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社造電子報《NO.22》

第二十二期-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93年05月14日 星期五)


訂閱本學會電子報

前言
展望社區營造新活水:減量與快樂並行
陳章波 /中央研究院動物學研究所研究員

社造番仔火
文化資產保存策略試擬─以台北新莊樂生療養院為例
劉正輝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專案助理研究員

探討SARS所反映出基層醫療在整個醫療體系的功能
湯佳玲/文字工作者


社區趴趴走
走過半線的記憶-「莊雅」 
大威力 /推辦專員

實踐社區營造的歷程是自我改造的過程
呂致緯 /學會專員

活動快訊
‧本期活動相關內容


前言
展望社區營造新活水:減量與快樂並行
陳章波 /中央研究院動物學研究所研究員

  這些年來,看著台灣社區的營造,藉著議題的探討,從建築空間、文化產業、社區健康到生態社區,提升了居民參與社區營造的意識及能力,逐漸地建構出公民社會的主體性。


  有人一再地期待桃花源再現,其實那是無法自給自足、人口一定外流的停滯社會。在人口減量不可行的情況之下,只有減少每個人的物質需求,但又要學會健康、快樂之道,這樣或許才能夠獲得社區的安居樂業、人類的永續。


  告子說:「食、色,性也」,這兩件事都非常重要,但也非常危險,所以在演化過程中,必然跟快樂有所連結。腦中有一個快樂中樞,或者說賞酬中心,這食、色、快樂是結成一體的。有些人情緒不平衡的時候,會吃大量的東西來取得快樂的補償;但有人反而會去買東西,血拼一番,後者是個人成長過程中,購物行為連結上快樂中樞。簡言之,言行舉止行住坐臥只要連結到快樂中樞就處處可以很快樂。因此,如果讀書過程能與快樂中樞連結,讀書就可以「十年寒窗樂讀」;走入荒野,欣賞大自然美、開闊的視野,連結上快樂中樞,就會讓人喜歡到野外走動。社區營造只要連結上快樂中樞,就會快樂無比。


  簡單的說,減量-減少個人對物質的需求,能用最少的物質,讓環境美好,讓其他的生命也能夠持續;不但不會影響個人的生活品質,反而可以因利益眾生而提升更高的快樂福祉,這或許是社區營造的新活水。

△TOP




文化資產保存策略試擬─以台北新莊樂生療養院為例
劉正輝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專案助理研究員



樂生療養院成立於日據時期1930年,是台灣規模最大、最古老,也最重要的痲瘋病院,近日將因為台北市捷運局即將於此地興建新莊線之捷運機廠而遭致拆除。


  過往諸如此類之重要文化資產,因應重大公共工程而遭致拆除的案例,早已屢見不鮮,近年引發最多爭議與討論者,可說是由2001年一路延燒至2002年,最後仍遭嘉義市政府拆除之嘉義稅務出張所保存運動,對於參與這場歷史資產保存運動的相關人士而言,在經歷長久的努力,最後所爭取之保存對象仍然遭致拆除,當然是個令人痛心的結果,然而,在這個民意高漲的時代,政府的施政方針與


內容,不再像過往一般的威權宰制、牢不可破,民間是否能夠形成一股足堪對抗的力量,進以有效扭轉行政機制的施行,則是最後這場戰役輸贏的關鍵所在。

  另外,再舉稍早於2000年發起的新竹市前新竹中學辛志平校長公館(簡稱辛公館)保存案例,當時,辛公館因週遭區域預定興建第九停車場,而面臨拆除的危機,不同的是,辛公館在一群熱心的新竹市民以及新竹中學部分校友的大力推動與支持下,最後終究因為完成古蹟指定程序,而獲得保存,可是,截至目前為止,獲得保存後的辛公館,並未獲得政府的任何處置,其閒置荒廢的狀態也不由得讓人重新思考,如果當時採取的是古蹟與停車場共構的處理方式,會不會是個更好的保存策略?


