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社造電子報《NO.51》

電子報-----社區專題報導系列2「戀戀北投  夢想故鄉」
*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
* 鄭文良∕台大建成所博士生

專題報導
* 建立夥伴關係促進民眾參與健康營造-以北投社區為例
    洪德仁∕社區營造學會祕書長、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 地方非營利組織的功能與影響-以北投文化基金會為例
    張鈺微∕北投文化基金會 執行秘書
* 社大藝能類課程與社大精神的實踐
    鄭人豪∕北投社區大學主任秘書
* 北投區地方博物館的社區經營發展─以鳳甲美術館為例
    翁淑英∕鳳甲美術館活動推廣組主任
* 台北市北投區【奇岩社區發展協會】
《日出奇岩》─社區營造夢想實踐分享
  一群『築夢‧逐夢‧圓夢』的女人婆
   高美華∕理事長-

新故鄉專欄
新故鄉園地
* 社區福利支持系統—老人照護   以弘道志工人力時間銀行為例
    林依瑩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簡佩芳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北服處主任
觀察員雷達站
* 讓城市生活大不同-親近愛河,擁抱生命的社區生活藝術運動
    方雅慧∕高雄市河堤社區發展協會理事

編輯室的話
建構社區的健全永續發展,亦須透過不同的組織團體,以多元化觸角深入在地社區,作為凝聚社區居民學習交流的平台,導引社區居民發聲社區議題,主動出擊建造自己的社區家園,這期電子報跟隨著不同面向組織團體的作者以主題式之寫作,一同遊覽北投社區營造風貌。社區專題報導系列2將帶領讀者到社區營造資源十分豐富的北投區來一探究竟。
    本期電子報由洪醫師率先打頭陣,從健康議題導向引領讀者窺見北投社區健康營造的豐碩果實,在建立夥伴關係促進民眾參與健康營造-以北投社區為例一文中提及,北投藉由結合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衛生所、社區醫療群等在地社區健康資源的網絡,並凝聚在地社區意識,動員社區人力資源,從實務操作的經驗中,累積社區健康營造的知能,建立一個健康的社區營造的生態結構與模式的健康社區,共同營造出北投健康社區生活為宗旨。
    第二篇邀請北投文化基金會執秘鈺微暢談地方非營利組織的功能與影響,以北投文化基金會為例,依據文化面、社區面、社會面等不同面向推行保存北投文化根基,並如何廣泛詮釋北投的文化。
    緊接著北投社區大學主任秘書鄭人豪,在社大藝能類課程與社大精神文章中,以教育面向切入社區營造為讀者解讀「社區大學和仿間的才藝班、補習班究竟有何不同?」
以「社區美術館」自許的鳳甲美術館,將社區美學概念導入社區,利用美術館特殊的環境與設備來推動社區文化發展,使它成為提升社區精神生活的泉源,並藉此發展社區特有的文化風貌,且耐心地聽鳳甲美術館活動推廣組主任翁淑英娓娓道來鳳甲故事…….
婆婆媽媽是社區裡不可缺少的成員之ㄧ,一群「築夢.逐夢.圓夢」的女人婆,放下鍋碗瓢盆,捲起袖口一起打造奇岩社區,透過奇岩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高美華的執筆描繪,一起領引讀者進入奇岩社區找尋社區瑰寶。
    新故鄉專欄邀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與北服處主任簡佩芳細談如何推廣志工人力時間銀行照護老人。另外,觀察員雷達站邀請高雄市河堤社區發展協會理事方雅慧帶領讀者搭上時空轉換列車從北台灣的北投坐到高雄愛河,品嚐愛河之美,暢遊南台灣的社區營造之旅。
最後,本期封面人物我們邀請鄭文良-阿良,以倒敘手法訴說他是如何再一個偶然和必然下踏入社區營造,一同跟隨時光回憶機去看阿良的社造之路。

社造學會封面人物
鄭文良∕台大建城所博士生

 
熟悉的朋友大多叫我「阿良」,期待妳/你在下次不期而遇時也能叫我「阿良」。我覺得在台灣叫「阿xx」的稱呼有點像「菜市仔名」,卻總有一種親切感。現在回想起來會踏入社區營造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的是我於1988年參與了山基金會主辦「我愛迪化街」活動,因而參與台北迪化街拆除或保存的爭議。
   (照片拍攝者∕黃美英)           當時我就讀於中原大學建築系,在喻肇青老師和舒詩偉老師(現為北埔大隘社<青芽兒>雜誌主編)所帶領的團隊中負責社區調查工作,從此開啟了社區建築的意識和經驗。當然,在當時並無「社區營造」這個名詞,可見這是一個被發明的名詞。「社區營造」的背後反映了台灣政治和經濟的變遷。
 那麼,另一個必然是什麼?其實這和個人於國中和五專的求學期間,因為不愛讀書卻酷愛成群結隊的「同儕結社」有關。我參與了童軍團、田徑隊、管樂團、龍舟隊、舞龍隊、自行車社等。所以在我成長過程中,學校社團可以說是培養了社群參與的搖籃,讓我體會了參與公共生活的樂趣!這讓我想起了過去柑園國中王校長推動「學校社區化」的重要,我相信她的學生一定有著記憶深刻與難忘的生活,其影響也是深遠的。所以,社區營造的根基其實是在「學校生活社團化」和「學校社區化」的生活中來養成。
   大學畢業後,由於對社區建築的嚮往,我選擇了台大城鄉所就讀。城鄉所碩士班可說是我「知識和行動」的啟蒙時期。我第一次接觸了批判理論、性別理論、政治經濟學和規劃理論等等。除了上課外,我和同學們陸續地支援了「1993年勞工秋鬥」、「410教改」、「只要性高潮,不要性騷擾」的遊行活動。1994年因主持TNT電台「都市雜貨店」,而參與了台灣第二波地下電台運動,推動「媒體自由化、社會化」。1995年則與林盛豐(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和台大的同學再次於迪化街成立「大稻埕工作室」,以社區建築、社區參與的理念推動大稻埕再發展。回想起來真的應了夏鑄九老師所說,「城鄉所學生大多是在課堂外成長的」。但事情都是做了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課堂/書本又成為我們行動的知識來源」。
   前些日子,在社造學會辦2005年年會中,有位「新故鄉辦公室」的工作者感慨當前社區營造政策是「滾動的政策,漂泊的人生」。我聽在耳裡,實在感觸良多。1994年社區營造政策因應著1990年社區抗爭運動和政治本土化而誕生,以「單一社區」營造為策略,由中央編列預算和執行,透過所謂「做社區」的文史工作者和社區工作者推動而風行草偃。而今,從<2008新故鄉計畫>中變形而來的<新六星計畫>主張跨部會整合、地方跨科室整合,並透過地方政府來推動社區營造。我們一再地認為,依賴政府資源、政府跨部門整合才是推動社區營造的利器,卻無暇深思「滾動的政策」所造就的「漂泊人生」是否是社區營造的終極目的?
   反觀歐洲、拉丁美洲、美加、日本諸國,社區營造是和地方發展相結合的。他們藉由產、官、學、政黨和第三部門的資源,共同建立「地方發展代理人」、「單一窗口支援中心」(通常是市場、資訊、財務、專業的協助)長期性支援各種地方上的創意性提案,並藉由政府(區域、地方政府)的協助(通常是土地取得、公共設施、金融協助)來推動地方發展。政府通常扮演協助者角色,而非主導者。這是一種服務和協助性的「由上而下」。
   更有趣的是,這些創意性提案通常由町民大會(村民大會)或民間團體、企業家所提出後,納入地方政府的策略發展計畫中。這些策略計畫則多採取長時程願景式描述,只有理念上有策略性、原則性說明。所以一般居民都能參與討論未來生活的想像願景,這是一種「由下而上」的創新過程。但在執行面則因應現實需要而作策略性調整。這也是「滾動式計畫」的精神,不認為人類理性可以規劃所有的變數。所以社區營造是強烈的與地方發展結合,因而並不會形成「漂泊的人生」。
   在執行上社區營造是和各種變數相因應的,講究多視角、多關係、多時空、多議題的簡易、變易和不易。如王明雄<生活易經>中所說「在變動中創造價值」。社區營造是在創造一種個人與社會的價值商數(VQ),不是EQ,更不是IQ。我期待社造學會的伙伴們一起攜手「在變動中創造VQ」!
   經歷十多年了,我覺得是該思考社區營造如何與地方發展結合的時候了。是到了反省為何發明「社區營造」一詞的時候了。過去我們認為「社區可以營造」,但從自己經驗和學理來看,社區/社群不只是「營造」(empowering)而是「養成」(attained)。社區/社群不是等待或依賴政府計畫和預算來「營造」,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來養成。所以怎麼會變成「滾動的政策,漂泊的人生」呢!


