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社造電子報《NO.20》

第二十期-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93年04月09日 星期五)


訂閱本學會電子報

前言
‧蒜頭與佛祖
黃世輝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理事

社造番仔火
‧社區健康之路-- 專訪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李明憲副教授

鐘麗華/文字工作者

社區趴趴走
‧行經濁水溪的自我對話
吳惠蓮/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推動辦公室組長

活動快訊
‧本期活動相關內容

前言
蒜頭與佛祖
黃世輝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理事

 最近研究室裡都是蒜頭的味道!

  原來會議桌上擺了兩袋三斤胖胖的蒜頭,美美的網袋及袋口的收束繩是研究生小貞與小菁挑選並且親自裝填和綁上的。她們說,這是來自雲林元長鄉的「顏媽媽有機蒜頭」。

  我撥開其中一個,輕咬一口,蒜香和辛辣在口中嗆出,忍不住流下淚來!

  有機蒜頭是顏媽媽與女兒小貞的挑戰,但是機緣的挑起卻在雲林坪頂社區和台中楓樹社區。


  當林務局的社區林業計畫在林內鄉坪頂、林茂、湖本三村執行時,產茶的坪頂社區正面臨地力減損、茶葉減收、茶廠減少的困境。

  身為計畫案專案執行的小貞與小菁勇敢地引進以環保、堆肥等聞名的楓樹社區經驗。熱心無比的江老師殷勤地上山前來指導,成功國小的小學生在校園中做堆肥,老人們在自己的菜田灑有機液肥,有機茶產銷班的蘇班長則早就開始有機耕種。

  蘇班長的茶田茂盛地成長,對比隔鄰貧瘠的葉色,彷彿同時看見農民的傷心與土地的重生。

  然而,有機耕種的推廣卻不一定順利,小貞有時候像洩氣的皮球般回來,江老師也暫停了堆肥指導,有機真的可以救農民嗎?

  在這樣的被問與自問中,小貞決定先從自家實驗起,於是顏媽媽成為白老鼠,母女兩人一同做堆肥、一同下田、一同收成。蒜頭外表上的泥土,就像母女腿上的泥巴。另一方面,小菁則與小貞一同做網路行銷,一切都還剛開始、還在發生…。

  台灣有多少個的顏媽媽與小貞?在社造十年的現在,顏媽媽似乎在提醒我們,對土地的珍惜是否正一步步地增長?或者我們還是頑強地堅持「先顧腹肚,才顧佛祖」(福佬話)?一手握著蒜頭,我在想,如果說農作收成是「顧腹肚」,那麼珍惜地力不就是「顧佛祖」?原來「腹肚與佛祖」就如同「蒜香與蒜辣」般互相依存、難分難捨!


社區健康之路-- 專訪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李明憲副教授
鐘麗華/文字工作者

  或許因為學者理想性格使然,李明憲認為自己是個「愛做夢」的人。為了築夢,最近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籌辦社區健康學校,連名字都很夢幻—「記憶空間協會」,李明憲認為,人生道路中的阻礙或助力,與每個人從前的記憶有關,很多時候都是在完成過去的想像與記憶。

  如果真的是記憶作祟,小時候路見不平、仗義執言的性格,加上喜歡運動、愛護小動物的過去,或許是他從事社區健康營造的因緣。台東出生,花蓮讀高中,在台北完成碩士、博士學業後,李明憲選擇回到東部服務,希望在生長的地方,實現自己的夢想。

李明憲 老師
  現任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副教授,專攻「健康促進」,李明憲有說不完的社區健康概念。對他而言,一盞路燈、一座大哥大基地台、一個水龍頭、一件公共藝術品……,都可以是社區健康營造的素材,而他的「記憶空間協會」,想要創造小朋友的冒險空間,因為冒險精神就是運動精神,也是健康營造的一環。

   但他卻疑惑,當初是誰喊出「社區健康營造」的口號,把單純的「社區健康」,加上「營造」兩字,造成社區營造界人士的誤解,社造人士認為社區的文化、產業、歷史等各方面一樣重要,為什麼只鎖定「健康」?

