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社造電子報《NO.25》

第二十五期-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93年06月25日 星期五)



訂閱本學會電子報


前言
社區營造之前瞻
郭城孟/臺大生態演化所教授

社造番仔火
公益創投與社會產業(上)
鄭讚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副教授

社區趴趴走
踏出囿囹的ㄧ步
蔣雅瑄 /學會客家創新育成輔導中心專員

多元文化的「視」界
蔣雅瑄 /學會客家創新育成輔導中心專員

活動快訊
‧本期活動相關內容

前言

社區營造之前瞻
郭城孟/臺大生態演化所教授

  地景生態學是近20年來人文生態學者關心的一門新興領域,它強調數千年來或數百年來人類文明與地理景觀互動的關係。所以它是一門動態的學問,它研究某一處空間,它可以是數種生態環境的綜合體,且其彼此之間具有生態因子的流動;它有人生活其中,透過該空間我們可以了解當地的生態特性、先民的生活智慧,以及可持續性發展的某些特殊產業,這些都是千、百年來先民智慧的結晶。在此一生活空間野生物也有其棲息的場所,這應也是21世紀人類應該追尋的生活目標之一,尤其在臺灣的農業區。

  臺灣密度較高的土地利用情形大約始於三、四百年前,而近一百年來由於利用工業國家所發展的機械力量,才使情況變本加厲,目前可見其結果大略將臺灣區劃成三大區塊,一是海拔約50公尺以下的高密度開發區,舉凡所有大城市、工業區、重大交通建設,都位在此一海拔範圍內,這種現象在臺灣西部尤其顯著;海拔50~500公尺範圍大致為農業區,而海拔500公尺以上則屬脊樑山脈的範圍,多山村及原住民部落,且多為交通路網的終點,如以生態的角度來看,臺灣的國土發展方向,500公尺以上應以保育為主的發展方向,而50~500公尺的農業區則扮演著緩衝區的角度,一方面可緩和都市發展的壓力,另一面以較高海拔為主體的生態要素,也可以透過農業區滲透、切割高度發展的都會區。因此農業區是臺灣展望未來優質生活品質的火車頭,而如何帶動農業區朝向精緻生活、創意產業,同時兼顧生態保育的一種地景,這應是社區營造未來的大方向。


△TOP




‧公益創投與社會產業(上)

公益創投讀書會紀錄(第四場次)
主題:公益創投與社會產業(上)

主講人:鄭讚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副教授
時 間:2004年5月24日﹝星期一﹞下午1點至2點30分
地 點:學會(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138號11樓)
記 錄:林榮一

出席人員:林志鴻(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洪德仁(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秘書處召集人)、陳淑敏(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執行秘






書)、許瑞君(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會務組長)、林榮一(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會務人員)、許宏年(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會務人員)、吳昭儀(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會務人員)、呂致緯(中華民國社區營 造學會會務人員)、徐志山(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會務人員)、楊志彬(北投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陳姿安(北投文化基金會)、張鈺微(北投文化基金會)、劉怡君(北投文化基金會)、洪菁珮(北投文化基金會) 演講內容

- 簡介「公益創投」的概念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部份,就是「公益創投」。在1997年哈佛大學幾個教授寫那一篇文章時,我個人已經參與,但是1997、98年的時候,我不太敢在國內談,因為這種東西相當模糊,像台灣以前都沒有將它翻譯成「公益創投」。他的原文是venture philanthropy,philanthropy,這個字在台灣都翻譯成「人道」、或者是「利他」;當然也可以翻譯成「公益」,可是英文原文,philanthropy是在後面,venture在前面,在台灣venture capital是指「創投基金」,所以如果翻譯成「創投公益」就會顯得很奇怪。大概到2002年,我才大膽的將這個概念用在我的文章裡面。可是在我寫之前,其實國內已有另外一個學者研究這個議題了,他到中歐的布達佩斯去參加第一屆公益創投的會議。我大概是2001、2002年那個時候,開始寫有關「公益創投」的paper。大約三年前,陳醫師擔任九二一重建會的執行長,那時候我在那邊擔任社會救助的委員,就已經提「公益創投」基金的概念了。如果大家把「公益創投」稱呼為「非營利創業」,那麼大家可能從字面上看就沒有興趣了,因為在台灣,大家一想到非營利,大概就是沒錢賺的意思。所以不知洪醫師還記不記得,有一次和銀行談,他們一聽到非營利就沒興趣,所以我們故意把「創投」和「公益」反過來,是有原因的,大家看到「公益創投」,就覺得有興趣,這個和正名運動有點關係,大家可以看到什麼樣的名稱,而產生什麼樣的反應。