建立夥伴關係促進民眾參與健康營造-以北投社區為例
洪德仁∕社區營造學會祕書長、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健康城市之行動
     世界衛生組織於1978年阿瑪阿塔宣言(Alma-Ata)中強調:健康是人類最基本的權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已,政府和人民共同負有健康責任。藉由落實基層保健醫療來促進民眾的健康,以達成全民健康的目標(Health for All),強調運用民眾全力參與的策略來共同創造一個持續性健康的環境。世界衛生組織於1986年加拿大渥太華舉行第一屆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並發表渥太華憲章,將健康促進定義為「促使人們增進其掌控和改善本身健康能力的過程」,並提出健康促進之行動綱領:
1. 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
2. 創造支持性的環境。
3. 強化社區行動。
4. 發展個人技巧。
5. 調整衛生服務的取向。
  其實際作為有賴社區居民自主行動及經營,以健康促進為職責、創造有利健康的環境及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方能達到健康的永續經營。健康促進的活動強調由兩方面著手:一、個人需採取適當的行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是預防工作中最根本且最重要的部分;二、政府和民間機構需要積極制定政策、創造健康環境,提供適當的健康服務等,則預防工作才能做得徹底。健康促進是目前公共衛生所要追求的一個理想,也是一種新的策略、新的工作方法。
     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疾病型態的改變,社區居民對健康需求的層次亦不斷提高,健康促進已成為全民健康的主要策略。因此,行政院衛生署於1998年開始試行辦理社區健康營造計畫,1999年正式推動社區健康營造計畫,希望藉由社區資源的投入及民眾的參與,讓當地民眾來發掘出社區的健康議題,進而產生共識,並建立社區自主照護健康營造機制。台北市在2002年宣示為「健康城市元年」,利用社區發展的方式,來完成健康促進之行動。台南市也在2003年開始推動「健康城市」計畫。至2004年全國已經成立256個社區健康營造中心,部落社區健康營造中心46個,總共302個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全台灣共369鄉鎮,幾乎快達一鄉鎮一健康營造中心的目標。
     2004年12月16日,台北市馬英九市長、市政府的官員、市議員以及民間團體代表們,在國際學者見證中,鄭重的簽署「臺北健康城市憲章」,共同努力達成下列的共同目標:
1. 攜手合作,為全體市民達成世界衛生組織所揭諸的「全民皆健康」的政策及目標。
2. 重視地方的聲音及行動力。
3. 鼓勵社區賦權、自決與自助。
4. 強化本市文化發展及行銷地方特色。
5. 降低社會中的不平等。
6. 確保都市發展時的永續經營,並保護市民的健康及環境品質。
7. 建立鞏固的夥伴關係,與其他健康城市結盟,以增進彼此間相互的支持,以及資源、知識、訊息及經驗的分享。
     因此,建立夥伴關係促進民眾參與健康營造,重視地方的聲音及行動力,鼓勵社區賦權、自決與自助是我們落實健康促進的重要關鍵。
社區健康資源網絡
     回頭檢視社區有關健康生活營造資源,是否足夠豐碩,是否尚待積極整合,形成健康促進資源網絡,2005年,行政院謝長廷院長上任後提出「健康台灣」願景,4月11日行政院核定「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推動方案」(行政院院臺文字第0940084226號函),擴大、落實政府長久以來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將其六個重要面向「產業發展、社區治安、社福醫療、人文教育、環保生態、環境景觀」,列為施政重點,導入永續發展、健康安全概念,以營造安居樂業的生活家園。
     目前,我國投入社區有關社福醫療、健康促進的資源有:
1. 內政部、衛生署:照顧服務社區化計畫、長期照護社區化計畫,發展社區照護服務,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使得生活照顧及長期照護服務等工作可以就近社區化。
2. 教育部: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
3. 內政部:托育照顧服務社區化計畫,強化社區兒童照顧,鼓勵社區媽媽協力合作,提供社區內之托育照顧服務及兒童課後輔導,營造溫馨成長環境。
4. 全民健康保險局: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試辦計畫,與合作醫院開辦共同照護門診,或進行病房巡診、個案研討、衛教宣導與學術交流,衛教宣導可否擴大包含社區健康生活營造,強調健康促進及疾病預防。
5. 衛生署「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各專科醫師在第一年訓練,必須接受3個月的社區醫學教育。
6. 國民健康局:推動健康生活社區化及健康環境空間營造,增進國民運動健身觀念,並激發民眾對健康的關心與認知,自發性參與或結合衛生醫療專業性團體,藉由社區互助方式,共同營造健康社區,學校、職場衛生教育計畫,衛生教育設計與推動。
7. 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營造計畫,地方非營利組織承載及整合能力,成為社區健康生活資源及資訊平台。
8. 體委會:運動人口倍增計畫。
9. 教育部:社會生活教育計畫,推動社會生活終身學習。