  李明憲費盡唇舌,向不瞭解的大眾解釋。他說,無論是「社區健康」與「社區健康營造」,最終目的都是要創造出健康的社區、健康的城市,而健康必須與產業、文化等同時並進,缺一不可,畢竟這些都是居民生活的一部份,沒有辦法單純切割。

  如何把健康、文化,甚至產業融合為一?李明憲就曾跟花蓮市政府提出建議,他觀察到,從花岡山下來,沿途有許多賣麻薯的商家,但卻只有一家書店,如果能夠規劃公共藝術品、書店、咖啡店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店,讓民眾從山上慢慢散步下來,沿途欣賞街景、拍照;或在民宿與風景點、民宿與民宿間,設立徒步區,觀光客以走路取代車輛交通,把運動、健康融入觀光與社區中。

  不過,這樣理想性的提案當然沒有被接受,原本一千萬元的計畫,只撥下一百萬元,最後李明憲只做了「健康市場」,但李明憲並不氣餒,「有做總比沒做好」。
  即使對市場,他仍懷抱夢想。「市場也是社區」,李明憲說,只要是民眾共同生活、工作的地方,就是社區,並非僅侷限於住宅,因此他想像著市場早上賣菜,晚上賣咖啡,而事實上,新加坡的健康市場已是如此。

  所謂的社區健康是來自於「渥太華憲章」,「人類的健康必須有環境的支持,健康行為才有發生的可能性」,先進國家在一、二十年前就開始推動,但台灣卻落後甚多,主要的關鍵仍在於「政策」。李明憲認為,從前台灣政治氣氛保守,不喜歡社區意識出頭,現在雖然民主開放,但健康營造「無利可圖」,卻又引起不了政治人物的關心,造成推動上困難重重。

  加上過去政府總認為社區健康是衛生所的責任,且單純從「流行病學」模式著手,派人到社區進行疾病調查,有病治療,無病走人;事實上,社區健康營造應更主動、積極,並從「教育」出發,不僅靠政府,社區居民還要自發性加入,自己來帶領社區走向健康的生活,讓民眾瞭解到,「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關於社區健康,李明憲有說不完的理論與夢想,但如果沒有付諸行動,一切只是紙上談兵,於是他決定回到花蓮後,投入社區工作,來實證自己的知識,第一步就從自己居住的社區開始。

   他先從村長下手,尋求支援,沒想到「老」村長聽不懂他想法,無法理解社區健康的理念,李明憲只好靠自己。他先瞭解村子的範圍,調查資源,評估隱性與顯性的利基,以此切入;再把社區畫成許多區塊,尋找最具有影響力、做愛說話的人,然後「三顧茅廬」,邀請參加社區活動。李明憲發現,這些步驟與過去的學術訓練有關,「理論絕對是可以實踐的」。

  第一次活動找來十幾位社區居民,舉辦了「擂茶」演講,大家在演講前自我介紹,互相聊天,不過,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當時有位居民,在他登門邀請時,冷淡地拒絕,讓他吃了閉門羹,不過,最後在他誠心感召、努力不懈下,終於軟化了居民冷漠的態度。

  李明憲記得擂茶演講的幾個月後,發起清除登革熱病媒蚊的活動,大家一起掃水溝,沒想到那戶人家竟主動參加,而原本大家掃的是一條死水溝,在居民共同爭取下,水溝的水也在三天後通了,「這就是社區意識的凝聚」。

  李明憲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帶領居民在社區中尋找「存在感」,不僅一起組元極舞等社團,還辦社區報,即使後來他因為忙於研究工作,無暇參與,但社區還是運作如昔,充滿蓬勃的朝氣與活力。在自己的社區動起來之後,李明憲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原住民部落上。