  這很有意思的是,它和社會產業是不一樣的,在文獻中第一次出現是叫作social enterprise。國內的逢甲大學去年成立了一個研究中心,再來還要在合經系成立一個非營利及社會事業研究所,也已經申請了,不知道教育部會不會同意。事業與產業之間,其實有一些差別。我以前都是用社會事業或社會企業,包括我們社區營造學會這邊,和勞委會合辦的這些研討會裡面,大部份的人對於這些社區產業或是社會產業之間的分合,或是它的疆界範圍到底是在那裡,大家討論了很久。在這一個小時裡面,我不太可能講那麼多,應該把他放在第三部分:社區產業與社會事業。在社會企業裡,我們還是要談它的發展脈絡,像我寫過的一、二篇文章裡面,過去主要就是在談社會企業的發展脈絡。因為今天是讀書會,所以這一部份我要稍微提一下,但今天的主軸要放在第三點,也就是公益創投的主要特性與作法。
  
- 「公益創投」的核心要素:國家、企業、NPO、社區與家庭

  我從1997年就接觸「公益創投」,在國內,我的教學領域主要是在社會福利,和社區也有些接觸,再加上我們國內福利事業,目前也想作產業化。社區營造學會在推動的,其實比較是在社區產業這一塊。另外文建會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也算是去年的重頭戲,文建會的主委,就帶了一批人去英國,去看文化創意產業,包括「城邦文教基金會」的詹宏志,大概二十年前,就是社會趨勢觀察家,他也寫了很多這方面的文章。在上個月南華大學的非營利組織事業經營研究所,也在台北開了一場研討會,它有幾個主軸,其中之一就是文化創意產業。另外在我們社會福利這一邊,還有一個名稱叫「照顧服務產業」。這個照顧服務產業,一方面看起來好像屬於社會福利,但是你仔細去看,這個東西和勞委會很密切。為什麼是勞委會,因為他們上面還有一個經建會。因為台灣失業率高的關係,就會去想這些失業的人怎麼辦,如果做的好的話,這是一舉多得的。有一天,林老師和我還碰到經建會的一個專門委員,稍微談了一下,可能會將照護產業納進來。還有一個叫「福利產業」,大概二、三年前,內政部也辦過一個老人福利產業的研討會,也就是想將福利變成產業。微型企業大家都很清楚了,那我就不再多談了。這些東西圍繞著一個共同的核心,這些很可能就包括說,什麼叫公益創投、什麼叫社會事業、怎麼會有這個東西、它的內涵、層面、作法是什麼?在國外內有什麼成效。甚至現在大家都比較談技術面的東西,或是執行面的東西,比較少人去探討理論面的部份。我個人有一個偏見,就是說:學術界的人其職責之一,就是在這些比較實務的執行背後,給予一些理論及策略的支撐。我剛才講的,上個月在南華的研討會,我已經開始談所謂典範的問題。也就是說在這種產業當中,他們互相滲透的過程當中,學術界可以發展什麼樣的論述;另一方面,就是對於政府和企業能夠產生什麼樣的一個影響,很多人其實是對這一個部份最關心。
  
- 企業經營的挑戰與改變
  
   為什麼要談「公益創投」的發展脈絡,其實是牽涉到二個大區塊。一個是全球化,另外一個是國家的發展。在1980年之前,1980年到2000年,2000年之後,我們將這部份跳過去,直接跳到作法。這裡其實有很多可以談的,我的文章也有很多是著墨於這個部份。也就是說,外面有所謂的全球化,裡面,尤其是在先進國家,如果照聯合國的定義的話,台灣也算是先進國家,在最近的二十多年來我們面臨同樣一個挑戰,像企業本身,他們因為全球化和資本集中的關係備受挑戰。我為什麼會談企業的挑戰,其實和我們公益創投也有關。我的觀察是這樣的:之前林志鴻老師還沒來到我們社會福利系之前,我曾經在中正的企管系教過書,企業經營在二十年來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它開始有二極化的現象。所謂二極化就是說,大家現在要資本密集,然後技術密集,而且你如果要用價值面來看的話,現在大概已很少,即使是國際性的大公司,他也很少能夠從整個產品的流程中上游、中游、下游都自己來,現在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策略聯盟,另外一種就是企業外包的形態。企業外包,有一種是工作外包。台大社會系有一個教授,他就在研究這些新的工作形態,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在談公益創投,社會產業一定要談企業這一塊,是因為企業他們都是無所不用其極,他們可能已想到這一塊,我們就要去看企業的動機和方向。我認為國內有一些企業已經開始看到,他們必須專精化,但是同時也要多角化,包括秘書長在試行計畫裡面提到,企業界有二個原因他會參與這一塊。第一個原因就是裡面所提的CSR這一塊,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這部份。這一塊在早期企業都只是在作化粧而已。他編這個預算只是要讓大家覺得他的形象好一點,可是現在CSR這個部分他的文獻,尤其是在國外,已經變成企業行銷的一環了,尤其很多大企業,如微軟、IBM,每年就有很多預算是要來做企業社會責任。甚至你把場景放到歐洲去,在歐洲,尤其是法國對於所謂的企業的社會責任,還將它用法律來規定,所以一九七二年,法國就通過一個法令,就是法國在五百人以上的企業,他每年的財務報表,除了我們國內所熟悉的獲利率、償債能力、稅後盈餘、稅前盈餘等,還要包括回饋的部分,到了一九八八年,法國又修法,由原本的五百人,變成三百人。