北投社區營造平台
     北投社區營造資源十分豐富,過去幾年,北投地區居民的社區意識、環境意識抬頭,不再坐視做暴殄本地珍貴環境資源,自動組成各種社區營造團體,其中如八頭里仁協會、北投文化基金會、北頭文史生態協會即是在地的市民組織,對北投社區投入極深的愛護與心力,對新北投地區的環境復甦有著美好的構想。
     2004年,北投文化基金會在社區營造學會指導,積極串聯、邀請北投區的42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以培力參與機制,經過半年多的聯誼、協調和整合,成立「北投區社區發展理事長聯誼會」,推舉吉慶里黃勝宗里長(前吉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為首任會長,安排系列培力課程,像社區營造論壇、宜蘭社區參訪、北投社區互訪座談會、社區營造培力課程等,也於2004年底在陽明大學文化廣場辦理「活力北投,情牽唭哩岸」台北市社區互助成果展,有多種互動式攤位,想居民瞭解北投的在地風情、文史生態特色及健康生活概念,也精心規劃五條在地文史導覽路線,讓你一覽北投在地風情,體驗北投在地活力!
     像八仙圳是關渡平原最主要的灌溉水源,是七星水圳系中灌溉面積最廣者。由天母磺溪引水,流經榮總、陽明大學、北投區東華里、立農里,穿越關渡平原,於八仙里注入基隆河,是北投極重要的老圳道,富有豐富的歷史與農業價值,也是老石牌人的共同記憶。然而,隨著產業的遷移與石牌地區的發展,八仙圳除了灌溉的功能之外,還肩負起排洪防災的任務,由於先天設計的不足以及後天住宅建設規劃失當,八仙圳逐漸變為承納家庭污水的排水溝,平常隱身於狹小的屋後巷弄,髒亂泛臭,大雨來時則遇水則淹,變成社區禍害和公共衛生的威脅。經過多年的爭取,八仙圳於東華里上游河段已經陸續完成排洪分流以及家庭污水截流的工程,七星農田水利會預計於近期內著手八仙圳整治的規劃。為了掌握契機,東華里里長蔡瑞崇與北投文化基金會、北投社區大學合作,邀請中時文教基金會與七星農田水利會共同規劃八仙圳整治工作坊,引介國內外的案例,與社區居民共同腦力激盪,希望八仙圳的整治找回昔日的親水面貌。並發動居民成立八仙圳巡守隊,進行耆老訪談與污染調查,將永續守護八仙圳。2005年開始,北投便以守護河川、再造水岸都市風采為課程經營的重點,東華八仙圳河川巡守隊為第一個在地催生的河川守護社團。之後,將與其他社區合作,陸續推動磺港溪親水工作坊、北投水資源的美麗與哀愁等講座。東華八仙圳河川巡守隊的經驗給了社區很大的鼓勵,也希望拓展到其他社區。
     我們也誘導社區發展理事長聯誼會結合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衛生所、社區醫療群等在地社區健康資源的網絡,導入輔導機制,安排基礎及進階培訓課程,從組織形成、資源調查、志工經營、交流觀摩,逐步發展社區健康議題的操作,像議題的倡導與操作、在地社區意識的凝聚、社區動員力、人力資源、社區與城市(區域)的互動網絡等,從實務操作經驗中,累積未來社區健康營造的知能,並積極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建立一個健康的社區營造的生態結構,發展建立社區健康的模式。
台北北區社區醫療群
     全民健保局推行的「全民健保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試辦計畫」,為提供民眾健康為導向,建立以人為中心的保健觀念,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建立社區健康促進機制,台北北區的北投、士林、陽明山、圓山、蘆洲與石牌社區醫療群和振興醫院合作,成立「台北北區社區醫療群」,照護全家人一輩子的健康醫療問題。
     本計畫的目的在於希望民眾獲得醫療健康上更完善的全人照顧,透過基層診所醫師組成「社區醫療群」和區域中大型醫院合作,提供您專屬的家庭醫師,從診所到醫院持續追蹤、治療與保健完整的照顧,也設置24小時免費健康諮詢專線(2826-7449),協助解決您醫療上、患病時的困難,而且還在診所轉診至醫院時享有溫馨專櫃服務和掛號費優惠的好處喔!
     過去在預防保健的推動上,都是由政府、健康衛生專家以單方向的方式傳達給民眾,在不少社區醫療講座中,明明談的是避孕,來的卻都是老阿嬤,她們為的不是瞭解保健常識,而是拿禮物、紀念品。健康是很難推銷的東西,雖然預防保健很重要,但健康的人很難體會健康的重要,沒有病痛的民眾,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麼醫療需求;民眾不瞭解自己的需求,尋求保健的動機就非常薄弱。我們知道,健康不僅止於免於疾病、或得到健康資訊,而是要把健康的觀念和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
     因此,社區醫療群積極的走入社區,與社區地方團體結合、與社區民眾作更緊密的互動,特別委請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作為聯合行政管理中心、與北投衛生所協力,協助溝通、協調、進行衛教宣導與預防保健;在北投社區大學開設長期性「健康婦女下午茶」、「健康醫學」公民週系列課程與講座,針對奇岩社區發展協會、社子文教基金會的志工媽媽開設相關婦女議題座談,提供服務居民全人、家庭,更誘導民眾自主性的健康慨念及習慣養成,藉由導入社區營造的精神與力量,活化健康醫療觀念的宣傳與促進,落實社區醫療群服務,共同營造全民健康生活。
以北投社區為基地的社區健康促進夥伴關係
  我們初步瞭解北投居民健康狀況,以推估瞭解社區健康狀況,在2001年,北投65歲居民有22,522人(9.08%),是一個老年化社區。居民死亡原因依序為:惡性腫瘤、肺炎、其他、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等,而癌症死因依序為:肺癌、肝癌、胃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等,這些社區健康狀況,將成為未來我們關切課題。
  我們希望以北投社區為基地的社區健康促進夥伴關係,積極推動社區健康促進策略:
1. 建構在地的社區健康資源網絡:結合現有台北北區社區醫療群、藥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社區營造中心、社區大學、社區團體、宗教團體、學校、教育機構、志願服務、社工等豐沛的在地醫療以及社區的人力資源,針對社區健康狀況,安排相關學習教育課程、工作坊、體驗營等以及健康資訊的提供,改進功能不佳的環境,強化設備及健康空間與環境的可親近性,激化社區團隊,建立夥伴關係,凝聚社區的力量,發揮公共參與的能量,協力強化社會防疫及健康促進的能力,營造健康家園。
2. 民間專業社區健康促進資源中心:結合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1)的社區健康促進訓練,進行健康需求調查、研究發展,研擬社區健康營造策略及服務。
3. 落實社區醫療群服務:誘導民眾自主性的健康慨念及習慣養成,導入社區營造的精神與策略,活化健康醫療觀念的宣傳與促進,落實社區醫療之運用,共同營造全民健康生活。
4. 社區健康促進知識庫:匯整社區健康促進操作經驗、調查、研究等資料,成為可以傳承、分享的知識庫,建構資訊網站,並與媒體、出版社合作,做適宜的出版推廣。
5. 社區健康文化生活中心:健康飲食茶點、關懷送餐、藝文活動推廣、學習及展演,實踐生活美學。
回歸社區實踐
     社區面臨生活上多元化的議題,社區營造就是要尋求認
識社區的議題,解決社區的問題,營造沒有一定的模式或內容,也沒有一定的切入點,包括:生活問題的解決、環境景觀的改善、生活空間的創造、終身學習的機制等等,社區居民透過討論、組織、形成共識與行動,一起改造自己生活的家園。「社區健康營造」是以「健康」議題做為社區營造的切入點,希望透過社區組織,達到社區健康的過程。
     後SARS時代,疫病的防治和健康的促進面臨的是多元的問題和議題,其資源網絡也是跨越官方、民間、專業、非專業領域,能做好跨領域的合作,就能奠定健康經營的基礎。過去的「危機處理」思考,仍存在太多由上而下的指令模式,是否足以適應今天的疫病防治,值得我們深刻省思。現在我們應當採取雙向溝通的「新合作治理」(new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強調公、私部門與社區、非營利組織、專業團體形構共同治理的網絡關係,透過緊密的互動和互信,建立起資訊流動、資源互補、機動分工、同舟共濟的平台。民間的社區組織如何與非營利專業組織 合作互動,產生更「有機」的關聯,增強社區和民間組織的動員力量,也是對抗疫情擴散的「後衛」。個人也應當體認到:對於公共風險的承載,不能夠被認為是「別人」、「他家」或「政府」的事,每一位公民都有他的權利和義務,共同學習來分攤風險,甚至於導向正向的健康生活促進的理想。
     健康資源整合的基礎,需回歸「人」的營造、組織行動力。社區健康輔導培力機制必須持續導入,整合地方人才資源,創造多元化經驗交流機會,增進健康生活福祉的永續經營。北投社區立夥伴關係,促進民眾參與健康營造的機制,使在地健康專業者和社區產生緊密關聯與良善的循環互動,促使誘導民眾自主性的健康慨念及習慣養成,落實社區醫療之運用,進而提昇全民的醫療品質,讓健康資源獲得最有效的利用,共同營造出健康社區生活。

地方非營利組織的功能與影響-以北投文化基金會為例
張鈺微∕北投文化基金會 執行秘書   

 對非營利組織而言,它的開始往往是因為某一特定的共同的議題,引發一群人成立組織去完成理想,而特地性議題往往反應當今社會環境上所不足或是需要提升的面向,不論是文化古蹟保存、社會福利、健康促進、社區營造、生態環保等議題,一直都受到民間的關注;而在地性的非營利組織,則又融合了地方特性元素在裡面,它所屬區域性劃分自然較為明顯,所組成的成員也大多具有相同生命經驗與記憶,對於如何維繫與傳承組織精神,往往是他們最需要面對的問題。
  地方非營利組織的成立,各有不同的使命,北投文化基金會推動的宗旨則是:
北投地區民眾秉持愛鄉土的理念,集思廣益,成立基金會,以保存、推展文化、落實生態保育為宗旨,依有關法令規定辦理下列業務:(1)保存文化資產。(2)推展文化教育及學習成長。(3)營造精緻文化藝術生活空間。(4)落實文化藝術生活化,生活文化藝術化。(5)其他社會公益活動。(6)其他符合本會設立宗旨之相關公益性文化藝術活動。
依據不同的面向,它所發揮的功能分別論述如下:
(一)文化面
  文化的形成是需要結合人事時地物,也就是人物、事件、時間與空間所創造的一段經歷。它是持續性的發生,其中有可能是因為自然發生的事件或是人為的以主動性的方法去形塑一個場景、一段故事,以時間為縱軸、空間為橫軸所畫出的文化軸線。所以對於有文化願景的團體,可以主動方式創造許多新的、令人愉悅、美好的記憶,以達成引發更多人願意共同創造最大的理想。
  基金會從2000年成立開始,首先是透過田野地方調查與在地耆老口述歷史等方式的史料蒐集,來累積北投文化產業、歷史古蹟、自然生態、社區人文的資源,並透過導覽解說志工的培訓,我們把會隨時間消逝的的寶貴記憶,透過各種方法加以保存。這是基於一種對傳統文化記憶的尊重,過去經驗必須有人紀錄、轉化、傳承給下一代。而這一連串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產生新的經驗文化。
(二)社區面
  廣義社區的定義以特定區域劃分作為分界的一群人為主體。若依照此種大略劃分方法,基金會的社區定位則是以整個北投行政區為主,其中所涵蓋的領域非常廣泛,從捷運站經過9個站的範圍而定,這跟一般所認定的社區在地理上仍有些落差。雖然受到大範圍環境的挑戰,我們仍是透過舉辦與民眾作第一線接觸活動的方式,與北投社區的居民做最直接的連結。從創會以來,藉由社區活動舉辦,例如:北投藝術節、社區音樂會、文化生態之旅、社區醫療義診等等,建立與社區居民的情感,將北投的文化透過活動方式的呈現融入現代生活中,喚醒台灣早期社會的那種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左鄰右舍守望相助的社會善良風氣。此外,我們接受教育局補助辦理的北投社區大學,透過成人教育學習機構的成立,進一步提供社區居民一個終身學習的平台,除了提供學習機會,更是讓民眾對社區概念與公共事務參與度提高,對在地的認同度也漸漸提升不少。
(三)社會面
  民間團體往往扮演著補足政府施政不足的救援角色。它所共同凝聚起的使命起因,背後通常存在著當今社會制度仍有缺乏的地方,因此行動上對社會價值而言,以正面居多。它以團體力量代替民眾抒發意見,表述立場,因為經常與政府部門有較多的互動,也可當作政府與民間溝通的管道。基金會近年來推動的公民會議為一個實驗的例子,我們發現當今社會代議制度有相當的缺失,而透過與專業團隊台大社會所的合作,汲取國外的寶貴意見與方法,嘗試將公民針對具有爭議性公共事務的討論方式做了修正,目的除了讓民意能更完整的表述外,政府能更清楚的知道民眾真正的需求。
結語—融合多元化的文化面向
  以推行保存北投文化為根基,我們將文化的詮釋更加廣泛,它可以是生活面的、教育面的、藝術面的,甚至是健康面的都可能存在。在每一段推動過程之後,慢慢的累積出經驗,這些自然會形成新的文化型態。目前最流行的滾動學習方式,不就是如此?一個新的想法、願景依照一個個的步驟執行之後,遇到困難或是行不通的地方,再依當時情況做即時的回應與處理,如滾動的石頭一般,不畏艱難,突破一切即將遇到的難題,跟隨時代之流的脈進,這也正是本會推動宗旨的精神之所在。

