著空間設計專業者及社區關懷者的使命,參與災區紀錄歷史建築的受損狀況,騎著小50機車前進瀰漫消毒水與灰塵的竹山鎮,雖為紀錄,實質上我們做最多的是安慰,安慰住戶也安慰自己(我們也在操場上住了好多天)。

在學業上我的指導教授是邱上嘉老師,他嚴謹與有計劃的治學態度讓我深入雲嘉南沿海的100個村落,面對樸質、熱情的社區居民總是讓我反省自己的所學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我想社區營造的種子是因為這些反省而發芽的吧!

n 【9230802】

有一段時間,研究室協助重建社區進行產業再造的工作,藉著這些工作的參與,一方面開拓自己的視野,也反覆進行相關的辨証,有時候對自己的做法也提出質疑,生命不斷的在社造中成長,學生、專案執行、老師,到現在為止這些角色也都還不斷的反覆出現,經常我分辨不出「社造」對我究竟是工作、興趣或是理想,而我現在還在這個滾動的生命印記中。

社造嚴「選」─縣市長選舉專欄

‧失焦的選戰,失格的超級助選員
鄭晃二/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社造發條行動聯盟發言人、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本文於東森新聞台3日晨間十點首播,晚間十點及十二點重播,民眾日報3日刊登。)
三合一選舉競選活動終於結束,選戰期間兩大政黨都由重量級人物親自上場,站台、掃街火力全開,將地方性縣市長選舉的訴求無限上綱,反貪污、揭弊案、甚至抹紅、抹黃,無所不用其極,只為喚起選民內心深處潛藏的意識形態,轉化為投票的動力。

   
選民對候選人有什麼了解,投下這一票對未來的縣市長有什麼期待,似乎已經不是重點了。

   
這也難怪,選戰越來越熱,但是,沒有特定政黨立場的中間選民卻越來越冷,畢竟,政治人物口中所謂的「弊案」真真假假,已經讓人越來越難辨真假;每個政黨都說要改革,但是總是聽到他們在批評別人,很少檢討自己;縣市長選舉明明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這些並不了解各縣市實際問題的超級助選員,一再將議題帶到藍綠對決,這樣的策略真的有效嗎?

   
到底,中間選民關心的是什麼?舉例來說,出了門到處走不通,騎樓不是被商家佔用就是停滿機車,人行道高高低低充滿危機;市區機車搶案、超商搶劫、電梯之狼橫行;景氣不好生意難做,政府只會取締攤販不會創造商機;不合格的托兒所、無驗證制度的老人健康食品,讓人不放心家裡的父母與幼兒……,凡此種種,候選人有沒有回應人民的感受?

   
針對這一次的縣市長選舉,一些關心公共議題的民間團體曾與各縣市競選總部聯繫,希望與候選人「換帖」,作為是否動員支持該候選人及未來監督施政的依據。許多候選人積極回應,有些人則是冷處理,更有些候選人至今仍然沒有任何政見!以下就舉四個例子,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候選人的政見大現形。

一、縱使許多人都認為治安不好是對生活的威脅最大,但是許多候選人卻不願意將改善治安當作首要政見,就算有,也因為對於治安問題的本質不了解,提出來的政見不外是要求中央增加警力,或加強社區守望相助等老調,未能面對社會真實問題,提出預防犯罪的策略。

二、許多農業縣的老年人口增加不少,但是,大部分候選人的政見都只是提高老人年金,並沒有提出如何透過像是關懷中心等機構,創造在地就業與在地照顧的策略。畢竟,老人需要錢,更需要有尊嚴的照顧機制。

三、重大建設更許多候選人的最愛,開闢捷運、拓寬道路、鐵路高架、快速道路、交流道、立體停車場等等支票,這些建設真的落實的話,在未來的四年將會把小小的台灣蓋得滿滿的,但是,到底需不需這些建設還是個大問號!