   我認為我們要了解到,我們去跟企業要錢,不用覺得不太好意思,因為這一部份提供他們的是最簡單的企業形象,另一較重要的部份就是,對他們來講很可能是提供商業機會,讓他們有學習的機會。為什麼?因為很多學企業管理以營利為導向的人,他們一輩子會懷疑,怎麼會有人想要從事非營利的事,尤其像洪醫師這樣的人,在企業看來,簡直是怪胎,醫生的錢不賺,跑來作這個。目前在這一部份,很少人去作研究,所以包括林老師,如果有空的話,我們都還可以就這方面來討論,也就是說企業界如果加入這一塊會產生什麼樣的質變。
  
- NPO經營的挑戰與改變
  
   企業界在自營與公益之間的交集,就是SVP(social venture partner)。在美國,我曾經在文章裡寫過,其實最早的時候,有一群高科技的人,他已經賺夠了錢,就想到說,那我們是不是也來協助社區發展,於是大家捐錢來成立基金會。這一部份就是說企業界的某些人,很可能賺錢賺到一個程度,他們會去探討人生的意義在那裡。這就是我剛剛說過,為什麼要去談企業這一塊的原因。企業在全球化的衝擊下,他們也需要調適轉型,還有甚至是人生成就的那一部份。這些都可能是促使他們加入的動機。那第二塊是屬於NPO本身的問題,這一塊比較小,大家比較了解的是,政府補助現在開始縮水,這一點在台灣看的最明顯,因為台灣大概在十年前,才開始有政府外包的觀念。幾年前,台灣的NPO有很多的源頭,甚至有很多公共服務,包括衛生醫療等。所以十年前,台灣有很多NPO或是NGO的成立。我們不敢說這是全部的原因,但很多是受到政府當時的刺激,包括市場、資金。但在最近的五年內,因為受全球化的影響,你可以看到政府補助,像上次阿扁競選就喊出「三三三、五五五」,都是社會福利的東西。所謂「三三三、五五五」,第一種就是三歲以下的小孩看病不用錢,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每月補助三千塊,青年貸款房貸利息只要百分之三。但是就任後,這個部份政府真的很難辦理,因為沒有錢,沒有錢無法辦社會福利。這種傳統的思考,對我們學福利的人來講,是一種迷思,因為經濟與福利之間,並不是零和的。當然它會有一種關係,這並不是說經濟做的多,福利就做的少,甚至我們可以說利用福利來幫助經濟。所以非營利組織本身,為什麼會注意到「公益創投」,甚至是社會企業這部份,有一部份也可以說是政府補助縮水,第二種是勸募的困難,我想這一點,各位都很清楚,國內現在最明顯的就是九二一地震之後,大家愛心一次釋放,再加上經濟不景氣,通常勸募會跟經濟景氣成正比,也就是說經濟差的時候,勸募的收入就會下降;再來就是說,因為我自己也作過兩個勸募的研究,知道有這樣的情形,這在國外的文獻也是這樣,再來就是非營利組織本身也會受到商業化的壓力。非營利組織的收入可分為政府的補助,再來就是勸募,在這個壓力下,非營利組織就會產生自己賺錢的想法,不只是我們國內這樣,像國外也是,甚至因為商業化的壓力,而產生法律的糾紛,比如說好像美國紐約一個非營利的生物博物館,他跟迪士尼簽約,迪士尼在加州和佛羅里達都有遊樂場,所以迪士尼就和這個生物博物館簽約,把暴龍的原始模型copy一個,然後放在迪士尼的入口處,即是將權利金賣給博物館,等於是賣學會的財產權,這是國內非營利組織比較沒有想到的部份。還有像是mark,有一些mark,不是原版的,只是copy的。剛提到的恐龍模型,有些人認為怎麼可以賺錢賺到這種地步,所以後來因輿論的壓力而毀約了,結果這個博物館就要賠迪士尼。其實在國外有很多非營利組織,也有商業化的壓力,他們想賺錢,可是也不曉得怎麼賺,那當然還有一部份是績效和專業經營,專業經營和商業化經營可以很不一樣。   