社大藝能類課程與社大精神的實踐
鄭人豪∕北投社區大學主任秘書   

在社區大學的辦學目標與理想之中,全國的社區大學都抱持著一個冠冕堂皇的說法:「鼓勵終身學習,解放套裝知識,培育具批判性及理性思考的現代公民,建立公民社會。」可是,什麼是現代公民?什麼是公民社會?在光鮮亮麗的口號下,卻少有明確的解釋與做法,而在尚無嚴謹法規全面約束下的社區大學以及各界在檢視社區大學時所共同關心的主題:「社區大學和坊間的才藝班、補習班究竟有何不同?」
  目前造成「社區大學就像才藝班、補習班」這個誤會的最大原因似乎是出在語言、電腦、舞蹈等所謂「生活藝能」類別課程;然而,藝能類的課程卻是最貼近民眾日常學習需求的課程,例如學員來學英文,就是要學英文,來學電腦,就是要學電腦,學跳舞、學音樂等等都一樣,這是學員的意願,我們不能「強制」學員在藝能類課程之中去學習他們學習初衷以外的東西,但我們可以「引導」學員經由這些課程去吸收除了以外更多的知識。
  我們必須正視學員的需要和引發學習意願的動機,我們不能僵化地思考「社區大學的辦學精神」而一廂情願的想像來社大學習的學員就是對於公共參與、社區營造有興趣的一群人,有極大多數的學員在一開始進入社區大學學習是抱持著上才藝班的心態前來,這點是我們必須先認清的事實。
  該如何讓來到了社區大學學習的民眾對於這個社會、社區與環境產生切身的情感並進行互動,達到讓社區「活起來」的目標是社區大學經營者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能夠讓社區「活」起來,還有什麼不能夠做的呢?在沒有方向、路線的一開始,我們北投社區大學從地方文史、生態等這類一向擁有著迷人特性的題目著手。
  我們將實際在我們生活週遭的文史、產業、文物等事物編輯成教材,努力營造一個「非虛擬性」的環境與情境教學,讓學員們在習得藝能技術的同時,能夠看到、觸到、聽到、實際感受到課程之中所學習到的東西,學習的過程將因此更加切身、更加與生活連結並且更加能夠實際利用所學,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同時學習到地方文史、產業等多面向的知識,而不僅只是技藝能力的提升。
  例如,語言課程就是很容易與地方文史、文物結合的課程,電腦教學可以將社區互助、分享網路的建置為目標,舞蹈、健身等課程的學原則是討論公共空間、公共安全的最佳群組。
  逐漸地,社區居民間的交流頻繁了,對土地的關注增加了,對社區的情感深厚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人與社區、社會之間的聯繫一日日的綿密起來,這是一種自發性的連鎖反應,社區大學只要充實民眾對公共性議題的認識,並且扮演好平台的角色,無須對於公共議題抱持特定的立場即可自然讓民眾主動的去產生公民的自覺,在經營的過程間,我們發現社區的民眾間越來越能夠包容不同的聲音,也越來越能自組性的進行共善的討論,而這些民眾絕大多數,其實是來自所謂「藝能類課程」的學員。
  社區大學的思考方向應該做改變,不是隨著既定的框框去劃分「學術、社團、生活藝能」類別的課程,然後以開設「學術類別」課程的比例來說明「社區大學與才藝班、補習班是不同的!」,而是要考量民眾的需求以及意願,在各種民眾所喜好參與的生活藝能類別課程之中加入公共性的、學術性的元素,也就是想辦法「讓社區大學的才藝課程與一般的才藝班、補習班不同」,讓民眾先有參與的意願,才有可能進行教育,讓民眾在取得所需的過程之中真正的學習並感受到社區大學成立的精神與目的,這才能有「實踐」的可能。
  常常在社區大學的各類研討會或是出版品之中聽到、看到「實踐」這個詞彙,但要「什麼是實踐?」和「怎麼去實踐?」卻鮮少在討論、論述之列,幾乎全國的社區大學在述及成立目標與理想時,都會說要「解放知識,促進社區互動,教育現代公民,建構公民社會。」,其中,「社區互動」是民眾的實踐,社大只能實踐「促進」;「現代公民」是民眾的實踐,社大只能實踐「教育」,最終的「建構公民社會」則完全是民眾的實踐。但「解放知識」絕對不只是社大的實踐,同樣也是民眾的實踐,知識的解放除了經由社大的設計、傳遞之外,更需要民眾的「再傳遞」,這才是「實踐」!無法經由民眾自發再傳遞的知識,即便再如何有價值也會失去意義!如果用強制性的手段讓學員被強迫接受社大單方向想要給予的知識時,除了知識難以進行自發性再傳遞,也讓無法認同這種強制性方式的學員連參與社大的意願都會失去,由認同被強制灌輸某些知識的民眾所構成社會還稱什麼公民社會?
  台灣至今已有約百所社區大學成立,儼然形成了一股來自社會基層的力量,而社區大學在社區營造運動之中的角色比較特別,常見社造團體多半對於某些議題抱持著特定的態度與立場,而社區大學則不能這麼做,社區大學一定要把持好「社會公共財」的精神,建立社會信任,盡能力讓更多的民眾與公共事務產生連結,努力提升公民的學養以及對公共事務的認識,不管個別的民眾對於某特定議題抱持著什麼樣的立場,社區大學均應對他們想知悉的領域盡量提供所需的知識教育,讓不同的聲音能夠盡情且公平的傳達,在社區大學這個平台上充分進行交流,達到共善討論的目的,如此的社區大學才有肩副社會責任的可能。