  台灣的古蹟保存運動,經歷過這麼一段長時間的演進歷程,早已由原本的靜態保存,逐漸朝向活化利用的方向邁進,除卻藉由後續之營運使用,試圖減輕保存維護的龐大財政負擔與壓力外,主要則希望透過新的使用模式,以積極爭取更多人再度親近與接觸歷史資產,透過這樣彼此互動及碰撞的過程,進以產生新的情感聯繫與共鳴,並形成後續保存維護的重要力量。


  此外,吾人亦不可遺忘,諸此與重大工程相衝突的保存案例,其背後皆涉及既有公共工程遭致延遲或終止後,將由所有市民共同承擔與背負,包括違約金,以及因應工程進行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及交通不變等社會成本,而這樣決策,若僅止於少部分人的意志貫徹下,即行決定,最後卻要由全體市民來共同承受,則無法符合公共價值的正當特質與屬性。


  因此回到樂生療養院的這個案例上,當然,已有許多學者專家提出原地保存、移地保存、部分保存與不保存等幾種操作策略,目前,台北縣政府文化局亦已出示於九十一年八月五日邀請專家學者會勘,後續亦經多次開會討論,「決議以拆遷重組方式,保留該院乙棟代表性建築物,規劃為文獻資料館,保存方式並報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同意後辦理」,然而,若就文化資產保存立場,並不傾向於進行另地保存的作法,原因也在於歷史建物一旦離開原地,則將喪失其與原有場域空間的特殊關聯,保存下來的不過只是一個缺乏本質內涵的硬體建物。


  因此,在無法抵擋工程即將進行的前提下,除如如同該局所規劃,「為保存該院文獻資料,已委託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擴大辦理該院調查研究及拆遷重組工作,以期國家建設與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並行」,是否能積極爭取一點緩衝空間,以進一步尋求古蹟與公共工程並存的可能性,具體而言,若就現階段之工程圖來看,未來區域內之新增建物落點,並非完全與既有建物完整重疊,甚至部分既有建物之地面區域,未來則僅規劃為植栽綠化之公共空間,如此一來,有沒有可能再進行更為精緻的評估與考量,進於未來機廠園區內,保留部分建物立面,甚至整棟建物,進以作為招待所、賣店、展示空間等,至於以拆除的建議部分,亦於地面乃至三度空間進行虛擬說明及呈現,進而讓原本僅止於停存、修繕等機械性功能的廠房空間,因應於過往歷史記憶,而增進幾分獨特之韻味與風貌。


  即使如此,諸此操作仍舊勢必影響既有工作規劃,因此,很重要的是,必須仔細評估任何的操作策略,對於工程經費及工程時效上的影響,在經過仔細評判後,制定出可接受之停損點,並積極著手凝聚與形塑民意,進與相關公共部門進行溝通與探討。


  此外,如若諸此操作策略皆已無法成立,那麼至少也要要求目前投入保存運動之相關社群與組織,能夠加入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的調查研究計畫(甚至搶在工程進行前,另行進行相關影像、文字、訪談等紀錄及研究工作),避免該調查研究過分偏重於建築物及文物上的硬體保存,而缺乏有關記憶及情感上的軟體保存內涵。


  樂生療養院的保存運動,截至目前為止,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仍顯得困難重重,然而,若能調整過往與政府部門站在對立面的一貫抗爭立場,而試圖就其公共部門與公共價值的角度來著手思考,積極凝聚包括病友(樂生療養院拆除後,將搬移至新院址,未來將生活在有冷氣空調的大樓中,必須跟現有的蟲鳴鳥叫說再見)、青年樂生聯盟(由長庚醫學大學、台灣大學、陽明大學等學校醫學院學生所組成,透過辦理工作坊、研討會等方式,希望重新喚起大家對於樂生療養院的重視)、輔仁大學醒新社樂生服務隊(長期參與服務性社團工作,與樂生療養院叔叔伯伯阿姨嬸審建立良好關係,很在乎病友感受,至於樂生療養院能否保存則為其次課題)、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因為協助拍攝紀錄片而結識青年樂生聯盟成員,希望能為這段歷史留下見證與記憶)、台北縣三民國小師生(因製作以樂生療養院為主題的網站與院方及病友接觸,希望喚起更多人重視公共衛生的議題)、衛生署官員、院方醫生、護士、行政人員、社區居民等不同社群的意見與想法,同時,以此為基礎,進以尋求並取得台北縣市政府,乃至行政院等高層單位相關人士的支持與奧援,仍將很有機會,走出屬於自己的獨特保存契機與途徑。

