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社造電子報《NO.23》


第二十三期-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93年05月28日 星期五)


訂閱本學會電子報

前言
社區化-社造十年的省思
陳錦煌/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社造番仔火
為社區築起一道堅固的防護網,捍衛居民健康!
林芝安/文字工作者

社區趴趴走
重回樂生棲蓮精舍
淨心/學會執秘

Stellen Sie sich vo r, bitte!(請自我介紹!)
吳昭儀 /學會專員

活動快訊
‧本期活動相關內容

前言

社區化-社造十年的省思
陳錦煌/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台灣社會的撕裂,族群的衝突,於總統選舉民進黨以些微票數贏國親聯盟後達到最高潮。凱達格蘭大道上不時可見到揮舞國旗的示威者,高聲納喊,成千上萬群眾包圍總統府抗議的景象,記憶猶新,這些現象凸顯台灣社會幾十年來蘊藏的族群對立,彼此不信任,其實仍然嚴重,選舉後,在有心人操控下,一發更不可收拾。

  思考族群對立的原因,是時間因素:早到台灣或晚到台灣?是空間因素:南北或城鄉差距?是政治因素:壓迫者與被壓迫者?是文化因素:中原與邊埵?是經濟因素:貧富懸殊?抑或什麼都不是,只是人云亦云!

  不管什麼原因造成的衝突、對立與不信任,選後「藍」「綠」兩陣營不斷有人提出「在地化」、「去中國化」,或「中華民國是台灣」……等新論述,期望可異中求同,協助撕裂的傷口,儘速彌合。

  本人擬提出「社區化」的論述,從土地認同出發,追求台灣的永續發展為目的,希望可補強論述內涵,建立「藍」「綠」易於溝通的橋樑。

  「社區化」和「在地化」或「去中國化」的最主要差別在於社區強調「共同體」的關係,不管是島上已住了幾千年的原住民,三、四百年前的老移民或是五、六十年前的新移民,其至最近幾年的外藉新娘,大家已經生死與共,面對共同未來,不分先後,沒有原、閩、客、外之分。「社區化」是基於土地的認同後所建立的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的緊密關係,是解決台灣生存挑戰的最重要依據。

  台灣是移民社會,三、四百年來,政權嬗替頻繁,歷史上充滿對抗,分類械鬥,殖民下的壓迫與被壓迫,及威權下的派系鬥爭,「社區化」正是培養人民當家作主,由下而上,尊重與包容的契機,也是消弭社會傳統及政治環境殘留的對立、疏離、不信任的具體作法。

  中國傳統政治倫理思想強調:誠意、正心、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家」到「國」缺少社區的環節,「家天下」是中國官場千年難改的積習,也衍生出中國人較重視上下的倫理關係,忽視平行的尊重與包容關係。十年前,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後,如社會運動般滲透到中央各部會,行政各層級,廣為專家學者及社區居民接受,十年後,社區總體營造已累積成台灣社會民主化最堅強的後盾,台灣之所以異於中國的根本所在。在這個時候談「社區化」可以輕易突出台灣民主發展的特色,是共黨政權所無法複製與改變的。

  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如何營造台灣的未來?如何尋找台灣特色?在國際競爭舞台找到活路,「社區化」是唯一可行的路。期望社區化過程所蘊釀的愛、尊重與包容,可以化解大選後的對立,恢復台灣的活力,向前繼續邁進。

△TOP




為社區築起一道堅固的防護網,捍衛居民健康!

訪屏東基督教醫院常務董事成亮先生

林芝安/文字工作者

前言
  去年五月,台灣飽受 SARS 肆虐,當和平醫院爆發第一波 SARS 院內感染後,社會人心慌亂,一群長年從事社區營造的工作者發想,如何用社區營造方式搭起一道社區防護網。

  因此,「社區防疫行動聯盟」開始展開行動,由屏東基督教醫院主辦、推動的屏東市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其模式甚受矚目與肯定,甚而屏東縣衛生局將此模式推廣至全縣各鄉鎮。此模式背後靈魂人物,即屏基常務董事,也是社區防疫行動聯盟屏東地區代表,成亮老師。

**用社區營造方式達成社區防疫工作

  曾於埔里基督教醫院擔任副院長長達十一年,成亮於民國 83 年即投入埔里當地的社區總體營造,帶著豐富社區經驗落腳屏基兩年多,透過他巧手打造,屏東地區的 SARS 防疫,成果斐然。

他如何用社區營造的方式達成社區防疫目標?