北投區地方博物館的社區經營發展─以鳳甲美術館為例翁淑英∕鳳甲美術館活動推廣組主任

五月初,台北的雨仍下的滂沱,看著窗外溼漉漉的觀音山,但此時正在工作的心情是溫暖而愉悅的,滿桌子的資料與電腦裡的照片,正在述說著鳳甲美術館五年多來的點點滴滴。正當我為申請文化總會所舉辦的“總統文化獎”,而著手準備資料的同時,恰巧收到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的雅瑄用E-mail邀稿,希望透過鳳甲美術館社區推廣的經驗,讓學會的會員及非會員們來一同           油畫課程
分享地方博物館的社區經營。對於這個的邀約我欣然接受,並覺得是個難得的緣份,因為此時我心中的喜悅與成就感,有一股極欲與人分享的衝動,雖然我知道從事藝文與社造推動工作的夥伴們,面對各項事務的運作一刻也不得歇,對這個不算短而且還在進行中的歷程,仍請耐心地聽我娓娓道來………
    鳳甲美術館是於1999年10月25日由邱再興文教基金會所創辦成立的,所以要談鳳甲美術館,得從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談起。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於1991年在馬水龍教授建議下成立。成立初期以“春秋樂集”每年兩次為台灣音樂創作者提供創作發表的舞台。經過多年深耕努力終獲社會各界的肯定,而於1998年榮獲文建會第一屆文馨獎特別獎。得獎後深受鼓舞決定成立社區美術館,希望在音樂之外也能以社區為起點推廣視覺藝術,因此積極成立鳳甲美術館。而當初董事長邱再興先生選擇北投區作為美術館的落腳處,也是基於十數年來居住在北投的深厚感情:「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台北盆地,但每一區的氣候都有顯著的不同,北投的氣候狀況明顯就比南區好很多,更不要說北投處處明媚的風光與濃厚的人文氣息了。」邱董事長在被問起為何選擇北投時如此說道,而當訪客看到美術館落地窗外的觀音山與關渡平原,那時時變幻的秀麗景色時,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不會有任何的疑義了!
    鳳甲美術館自許為“社區美術館”,我們希望藉由美術館的成立,以展示、座談、導讀等方式,為社區學生、社團及民眾,提供良好藝術欣賞的環境,散播藝術欣賞的種子。因此,鳳甲美術館是屬於社區的,希望它是社區推廣藝文活動的一點,讓關懷社區的人士,能利用美術館特殊的環境與設備來推動社區文化發展,使它成為提昇社區精神生活的泉源,並藉此展現社區特有的文化風貌。(節錄自鳳甲美術館簡介)當然鳳甲美術館在開館之初,並不為多數的社區民眾所認識,但我們並不因此而氣餒,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下,我們持續的舉辦優質的展覽與活動,並積極地在每個檔期不間斷地向社區的各級學校、社團與文史工作室發送公文與邀請函,邀請民眾參與展演活動,因此從去年開始美術館的參觀數已突破一萬人次,來館進行參觀教學的北投區各級學校超過三十餘所;另一方面,我們以美術館的名義實際參與北投地區社造的行列,並積極爭取加入台北市公部門的各項策略聯盟活動之中,在不增加營運費用的前提下,提高鳳甲美術館的曝光度、與上媒體的機會,藉此讓更多的民眾認識我們、認同我們。幾年下來,現在我們可以自豪的是,在大台北地區無論是公私立部門所刊載的博物館相關文宣中,鳳甲美術館的名字大部份均不會被遺漏。
    雖然鳳甲美術館參觀人數倍增、且在重大的博物館聯盟活動不缺席外,我們所擁有最珍貴的,還是來自於學子們學習後愉悅的笑臉,與社區民眾的肯定與支持。鳳甲美術館自去年開始培訓志工,以協助美術館館務的推動。目前參與志工服務的志工有十餘位,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來自北投地區;而與北投社區大學合辦的“藝術學程”課程,也同樣獲得社區民眾的熱烈參與與迴響,開課率達八成以上。自去年開始美術館所在地大業路上的公車站牌,在北投區公所與八仙里里長的協助下,已更改成“鳳甲美術館”;在2003年10月25日鳳甲美術館也正式加入文建會地方文化館掛牌館舍的行列,雖然在文建會九十四年度地方文化館補助審議過程中,有若干審議委員對鳳甲美術館的營運是否具有“地方特色”提出質疑,在美術館苦無機會釋疑下,大量萎縮了經常門的補助費用1,但我們不喪氣,仍將秉持立館的宗旨與精神,持續的為社區民眾舉辦優質的展演活動。
    五年的時間不算短,但對永續經營來說只是個階段,鳳甲美術館一路走來,在跌跌撞撞中累積起與社區互動的經驗,而一路相伴的是北投這群可愛的住民們,給我們掌聲、給我鼓勵、當然也給我們試煉與磨練。對於筆者這個從南台灣北上求學、工作、結婚的外地人來說,“北投”這個在從前媒體影響下所認知的“溫泉鄉”,到實際接觸並認識後的“藝文地”,現在常常在我口中叨念的是「…我們北投這樣…、我們北投那樣…」,嚴然就是個北投人。或許我沒有機會移民北投成為真正的北投人,但只要鳳甲美術館在北投為社區民眾服務一天,我口中的「我們北投這樣…、我們北投那樣…」應該是暫時不會停止的。


台北市北投區【奇岩社區發展協會】《日出奇岩》─社區營造夢想實踐分享  一群『築夢‧逐夢‧圓夢』的女人婆   高美華∕理事長-



 夢想概述
  1994年一群居住在社區活潑開朗的媽媽們,從「成長班、讀書會」等自發性組織的學習過程中,凝聚社區情結和服務社區志念,進而描繪社區未來願景,集思建設發展藍圖,並付諸實際行動,關懷社區公共議題,社區居民團結一致,抗爭財團不當開發,成功禁止「山坡地濫墾」,因而凝聚共識成立協會,共同為維護社區生活品質而努力。創會以來由於各屆理、監事與社區夥伴之共同努力,辦理社區學苑、藝文活動、社區畫展、環保生活、社區治安,「地區環境改造計劃─社區閒置空間再利用」、建構社區文化與自然生態推廣等各項多元化社區發展服務工作,屢創佳績,頗受社區居民與各屆肯定,並屢獲市府社區發展工作評鑑為「優等社區」;2002年環保署環保有功團體評鑑為「全國環保績優社區」;同年以「綠色生活共同購買」榮獲環保署環保示範社區,推廣環保生活理念與社區合作消費;內政部2003年社區發展工作評鑑為「全國優等社區」,2002、2003、2004連續3年獲文建會甄選為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營造點」,推展社區文化與自然生態保育, 2003年起承辦社會局、內政部社區互助方案-「同村協力珍愛社區」老人訪視與送餐之社區互助福利服務及婦女福利與單親家庭支持性服務計畫─藝文生活美學『日出奇岩創藝生活工坊』等,為使本會承辦之各項計劃能永續經營造福社區,建立一個優質且具有優美的【人】的社區生活環境。稟承10多年來堅韌不拔的社區營造精神,一群發揮女人『韌性』特質的社區婦女姊妹婆婆媽媽們,共同編織『同村協力珍愛社區』、塑造『社區大家族』夢想,邁向我們的共同理想國度「社區桃花源」。
夢想目標
1. 社區健康生活營造
為更落實社區環保生活,儲備社區環保人才,推廣社區吃出健康之現代飲食生活及健康新主張,延續2002環保示範社區,以綠色生活廣場『奇岩取貨站』,結合社區婦女力量,組織生活工作坊,推廣健康講座、有機飲食,綠色消費共同購買,專業培訓製作健康手工糕餅點心展售,永續經營『社區健康生活』。
2. 建構社區文化與社區自然生態保育
「丹鳳山自然步道與社區文史」田野調查紀錄與導覽活動推廣,使居民認識、了解所在的環境,引發社區居民參與步道經營與管理,也能對環境與自然多一份了解與體會,利用步道的活動,能增進居民彼此認識與溝通的機會,也能促進居民關心與接近和自己居住環境有關的社區自然生態與土地,能促使居民對社區的一草一木及文化有所認知,自然對於社區會有歸屬感與地方認同,並培訓社區解說員為社區自然與文化傳承,進而推動社區文化及 丹鳳山生態之旅,並擴及北投文化深度之旅。
3. 福利化社區營造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社區內的老人人口也佔多數,低收入戶老人人口數100多名,本會承辦社會局「同村協力珍愛社區」老人訪視與送餐,透過對於社區婦女一些基本的技能訓練,服務前基礎教育工作,加強專業知識及技能,參觀已實際執行之社區發展協會,了解實際執行狀況,老人餐飲製作等婦女訓練,提供社區獨居或缺乏照顧長者基本生活之服務,發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社區互助精神,響應政府同村協力關懷弱勢,照顧社區老人,以提昇老人生活品質,參加送餐長者30名多名,延續老人訪視與送餐之社區互助福利服務,擴大服務範圍,除了對於長者之服務外,並增加服務對象至社區其他居民,如提供外宿學子、協助小家庭、上班族婦女解決餐飲問題,供應「家常便飯、老人、學童營養午、晚餐」等家庭健康飲食訂購,為「社區健康生活營造」提供社區居民健康飲食生活平台及開啟社區互助產業之門。
  4.社區婦女二度就業:
本社區婦女人口佔一半以上,社區內有些婦女因家庭因素離開職場,可再開發其人力資源,又本社區地處偏僻,為純住宅社區,工作機會不足,失業婦女為數頗多,結合社區藝術、美食人才、本會義工等組成「日出奇岩創藝生活工坊」,邀請專業老師現場教學,招募社區中低收入戶、單親家庭及熱心公益之中高齡婦女,透過對於失業婦女的專業訓練,配合本會社區發展工作各項目標,開創婦女社區就近二度就業機會。
5.社區互助產業
依據本會10多年之社區資源調查、社區發展工作評估與人力資源分析,奇岩社區佔一半以上人口之婦女,人才濟濟、活力旺盛,更難得是有「社區生命共同體」之共同理念及服務社區精神,因此如何應用社區婦女優良才藝、特點之優勢,將社區(含北投鄰近地區)藝術家、才藝者、弱勢婦女等組織起來,透過《奇岩取貨站》《陶藝生活工坊》《綠活餐食工坊》《綠活烘培工坊》《奇岩社區文化與丹鳳山自然生態之旅》,共同建構社區互助體制與互助產業,共同研發創造「北投特產」,同時也能提供婦女二度就業平台。
6. 促進建立「公民意識」社會
   台灣已邁向民主社會, 而公民意識卻未能普遍提昇,政治亂源社會亂象
橫生,社會普世價值將無法向上提昇,台灣社會向下沉淪身為台灣的每一位公民將責無旁貸,建立「公民意識」社會,促進社區居民關懷社區付諸行動、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守護台灣社區起動,邁向我們的共同理想國度「社區桃花源」。