  所謂專業經營指的是,比如說醫療,你要比以前更專業於專業醫療,作社會福利的,要比以前更專業,那作社區的,要比以前更專業,像以前,作社區的,哪需要什麼社區規劃師,但現在因為文建會一直在推動,所以才有所謂社區規劃師,所以我們的非營利組織也必須要更專業,才能面對更多不一樣的壓力,就這一點,其實後面是有理論的。原來非營利部門有先天上的缺點,比如說資金不足,另外一部份,就是專業不足,因為有很多非營利事業一開始的時候,都是一些志工,還有一些熱心人士。現在整個大環境都在改變,比如說個人壽命的延長,這一點很有趣,就是說先進國家個人生命比以前延長,舉例來講,在台灣,一百歲以上的人,從過去五年,大概從400多位增加到1500多位,在二十五個縣市內,多了很多一百歲以上的人,所以在這個狀況下,我們可以看出人口結構老化的一個趨勢。不過另一方面,我們的工作生命縮短,現在六十五歲一定要退休。所以使得人們開始去思考,我們現在人活的越久,但是工作生命相對變的更短,那麼就會有很多人想要去當志工,或是說他有錢,想要作別的用途,那麼我們公益事業這邊,就多了一些來源。就這一點,我們看了這一期,就是這個禮拜的天下雜誌,對於這個問題也有一些討論,我們一方面在國內看到老化是一個問題,但是我們看到的是社會負載的問題,在歐洲很多國家,特別是企業界,他們看到嬰兒潮的人一旦退休,留下大量的資深主管空缺,而年輕人不一定能馬上接下來,所以他們希望那些退休的人可以再投入一部份時間來工作。我為什麼要提這一部份就是說這代表的是有些人他有錢了,有錢人他可能是想要把錢作更有價值的運用,我們就要吸引他來到這一塊。另外一個是時間的增加,志工他會增加,那麼這個志工我們要把他轉變過來,像洪醫師他在寫這個試行計畫他會想到說,希望提升社會公益的能量,我們會希望,在錢的部份,在人的部份,能夠進來。   
- 社區與家庭的改變
  
   另外一個現在「公益創投」想要解決的,則是資金或人力的來源,有一部份是我們在全球化之後,不但有舊的弱勢族群,新的弱勢族群也跑出來。所謂新的弱勢比如說白領階級,其實白領階級你可以把它擺在企業來看或是擺在個人這邊來看。除了傳統的身心障礙者之外、獨居老人,還有那些貧窮的人,另外就是說新的弱勢,像那些白領階級。歐洲成立二十五個國協,未來他將成為一個購買力最強的一個圈子,可是他在個別國家裡面產生了工作移動的現象。舉例來講,東歐國家的勞動力較強,很多西德的工作就都跑到東歐去了,或是像一些高科技產業,很多售後服務跟電腦程式有關的工作就都跑到印度去了,然後組裝業現在都跑到泰國去了,工廠跑到大陸去了。比如說英國國家電信公司,他們把手機的帳單,這一部份計算email到印度,等印度那邊算好,再把資料寄回來,如此一來,英國一部份低技術的白領階級服務人員就失業了。不止是這樣,像法國有一些工程師,他們可能工作五年到十年後,發現他的技術已經不符合大公司的需求,他們很可能也許是在四十歲、五十歲就面臨失業。要他們真的去接受依靠勞力的工作,他們也做不來,那怎麼辦呢?「公益創投」的工作其中一項就是在解決這個問題。