  「必須先確定社區防疫的目標要做到什麼程度,該設計哪些策略與方法以達成目的,」成亮緩緩道出,聯盟成立時,已經知道量體溫是防治 SARS 的重要手段,就必須讓資訊清楚而快速地送到每個人手上,「應該先去發現敵蹤,」所以「用知識對抗恐懼」,就成了當時防疫口號。

  設計一個機制讓社區居民參與,至為關鍵。成亮從台北開完會回到屏東,立即召開社區營造中心推動委員會,「讓組織成員先參與,團隊運作,是營造的第一步,進而整合各方資源。」

  推動委員會組成模式有兩個,一個是找當地社區代表,包括村里長、校長、醫院院長、衛生局長、社會局長、地方社福機構院長、非正式部門代表等,另外就是找企業代表,當地重要企業領導人、董事長。

  集結地方領袖、精英組成推動委員會,有助於整合各方資源,包括政府、企業、非正式部門、非營利組織等。

  以屏東市為例,屏東市有 79 個里,因此這 79 個里的里長以及衛生所主任(可以請護士當代表)就成了推動委員會重要人選。「尊重地方很重要,」成亮強調,不論對委員或顧問,他都做到會前詳細諮詢,會後詳細報告,讓不同意見能有效整合,並且有效率地施行。

  當時,衛生署號召六月一日要進行全民量體溫運動,當務之急,必須設法擬策略,讓全市市民徹底實施這項政策。

  成亮率領推動委員會,首要決定是,找市長協助,讓屏東市總共 79 個里的里長願意高度配合。問題是,如何讓 79 個里長共同開會、提出問題並有效解決? 「我們後來想到,屏東市總共有七個聯合里辦公室,就分七場,由市公所發函召集,三天半就完成開會事宜,」成亮低語述說,更重要的是,「我們沒有告訴他們該怎麼做,而是一起想點子、一起做,尊重他們,他們投入的意願會更強。」

**效率之快,讓我覺得台灣有希望

  這三天半的會議,效率驚人。早上在一個聯合里辦公室開會,把衛生局擬好的訊息告知里幹事,同時也請各里提出可能的困難與問題,將各方意見和需求蒐集好後,傳回衛生局、市公所,到了下午,到另一個聯合里辦公室開會時,已經能將上午提出的需求解決了。

  譬如,當時有里長反應民眾不敢上醫院拿藥,推動委員會就立即用電話聯繫,收集高高屏地區各醫院對 SARS 的因應措施,並完成電腦作業,再將這些完整的資訊印製出來,讓市民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完整資訊。

  「效率之快,讓我覺得台灣有希望,」成亮有感而發。

  不只推動委員會、市公所與各里幹事效率驚人,包括和中央的聯繫也十分暢快。

  當時,推動委員之一,屏基放射科醫師施丞貴提出妙點子-「十萬抗煞小天使」,欲動員國中小資源,讓學生回家量體溫,關心家人體溫,這項做法足以讓七成的屏東市民達到量體溫的目標。

  為了讓國中小校長願意大力配合,他們透過議會質詢的做法,由教育局長首肯,政策很快佈達下去。屏基與市公所通力合作設計量體溫紀錄卡,讓學生帶回家填,再帶到學校,學生們可以互相交換參考。即使國小一、二年級生,竟也順利完成。成亮猶記得,曾有媒體到學校抽問小一、二學生,小朋友們對答如流,不只清楚防 SARS 要從量體溫做起,也知道要提醒自己和家人每天按時量。

  如果家中沒有小孩,或獨居老人怎麼辦?