夢想的共同核心價值
已漸入中高齡的一群社區女人婆,正思索著如何共同創造「生命第二春」,使自己生命殘餘價值能為自己的社區經營注入更多活力,能為價值觀被扭曲的社會盡一份公民義務,畢竟社區的凝聚力與在地情感是一點一滴慢慢累積的,當我們的兒女漸漸長大、在我們即將卸下養兒育女的階段性任務、在我們即將面臨的人生空巢期,我們約定人生的下一個10年,在我們還有些許能量時,互切互搓、一起努力,互助合作,共同經營< 社區大家庭 >,適時適地的扮演互相扶持,陪伴社區老弱婦孺及耕耘社區的角色,留給子孫一個優質且具有優美的【人】的美好社區生活環境。

夢想可執行性
 1.與政府部門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NGO、NPO組織是世界趨勢,世界不景氣造成各國高失業率,政府推動第三部門就業等各項計劃,階段性資金適時挹注,以工代賑,補拙民間社團資金薄弱創業為艱,透過民間團體提具創意性、地方性及發展性計畫,提高人民就業機會,非營利組織凝聚民間力量、發揮互助精神,與政府協力培養失業者再就業能力,共同參與政府創造就業機會及協助政策推動,擬定企劃尋求公部門部分資源補助。
  2.實施策略與操作模式
10年的社區經營夥伴共同組織「專業經營工作團隊」,依個人興趣與專長分組負責、分工合作,長期以來中高齡等弱勢婦女面臨實務經驗無法轉換為實際工作,政府部門建構與民間團體促進就業之合作夥伴關係,是良好的政策,只有製造工作機會較能協助婦女二度就業,體貼、熱心、關懷之女性特質,服務業是女姓天下,結合婦女力量開發婦女潛能,加強婦女專業職訓,發展社區互助產業、地方性文化產業,提供婦女就業機會,由社區婦女自我提出實務操作及發展經營、產品研發所面臨的問題面,同時透過核心顧問群、勞委會創業諮詢輔導團與在地協力團隊等專業者的諮詢及協助,集思廣益、集體投資、共同創業,創造與累積社造經營基金,一起努力完成圓夢計劃。
實踐夢想之能力
社區發展工作事蹟
* 1995北市都發局地區環境改造「第一屆台北市都市設計獎」榮獲最佳推薦獎。
* 1996 「體驗社區、捏塑奇岩」入選統一企業「好厝邊互助牽成」計劃經費補助。
* 1996 北市府社區工作評鑑『優等獎』。
* 1997北市府社區工作評鑑『甲組優等獎』。
* 1997 與「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共同辦理「北市地區環境影響評估」負責北投區
    環境衛生調查工作。
* 1998「北市社會局」指定辦理「台北市社區示範觀摩」。
* 1998 協助「行政院環保署」辦理北投區「社區空氣品質測試」。
* 1998 由「彭宛如基金會」輔導辦理「社區治安調查與整治」。
* 1998 與「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共同辦理「廚餘堆肥」。
* 1999由「彭宛如基金會」輔導辦理『社區褓母培訓』。
* 1999與「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共同辦理「北市女公廁空間調查」負責北投區與陽明山地區。
* 2000辦理「愛家畫家」社區畫展。
* 2001舉辦「鄭明進老師美術小品展」。
* 2001編製「丹鳳山自然步道」導覽摺頁。
* 2002 環保署2002環保有功團體『十大優等社區』。
* 2002 北市府社區工作評鑑「優等獎」。
* 2002 以「綠色商業共同購買」入選環保署『2002環保示範社區』。
* 2002 設置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奇岩取貨站』。
* 2002~ 2004 入選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營造點」。
* 2003 北市府社區工作評鑑『第一類優等獎』。
* 2003 內政部台閩地區社區發展工作評鑑『全國優等社區』。
* 2003 編製『奇岩綠色生活地圖』。
* 2003-2005承辦社會局、內政部社區互助福利服務「老人訪視與送餐」。
* 2004 承辦社會局「福利社區化互助方案成果觀摩」。
* 2004 成立「丹鳳山關懷聯盟」,關懷丹鳳山互坡堤修護工程。
* 2004 『第一屆社區藝術節─社區藝起來』獲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
       劃經費贊助。
夢想實踐時間表
1. 短期目標(2004年、2005年):
由「奇岩綠活廣場」啟航,奇岩取貨站為本會永續經營環保生活之發展聚點,
長期辦理社區環保生活、共同購買食品應用DIY示範教學、健康諮詢講座、
展售共購產品,「研發共購產品之再製作與使用(含健康手工餅乾、餐點)」,
方便社員訂購、現場採購、或每週定點配菜取貨等,由奇岩取貨站、綠活工
坊二位負責人領軍,以2002環保示範社區經驗,敦聘專家學者設計相關課
程培訓婦女人才並預售健康餐食與手工餅乾等;而「陶藝工坊」則由本會二
位藝術家負責策畫與產品設計及協助教作,由陶版製作教學入門,先期以人
才培訓出發,使失業婦女可學得一技之長,並從學中做、做中學共同研發製
作各項產品。應用現有之共同購買有機食材與設備及合作社體制,先以共購社員、本會會員、社區居民等為對象,透過社員情報小站、本會社區報、奇岩網站等推展與嘗試販售『日出奇岩創藝生活工坊』之相關產品。
 2. 中、長期目標(2006年、2007年):
  俟初階職業人才培訓完成,組織「創意生活工坊 & 社區合作社」, 以「藝
文、生活、美學」為品牌,設計一日或二日遊配套行程─『北投溫泉觀光、丹鳳山生態之旅等深度旅遊 + 陶版DIY體驗營或 + 美食DIY等+北投紀念品+溫泉飯店』,聯合學校、民間社團、機關團體、溫泉業者等策略聯盟,以社區人、生活、土地、空間為主題,辦理藝文生活美學等相關活動,創造社區生活共同記憶,『關懷社區付諸行動』,透過媒體、網站等發布廣告,製作相關DM等存放捷運車站、溫泉業等公共場所,接受居民、機關團體、生日聚會、喜慶蛋糕、年節糕點粿品、營養午餐、便當送餐、陶藝紀念品訂購、公共藝術創作,或透過新北投觀光商店街、溫泉業者等為仲介行銷,屆時即有可能由社區婦女創造「北投觀光優良產值」,期待美夢成真,期待社區婦女也能為北投觀光產業盡一份心力,也為自己創造二度就業機會。
結  語
一群『築夢‧逐夢‧圓夢』的女人婆,有感於我們正身歷其境處於台灣進入民主社會所付出的慘痛代價中,惡質選舉文化產生的劣質政客,為利益不顧一切撕裂族群,個人、黨意勝於國家、高於一切,近幾年隨者傳播媒體的大量興起,而從事媒體工作者卻未能隨之具備專業素質,八卦、血腥、販毒、斷章取義、扭曲事實等負面新聞宣染、加害全台,歷歷在目,台灣人民公認的社會二大亂源「政客與媒體」,引領全台社會是非不明,我們卻無奈的生活在如此的大環境中,眼睜睜的看著親愛的家人、朋友們正一步步的身受其害中,一群卑微不滿現況的女人在每天生活最密切的社區中,從自我學習、互相討論,發現自己、肯定自我,走出家庭、互助合作,不斷的思考與反省,「關懷社區、付諸行動」,在家庭與工作之餘,有志一同,捐出自己卑微的時間與力量,默默的付出,一步一腳印深耕基層,我們深信台灣沒有族群問題,我們要在每天生活最密切的社區中證實,「社區一家」的社區命運共同體與社區認同, 10年歲月『日出奇岩』在組織與社區工作發展的雙向努力下已有相當基礎,我們正向永續經營「社區桃花源」的願景邁進。