   再來就是家庭規模的改變,舉台灣為例,我們台灣人現在越活越久,可是家卻越來越小,所以就形成問題不斷的衍生,包括說老人的照護等,還有身心障礙的問題,以及兒童照顧的問題,所以其實彭婉如基金會也在處理這一塊幾乎被市場淹沒的人力培訓的部份,家務服務、家務管理。另外跟我們社區營造學會非常有關的是,社區本身的意義和功能也在改變,我把這部分和永續發展放在一起,這個月二十八號有部影片大家可以去看,叫作the day after tomorrow(明天過後),這片電影在美國引起很大的爭議,聽說國防部本來是想用政治手段阻止上演,因為美國國防部,大概在去年年底有一篇報告,就是如劇情所預測,五十年後地球的海平面上升,荷蘭可能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會被海水淹沒。美國國防部或是美國政府有意無意間干涉,正是因為在京都議定書裡美國同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是後來布希違約。我今天為什麼要談這個,因為人都在改變,我們會作一些環保、生態的工作,我們以前一直把土地、環境當作是資源。可是環境其實具有三種特性,它是我們生長的地方,第二個是它提供我們所需要的資源,第三個它作為我們的垃圾場。這裡面有很複雜的東西,可是我認為,它也有市場,就是環保、生態的市場,所以我們以後去做社區產業或社會企業也好,也可以朝這個方向,國外有一些「公益創投」或者是社會產業的確朝向這個方向,那政府怎麼辦?為什麼要談政府,也是因為政府本身面臨壓力,他會願意來配合,可是前提是,政府必須要了解他們的壓力和我們的公益創投及社會產業有什麼樣的關連。舉例來講,政府角色需要改變,公共服務分配不均,是因為要因應全球化及很多先進國家在國家角色的轉變,而有很多公設民營、外包,其實講簡單一點,就是用市場機制來處理公共服務。但在一九八○年代以後,先不管全球化下很多國家轉變了,採用民營的,外包的,好的部份是人民可以選擇;壞的部份在於一些弱勢的人們沒辦法選擇,他在經濟上無法選擇,他在能力上無法選擇,甚至人家幫他選擇之後,他沒有辦法抗議。所謂公共服務分配不均,政府在公設民營之後,弱勢的服務不均,而且貧富差距增加,我們看到一個趨勢,國外也是一樣,最高所得的百分之二十和最低所得的百分之二十之間的倍數現在一直在增加,那怎麼辦?意思就是說有很多社會問題,政府還是要處理。
  
- 政府角色的改變與挑戰
  
   其次,在全球化之下,個別國家的治理能力下降,他反映最明確的是在金融,包括幣值,因為全世界二十四小時都有股票市場在運行,如:索羅斯那邊的匯率、利率或股票上升了,投資者很快的透過網際網路就進來了,賺了一筆錢他馬上就走了,可是我們的財政部或是我們的中央銀行,沒有辦法管到別的國家去,所以這個治理能力下降,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說政府現在越來越覺得沒有力氣,包括像美國要台灣出兵伊拉克,這又引起很大的爭議,這邊牽扯到連國家都要跟人家策略聯盟,比如說歐盟。另外一個例子是十加一,就是東南亞國協加中共,結果韓國跟日本也想要加入東南亞國協,在東南亞不管是十加一或者是十加三這一塊,如果他們成功的話,大概到二○二○年,他們就會比歐盟還要大,到那時候我們台灣可能會更邊緣化,你如果從疆界來看,那剛好是繞過台灣,台灣到時候真的變成太平洋上的一顆明珠。我覺得這個對於我們政府的治理上,實在是很大的挑戰,其實外交部也知道,所以他也透過民間非政府組織,來處理這一塊,這是另外的議題了。

   現在政府要變成小政府,可是他要多功能,如要和別人聯盟,還有另外一個是我特別為今天寫的,就是在一九三○年代,為什麼會有福利國家,有一部份是因為市場,那時候的失業也很嚴重,家庭已經沒有辦法來處理這個問題,所以才由國家處理,所以以前有很多社會福利學者,用國家或用市場機制來解決,我認為,在全球化之下,已經沒有辦法用國家或者是用當地的市場來解決,為什麼?因為民國六十年,就是一九七○年、一九七一年石油危機那時候,一直到了一九八○年,那時候歐洲的一些福利國家他面臨要轉型的問題,如果我們把場景拉到台灣,民國六十年,台灣在做十大建設,是用凱因斯的方法,由政府刺激就業市場,讓他產生機會。這個刺激有很多方式,一種就是政府自己扮演就業的火車頭,政府僱用一批失業的人,另外一種是政府刺激市場,讓市場活絡,讓企業去僱用失業的人,政府釋放貸款,錢跑出去,這個跟上一波很不一樣,所以我個人認為,政府也陷入一種困境,也就是說一方面國際化、全球化,另一方面又要去面對高經濟成長或者至少中度經濟成長的狀況之下,仍然會有失業的問題,就如同阿扁總統所謂的失業型復甦。可是早期相對來講,國家是比較封閉的,全球化的力量沒那麼強,所以政府刺激當地,就可以創造就業,現在都是債留台灣,然後錢進大陸,當然,不光是到大陸,他可能到全球其他地方。所以政府也想到,面臨全球化,他要跟人家策略聯盟,又要跟人家全球分工,用凱因斯的甚至是新凱因斯的作法,在歐洲,他們稱呼為第三系統,為什麼?歐洲早期對於非營利部門其實不稱為非營利部門,歐洲通常把非營利部門叫作第三系統,他們主要的做法,是以非營利部門為主,可是他也用微型企業,企業是營利的,所以第三系統他有一點是用第三部門,也就是非營利部門為核心,稍微往外面擴展一下,所以發明了一個名稱叫第三系統。在我來看的話,傳統的國家,或是公部門,還有營利及非營利,比如說家庭和社區,以前區分比較清楚,現在大家都往彼此靠近,所以很模糊,模糊了以後,歐洲就將我們剛剛講的那些挑戰,變成就業政策,所以如果你去看第三部門的文獻,他背後是含有歐洲就業的機制,等於是就業政策的一環。
  