  「一定要先提供機制,繼而倡導,」成亮提醒。所以,針對家中沒有小孩的人,市公所將公共場所、各公私立機構開放,讓居民能就近前來量體溫,甚至有些具創意的里長,將里民經常光臨的雜貨店設為「社區愛心體溫測量站」。至於獨居老人,只好請里長代勞。問題來了,那時體溫計支支難求,里長頗為兩難。

  「情急之下,我找李遠哲幫忙,」成亮透露不為多數人知的往事。他當天打電話,隔天,李遠哲院長的秘書立即回覆,他已經告知行政院長主任秘書幫忙協調,院會同意五月三十一日之前,讓全台灣各鄉鎮鄰里長至少擁有兩支耳溫槍,若里民人數超過 5000 人以上,再多一支。中央與地方充分合作,果然,五月三十一日晚上十二點之前,所有的鄰里長都收到體溫計了。

  「 SARS 模式讓我們知道如何結合公部門以及地方資源,」成亮提高語氣,這次屏東市高效率的防疫動員,實為典範。

**健康社區營造就是 empower

  本身是法律專業學者,曾擔任老吾老基金會執行長,參與衛生署長期照護體系規劃十多年,成亮試圖以更具前瞻性的社區照顧模式,進行社區健康營造,矢志將「平安健康社區」推廣到台灣各個角落。

  這次屏東地區能順利達成 SARS 防疫目標,與他多年來深根地方社區工作有關,他分享多年來打造健康社區經驗,其中,如何以最低成本進行,以及過程步驟,格外重要。

▓ 倡導

  首先,他將社區中的社群作為耕耘對象,好比媽媽教室、烹飪教室、讀書會、教會等熱心參與人士。在過程中,得先去倡導,即從這些社群團體的連結開始,找出具有行動力、活力的居民出來當志工,然後給予教育及組織。

▓ 教育

  教育與組織可說是社區工作兩大重點。「教育就是觀念的改變,組織則是行為的改變,透過組織使居民養成習慣,改變生活型態,」成亮分享他對營造健康社區的看法。

  成亮表示,要提供參與者訓練課程,上 140 個學分的課,頒發工作證照。包括了照顧服務員( 110 小時)、健康促進員( 18 小時)證照,另外還有志工知識課程( 12 小時),「這就是 empower 的過程。」

▓組織

  至於組織的部分,成亮強調應該簽定自助互助合約,用群體的力量達成目標。而組織也提供四大保障,包括健康促進與管理的保障、急性醫療、長期照顧、愈老活得愈好等保障,誘發成員服務的動機。

▓服務

  志工必須承諾每星期服務兩小時,一年 100 個小時,在自己居住的行政社區內,針對里長篩檢出 65 歲以上的老人,有身心障礙的居民提供服務。

服務內容包括:

• 幫忙量血壓,也教導居民量血壓。行動自如的居民可自行前來量,不能走動的,就前往家中去幫忙。

• 協助居民到醫院進行健保提供的免費健康檢查。

• 協助落實屏基設計的健康生活促進計畫,包括了飲食、運動、健檢、壓力紓解。

  成亮強調,這兩年來居民對營養、作息正常要求多能接受,唯有運動部分需要加強,所以今年的目標訂在:運動與活力,希望透過志工介入參與,讓運動習慣更為徹底實行,同時也打開彼此的社會關係網絡,畢竟,「結合生理、心理與社會關係,才是真正健康的開始,」成亮提醒。

  事實上,服務也是 empower 的過程,當志工愈投入服務,對自己的影響與助益愈大。成亮估算,目前已有 85 個志工,平均年齡 45 歲,一年投入服務工作總共有 8500 小時,對於當地老人照顧發揮相當可觀的效益。

▓ 創造健康快樂、愈老活得愈好的生活

  成亮認為,高齡化社會模式很重要的精神在於,愈老活得愈好。他提出 3D 做法,亦即:不要失能( disable )、不要失智( dementia )、不要失依( depend ),以及五個老:老身、老友、老伴、老本(經濟獨立)、老居(在所熟悉的環境無障礙)。在整個營造過程中,如何透過團體建構起來,讓社區老人愈老活得愈好可說最高境界。「這個部分最難,」成亮坦言。

  推動健康社區或打一場漂亮的防疫工作戰,成亮再三強調,必須掌握地方需要,尊重地方意見並有效整合資源等原則。若台灣各鄉鎮鄰里於平時就能穩紮穩打,凝聚社區意識,奠定良好互動模式,推動基礎衛教,那麼,不論疫情是否再起或延燒,社區已能築起一道堅固的防護網,得以捍衛居民健康!