四、大型活動帶來的觀光人潮與生意,也是許多候選人政見的首選,不過,從過去的紀錄來看,不認真的縣政團隊只是將民俗與文化活動當成宣揚政績的機會,到頭來,觀光產業沒有整合,文化產業沒有紮根,只是一場大規模的園遊會。

投票日越接近,候選人的危機感越強,輔選的政黨領袖就頻頻出手,但是,議題導向的中間選民也越是不表態。的確,我們在乎候選人的人格、也在乎政黨的清廉,但是,我們更在乎未來四年,當選的縣市長要提出什麼樣的施政計畫,失焦的選戰,注定投票率不會太高。

專題報導

‧永續社區營造之意涵及作法
李永展/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

在經濟掛帥的主導下,「家庭即工場」成為台灣早期推動經濟成長的動力基礎,因此在社區發展中漠視實質環境的變化,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極大衝擊。此外,在社區發展過程中亦隨著政策或發展瓶頸而產生變化,例如產業轉變、重大建設、人口外移等,造成社區發展產生轉變,社區所扮演的角色也由生產基地成為居住為主的基地。但整體而言,社區仍為人們居住單元中最重要的集居場所,因此如何讓社區發展由以往輕忽生態環境的觀念轉變為與環境共生的生活空間,便成為人類集居地發展的重要任務。

在永續發展理念中,融入生態環境觀念為主要的規劃思想,設計滿足社區需求又不破壞生態環境的「綠色社區」成為社區永續發展的主要目標。1998年,生態聚落首度正式納入聯合國前一百個「最佳實踐及地方領導計畫」中,成為永續生活的傑出模式。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社區居民改變生活方式,將支持性的社會環境與低環境衝擊的生活方式結合起來,結合生態設計、永久農業、生態營建、綠色生產、替代能源、社區營造實務等各個不同層面,落實於社區環境中,創造對環境友善的活動模式與生活行為,建構社區永續發展的基礎。

就此而言,永續社區必須滿足現有和未來居民、其子孫和其它使用者的各類需求,促進高生活品質,並提供機會和選擇;其居民以有效利用自然資源、提昇環境、促進社區意識及社區營造、及加強經濟繁榮等方法來達成永續社區。永續社區之發展,主要在於如何將永續發展之意涵融入社區群體中,永續社區必須能適應且解決衝突,必須具容他性、參與性、及民主性,同時為因應不同議題面向,永續社區發展也必須是多樣性的。整體而言,永續發展的終極表現乃是確保人類的基本需要,以及其賴以維生的地球環境之健康;反映在社區永續發展中,其目的應該在實現「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社會公平」之社區永續願景。

永續社區之推動必須以完整而明確的永續發展認知為基礎,我們應該以生態網絡方式建構永續社區的雛型,政府部門應整合相關專業知識及資源,建立一套可操作的永續社區營造之know-how,提供社區作為學習與更新的支持系統,並採納下列的永續社區營造之原則:

1. 加強公園綠地連結性:應用已有的社區開放空間系統,應用綠色植栽及透水舖面,降低都市熱島效應並加強基地透水性,串聯綠色廊道空間。

2. 建構綠化點景(如陽台及屋頂面等):應用有限的私有空間建構綠色草花空間,導入誘蝶植栽,一方面增加生物多樣性,另一方面可建構都市空中花園意象。

3. 應用街道廊道概念連結:在有限的街道空間應用綠色植物,建構綠化空間之連結系統,減緩景觀視覺與空間衝突。

4. 推動綠建築更新改善:倡導都市更新(包括整建及維護),整建高密度住宅空間,規劃合理的容積發展,並鼓勵應用綠建築構造。

5. 加強對環境污染源監控及處理:嚴格監控社區的環境污染源,並配合公部門的污水下水道系統,鼓勵社區家戶與公部門的污水道系統連接,以減緩都市的水污染。

6. 加強植物本土性:加強維護本土植栽的生長空間,保育原有物種的發展。

7. 建構生物多樣性之棲地環境:彌補原社區開發之環境破壞,進行原生物種之棲地環境改善,倡導「人與自然互利共生」的發展。

8. 完成環境資源共生系統:包括設置水資源回收系統、土地開發面積比例合理化,規劃廢棄物及污染源之監控處理系統等,將人為開發的影響減至最低。

台灣在1968年頒行「社區發展工作綱領」以來,各地紛紛成立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內公共設施、生產福利和精神倫理等三大建設,成為台灣早期社區發展的主要依據,從永續發展的「三生」面向而言,早期台灣推動的社區發展協會主要在建構社區的「生活」面向。但經過三、四十年的經濟發展及社會建設,台灣政府卻疏於投入生態環境的保育與保護,造成台灣生態環境的耗竭(浩劫),再加上全球各地積極推動永續發展,因此在20世紀末,台灣各地開始將生態面向納入傳統以生活為主的社區發展,促成了生態社區之推動。不過,如果要真正建構永續社區,便必須將生產面向納入,才能涵括生態/生活/生產的永續性作法,就此而言,未來台灣的社區營造應以營造永續社區作為圭臬。

