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期-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93年08月06日 星期五)
前言
‧一面鏡子
徐志山/社區營造學會專員
社造番仔火
‧美麗寶島應先營造美麗空間
李永展/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
‧錯綜複雜的網
林榮一/社區營造學會專員
‧鏡頭外的媒體觀點
徐志山/社區營造學會專員
社區趴趴走
‧另一種「生態工法」
呂致緯 /學會客家創新育成輔導中心專員
前言
‧一面鏡子
徐志山/社區營造學會專員
自從七二水災發生以後,許多資源陸續投入受影響之社區,社會上各路團隊也以自己的專長與能力關懷社區。但是,民眾也驚覺,好像這次的民間募款以及社會公義團體的投入不如以往,雖然在這隱誨的質疑中仍有團對默默在付出。當面對批評以及批評別人的時候,不禁自問,我在哪裡?水災發生至今,學會一直試圖找出與社區聯繫的管道,也在中間持續進入社區瞭解情況,並根據學會的能力進行支援;同時,也試圖將情況與政府相關部門做簡報,期待政府能夠更瞭解第一手的訊息,制訂妥善的計畫。
我在哪裡?我盡力了沒?夠不夠 ?
過程中,我們也瞭解到文建會社造中心與培力機制在這次水災的整合支援,可以做出更好的成果。許多社造員以及社造中心,都主動進入現場瞭解狀況並給予協助,只是資料的整合與蒐集還需要大家的分工共識,才會具體的呈現社區現況。文建會陳其南主委上任後積極推廣「公民美學」,期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台灣人的品味與生活風格。如果能夠在水災後的重建過程中,逐步建立台灣「公民美學」,打破以往台灣人賺錢後移民國外的思維,大家好好在自己的土地上,做一個優雅的生活品味者,相信對於未來台灣城鄉景觀風貌將有正面的助益。本期電子報,李永展老師針對他出席歐洲會議的時候,對於城市的品味與觀察,以雋永含蓄的筆法,寫出台灣未來可參考的精神,希望提供大眾理性的思維與想像。
學會伙伴林榮一根據實地進入社區訪查,寫出五篇報導文章,冷靜的文字與深刻的意境,改變論說文形式論述複雜的專業內容,希望藉由讀者熟悉的散文,帶領大家用清新冷靜的心情,跟我們一起瞭解社區實況。訪查回來後,學會邀請兩位媒體朋友一起討論水災後的社區議題,我們將呈現另一種鏡頭外的觀點。
從七二水災以後,社會出現檢討「生態工法」的論述,然而從社區營造的角度來看,「社區營造」不也是一種軟體的「生態工法」?藉由社區意識(軟體)的凝聚,找出人與自然共存共生的生活態度。學會伙伴呂致緯將從這個角度切入探討「另類生態工法」。
感謝社會許多熱心人士對於學會期待與鼓勵,並提出許多寶貴的建議與看法。我們的確做的不夠,因為我們希望社區能夠馬上站起來,大家一起恢復快樂的生活,和樂融融的活在這幸福的寶島。
儘管大環境險惡,
民間力量仍要努力走出一條路!
這也是一面鏡子,因為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也看到整體環境需要改進的地方。能夠進入社區採訪現況與蒐集資料,讓我們瞭解社區真實感受與迫切需求,是在這次水災中最珍貴的學習經驗。情緒性的批評並無法有效改善真實狀況,建設性的政策建議才能夠激盪出解決之道。希望大家能夠彼此支持與照顧,共同克服大環境的限制。難得志同道合願意在社會議題領域奮鬥,彼此應該理性找出解決困境的方法才是。
民間力量加油!願共勉之。
‧美麗寶島應先營造美麗空間
李永展/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在維也納出席人與環境國際會議後,順道走訪匈牙利及德國,這三個國家從高所得的德國到所得比台灣還低的匈牙利,對於美學空間的營造,實在值得台灣借鏡:不管是歷史街區的傳統城鎮意象,還是新發展區的都市風貌都令人對台灣擠髒亂醜的空間感到羞愧。
以奧地利為例,首都維也納舊市區為世界遺產,其建築之美及街道設計之巧思,值得一再品味;而為突顯美麗的天際線,舊市區建築高度規定不得超過維也納地標──史蒂芬大教堂;至於雍容典雅的市政廳則是招待外賓、炫耀維也納風情最好的場景,宴會廳內磅礡的燈飾及肅穆的迴廊讓人不得不羨慕維也納維護歷史建築的用心。匈牙利雖然直到今年五月一日才加入歐盟,但首都布達佩斯有歐陸最早的地下?、歐洲最大的溫泉設施──新巴洛克風格的塞切尼溫泉會館,而老城區也有與維也納一樣吸引人的新藝術風格建築;此外,如果有人說馬賽克瓷磚的建築立面一定很醜,那麼到布達佩斯的土耳其銀行及藝術宮一趟就知道有沒有用心其實是最大的差別!