  生長在東部,李明憲有許多原住民朋友,他想為部落爭取社區健康營造的經費,卻跨不過衛生署要求的「社區須有一萬人」的門檻,於是他發動email的攻勢,行銷自己的理念,沒想到有了轉機。一封回信告訴他原住民委員會有相關的計畫,就這樣他開啟了原住民部落營造之路。

  雖然讀遍有關原住民的書籍,但一直等到真正深入部落,不斷地與原住民對談,才讓他有了親身的驗證,也瞭解到,飲酒其實是部落保護與傳承的因子,原住民在打獵之後,習慣以喝酒傳遞訊息,飲酒是原住民的文化,因此在原住民部落宣導戒酒,就不能以「喝酒傷肝」切入,反而必須勸導「平常喝酒有損形象」,否則只會被排拒。

  李明憲說,原住民各族間的文化差異性很大,像是蘭嶼的達悟族,習慣把人與農田圍起來,就是不把豬圍起來,造成豬糞四處,有礙環境衛生,即便如此,也不能以漢人的文化去影響他們,必須在部落裡找出「關鍵的人」、「點火的人」,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尋找生路,否則只是一味地以灌輸漢人的觀念,儼然變成「文化入侵者」。

  他認為,原住民部落營造最大的困難在於族群認同意識薄弱,畢竟在貧窮的部落中,生存都有問題了,許多年輕人選擇離開部落,現在部落裡不是老人、就是小孩,主動參與健康營造者少、自發性低;但部落也有可愛之處,像是活動只要廣播一次,大家就會熱情地集合、參與,不像都市那麼疏離。

  因為他細膩的文化觀察,感動了不少原住民,他在花蓮萬隆拍攝太魯閣族的飲酒預防教材時,有一名布農族戒酒成功的個案,就自願在錄影帶中,現身說法。在做了多年的部落健康營造後,李明憲計畫推展「部落健康學校」,希望健康觀念能從小生根。

  去年在台灣西部流行的SARS,所幸沒有造成部落與東部太大的衝擊,李明憲也一如往昔在自己的崗位上推展社區健康,而他也相信,即使SARS再次來襲,因為社區與部落都已養成健康的觀念與習慣,大家一定會有更好的預防與準備。

△TOP


社區趴趴走
 本新單元,將由學會工作伙伴輪番上陣,記錄遊走社區的點滴與感動…
行經濁水溪的自我對話
吳惠蓮/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推動辦公室組長

  提起我為什麼到第三社造中心工作?總愛開玩笑的說:「在那個狂雨直下、淒風苦風、車流堵住的二高路上,身邊坐著司機貞儒,早先時候她和美雅對我提出工作的邀請,我想如果沒答應,她會不會丟我下車?」只差月亮沒來湊一角。但心裏面另一個聲音是,我必須從過往一線工作的角色,看到、學習到另一種角色的對話,如何與學術界的老師們一起工作,打開自己另外一扇學習的窗。

※筆有多重,鋤頭有多重


  以前有一個大家朗朗上口的廣告詞:「我當了爸爸,才學習如何當爸爸。」我則是做了社區工作,才學習如何跟土地相處。童年的蘭陽溪家園、成長的淡水河流域,我從末真正踏足濁水溪,我試著打開生命學習之旅,卻更看到自己對土地認識的貧乏。
惠蓮,你從來沒有下田,今天讓你跟我們做田了」菸田女主人的問話,清晨七點多,在新民社區的菸田裏,我蹲坐在田埂,以照相機記錄下一張張認真的容顏。是的,身為工人女兒的我,未曾真正有農事經驗,對農田的經驗只是撿稻穗、曬稻子與吃加了冰塊的米苔目時,天真的快樂。 

  「鋤頭到底比筆重多少?」我問著自己,偶爾有社區的伙伴說,上課對農民來說,筆比鋤頭重,拿筆比拿鋤頭難多了,那對我呢?多在拿筆的我,鋤頭有多重?泥土的味道是什麼滋味?在第三社造中的工作經驗裏,我認真地問我自己。