- 「公益創投」與社會產業:以歐洲與美國為例
  
   就業政策一部份是和福利有關,一部份是和經濟有關,就變成政府和企業以及社區、非營利組織來出資,然後由非營利或者是合作事業,或是微型企業來操作,因為非營利在我們國內很明顯的是非營利,而我剛才所說歐洲很少稱為非營利,而叫第三部門,那合作事業怎麼辦?這也是為什麼國內比如說台北大學的合經系和逢甲大學的合經系他們對這一塊也很有興趣。在法國,他們不稱為第三部門,也不是第三系統,他們叫社會經濟。國內引用法國文獻比較少,國內的學者多數是引用美國。美國因為都用non-profit,最近一些做國際開發的NGO,歐洲的第三系統,主要還是以非營利為核心。現在的法國稱之為新社會經濟,所以對法國來講,他們也是在學習,光是名詞就已經使人迷迷糊糊的。

   微型企業最早的時候,是聯合國、美國,或者是世界銀行,他們要援助開發中國家,其實最早的時候他們是用社區發展的形式,民國五十幾年的時候,台灣也是受聯合國的影響,來推動社區發展。台灣的社區發展,從早期的社區發展到後來的社區總體營造,到現在的新社區總體營造。現在的社區總體營造和早期文建會所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有點不一樣,但不管怎麼樣,社區發展是一種發展策略,至少站在聯合國或是世界銀行的角度來看,或是美國的一種國際援助來看,社區發展是一種發展的策略。所以國際援助那一方面的文獻,現在比較新,好像都用微型企業,這個是從英文的micro enterprise翻譯來的,所謂的微型企業在大陸就叫作個體戶,他們的意思其實一樣,但是翻譯成微型企業好像比較有學問。所謂微型企業,一年大概在二萬五千塊以下,他其實是企業,但是比中小企業還要小。歐洲早期去援助那些落後國家,可是現在卻發現,要對抗全球化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不但要微型,還要微利。現在大家都知道是微利時代,你去看最近一個月內的商業週刊或是天下雜誌,他們都在計算國內一千大或五百大(企業),你會看到現在大企業有很多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說他的總的營業額很大,但是其實他的利率只有5%,可是因為他總的夠大,所以他的利率還是很多,問題如果是以營利的利潤來講,他只有5%。國內的話,我聽說現在國內銀行業的利率也是只有5%而已,所以他們就開始玩金控,很多銀行業他們現在開始跨業,保險業也開始做銀行的業務,所以現在銀行和金控可以說是戰國時代,因為美國有十二家金控公司,日本有三家金控公司,台灣現在有十四家金控公司,所以台灣近年來這個市場比美國及日本多,預計大概十年後,台灣不會超過三家。

   社會事業在英國比較有人在談,所以各位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去英國的網站看,在英國的話,雖然叫作social enterprise,可是其實已經把社區產業的概念包括在裡面了,還有就是非營利的產業化已經包括在裡面了。這也難怪國內在談到這些概念的時候會不清楚,因為很多國家談的概念也不一樣,在美國其實也不一樣。今天來跟大家報告的濫觴,最主要就是一九九七年,有幾個哈佛商學院的教授,他們認為,公益事業應該像創投基金這樣來經營,所以現在美國「公益創投」有幾種model,一種就是我剛剛講的social venture partner,這個系統是從西雅圖開始發展出來的。最早的時候,美國有一家電腦公司,那時叫資訊公司,他在我們國內比較不了解,我們作桌上排版系統,一般用word,如果作專業的排版,還有像pagemaker,另外還有一個叫作ventruewa,這是在美國有二大系統,但是現在為什麼沒有ventruewa,就是ventruewa的老闆把公司賣給pagemaker,然後如果我沒有記錯,是用五十億美金。那個老闆當時才五十多歲,身邊有五十億的美金,他就想,然後呢?這就是我剛剛講的那一塊,企業有些人錢賺夠了,他就會想說,不然這樣好了,最傳統的作法就是成立一個基金會,但他想,傳統的基金會,只是把錢給人家然後就不管了,因為他自己本身也是從事創投業,等於說之前很多公司在創立之初,也是到他的公司來取得資金,所以他有一個想法,就是公益事業也要用創意跟投資的概念去玩,所以他找誰呢?他找醫生,找工程師,找社會賢達,這些有錢有閒,想尋求人生意義的人,就一起成立了一個叫作social venture partner – seattle。他們的規矩是,你如果加入基金會,願意加入的人,需提供基本的金額,加入的人就成為董事或志工,錢多一點的,就成為董事,錢少一點的,就成為志工,他們就有一筆基本的錢,加入的人,每個人每年都要交差不多五萬美金,前三年交完以後,第四年就隨便你了,要不要再捐是你的事。不管有沒有捐錢,或是捐多少,還有一個command,就是要來當志工。可是當志工不只是來這個SVP裡面當志工,他們改變了傳統基金會的經營方式。傳統基金會有幾個經營方式,第一個方式就是有一筆錢,把它當作基金,然後用基金的孳息來作為補助,用計畫書評比,可是通常都是補助一年,一年以後,就要再提計畫書;再來就是不要求績效,所以二者之間基本上關係沒有那麼密切。可是他們這一群人就認為不是要這樣,第一,我給你錢,我要跟你建立關係,我給你的錢是三年到五年,甚至可能更久,我現在講的是美國版最簡單的公益創投,基本上就是對方來跟你申請計畫,這個committee至少是三到五年;第二,你要有績效,這跟傳統不一樣;第三,你需要的很多know how由我這邊派一些志工去幫忙,甚至有一些比較細微的,包括說在這個合作關係當中,甚至會從這個公益創投的基金會,派人去受補助的單位中擔任董事或理事。當然這裡面會牽扯到很多問題,比如說對方為什麼要接受,或是如社工人員所說的,你介入人家的經營管理中;還有就是績效要怎麼去衡量,你也派人來了,那這個經營好壞要怎麼去衡量,所以這裡面就要發展出很多,比如說績效衡量的模型跟指標,這是因應需求而衍生的。