德國Freising小鎮的廣告招牌則令人驚喜悸動,每個招牌都是藝術品,小巧精緻而有創意;而街道設計讓人隨時有意外的喜悅──寫意的窗景、潔淨的街屋、友善的石板路。小鎮生活看似單調,但自有韻律:人們白天勤奮工作,傍晚休息享受,晚上吃過飯,就在人行道旁的咖啡館喝咖啡、吃冰淇淋、閑聊。而路旁的建築物,對著行人訴說著好幾百年來同樣的故事:空間美學是可以一代傳一代的。小鎮寬敞的街道,通常只有一丁點車道,剩下的全還給行人,好讓人們可以坐著喝咖啡、站著話家常、累了坐下去、起身散散步。這樣的生活有尊嚴又有享受、又有故事可以流傳,真好!
歐洲大城小鎮經驗告訴我們的是,內涵更寬廣的城鎮建築,是更民主且進步的美學空間觀點,其立意是用好奇心對待各種建築,無論它們是宗教意涵的、有不朽價值的、或適於居住的。歐洲美學空間告訴我們,必須謹慎區別不同風格或形式上的慣例,不帶任何歧視,也必須尊重各種文明的建築成就;要記住,最重要的不是那個城鎮有華麗高大的建築,而是建築與環境之間相聯繫的方式,以及建築與城鎮的延續特色:對歷史、社會、文化、使用地方材料及方法等的尊重。
歐洲空間美學也告訴我們,建築應有整合的倫理觀,它把我們從日常的平凡中召喚出來,使我們回想起那種支配我們作為社會成員的生活之價值觀;它召喚我們嚮往一個更美好的、更接近理想的生活。如果建築的任務之一是保留一點烏托邦,那麼我們必須留下一根刺,來刺醒人們對烏托邦的渴望,使我們充滿對更美好世界的想像。
長久以來,成長掛師的台灣經驗迫使我們面對的是空間營造中權力的疏失、專業的傲慢、及市民的漠視,我們當然無法一夕之間改寫台灣的空間美學,但我們還是要勇於對抗這些逆勢。對抗雖然不一定會立竿見影,但即使一敗塗地,只要我們勇於嘗試,還是會引起人們的重視。聰明的台灣人,可否慢下腳步仔細想一想,除了經濟奇蹟外,我們要留下什麼樣的城鎮空間給後代子孫,是一本罄筆難書的爛帳?還是一頁頁環境美學的作品?