※生命跨過濁水溪

  當我將自己的工作經驗、生命學習跨過濁水溪時,我生命深深被撞擊到。濁水溪是小學課本中提及的,教科書上的濁水溪流域,是以手帶著鉛筆遊走過,它對我而言只是課本上的名詞。濁水溪畔有哪些人生活?他們如何生活?他們以如何的生活態度學習?他們如何觸覺土地?他們有哪些生命故事在述說著?他們生命的豁達狀況?將自己降一年級新生學習心情,在試寫社區故事時,我驚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自己對台灣歷史發展認識的不足、對土地認識的淺薄,我未曾真正將手腳踏進台灣深層泥土裏。

  在土地生活裏,我究竟是成就自我美麗,翩然於花叢間的蝴蝶?或是流留不同物種間,能為不同生命型態有一滴滴頁獻的蜜蜂呢?不斷的自我對話,成了此刻的生命狀態。

  來到第三社造中心,不只是轉換到另一個工作單位的意義,是將自己的生命學習跨過濁水溪,是看到更多元人與土地的互動方式與對待心情,從向濁水溪借地的新民社區;因校園重建而觸動社區凝聚的內湖社區;人神共居的龍眼社區……。被賦予專責出版工作的我,耳朵裏,不斷有一則則的生活故事在流動:快樂的故事、成長的故事、掙扎的故事、衝突的故事、貪婪的故事、心酸的故事……。

※生命長流的獨流與匯流

  這多重故事組合而成的協奏曲,猶如每個社區不同個性,哪個特質多一些,哪個元素少一分,就是一個不同樣貌呈現的社區,正是生態界,一轉眼間,隨時令人驚豔、探險的角落一般,社區也是一個有機生命體,隨著時間的流轉有著不同的變貌。在此刻,在不同的社區,一則則令人動容的述事,如同故事的呼喚般,呼喚著我對人、對土地更深層的體會與認識。一個個說故事的人、生產故事的土地,都是我學習的對象。 
 自我的對話,不免波及旁人,猶如喜歡喃喃自語的人,不免會干擾別人的安靜。不斷想對話的情境,是需要空間的,心靈上空間的寬敞度,也決定了自我對話的深度,這要感謝工作上的老師們及其他伙伴們給予的自由與包容。

  當我有機會在從高聳山區綿延186公里入海的台灣第一長河─濁水溪畔駐足時,我總貪看這片流域的精彩:生與死、燦爛與危險、危機與契機、艱辛與豁達……。生命若是一長流,在濁水溪的中、下游,我的生命長流匯流入許多不同豐富度的生命長流:老師們、工作伙伴們、社區伙伴們、美麗的土地……,帶著各別生命經驗於這方匯流,完成各自生命有機轉化後,再繼續往前走,流向另一個令人期待的獨流與匯流。

  這是,我,行經濁水溪的自我對話。


△TOP




‧社區營造學會九十三年會員大會
‧邀請您共同守護『樂生療養院』!歡迎連署、轉寄

‧ 呼籲重視公館文化資產與自然生態永續發展連署書 
‧亞洲女性身體工作坊—Beauty in Action 2004!!(word附檔)
‧社區營造三月分新書發表(共兩本)
‧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會 徵才啟事
‧東海岸閒置空間轉民宿休閒培訓計畫研習
‧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 2004 週三系列講座 
△TOP
訂閱本學會電子報
加入社區營造學會會員 .個人 .團體


 發行單位: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電子報編輯小組
 創刊日期: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 陳錦煌 理事長
 電 話 : (02) 2395-6771、(02)23930629 傳真: (02) 2321-6487

www.cesroc.org.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社造電子報《NO.69》

95年03月10日 星期五 「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經驗分享」-專刊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王秀雲校長專訪 鄭婷方/採訪整理/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 專題報導 ‧一閃即逝的社區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