永續社區營造代表著發展能使我們感到驕傲的新社區,也代表著將既有社區重建以便能變成更令人滿意且永續的生活/生產/生態地區,就此而言,確保所有人有正確的觀念/認知/技能來達到此目標的成功是不可或缺的。除了高水準的專家技能及民眾認知外,那些從事推動永續社區工作者,也須擁有成功的世界級組織之廣泛一般技能,這些技能使他們一起合作來跨越這個複雜的營造過程來實施永續社區。

實現永續社區的理想對所有人來說是一個嚴峻但令人振奮的挑戰,未來如果能設立永續社區營造中心,這個中心應該要領導並藉由全體成員的共同合作來發展各種推動永續社區營造的觀念/認知/技能,並結合社區及民間團體的力量將其落實。如果我們成功了,則全台各地的社區才能真正地永續發展。



向生態村叩門
顏新珠/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地震後這幾年來,擁有大小溼地一百多座的埔里鎮桃米里,是富裕的。

完工不到一年的田份仔溼地,群蛙度過繽紛的夏季,紅冠水雞也走過了求偶期;十月中旬,穿梭在大安水簑衣紫紅花朵的群蜂,為秋末帶來振奮的活力,而停棲在楝樹上的大卷尾,虎視眈眈注視著在池畔一隻隻敖翔的蜻蜓;偶而,還可以觀看到大冠鷲佇立在枯木上的英姿……


原本田份仔一帶,因為地主大多旅居台北,田園荒蕪了好幾年,村人也極少到此走踏。二○○四年,在營建署生態社區計畫的支持下,我們在此將原本的養魚池,改善成生態池,一年不到的時光,盎然的生趣譜寫著四季生命交響曲。

社區菜圃裡的濃濃人情味
我們也在這裡著手廚餘堆肥的製作,並闢了一分租賃地作為社區菜圃,立下:不能使用農藥跟化肥、配合有機生產、社區的阿公阿嬤為優先等條件,開放給桃米社區居民耕種,實踐自然農法。
目前,十多戶家戶加入耕種的行列。前陣子桃米老人繪畫班成員的黃腰阿嬤,原本整理得有條不紊的菜圃,在夏日雨滴的滋潤下,雜草奮力滋長。「奇怪,黃腰阿嬷的菜股怎麼草長這麼長?」「咦,住頂崁的黃腰怎麼這麼久沒來?」打聽之下,才知道阿嬤腳傷暫時歇息。
腳一痊癒,黃腰勇健的身軀又再度在菜圃四處走動,大夥也安了心。
我的菜股與阿嬤為鄰,三不五時阿嬷就會拋出她種菜的「襒步」。這小小的菜圃,是社區情報的交流站,種菜的經驗、生活的點滴都在此交會。
「這油菜拿回家,用蒜頭炒一炒就很好吃。」我也經常分享她們收穫的喜悅。

家庭污水處理池
相較於為數眾多的生態池,位於桃源國小對面的綠屋學生宿舍家庭污水處理池,則是社區的第一次嘗試,希望利用人工溼地系統,淨化桃米社區的生活污水,以降低桃米坑溪的污染負荷,同時也希望淨化後的處理水,成為人工生態池水生及陸生植物的水源,使其兼具淨水、景觀及保育的功能。九月,宿舍完工學生進駐,現階段以學生宿舍為主,控制較少的進水量,希望隨著淨化機制的穩定後而逐漸增加逕流量。

家戶型生態池
今年第二屆的「桃米水噹噹」綠美化徵選活動,多了「家戶型生態池」的甄選,住在大坪頂的葉進成也報名參加,參與過桃米生態課程的他說,想要做個池子好讓青蛙有個安心的家,這裡是桃米主要的蔬菜生產區,土地多租給外人耕種,農藥的使用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我那裡莫氏樹蛙很多,怕別人一灑農藥牠們就沒地方去了!」
入選的他參考其他人的小生態池,自己挖池子、砌石頭,還請教生態解說員該種哪些植物,十一月初一座小而美的池子完工囉!
「他現在每天晚上都要去池子巡一巡、看一看,聽聽莫氏樹蛙叫完才回來睡覺,真是入迷到讓人覺得好笑!」太太笑著形容。
在蔬果、肥料、農藥圍繞的大坪頂,這一小片可以讓生態安全繁衍的水域,可說是珍貴且值得鼓勵的。