(刊登在《中國時報》2004年7月25日第四版「名家專論」)
‧錯綜複雜的網
林榮一/社區營造學會專員台灣病了,這從來都不是新聞。在這一次七二水災中,我們一再的看到令人難以理解的現象。這一切,背後是由多少時空因素及政經結構所交織而成,令人錯愕、木然。
●與台電賽跑的薛西弗斯
七月十五日午后,來到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眉溪部落。沿途經台十四線,便可見部份災情,我們懷著忐忑的心,駛進部落裡,希望一切安好。我們訪問了一位原居於埔里在部落山上經營玫瑰園的漢人,在這一次的敏督利風災中,玻瑰園設施本身除頂棚有部份損壞外,其餘狀況尚可。但主要問題是電線受損,使玫瑰園電力灌溉系統停擺。滿園的玫瑰花即將面臨枯死的命運,心焦的園主及同仁們,以自力救濟的方式,用發電機驅動馬達抽山泉水,但玫瑰園區面積大,上午開始澆水,到了下午才能澆完一輪,而最早澆的水份早已蒸發。
據了解,當時台電緊急修復供電僅到下方聚落區,而一路之隔的園區則仍處於停電的狀況。向台電申訴,但卻得到「南豐村已供電」的個答案。無奈的園主表示,如果他能認識多一些官員,事情就比較好處理了。令人不禁想到,這不就是台灣嗎?事務本身常不是被考量的主體,反倒是人際關係成了決策的主要考量。
園主另外表示,原先林務局曾經於後方的山頭推行造林政策。沒想到林還沒造,卻因先開路造成土石流。這一個極短篇,再次令我錯愕,也不禁令我開始琢磨起「動機」、「過程」、「結果」。如果公部門的決策機構能夠深入社區瞭解實際狀況,說不定手法可以更細密一些,也能夠讓居民真正享受與認同政府的作為。
臨走之前,耳邊又迴盪起剛到玫瑰園時,另一位園丁所說的話:「這裡沒有你們的事,謝謝你們的關心,趕快走吧!」一種失望、無力、悲憤的感覺,由腳底升起。
眉溪部落的午后,天空很藍。
●堅守一線的社區防救災中心
「現在狀況怎樣?」在踏進村辦公室的那一瞬間,村幹部忙碌的對話,一度讓未先事前通知到訪的我怯步。小小的室內,村長忙的沒空招呼我們。細細端詳村辦內的情況,令人不禁佩服,牆上貼著物資統計表、災害情形照片、災害統計表、部落災害位置圖等相關基本資料,井然有序地呈現目前村裡的現況。透過各鄰鄰長收集最新災情給村長,再統一報至公所,通連回報系統運作相當順暢,這也是不幸中之大幸。這一次風災的災情主要集中在3.4鄰,這二鄰共18戶遭土石流沖毀,而全村總計有27戶需重建,需要外力協助。
村長隨即向我們說明災情,由於南山溪的上游有漢人未經程序即開發原住民保留地,種植茶葉及高冷蔬菜,水土保持不良,加上夢谷橋設計不當,當這一次遇上豪大雨時,由於樑底通洪斷面不足,使得夢谷橋反而變成一座小型的攔砂壩,所有的飄流木及土石造成淤積。當橋無法承受應力時,潰決而下,造成下游身家財產損失。這一次的風災造成河床上升三~五公尺,部份河段甚至上升達十公尺,且舊有河道改變。在村中還有一座危橋,橋旁二側尚有一百多戶的居民。如近期再遇大雨,後果不堪設想。
現階段河川疏濬及橋面搶修為工作重點,部落裡有許多居民到埔里親戚家或部落裡的天主堂避難,待風災過後,再回家收拾殘破家園。
這次風災後,部份言論矛頭針對原住民濫墾山林,亦有論述指向遷村議題。面對可能的遷村壓力,村長語重心長的表示,「就業,真的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你要我們怎麼辦?」三人,望著滾滾的南山溪,默然無語。
●我們現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沿投83線,趨車急行萬大部落。
部落裡,重機械清運土石的聲音此起彼落,砂塵漫天,四處可見土石散置堆於村中、河床或山坡地,令人不禁憂心,這些土石可能會變成下一次土石流的原料,且土石一但往下崩落,也會沖刷植披,進一步造成土石鬆動。部落當時有電無水,居民已自行拉山泉水應急,人員平安沒有傷亡,但現在山上的狀況很不穩定,一下雨,居民就要準備疏散。在這一次的風災中,也意外發現一種另類的災民,那就是開雜貨店的老闆。災難發生初期,指揮系統未完全就定位,資訊流通不全,導致補給物資並不一定是社區當時所急需的,反倒意外造成雜貨店部份物品銷售上的排擠效應。看來第一時間的指揮中心建立,蒐集正確資料以作為物資分配的依據,是未來政府加強的課題。