社區福利支持系統—老人照護以弘道志工人力時間銀行為例林依瑩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簡佩芳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北服處主任


一、 何謂志工人力時間銀行
  通常由慈善單位或非營利機構所成立並運作的一個存、提時間(而非金錢)的「銀行」。成立的目的在提倡對特定群體的自願服務。這「銀行」登陸志工服務的時數,這些「儲存」的時數,可以「提領」出來,供志工或其指定的人使用。在「提領」時,負責的機構就必須安排志工前往服務,而這提供服務的志工也因此獲得自己儲存的時間點數。

二、 弘道志工人力時間銀行發展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以下簡稱本會)於民國84年成立後,即積極推動「全國志工連線計畫」,主張聯合眾人的力量共同來推動老人福利,因此除了在各地成立志工站外,也與提供老人居家服務的機構連線,透過合作契約的簽訂,整合服務資源,落實交換服務,目前本會已於全國各地設置77個志工站,鼓勵3000多位志工,在其時間閒暇,提供獨居老人服務,另與五個老人居家服務機構建立連線,希望透過全國志工連線計畫的實施,喚起更多個人與團體加入助老的行列,營造安全無虞、有尊嚴的晚年生活,同時輔以「志工人力時間銀行」制度,志工服務老人可儲存服務時數供自己老年提領使用或立即交換服務遠地親人。
  
  本會郭執行長曾在日本雜誌上看到一則報導,上面寫著:「志工有福了,服務老人可儲存服務時數,以作為老年使用,或可立即要求交換服務遠地親人。」董事會非常贊成此理念,盼望也能在台灣推展,適時巧遇維他露基金會許秋金董事長從日本考察回來.他了解老人的需要,也看到日本政府對老人的關心與周全服務,於是邀請弘道常務董事柯麗鏞院長及陳國華董事與郭執行長組團赴日本東京考察,一方面要了解日本老人福利措施,一方面要到東京都港區役所實地了解如何推動志工交換服務。回國後就著手規劃發展「全國志工連線計畫」。以鄉鎮為單位,在全國各地設置志工站,服務在宅老人,定名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全國志工連線○○站,如員林站、大雅站、台南站等。推動方式主要透過大眾傳播報導,徵求熱心志工組隊加入服務行列,並自行推選站長,作為連絡、管理站務和協助調派志工服務老人。

  志工站的運作方式,借用站長家作為連絡處,提供老人在宅服務、協助家務清潔、陪談、購物、寫信、陪診和散步等工作。每週每站至少需服務40小時,始為合格的志工站。站長由本會施以職前訓練,並定期給予在職訓練,各站志工則由站長?募和培訓,可要求本會協助訓練。志工之基本要求為每週能提供2小時以上時間服務老人,可分次提供或一次提供。志工服務時數由本會登錄,他日可要求回饋,,亦可指定他地志工所指定的老人。志工站的服務不得收費,若有捐款需由本會製發收據,作為當地的服務基金。本會依各地服務時間及人數,每月補助電話費、文具費,總共約1000-2000元。
  
三、 推動志工人力時間銀行的組織架構
  社區照顧人力時間銀行的組織運作架構,主要可分為四層:人力時間銀行推動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人力時間銀行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管理中心)及人力時間銀行發展中心(以下簡稱發展中心)以及人力時間銀行志工站(以下簡稱志工站),其角色與功能分述如下:
(一) 推動委員會:邀請產官學界的專家學者擔任委員會的成員,負責政策性的規劃與決策,同時兼備民間自主性、自律性、公信力的組織,且可發揮全國性統合協調的功能。
(二) 管理中心:為全國性綜理人力時間銀行執行工作之統合部門,主要可分為時數管理與研究發展二部份,以統籌管理志工服務時數的儲存與提領,並負責執行與推動委員會決策的各項業務。
(三) 發展中心:依地理區域分區設置北、中、南、東四個發展中心,促成參與人力時間銀行的志工團體健全運作,並輔導協助其長期照護志願服務的提供。這樣的機構,就其最基本的意義而言,可稱為〔社會資源發展中心〕,從長期的視野,以促進社會資本的形成,從而開發社會資源。
(四) 志工站:參與人力時間銀行的志工團體可分為本會的志工站、在地的社區組織及機構連線三種型態,以下統稱「人力時間銀行志工站」:
1. 弘道志工站:以鄉鎮為單位成立志工站,定名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全國志工連線××志工站,如新莊站、太平站等。每一站由二十位以上志工組成,每站設一站長,依各站所需,設立其它分工項目。
2. 機構連線:與目前已有提供長期照護志願服務的機構建立連線,即凡是立案之社會福利機構或團體,且目前有提供長期照護志願服務,並能夠配合人力時間銀行志工交換服務制度之單位。
3. 社區型志願服務組織:凡是社區志願服務組織,如學校愛心媽媽志工隊、社區環保志工隊等,有意願提供長期照護志願服務,發展中心可以輔導協助長期照護志願服務之開展。
  其推動組織架構圖請參照下圖:
  
  

  
圖一、社區照顧人力時間銀行組織架構圖

四、 育成中心的任務
1. 開發志工組織:開發志工組織(從無到有或現有的組織),提供長期照護志願服務,並協助鼓勵其他社區服務的發展。
2. 提供志工組織所需的社區服務的知識與技能。
3. 協助志工組織時數的儲存與提領。
4. 預防或協助解決志工組織發生的問題。
5. 培育志工組織開發人力、物力及金錢等資源的能力。
6. 建立志工組織運用社會資源的社會責信的機制。
7. 提供並引導志工組織前瞻性的發展。
8. 建立社區志工組織網絡,促成組織間良性互動與互助。