   這一版本的「公益創投」,有另外一個名稱叫作High Engagement Grant-Making,Grant-Making本來就是屬於資金的補助,但是現在叫作High Engagement,所以我們稱為高投入資助。裡面也談到了所謂venture capital,把他翻譯成美德基金,我也是故意的,因為venture本來是道德、品德。創投基金叫venture capital,因為這樣的話,很多人看到美德基金,會以為是歐洲的基金,我們也玩一個文字遊戲,但是的確是美德,品德也是美德,所以這些東西,像剛剛講的美國最簡單的公益創投,以基金會補助的形式。因為全世界的經濟競爭,所以創投基金現在也在轉型,以前投資的都是高科技,或者是生化科技。可是2001年到2002年網路泡沫化,有很多創投基金一扔下去,全部完蛋。燒了一年的錢,幾億的台幣就這樣game over了,企業經營確實很困難。所以說venture capital也開始多元化,這個在國內沒有,但是在美國有,他也貸款給非營利組織,因為非營利組織所從事的事業比較保守,他來貸款的話,儘管他的獲利率不高,可是比較容易賺,所以網站上面有一些本來是venture capital,可是也願意投資給非營利組織,慢慢這個venture Philanthropy的內涵也就慢慢擴展出來。(上)

待續…

  

△TOP


社區趴趴走
 
踏出囿囹的ㄧ步

蔣雅瑄 / 學會客家創新育成輔導中心專員





  我以前在舒適圈裡,很清楚自己絕對穩當
  雖然同樣的牆與忙碌工作,其實很像監牢
  我很想嘗試一些以前沒做過的事
  然而我還是待在我的舒適圈裡,踩在同樣的地板
  我辯說沒關係啦反正工作不怎麼多
  反正我也不求多賺錢
  我就一直跟別人說其實我滿忙的,就好啦
  可是內心深處我渴望一些屬於我自己的特別東西
  我可沒辦法就眼看別人超前,而我只是悠悠蕩蕩
  我屏住呼吸,伸腳到圈外,想嚐點新鮮


  才踏出一步立即感受前所未有過的感覺
  於是我走出舒適圈,鎖上門,跟他道別
  如果你還待在舒適圈裡不敢出來嘗試
  你要知道,所有的成功者也曾跟你一樣猶疑過
  一點嘗試,一點鼓勵,美夢會逐漸成真
  微笑迎向未來,成功會是你的---------------------------原作者‧不詳

  在今年的年初吧!我收到同學寄給我這封電子郵件。當時的我正在為我大四的畢業製作在操煩,正當我為畢業製作忙的焦頭爛額之際,我看到這封郵件,看完後我直覺反應,要是我就一定躲在舒適圈中不踏出界限之外,但是大話不要說的太早,就在我自信滿滿的準備踏出校園往我專業的職場裡大展身手,意想不到的驚喜從天而降,我拋棄四年所學的專業知識,就這樣我一腳踏進學會,我…走出了我的舒適圈……超驚訝的說……因為在我尚未進學會之前,我一點都不清楚社區營造的意義,學會的專業知識和我在校所學的專業知識簡直是南轅北轍,我一點都不了解學會,而且學會裡的每個成員都臥虎藏龍,每天要和這麼多高手過招,腦力激盪之下,讓我進來學會近一個月的時間我就瘦了三公斤,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現在的我一點都不像社會新鮮人,在這裡反倒像是在校學生,因為現在的我一切都必須從頭學習,從零開始,也正因如此才能感受到作者的原意………原來踏出舒適圈是這麼的………美妙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舒適圈,只是願不願意踏出 ………