△TOP


社區趴趴走
 
重回樂生棲蓮精舍
淨心/學會執秘

  一個地方會讓大家都認同,有世世代代保存下去的價值,是因為有一群可愛的人,有動人的故事,衍生對地方產生記憶情感。樂生療養院的七十幾個年頭裡,上演過多少悲歡離合,只是這次一旦拆遷,分離便是永遠。

  對我而言,這兒有獨特的情感,就讀輔大時常和院區的叔叔、伯伯、阿姨在棲蓮精舍一起共修,聽他們講解佛法、道理,和學社朋友在院內散步談天,一處可親近良師益友的地方。卻在今年三月因為認識了青年樂生聯盟的同學,以及一群對樂生療養院長期關注的師長、文史工作者,才知道背後另一深層的意義與歷史價值。雖無立場,但我打從心底想向大家說聲謝謝,感謝您們為人類的幸福與優質生活一直努力著。



4 月 18 日
  重回樂生療養院,距上次參加棲蓮精舍共修已相隔七年。

  當天我和同事、青年樂生聯盟的朋友相約走一趟院區,請來了三多國小的小朋友和聯盟的學生一同導覽,這群後生可畏的小學生去年曾製作樂生療養院的網頁「麻瘋村記事」,院區內的每棟建築物的歷史背景,他們可是如數家珍,再清楚不過了。

  院區內有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佛教的眾多教友,建築物也有教堂、佛堂、祠堂、洋式、中式、日式等房舍熱鬧非凡,和諧與安詳的氛圍,讓人置身樂生,恍若世外桃花源,正適合人們居住的生活環境。



  下午四點左右,是送餐時間,陽光撒落在朝陽宿舍前的小庭院,可愛的非洲鳳仙花、一串紅、海棠正甜美的呼吸著這裡的新鮮空氣。小型的三合院裡住著六、七位老伯伯,送餐車穿梭其間,一位慈祥的伯伯微笑看著我們,我們走向前打招呼,伯伯滿意的表示庭院內的花都是他們自己照料的,但是提到院區之後會遷移到新大樓一事,伯伯若有所思,語帶感慨的說:到時侯全天候的空調冷氣將會取代眼前的鳥語花香。此刻,另一頭正在趕工興建的大樓不斷傳來轟隆隆的聲響,一聲聲的巨響擊落心頭,讓人感到些許的不安。



4 月 25 日
  下午近四點,焦急的坐上台北圓環往新莊迴龍的公車。

  窗外模糊又熟悉的景象,早被車內的絢麗短片截成片段;過了輔大,車上人數變少,我往前坐準備下車,刷卡時公車司機提醒我下一站是「樂生療養院」,問道「是來附近找朋友嗎?」,我笑而未答,他又問「是相約吃晚餐喔?」,我恍然大悟的說「是我來晚了」。

  下車時, 「樂生院歷史與空間國際研討會」已接近尾聲了,和同事通過電話,我直奔精舍,心想總要先向佛菩薩問好,說聲「我回來了」。巧的是樂生的伯伯、阿姨正在進行晚課,我連忙問訊入內。寧靜莊嚴的佛堂,環繞著誦經念佛聲,我像是回家般的將心定下,和大家一起共修。

  環顧一塵不染的佛堂,可知住在樂生的老菩薩們每天是多麼用心的打掃維護,他們金剛般的意志與智慧,在修行的道路上引導了多少患者與學社的莘莘學子。慈悲的西方三聖始終屹立案上,多年來護持著這片淨土,是謂不無道理,且相信將永不停歇,只要住在這的人想將這裡保存下來。