邁向迢迢生態之路

  十一月,號稱「綠癌」的蔓澤蘭開花了,桃米山徑隨處可見,偶而還可看到一大片鋤草劑噴灑過後的枯黃土地。向生態村叩門之路,仍迢迢,但也看到已有一群人開始反省思索,一個更可持續性的生活環境,雖然距離理想,仍有一大段路,但已邁出步伐。


‧用持家之心打理社區
陳佳霙/社區營造學會專員

許多時候,促成社區關係的改變來自一種共同的危機與契機。今年第三屆總統文化獎中「玉山獎」的金華里社區就是在「我們要公園,不要幼稚園」的契機中展開永續社區之路。

「我們要公園,不要幼稚園」
    金華社區位於台南市南區西北邊,早期原本為廢棄的鹽田和魚塭,後來配合鄰近台南安平工業區的開發逐漸發展為住宅區。至一九八六年,金華里人口已達五千人左右,但卻沒有一處公園綠地可供遊憩。於是當時政府要將公園預定地出租給民間業者經營幼稚園時,社區居民高喊「我們要公園,不要幼稚園」,在歷經二十七次的陳情,才將公園搶救下來。然而擁有了公園預定地,政府卻不願出資開闢,於是柯崑城里長與社區委員會動員募款,而金華里的里民也發揮社區一家的團結力量,三天募得了一百七十七萬一千元,讓屬於金華里的第一座金華公園得以動工。

空地代管─用「企業經營」理念經營社區
    隨著金華里的快速發展與人口集結,社區內也產生一些堆有大興土木後的廢棄物與違章建築的空地,因此在成功推動金華公園之後,社區又陸續展開一連串有創意的環境改造工作。柯里長在一九九四年便提出「空地代管」措施,與地主們商量,請他們將空地先交由社區經營管理,等要使用時再歸還。藉由這樣的措施,許多社區內的小空地成為可供遊憩的綠地、免費停車場。就連原本一棟荒廢不用的樣品屋都轉身一變成了社區裡的鄉土文化館,一個里民跟大家分享好東西與交流的「好所在」。我們在社區中有多少被視而不見的資源沒有被利用呢?或許透過大家的發掘與集思廣益,藉由居民的行動與介入,這些資源將重新展現新的社區意義。

用心灌溉的金華精神
    社區景觀不一定要有特別的設計或者花費很多金錢來打造,社區居民如何協力創造、維護,並在每日生活間與之產生互動才彌足珍貴。金華公園裡的一草一木是由居民栽種,日常維護也是居民們認養,美麗的環境象徵著里民們的心意,以身為金華里民為榮,並用心維護。金華里民們照顧社區裡的綠地就像照顧自家的院子,一心想讓它變的更好!其中七十四歲的蘭花爺爺─鄭金樹讓金華公園裡有了浪漫的蘭花巷,還有把勞動當復健並用心維護公園環境的石頭阿公、石頭阿嬤都是金華里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

學習,才能永續發展
    社區營造的推動有許多的方式,金華社區第一階段由生活環境營造著手,獲得了居民的迴響與同心協力。在未來,柯里長認為需要更多具有專業社區營造經驗的居民們,來參與社區活動的規劃。因此特別在社區大學眾多的學程中,選擇了「社區營造」、「鄉土語言」以及「自然環境」等課程,希望可以培訓出更多本地的專業志工,共同來參與家園的營造。而這也是金華社區第二階段“活力學習社區”所追求的目標。

結語
    金華社區裡的社區營造議題跟居民們的生活是緊緊相扣的,因此跟每個人都有關,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社區就如同一家的在共同經營維護。有了動力,也建立起志工制度;有了現狀,更不斷的學習。更重要的是,金華里的里民們普遍具有社區意識,知道自己的社區要如何並且能夠不假外求,這就是金華社區得以永續經營的原因。也因為自己的社區可以自己做主,我想金華社區的社區營造會越做越快樂!