據村裡一位營建工程相關從業人員張先生表示,先前進駐軍隊五十人協助清理家園,他們將村內清理的很乾淨,但他也打趣的說可能因為受中共斬首行動影響,駐軍事情作到一半,才剛進入狀況即調走,不過還是很感謝國軍弟兄的幫忙。
由於張先生跑遍各地興建工程,看遍破壞環境的狀況,其中一種現象很令他感嘆,河川二旁的居民,常會佔用行水區來作自己的作物或是建物,甚至有人築堤阻擋河水,連帶也使得河床越來越小這一次的風災,也讓許多位於水路的作物、建物付之一炬,這正是我們重新學習謙卑的最好時候。
張先生也以他的工程專業背景,提供了諸如加勁法,L溝,V型溝、導水管、攔砂壩等應如何設計,才能符合當地天然環境及減少災害等相關意見。但他也明白指出,許多居民還是偏好傳統工法,讓他們比較心安。
提到近來熱門的遷村議題,張先生以喧騰一時的仁愛鄉瑞岩部落遷村案為例表示,由於近年來全球性的鋼材上漲,導致得標興建住宅時決定的價格,現在無法承擔上揚的鋼架成本,一建就得賠上幾千萬。而縣府限於圖利他人的法規,亦無法籌措財源補助建商。另一方面,原民會雖釋出善意,補助購屋者150萬,但由於符合資格的人數有限,使得遷村案的政策美意放到執行面上,竟寸步難行。
至此,不禁令人想到,在台灣這塊土地,從來都不缺論述,也不缺優秀的想法,更不缺經驗,但為何在綿密的環節裡,總會一再出現經不起考驗的狀況?狀況發生時,總是在第一時間就出現對立、究責的情勢,甚至形成如同「QBQ!問題背後的問題」一書中所提及的責怪鏈。不禁令人想問一句,如何才能讓更多人重視「個人擔當」的問題?離開了部落,看著一碧萬傾的萬大水庫,思緒亦如水位一般,滿溢難以平復。
●原住民賺錢無緣,賠錢有份
Alang Snuwin,期待再次見到妳那滿山櫻花的綽約風情。進入春陽部落,看到部落中沿途道路大小坍塌十餘處,除了不捨,還是不捨。在此,我們訪問了一位茶批發商同時也是肥料商鄭先生,他曾跑遍山地鄉。他說在仁愛鄉處處可見種殖高山茶及高冷蔬菜,但由於地勢陡峭,加上水土保持不良,使得這一次的損失嚴重,同時突顯經濟與生態間的衝突及兩難。更嚴重的是,這一次的災情也再次揭露出更深層的「原/漢差異」。
傳統觀念及經濟力量的差異,造成許多漢人向原住民租地或購地種植茶苗、花圃,在合作村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而對待環境的態度及開墾方式的不同,也間接造成我們為這一次風災付出慘痛的代價。原住民普遍傾向採用較人工的方式開墾,而漢人較依賴機械,且較未作水土保持,因此常常造成大面積的災情。如先前眉溪部落南山溪上游即為此例,社區內的天主堂遭沖毀。
原住民作茶與漢人實在沒的拼,甚至可以說完全不敵漢人,不管是在管理方面,成本方面,甚至是所使用的化學肥料等,差距實在太大。加上中間盤商的剝削,及種種的利益掛勾,使得我們原住民朋友們的競爭力更顯低落。張先生建議也許產地直銷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過去政府曾推行原住民保留地、山坡地放領政策,以及近年來的還我土地運動,經過這一次的慘痛經驗,應使政府將此一問題作通盤檢討。放領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不適合開發的地區,就真的不能再開墾下去了。我們在處理這個問題時,也應同時提供對應的專業技術及通路等相關機制,並且讓原住民有民族自覺,如此一來,才能夠使得原住民朋友們能夠自尊自立。一味的以扶育的心態,並無法扭轉長久以來原住民競爭力居於弱勢的現況。
誠如一位原住民朋友所說,給我們過多的優待,對我們是一種侮辱!
訪談結束前,鄭先生說出了心底話:「並不是種檳榔或是種茶就該死!平地也可以種檳榔,而且不會太影響水土保持。該死的是在山坡地種的人,而種茶的話,如果是老根的茶樹,他的水土保持較好,土也是抓的很緊啊!這一次的災害,以我的觀察,真的有百分之七十是由於開墾才造成的,而百分之三十的地區則是未經開墾,是地質關係造成崩落,屬於天然災害。希望這邊不要再開墾了!」由一位茶批發商同時也是肥料商的口中說出這樣的觀點,實在令人感到五味雜陳,是的,衷心希望這邊不要再開墾了。
●久違了,信義鄉!一切可好?