△TOP

探討SARS所反映出基層醫療在整個醫療體系的功能

湯佳玲 / 文字工作者

前言
  去年SARS造成了北市和平醫院封院,台北市醫師公會張孟源醫師位於萬華中正區的診所內,也出現了SARS病例。本篇將以張醫師接觸的個案,及身為第一線基層醫療的防疫守門人,探討SARS所反映出基層醫療在整個醫療體系所扮演的角色為何,以及基層醫療與社區該如何結合,才能為社區居民帶來最大的健康保障。


  去年三月香港、新加坡、大陸等地,開始陸續傳出SARS感染,一般而言基層診所,沒有充足的防護設備,先天的不足反而使他們充滿戒慎恐懼。但就因為張醫師對傳染病蔓延迅速的警覺,及以台灣和香港、大陸往來之密切的關係來看,張醫師認為境外移入的可能性相當大,如果不做好控制,SARS病毒相互傳染的後果將不堪設想。


  張醫師的診所先開始收集資訊,密切注意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的因應措施,並反覆模擬可能的情況。張孟源說,他們開始教育診所內的同仁勤洗手、加強診所通風。在門診時特別並詳細詢問病患旅遊史,尤其是香港及大陸旅遊史的調查;並增加防護設備,準備N95口罩、酒精、漂白水等。「我們希望診所事先的預防,能讓之後來到診所的SARS個案,避免造成更多醫護人員的感染。我們相信基層醫師只要充分準備,也可以成功的扮演了第一層防疫把關的角色」。


  然而去年四月二十四日,和平醫院還是封院了,一千多人受困於院內,這對張醫師來說不啻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張孟源醫師沉痛的表示「和平醫院的醫護人員中有許多是我的好友,看到他們受困其中生死未卜,內心有無比的悲痛」。醫院內的醫護人員驚慌失措,衝突抗爭,甚至有病患因心理衝擊太大而自殺死亡,這些畫面重重衝擊台灣的醫療公衛體系,而一般民眾的信心也接近崩盤。


  張醫師的診所位於位於中正區,和平醫院是診所後送醫院,社區受和平醫院封院的影響,也陸續出現惡耗:有一對年邁的老夫妻相繼去逝;另一對張姓兄弟則只有弟弟幸運逃脫SARS的魔掌,哥哥不幸死亡。從這天起,SARS陰影籠罩全台,中正萬華區的居民更是提心吊膽、精神緊繃,生活深受影響。所有的人開始擔心SARS在社區感染的可能性是否提高,而「我們要保衛社區除了自己,再也沒人可以依靠了」。
五月二日,張孟源醫師的診所,有兩名忠義國小的學生來報到,他們都出現了發高燒和嘔吐的症狀,因診所內沒有X光的設備,故將其轉往中興醫院進一步檢查,中興醫院初步診斷為肺炎,且不排除為SARS的可能,張孟源醫師立即通知一一九與衛生單位。社區感染是張醫師內心最憂慮的事,「完了,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了,我最不願發生的事情發生了!」


  這兩名學童的情況,暗示著社區感染的可能存在,短期內政府如不採取斷然措施處理,萬華地區恐怕會全部淪陷。張孟源醫師說:「我每天都祈禱,這種情況(社區感染)不要發生。」他說,小朋友的狀況恐怕還好,他最擔憂的還是可能受小孩感染的大人,成人如果相互交叉傳染,後果難以想像。儘管依法通報後,診所被迫休診十天,他和護士及藥師也要居家隔離,但張醫師認為這絕對是正確的作法;「我希望能夠給其他診所一次示範,這點犧牲也值得。」但是他強調,犧牲要有價值,他的診所只是開始,後續如何面對,才是最關鍵的事。