陳錦煌醫師專欄
‧讓弱勢與老人活得更好
陳錦煌/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理想是:希望下一代不變壞。感謝鄉親出錢出力支持,讓基金會可以歷18年持續發展而不歇。回想基金會發展過程中,發現許多弱勢、身心障礙或隔代教養的小孩問題重重,這些孩子不是置於安親班,或藉由懷夢卡活動每年歲末讓夢想實現可以帶來實質幫助,必須持續不斷支持,這些弱勢家庭才能有所助益,小孩成長也才可以根本改善。八年前,基金會協助組織新港扶緣殘障聯誼會,推動身心障礙朋友的訓練、教育、安置、諮詢、職業介紹及轉介各項照顧服務……等,普受鄉親肯定,更重要的是,鼓勵身心障礙朋友站起來,獨立自主,自動自發籌劃整合各項服務資源,大家秉持有緣相扶持的精神,一路走來也過了八年。
今年,扶緣改組成「嘉義縣扶緣服務協會」,一方面取得法人身份,另方面擴大服務範圍,包括鄉內老人(因為隨著年齡增加,身心也會逐漸失能)。主要理由是,新港是台灣農村人口外移老化嚴重的典型鄉鎮。例如安和村,老人人口已達22%,村內幾乎看不到青壯人口,也許久聽不到嬰兒的哭聲,或請吃彌月酒,老人照顧問題已經比希望下一代不變壞更急迫。
 敬佩新港奉天宮、新港獅子會、新港國際青商會、愛鄉慈善會、法華慈善會、婆婆媽媽慈善會……等愛心團體,長期關懷照顧弱勢及老人,他們的愛心及工作經驗有許多值得效法。然而,照顧工作如何從點到面,從偶而受感動的捐獻到建立制度永續地支持,以社區為主體的照顧服務是今後必須思考的方向。
 隨著人口老化加速,二次戰後嬰兒潮也將加入退休行列,新港開始累積許多有經驗且有活動力,但已退休的人員,他們協助許多基金會義務工作,帶領基金會突破難關,一步一腳印地向前邁步,事實上,他們每位都是基金會的救星,工作骨幹,但是,義工隨著年齡增長,體力耗竭,在照顧別人奉獻社區之後,也需要別人幫忙,圓滿地走完人生的路。
 近幾年來,政府體會老人時代的來臨,大力擘劃各式針對老人需要的社會福利制度,如居家服務、長期照顧、老人年金、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推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整合式健檢與健康促進……,琳琅滿目,不一而足。但是,除了老人年金是全面發放外,其他策施仍停留在試辦、示範,或規劃階段,制度能否延續,恁誰也沒把握。至於老人年金卻淪為政黨角力的工具,每逢選舉,加碼承諾震天價響,各黨立委從不仔細評估財務計劃,挖東牆補西牆的結果,現金發放成為吸納所有社福資源的黑洞,而拿到手的年金事實上無法一一解決老人照顧的問題,這種扭曲的社福政策,只製造更多的社會問題。
 最近和新港文化休閒產業協會陳文忠理事長談到未來新港老人照顧問題,因為他也是愛鄉慈善會的會長,我們思考可不可能即將組成合作社的產業協會,提撥公益金照顧鄉內老人,逐步建立一套新港社區自給自足的老人照顧服務體系,並整合鄉內資源,讓有體力的老人照顧沒有體力的老人,大家輪流照顧,只要制度還在,代代相傳,後繼有人,新港老人便不愁臨終缺人照顧。
 嘉義縣扶緣服務協會在新港老人會、馨園唸歌會及眾多扶緣義工協助下,在老人會館三樓開辦新港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參加的老人在量完血壓、體重後一起參加健康促進活動,看到他們「玩」得不亦樂乎,自嘲是「老人幼稚班」的情景,內心欣喜「社區關懷」己在新港走出第一步。扶緣正規劃全鄉老人服務務需求的調查,逐步推廣街面經驗到街外各村落,建立各村落自主的照顧服務,讓「在地老化」的理想可以在新港實現。