約莫有一年多沒有跑陳有蘭溪線了,記憶還凍結在往日的時光,憶起以往多次夜半急駛於台21線。故地重遊,一切似乎不太真實…。進入上安村,舉目四望,房舍依舊,心裡暗自為他們高興,據了解,這一次風災信義鄉農地大約損失200公頃,其中上安村即損失約35公頃,金額尚無法估計。來到陳有蘭溪畔,山河氣勢依舊,但空氣中卻漂浮著一絲無奈。據幹部表示,陳有蘭溪部份流域有疏濬,清理河床砂石,但經上安村附近的流域近年來並未疏濬,「也許是我們這邊的砂石較不值錢吧!」居民笑笑的說,居民同時也反映這邊作的堤坊不太堅固,八七水災及賀伯都曾損壞,遇到這一次風災的超大雨量,及上游沖刷下來的大量土石,損失,成為一種必然,「你看!那邊以前是萄萄園」居民,手指著遠方,我,在像刀割的巒峰中,努力的辨識著。
上安社區過去曾接受台大城鄉所陳亮全教授輔導社區防救災計畫,在這一次的風災中減災、整備、緊急應變階段,皆反映得宜,處理得當,體系運轉順暢。沿山而上,我們來到了上安村的鵲橋。鵲橋在平時是個著名的觀光景點,災時則轉變成為一條村內南北連絡及緊急救災的重要道路。鵲橋橫跨於九二一地震時災情嚴重的三廓坑溪,後以生態工法興建河堤,與遠方的陳有蘭溪相較,可說是成效良好。由橋往山頭望,居民也分享他們的生態概念,有時,種樹不是萬靈丹,比如說原本種植檳榔樹,不能因為貪圖補助,而一次把檳榔樹全部砍光,如此一來,光禿禿的山坡地和幼小的樹苗反會造成第二次的破壞。正確的作法因該是要先造林,並逐步砍伐檳榔樹,等到新樹的高度夠高時,太陽照不到檳榔時,檳榔樹自然就死了。在這段期間內,也較能逐步進行產業轉型,維持居民一定的收入。
訪談過程中,我們也了解到居民生活中的智慧。早年下雨時,居民會自行去清運土石,挖出引水道,但近年來
的機械開發、氣候異常及種種因素,使得這些傳統的智慧亦無法阻攔一波又一波的天災。也許,我們該回歸初心,轉換既有價值觀,取得新的平衡。
上安村近年在許多單位協助下,與許多產銷班合作,結合獨特自然人文資產,成立休閒農業園區,走一圈約七公里半,並有五、六個點可以停留,設施完整,沒有問題!
呆呆好風情,期待您光臨!
‧鏡頭外的媒體觀點
徐志山/社區營造學會專員
媒體對於七二水災報導,以及後續引伸出來的議題,讓學會反思:如果我們進入災區觀察記錄,到底能夠從什麼樣的角度切入,比較客觀中性?因此學會邀請兩位媒體工作者來談談從媒體觀點看七二水災。
一位是資深的中視新聞企畫部主任劉蕙苓主任,一位是剛進職場的遠見三十記者柯芷玲小姐,兩位的資歷深淺不同,所呈現的媒體觀點也比較多樣。以下我們將兩人的意見彙整,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呈現,讓讀者更貼近他們的心情與觀點。
* 中視新聞企畫室劉蕙苓主任觀點
媒體部分這次七二水災,我個人以媒體人的角度觀察,覺得在激烈競爭下,媒體只要找到災區,就算獨家新聞。但是東勢鄉,一半災情慘重,另一半卻安然無事,整體新聞報導上並沒有呈現兩方面的平衡報導。
仁愛鄉在這次事件中知名度大增,但是根據我們的記者回報,仁愛鄉主要是道路受損嚴重;而上安村由於一直在從事防救災的相關工作,陳亮全老師有在上安村進行相關計畫,所以這次影響不大。但是媒體在報導時,也沒有平衡指出這些重點。
劉蕙苓主任
今天不是說這些地方受傷情況不嚴重,而是說在報導的時候,我們媒體必須讓大眾知道新聞的全貌,而不是只有電視框框裡面的影像。
政府與社造方面
可能是因為新內閣改組,新政府成員還在熟悉環境,這次中央幾乎沒有立即運作社區防救災系統或者社造培力機制,同時也缺乏單一窗口發佈災情,因此媒體也只好各自努力去取得所謂的獨家報導。或許未來可以制定社區緊急應變的機制,面臨災難時,機制立即啟動(可能要請文建會帶頭啟動,比較具有宣誓效用),發揮社造體系各項功能,以因應可能的突發狀況。
附帶一提,今年九月份到年底,是重建貸款繳款的其間,這部分也是社區居民向文建會陳其南主委說明社區災情政府需要關注的潛在議題。因為如果處理不好,可能引發新一波的社會問題。