  台北市醫師公會就建議由診所做為第一線的防疫網,並對原因不明的發燒病人,追蹤列管三天,才能減少社區感染的威脅。張孟源醫師表示,發燒、咳嗽患者眾多,診所如果都通報,會造成龐大資源浪費,如果診所醫師主動列冊追蹤發燒及有呼吸道症狀、腸胃症狀等患者,持續三天,也就能夠對「求醫中、尚未發展到最嚴重SARS症狀前」的病人做到追蹤把關。張孟源說,是否增加「列管病例」這道防線,應該有政府公權力介入,否則醫師執行於法無據,實際執行起來會有困擾,希望衛生單位能支持推動。


  就在此時,台北市衛生局決定在十二家市立醫院推動「發燒篩檢站」,病人經過篩檢後,如有發燒則進入獨立看診空間。張醫師表示,他贊成「發燒篩檢站」的做法,但不該只有市立醫院,應擴及大台北地區的醫療院所,張孟源指出,像新莊麵攤老闆,死亡前看了好幾家診所,但因為沒有追蹤列管,因此病人發病還繼續做生意,又如北縣計程車司機,也是發病後欠缺警覺性還四處載客,造成人心惶惶。


  於是,為了要落實基層醫療做好第一線防疫的把關工作,台北市醫師公會張孟源醫師,動員區域內二百多家診所,成立「功能性聯絡網」,他把萬華區分十二組、中正區分十組,每組十位醫師為單位,負責對小組內診所的發燒病人追蹤監測,由診所醫師或護士每天打電話追蹤病人是不是還有發燒?除了發燒,還有沒有呼吸不順暢、拉肚子等症狀。若發現有進一步狀況,就主動通報給衛生局與疾病管制局。


  除了對區域內診所的發燒病人列管追蹤外,台北市醫師公會也發起基層診所和檢驗所合作,即時為發燒病患照X光和抽血檢查。張孟源說,如果求診病患發燒時,診所醫師立刻開單,讓病患至附近檢驗所照 X光、抽血,只要十分鐘,病患就可以帶著X光片,以及抽血檢測後的生化值報告,回到診所交給醫師。看診醫師可以了解當事人肺部是否有異常浸潤現象、生化值是否正常。台北市醫師公會也和衛生署協調,希望衛生署能行文全台各基層診所,讓各縣市基層診所都能和地區檢驗所合作,分擔醫院篩檢病人的負擔。


  台北市醫師公會所發起的這兩項行動,正好凸顯基層醫療照護在面對SARS疫情防治的問題。基層醫療必須負起照護的持續性和完整性,基層診所必須有充分的準備,才能負起篩檢病患、通報病例、轉介治療的第一線防疫責任。但是,當有人批評基層醫療反而形成「防疫的漏洞」時,我們也要思考基層醫療在整個醫療體系的處境與定位問題。大型醫院獲取了龐大資源,不斷擴充門診將病患從基層診所吸走;SARS疫情爆發時,大量湧入的發燒病人超越了大醫院的負荷能力。這是醫療服務大型化,頭(醫學中心)重,腳(基層醫療)輕的自然結果。


  在這場對抗SARS的戰役中,太多無謂的犧牲,外頭所謂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張醫師只感到深深的悲哀。犧牲的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我們曾並肩作戰,卻看到他們倒下。「在這個時代我們不需要英雄,我們需要的是建立一個制度:能充分做到風險評估並防範於未然,能充分掌握時代環境的變動,主動規劃並自我調整且有充分反省的能力」。SARS在台灣的社會,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從中學到教訓了嗎?