 除了「希望下一代不變壞」,也懇求鄉親支持「讓弱勢與老人活得更好」的理想。您我都將老去,然而,不變的理想—「社區照顧」,將會讓新港老人活得更有尊嚴,更加美好。

「從社區探索台灣」專欄

‧社區老人關懷照
洪德仁/社區營造學會秘書長、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隨著台灣人口老化,20055月底老年人口為2176,608人,占全國人口9.58,已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所定高齡化國家的標準,推估至2026年後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將超過20(490萬人)到底我們要如何看待老人議題?老人身體老化後,需要常常看醫生,會用掉很多醫療資源,可能變成一個社會的負擔和問題。然而,老人到底是我們的負擔?還是我們的財富或資產?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議題。
  德國有一個老人的聚落,當地考慮要發展老人的照護產業,學者專家幫忙規劃老人院安養機構,這些老者居然告訴學者專家和政府說,我們都還可以走得動,我們有能力去照顧那些身體比較不方便的殘障者或老人家,讓我們自己照顧自己吧。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老人再生的情形,他們用老化的農村,閒置的農舍或倉庫,規劃成一個具有生趣的老人安養天堂。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到,老年人口愈來愈多;也隨著醫學的發達,老人長期慢性病患也愈多。老人福利服務益顯其迫切性與重要性,政府機構、社會資源必須相互為用,以全方位、人性化的需求導向,在健康維護、經濟安全、教育與休間、安定生活、心理及社會適應、其他福利措施等,提供適切的福利服務,給予長者完善、尊嚴的服務及全人、生活安全的服務與照顧。
  老人長期照顧是指對身心功能有障礙的老人提供一套包括醫療、護理、生活照料與情緒支持的照顧服務。長期照顧若依照顧服務的場所來區分,包括有三種:機構照顧、社區照顧、家庭照顧。謝穎慧、邱亨嘉、毛莉雯等(2002年)研究指出:社區老人對於家事服務、餐飲準備、持續性照顧、個人照護及護理照護等各項服務,無論是實際使用及自覺需要的比例皆呈現上升趨勢;就服務提供者而言,家人朋友鄰居仍是家事服務、餐飲準備、持續照顧、個人照護及護理照護等各項服務的主要提供者,但隨年紀漸增,使用機構或受雇者所提供服務的老人比例顯著上升。
  由於建造和經營照顧機構(院舍)是相當昂貴的,機構照顧是一種與社會隔離式的照顧,容易使老人們在心理上受到損害,妨礙獨立生活能力的需要。而大部分老人留在家裡由不具有照護專業能力的家人照顧,長期下來往往會造成照顧者疲累與壓力。因此,社區照顧是人性化及社會融合,讓有需要照顧的老人留在家裡,生活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又能就近得到熟識的社區志工適切的照顧,相對於遠離家園去到一個陌生的機構(院舍)接受照顧,這種方式是更具人性化且較符合社會融合的原則。
  志工提供的照顧服務可能以人力時間銀行的模式,也可能社區產業化來經營,如果要往產業化來建構,我認為要注意到:服務者專業訓練與認證、財務責信、轉介媒合的網絡建構,應該也是服務團隊需要去提供的功能。
  社區志工熱心參與,充滿著感人的愛心,讓老人家感覺溫暖,展現地方人與人之間的愛。志工的用心,讓地方到處充滿溫馨及活力。社區裡的婦女,因為要照顧家庭的關係,沒有辦法全時間投入職場,但是她們可能有兼職的時間,可以投入照護服務,可以免費的志工或是部份補貼的方法去提供服務,轉化成為服務收入的經濟來源。這個收入或許不多,但是由於提供服務者,剛好居住在社區裡面,而且被她服務的長者,也是社區裡面熟悉的長者,甚至提供的服務又是她熟悉的工作,包括關懷或是製作餐點,這是家庭主婦很容易熟悉的領域。這樣小小的收入對於都會區的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鄉下的地方,對婦女朋友們,以及熱心的志工朋友們,這樣的收入是一個比較好的回饋。
  社區關懷應視社區特色與需求而定,社區資源整合,社區老人關懷照顧更周到。社區志工熱心參與,愛心感人更溫馨。內政部正在積極推動「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在全國設置關懷點,社區老人關懷照顧,是社區營造值得關照與行動的議題。(刊載於台灣日報文化版94/12/05





驚天動地60 秒-有許多的地方性、全國性公共議題需要您的關心、建言!
‧守護樂生 捍衛家園 -樂生院-反迫遷-要保留-(網站)!
‧緊急!請大家幫忙守護水源地!烏來!

活動快訊

‧ 台灣優良社區產業研討會
‧ 社區劇場與社區營造種子培訓工作坊
‧ 2005生活工藝運動國際論壇...邀您一同共襄盛舉
‧ 緊急動員令!12月17、18日「司改十年研討會」,誠摯的邀請您共襄盛舉,歡迎協助轉寄!
‧ 平埔族群研討會海報,傳單,報名表
‧ 2005宜蘭在地藝術節系列活動







 發行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創刊日期: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陳錦煌 理事長
 主   編 :李永展
 責任編輯:陳佳霙    底圖提供:Vincent !!(at 彰化花博)   Compilation by Vincent Hsu!!
 電  話:(02) 2395-6771、(02)2393-0629 傳真: (02) 2321-6487
 版權所有,未經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電子報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www.cesroc.org.tw

社造電子報《NO.69》

95年03月10日 星期五 「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經驗分享」-專刊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王秀雲校長專訪 鄭婷方/採訪整理/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 專題報導 ‧一閃即逝的社區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