學會部分建議未來學會著力的方向,分為「長期社區防救災體系建立」、「生態維護納入社造重要環節」、「社區產業重建」等三大項。只要方向能夠明確,推動起來就會比較有條理。
* 遠見三十記者柯芷伶觀點
這次水災,許多學長姐在災區工作,所以我也有機會得到主要在三叉坑、竹山、達觀、松鶴收容中心等地,取得一些較為深入的資料。對於一個社會新鮮人而言,這次事件著實讓我成長許多,也讓我反省在學校所學的傳播與社會學理論。
社區的分工合作需要媒體重視
(照片來源:柯芷伶提供)
支援物資缺乏統籌分配當我們進入社區的時候,發現許多援助物資都沒有統籌分配,都是隨到隨分,沒有章法。居民已經反應糧食夠多了,米囤積過量。現在居民最需要的是家具與家電等生活雜貨。
共同廚房未來有可能轉型社區產業
大安溪沿線三叉坑需要易地重建,所以居民仍然住在組合屋。住在組合屋的居民,藉由勞委會多元就業的計畫,逐漸發展出「共同廚房」。「共同廚房」主要由居民烹調出具有特色的家鄉料理,平常送餐給部落理老人家,有外來的遊客則需要收費,如果可以持續發展,應該可以往社區產業方向前進。
遠見30記者柯芷伶
社工協助引導社區意見形成
在社區服務的社工們,每晚固定邀請居民參加社區事務討論會,剛開始大家都不習慣,因為過去沒有這樣的情況,但是經過幾天的操作,居民逐漸養成晚上開會的習慣,由社區居民選出班長,協助安置工作,已經具備社區動員的初步雛形。
媒體的不當行為
在石岡鄉,受災居民暫時居住在一貫道的道場,由道場內的人員負責生活管理,每天晚上八點半後就不得出門 ,居民作息非常嚴謹。據服務的學長姐指出,其實受災居民最需要的是心靈重建的工作,居民們災後餘生的危機感仍在,常會在半夜驚醒。
往往政府的美意,無法有效落實,
因此物資分配管理將是日後的重要
課題。(照片來源:柯芷伶提供)
而他們最不能忍受的,是有部分有線電子媒體為了新聞賣點,居然在深更半夜大開室內電燈,方便攝影取景,這動作當場讓所有人不能苟同。身為一個媒體同業的立場,也不敢想像這行為所引發居民的後續反彈。
受災居民亟需心靈重建
學長姐也說,現在已經有部分心理治療工作者進入社區,從陪伴孩子讀書到個人輔導,讓災區居民的心靈逐漸平復下來。建議未來政府應該將專業心理治療師納入救災系統,安慰受創傷的居民。
災區重建需要仔細規劃
綜觀水災過後,政府動作其實頗快,電子媒體所報導的沒有作為是一種過度解讀。有關重建家園,協調用地是非常繁瑣的巨大工程,從土地所有權、使用界定、建材取得等,各步驟都需要時間協調。現在由於鋼價上揚,連帶建材飆漲。因此,目前居住在合屋的住戶必須要增加二十到三十萬的購屋費,對他們來說是一大負擔。後來經過九二一重建基金會承諾補助每戶十六萬元,壓力才稍微減輕一些。
社區的小小心靈最需要陪伴,期待
社會心理治療專業者能夠提供協助
(照片來源:柯芷伶提供)
社區自主性急需建立
經過多天的報導,我覺得「社區自主性」一直是被忽略的重點。看到學長姐在災區引導居民形成共識的過程,發覺社區意見真的很重要。媒體過度強調社區需要援助,無形中會遏抑社區自主性的形成。或許這也是所有媒體未來再採訪各類事件中要注意報導的部分。
* 座談會後記
從兩位媒體工作者得到媒體的觀察與反省,學會也在自我審視及接受建議,希望能為社區盡更多的義務。未來如果媒體關注社區自主性議題,並且做內外平衡的報導,相信可以引導輿論進行理性深度的思辨,唯有如此,才能展現真正的社區聲音與民間力量。
社區自主性的建立,就是社區總體營
造的目標。協助社區產生自己的聲音
與共識,讓媒體能夠注意這個議題。
(照片來源:柯芷伶提供)
社區趴趴走
‧另一種「生態工法」
呂致緯 / 學會客家創新育成輔導中心專員七月二日的敏督利颱風為台灣帶來了豐沛的雨量,也重創了經歷九二一地震後亟欲重建療傷的中部地區。文建會的社造中心機制在針對災區60多個社造點於三天內就做完普查,除了在此次水災發揮了聯繫與互助的功能外,也彰顯了另一種無形的防災工程。