△TOP
‧多元文化的「視」界
蔣雅瑄 / 學會客家創新育成輔導中心專員



炭的故鄉---造橋

  四、五十年代,苗栗造橋鄉盛產相思木,相思木在當地有著無可厚非的經濟價值,在當時苗栗的客家人幾乎每十戶人家,就有七、八戶以燒木炭為主業,而相思木就是最佳的材料來源,因此造就此傳統產業,也讓苗栗造橋有炭的故鄉之美譽。

  曾幾何時,他的故事被人遺忘在角落,曾經風光的年代也已不復存,年輕一輩也只能從耆老口中得知他們的遺跡,憑著口述與遺址,才能證明他的確存在過,歷經歲月的洗禮與社會產業結構的變動,他逐漸凋落,木炭製作過程也漸漸式微,即將走進歷史的他,在當地






相思木炭雕刻

客家人的帶動下,他又走出歷史,這次他的身分是以鄉土文化與觀光產業相結合的姿態回來,並且讓他更具有文化性與地方特色性。
   炭,不在是黑漆漆、硬梆梆,也不在只是適用於烤肉用途,經過研發,打著養生炭的口號,他走進大家的日常生活中,炭中的礦物質與遠紅外線除能帶給人類健康之外,他的另一功能就是本身多孔質的特性,有除濕除臭的效能,此外,炭泉水的弱鹼性能調合人體內的酸性,讓身體更健康,他的附加價值更為這塊土地的居民增添新的契機。

傳統產業的遺失,沒落的木炭文化,失落的文明,經由當地人的改造他呈現出一種新新鄉村風貌。


苗栗陶之風華再現---金龍窯

  唐先生又把蟠龍瓷器打破了,這一次唐太太 ……

  廣告片中的蟠龍瓷器經由這支廣告強力播放,一躍登上小螢幕,成為當季當紅的廣告明星,隨著播送次數的增加,消費者諮詢蟠龍瓷器的來源地猶如雪片般的飛來,由於片中的蟠龍瓷贗品是鶯歌出產,因此鶯歌就搭起順風車,聲勢也就水漲船高。

  何時鶯歌陶的丰采完全蓋過苗栗陶的古老歷史,成為陶藝重鎮,回顧歷史的過往,苗栗的陶業發展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日據時代日本





金龍窯-登窯

人就發現苗栗山區擁有優質的陶土,也透過日本人的開發而帶動陶藝產業的發展,雖然在當時陶藝仍以日用陶為主,卻也為日後的陶藝發展奠定深厚的根基。
  金龍窯傳承了當年大陸福州老師傅的傳統製陶方式,手擠杯與手拉杯的製作方式也就此落地身根,窯場主人李錦明先生相當引以為傲的介紹自己父親延續這傳統,老師傅的手藝絕不容置疑,可是,這項傳承卻也面臨危機,沒有後續之人,面對老師傅一個一個的凋零,讓當地的愛陶人士深覺必須要培訓人才的重要性,在當地的紳民們奔相走告之下,傳承的延續也有眉目,但是他們卻要和時間賽跑,畢竟,這些老師父們的歲數也已近知天命的年紀。

  客家文化再陶藝發展風格上呈現出客家人的精神,再表現上更以古樸實用為主,苗栗陶結合了當地的自然風土與民情,他是當地生活所需而發展,當地人也因他而能溫飽,陶藝對人類進步的紀錄扮演著重要的演進。

△TOP




‧客家事務青年育成工作營招生
‧九十三年度「第五屆臺北市青年社區規劃師」招生
‧「北投社區大學油畫班成果展」歡迎參觀指教
‧田園城市新書發表- 台灣東西向十四場文化與建築的對話
‧「台灣 NGO如何面對歐洲整合後的公民社會」座談會
‧ 2004鹿港歷史風貌再現設計工作營

△TOP
訂閱本學會電子報
加入社區營造學會會員 .個人 .團體



 發行單位: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電子報編輯小組
 創刊日期: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 陳錦煌 理事長
 電 話 : (02) 2395-6771、(02)23930629 傳真: (02) 2321-6487

www.cesroc.org.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社造電子報《NO.69》

95年03月10日 星期五 「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經驗分享」-專刊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王秀雲校長專訪 鄭婷方/採訪整理/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 專題報導 ‧一閃即逝的社區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