△TOP


社區趴趴走
 
走過半線的記憶-「莊雅」
大威力 / 推辦專員

彰化縣舊稱半線,秀水鄉舊稱臭水,這裡有一個村莊叫莊雅
這個地方不是很有名,但卻是陪伴我走過一年十個月的社造替代役生涯

最重要的一個地方…
在這裡,沒有高談闊論的社造理念
無需談什麼文明進程
無需談什麼永續發展
因為這都是自然而然的發生在莊雅村裡
你可以看得到社區居民的傻傻付出
你可以看得到社區居民的無限創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
該做什麼
該怎麼做
都有自己清楚的定位
錯了,就會自我反省
錯了,就會修正腳步每一吋土地
每一處景點
每一個空間
都是社區居民努力辛苦耕耘來的
從入口意象到蓮花池
從生態水溝到池畔公園
從酒甕造景到莊雅東橋
空間的改善,是莊雅的起步
這一步接著一步
總是會多影響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物
總是會多吸引一些新的夥伴,來加入這個團隊


當然
這裡並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
這裡也有大大小小的問題會發生
大夥們總是會同心協力的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因為
在這裡,有一個【我愛莊雅工作坊】
因為愛這裡,所以大家都會來這裡
不來的,不代表不愛莊雅
因為他用別的方式來愛莊雅這片土地
相信大家都知道,推動社區營造的工作,總是會面對不同的問題與爭議

可喜的是,在莊雅你可以看得到一股團結的力量
讓他們能一關闖過一關
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難關等著他們
相信依然能順利突破障礙
走出屬於莊雅村的那一段美麗故事…

△TOP



實踐社區營造的歷程是自我改造的過程
呂致緯 / 學會專員

  我是呂致緯, 曾經在工程業界多年,還是很疑惑自己怎麼回從建築業界跑到古蹟修繕,然後又在馬祖參與聚落保存與社造的行列。這段經驗在家人與同學看來,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對我來說也算是一個美麗的錯誤,但是將錯就錯也是需要勇氣,生命本來就應該投入在美好的事物上。

  每一次跟同學聚會聊天中都會聽到這樣的話語:蝦米?社區營造?你是在包工程嗎?然後就開始費心的解釋一些造人造景與造產,由下而上的觀念,不過看著他們呆滯的眼神就知道這是一條漫長與孤獨的路。

●左者為呂致緯

  三十歲那年面臨了生涯規劃的抉擇,社造工作者好像都是以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或是四十以後要退休的老先生居多,這也是NPO工作人員所面臨的問題。曾經開玩笑的說過作社造是需要三種證明:財力、血統與學歷證明。很多年輕人包括我在經驗了瓶頸後都想填補條件不足的地方,不是去進修學位,不然就是回到營利事業上。


  掙扎了一段時間,發現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看自己,永遠都找不到自己。猛然回首過去在社區推動社造時,其實也改造了自己本身。身心在內化的過程中學會了分享,原本性格上有些不完美的地方慢慢的可以釋懷,而後積極的面對尋求成長。


  實踐社區營造的歷程其實就是自我改造的過程。


  現在的我正走在這條路上。

△TOP


‧「2004年第四屆文化山海觀-全國研究生 文化資產 研討會」 
‧公益創投讀書會
‧五月份OURs都市論壇第七場
‧歡迎參與「湖本村生態導覽」活動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徵約聘專案人員一名
‧進入樂生院 鬥陣護樂生- 樂生療養院導覽活動  
‧紫藤廬文化活動預告 
‧我國啟動SARS防治A級動員,社區密切做好準備 
‧青年參與國際事務與NGO培力 - 2004世界社會論壇參與經驗分享會
‧邀請您共同守護『樂生療養院』!歡迎連署、轉寄

‧ 呼籲重視公館文化資產與自然生態永續發展連署書
‧社區營造三月分新書發表(共兩本)
‧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 2004 週三系列講座 
△TOP
訂閱本學會電子報
加入社區營造學會會員 .個人 .團體




 發行單位: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電子報編輯小組
 創刊日期: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 陳錦煌 理事長
 電 話 : (02) 2395-6771、(02)23930629 傳真: (02) 2321-6487

www.cesroc.org.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社造電子報《NO.69》

95年03月10日 星期五 「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經驗分享」-專刊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王秀雲校長專訪 鄭婷方/採訪整理/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 專題報導 ‧一閃即逝的社區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