在這災後一個多月的時間,政府與民間開始了一連串的反省與檢討,各種災後重建的機制與國土保育的論述,意見之沸揚也頓時熱鬧了媒體政治與財經新聞外的版面。所探討的結論從外在有形的防災建設,以及地區產業經濟的發展都是必須建立在順應自然特性的基礎上。同樣的思維反省在近年來社區營造的推動,一場大水就檢驗出了社區營造推動的成效,也沖出了值得探討的議題
社區營造是另一種無形的生態工法
社區營造可視為是另一種無形的生態工法,它是有蘊含生命的能量。除了類似在生物多樣性的呈現外,卻也應該是建構在尊重自然與人性的互動上。把社區營造持續的推動在災區的復建,除了著重環境空間的重建,更應該從人的角度重塑身心靈的建設,並建構〝安全社區〞的概念。但是目前部份社區所面臨的瓶頸反而是〝生計〞與〝經濟附加價值〞成為社區營造推動的主要目的,這原是無可厚非的想法,但是立基點的正確與否也成為永續發展的指標,否則就等於建構在河口沖積扇或是順向坡上的建築,是否能承受不可預知的突變也是無法預料的。
社區推展生態旅遊與深度旅遊的迷思
許多社區組織致力於推展生態的復育與環境維護已有具體的成效,在總量管制下推展深度的社區旅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部分的社區人士或是社區外圍的業者卻把生態旅遊作為行銷策略,向外招攬旅遊人口的同時沒有考量到大部分的遊客是否擁有尊重環境與愛護生態的思維,或是整體環境能否有足夠的承載量。否則現有知名的社區或是景點縱然有相對的管制措施,但是在社區外圍還是隨處可見過度開發的民宿、咖啡館林立,卻更吸引了過多的遊客或是走馬看花式的旅遊人潮。再者社區產業盲目的跟進中,例如部目前盛行的咖啡種植,在業者標榜所謂用咖啡樹取代檳榔來涵養水土保持功能的同時更應戒慎的慎防重蹈過去梨山果園或是高山茶園的覆轍,高經濟價值的作物往往讓人迷失應該保有的節制。
然而在週休二日實行後,除了春節外鮮少有長時間的連續假日,便捷速食的休閒產業因此產生,也深深改變了社區。一般的上班族利用週休的旅遊,除了應付一天的車程外也沒有多餘的時間來做所謂的深度旅遊,因此大規模的渡假中心與溫泉旅館的開發因此而產生,谷關其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案例。
落實有形無形的生態工法
工程會郭清江副主委曾說到〝生態工法的推動就是人與自然對話的一種方式,是基於尊重自然的心做整體性的系統考量,並對自然環境、景觀生態深切認知並納入考量,也就是以生態為基礎、以安全為導向,並考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然等原則,進行整體性的規劃設計〞。同樣的思維對於無形的社區營造推動、社區產業的再造與社區復健的落實,不也是建構另一種永續發展的「生態工法」?‧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徵約聘專案人員一名
‧敏督利風災-社區營造學會提供之相關訊息
‧【創意生活大師趨勢論壇】
‧【永續台灣北投的愛】仲夏午後社區音樂會
‧【工藝巷弄】選拔活動
‧南藝青少年動畫夏令營~熱情招生中~
‧劇場建築研討會暨工作坊
發行單位: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電子報編輯小組
創刊日期: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 陳錦煌 理事長
電 話 : (02) 2395-6771、(02)23930629 傳真: (02) 2321-6487
www.cesroc.org.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