朝陽舍一角





 院區幽雅的環境 






三多國小師生暢談參與過程






興建中的院館

  晚課在六點十分結束,一位伯伯對於我這外人頗感訝異,問我是附近的學生嗎?我說很久以前曾是輔大的學生。大家走出佛堂,隨即回宿舍休息,有位伯伯將佛堂的門窗關好,和另一位伯伯在精舍旁聊天,我跟隨著剛才和我談話的伯伯走到隔離的休息室門外,我問了他一些問題,伯伯興致一起,向我介紹他當年是如何參與棲蓮精舍的興建,連一旁的休息室也是他們自己蓋出來的呢。提到即將搬離這裡,他激動的說:住進新大樓會死的比較快啦。隨即他說明了樂生院區有好多棟建築物蓋的堅固有特色,要拆除真的是很可惜。伯伯騎上電動代步車,我陪著他回到朝陽宿舍,離開時我祝他身體健康,他微笑的說聲謝謝。

  我看著夕陽餘暉,想著叔叔伯伯們當年是帶著多少惶恐與不願而住進樂生療養院,失去了親人、朋友的他們,好不容易適應這一切,在這渡過大半輩子的時光,樂生是他們安身立命之處,除了病友之間互相照料,外頭的一草一木皆有情感,這就是他們的家。現在卻因要蓋便捷的捷運,「重大工程」需要以此為機廠,他們被迫再度離家,住進那人們以為他們會喜歡的高樓大廈,在他們所剩不多的日子裡。

  一間間整齊的病房像似鳥籠,住在裡頭真能健康快樂嗎?我想這都不是人們會在乎的問題。重大工程的興建總打著要讓多數的人生活的更便利,打著一如造福人群般堂而皇之的口號,驅離一群弱勢的民眾,比起眾人的利益,這些人受點委屆不算什麼,義正詞嚴的希望大家能以大體為重。我開始預想幾十年後,我們的子孫也會碰到相似的狀況,也會道德勸說一番,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當我們年老的時侯。

  人身難得,生命是該被尊重的,就從現在起為親人、為自己站出場。正如住在樂生的金義禎伯伯說的,如果樂生療養院真的拆了,台灣離文化沙漠不遠矣。一個沒有文化、歷史、大自然的地方,唯有冷冰冰的建築體時,人會漸漸地遺忘自己的真實面貌,再也找不回自己的心(本性),世界會變成如何呢?一切為心造。

△TOP



Stellen Sie sich vo r, bitte!(請自我介紹!)

吳昭儀 / 學會專員




  從小到大,每到一個新地方,總不能免俗的須自我介紹一番,對不善表達的我而言,的確是件苦差事。於是乎!我左思右想好一會兒,決定跳過長長的一段人生不提,直接進入關鍵的 2004年!

  話說年初,我仍在德國,為論文做最後的衝刺,壓力很大,精神也十分苦悶,但這些都比不上面臨畢業後該何去何從的壓力與擔憂。去國多年,台灣變遷太多,早已不是我能想像的世界了;加上馬齒徒長,更覺我的前途一片灰暗。回台後,正處黯淡歲月中,我生命中的「貴人們」出現了!就這樣,我進入了「社區營造學會」。


  說實話,在完全不清楚學會的屬性,也沒聽過 NPO這個字眼的情形下,竟一頭栽入這個行業,免不了戰戰兢兢的,但經過這些時日的摸索與學習,漸漸了解究竟我從事的到底是什麼行業!感想是:我想,我會繼續走下去!

  對不起!忘了最主要目的!我是吳昭儀,請多指教!

△TOP




‧「北投溫泉博物館何去何從 社造協定公民會議」即將啟動
‧「國家環境日」活動---打造「永續環保生態台北城」
‧530 愛山林 反纜車
‧OURs 2004年會
‧看國際偶戲節、玩社區之旅_預告_從7月開始起跑
‧愛在閱讀中成長—原住民親職種子培訓暨親子共讀推動計畫  
‧樂生療養院--台灣「公共衛生」重要的一頁,我們邀您一起來聆聽動人的故事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徵約聘專案人員一名
△TOP
訂閱本學會電子報
加入社區營造學會會員 .個人 .團體




 發行單位: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電子報編輯小組
 創刊日期: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 陳錦煌 理事長
 電 話 : (02) 2395-6771、(02)23930629 傳真: (02) 2321-6487

www.cesroc.org.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社造電子報《NO.69》

95年03月10日 星期五 「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經驗分享」-專刊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王秀雲校長專訪 鄭婷方/採訪整理/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 專題報導 ‧一閃即逝的社區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