圖二、人力時間銀行育成架構圖




讓城市生活大不同-親近愛河,擁抱生命的社區生活藝術運動方雅慧∕高雄市河堤社區發展協會理事 


  河堤社區,有光橋和公園,也將有更多精采的生命故事即將展現。走進明吉路轉角的芭蕾舞蹈教室,學舞女兒牽著年輕時想學跳舞的媽媽前來參加「心靈之舞」;發展協會二樓,尚在文藻就讀的哈啦英文班教學實習老師教起足以當阿公的長輩學ABC;三年級(30年次)與五年級(50年次)互享各自在愛河的成長記憶;再往前,福氣教會地下室,媽媽與小孩共同編織小水滴旅行到愛河的故事,十對家庭集體製作獻給「河堤社區」的手工書…..,這些即將發生的或是正在進行的,是一場性別、年齡、身分上跨界的交流與互動。往來之間,化解了距離和冷漠。
  在推動河堤社區藝文及社區活動多年之後,我們發現,在都會型的社區營造,與鄉村型的社區最大的不同,在於都會型遷徙的社會型態,房價的可及性決定了家庭的流動,而非對於該地區的土地認同。因此,因都市計劃於近年來擁進大量人口所形成聚落如河堤社區,更應積極開展屬於在地人的土地認同,才能推動居民良性的、由下而上的公共參與。為此,發展協會遂提出從生活藝術的介入來帶動公共參與,作為是創生河堤在地文化經驗的提案。
  這個行動過程,開始於結合生活藝術和公民意識的社區學習。透過藝術的啟發與創造,從學習觀照自己開始進行觀念的解放;透過踏察和社區地圖的繪製活動,重新觀照居住的所在,鼓勵以書寫、或以肢體表演,或繪畫創作表達對於生活的主張,培養在地居民在社區營造及公民參與的DNA。
  社區生活藝術的行動理念,認為都會型的城市文化營造,應來至基於住在這裡的居民的生活經驗與美學、也應該架築在居民對於土地的情感與記憶。所以,愛河上游的文化特色,無法從其他地區成功的文化經驗「如法炮製」搬來實驗,只能從我們所在的土地上長出來,且由這裡的居民的傳唱、譜寫才能豐厚這裡的生活記憶。因此,討論、合作、激盪與分享過程,都是讓我們正視並重建自己和這片土地的連結的一連串必要的擾動,並從中共同創造屬於這裡生活經驗的劇碼;專家和老師,在社區學習的殿堂中,只扮演啟發者的角色,「正港」的主角,是在地居民。居民從生活體驗中激發藝術創作的靈感,變身成為為自己生活代言的藝術家。
  對於坐落於社區中的藝文產業與社團,我們也期待能積極鼓勵並成有社造意識的「公民品牌」,以推展「共好」的社區經濟模式,促進社區型產業的良性循環,同時提昇社區公共性福祉。目前,這個以合作共創永續的願景,陸續在幾位社區藝文團體間定期聚會的「社區文化產業營造討論會」逐步描繪出來。
  親近土地和愛河的許諾,日前已先從「社區記錄與報導」的成員們開始。四月十日,我們將與文化愛河協會一同走訪愛河上游一帶,尋覓她的曾經,以及你我共同的記憶。預期大家記錄的愛河今昔、人文采風將製成「愛河行腳」導覽手冊,於初夏時分,邀請更多社區的大朋友及小朋友,逗陣來親近愛河。
  社區生活藝術運動,對身為參與者之一的我個人來說,是由夢想所驅動前進的行動:親近愛河之水,貼近在地生活的呼吸;交會所碰撞出的友誼、對孩子教育與生活主張的努力與耕耘,能在劃分與差異的價值判斷中深根茁壯。根從何來已不重要了,異鄉過境的不再漂流,凡心之所在,即是故鄉。我們在這裡安生立命,同村協力,打造友善且具幸福感的城市家園。
  鄉村從傳統產業和文化重振故鄉魅力,都會型社區也能走出漂泊感,開創生活文化新經驗。這場在城市中探尋生命座標的旅程,已經啟航。
  



1 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在94年1月28日所發之補助公文中函示:「文建會複審意見:(鳳甲美術館)本館已設立多年,宜加強社區連結及發展在地特色。並提出政府投注之資源如何達到公共性回饋之具體做法。」筆者如果有機會想嘗試回問審議委員,如果委員們有詳細參閱“鳳甲美術館申請計畫書”,就可以知道鳳甲美術館乃一非營利組織,成立5年多來沒有向參觀者收取過任何的費用(藝術學程課程除外),每年所投入的營運管銷經費超過千萬元,自92年度申請申請地方文化館的補助款以來,3年來總數不超過150萬元,試問委員在此企業回饋社區的能量中,政府資源究竟從旁挹注多少於其中?如此回饋社區的作法,仍不夠具體?此外,鳳甲美術館從不諱言是以台灣當代藝術為推廣重點,讓社區的民眾認識、進而欣賞台灣當代藝術,是美術館立館以來所持續推動的,幾年下來已卓然有成,來館參訪而獲益良多的社區學子數以千計,自認如此績效還需“加強社區連結”(當然美術館仍有許多的發展與成長空間,我們虛心受教)?尚且不說那句“發展在地特色”,何謂“在地特色”?鳳甲美術館從未說過自己是“社區活動中心”或“地方產銷中心”啊!對鳳甲美術館來說補助款的多寡並不是重點,而是對於評審委員不了解、也不嘗試去了解鳳甲美術館所做的努力而感到痛心!藉此機會提出沉重的呼籲,文建會對於台灣中小型私立博物館的關注是否太少?如果現在這個幾乎是唯一的補助申請管道,又需加上這個“社造”的壓力,不知道若干年後會有多少企業會因此氣餒,而不再支持?能生存的私立博物館又有多少?而這是誰的損失?……


2005.05.08, Sunday, 10:18.

人權立國?樂生療養院院民的人權何在?

作者:謝一麟(影像傳播業)

任務型國代選舉在即,民主進步黨在選舉文宣品─「2005任務型國代選舉說帖」中,第十二頁放了一張照片(歐德民攝),那張照片裡頭的背景是「樂生療養院」,十幾個院民坐在代步車上,在主建築物前舉手歡呼。




「行政院衛生署樂生療養院」設置於現今台北縣新莊丹鳳里,是1930年的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所創辦設立,是台灣第一處、也是現今僅存唯一公立收容、治療癩病(俗稱痲瘋病)患者的專門機構。癩病(Leprosy)為一種癩桿菌所引起的傳染病,因為當時醫療尚未發達,加上對癩病的不瞭解,所以對於病情的控制採取「隔離」的措施,院民與世隔絕生活了數十年,直到1954年,才慢慢開放讓院民回家。院民的生命經驗,正訴說著台灣殖民統治、傳染病防治、公共衛生政策、醫療等面向的寶貴歷史。

1993年台北捷運局完成捷運新莊線規劃,樂生療養院正在新莊捷運線的機場用地上,這棟七十幾年的歷史建築,面臨即將拆遷重組的命運;而院民也將被迫搬離。暫且不論樂生療養院的史蹟意義,院內佇立著許多百年老樹、四周山林植披,也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調節著新莊市的空氣。院內村落式的居住環境,院民不但片磚片瓦的建構出自己的家園,還可以在空地種植開墾,精神上有所依託,同時也可以自給自足。長久下來,院民彼此間也發展出互相照顧的生活模式,不但有助於病情的復健,在情感上更能相互扶持,這也正是醫護界、社工界,對於慢性病患所推行的「社區化」長期照顧模式的最佳典範。

但捷運機場的施工,即將挖去院民在此安靜渡過餘生的願望。被剝奪自由與人權多年的院民期望不多,只希望能在樂生療養院快樂的繼續生活下去,安享晚年。如果連這樣簡單的願望與基本的權利都無法照顧的話,真不知道民進黨「人權立國」的口號是不是喊爽的而已?日本政府對於當初同樣因為癩病被隔離的病患,除了法律面的國家賠償以外,還修法提供病患更完善的醫療照護,並在教科書中增訂癩病的衛生教育課程。而台灣政府呢?將捷運機場規劃通過樂生療養院也就算了,衛生署用來安置院民所興建的醫療大樓,根本不符合人性。院民行動大多不便,長期臥病在床尤有甚者,平時行動也多半依賴代步的電動車。新醫療大樓只有兩部電梯,且院民被安置在高樓層,陽台還加裝鐵鋁窗,試想,萬一火災時,院民怎麼可能來得及逃生?安全堪慮是一回事,但是決策過程的粗操與不符合人性化的考量,再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人權立國」的政府所會做出的決策。

4月23日,行政院長對國際人權協會發表錄影演說,內容說道,如果強將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推向一個不自由、不民主的國家,不僅是不道德的行為,更是違背人性與人權的倒退作法。然而,在整個捷運規劃到院民搬遷的決策過程中,事件的主體樂生療養院院民,永遠都是最後一個被告知消息,從未曾被邀請參與過相關的討論,政府決策單位,也不曾尊重院民的意見,這樣的決策,有何民主自由可言?哪裡又符合院民的人權與人性了呢?

呂副總統去年曾到樂生療養院視察,她只對院民說,「不拆遷的後果,你們賠得起嗎?」。民進黨作為在朝執政的政黨,如果不正視樂生療養院的問題,以及院民的人權,那不知道在國大選舉的文宣品裡面放上樂生療養院民舉手歡呼的照片用意為何?既然沒有擔當也不想扛起政治責任的話,就將樂生療養院的照片拿掉吧!一個漠視樂生療養院民處境與聲音的政黨,院民是不可能為他們舉臂歡呼的!



※本文將刊載於「南方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社造電子報《NO.69》

95年03月10日 星期五 「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經驗分享」-專刊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王秀雲校長專訪 鄭婷方/採訪整理/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 專題報導 ‧一閃即逝的社區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