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社造電子報《NO.18》

第十八期-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93年03月12日 星期五)

訂閱本學會電子報

前言
‧下一個十年
王本壯 /常務理事,聯合大學建築系講師

社造番仔火
‧尋訪爸媽孩提時的菜市場
鄭惠琴 / 連江縣東莒國小老師

護持台灣,一關過一關
廖嘉展 / 社區營造學會理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社區趴趴走
‧飛魚之鄉--蘭嶼紀行之1
文/飛天小王子(瑞君)

活動快訊

‧本期活動相關內容

前言
下一個十年
王 本 壯 /常務理事. 聯合大學建築系講師

 從1994年文建會首次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施政理念以來,一下子十年就過去了。2月25日學會在台中科博館舉辦「跨越,社造十年—社造論壇」,會中除了請陳其南政務委員說明目前已經由行政院核定送立法院審查的「社區營造條例」,並由曾旭正教授報告有關政府大力推動的「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協力平台的建置狀況,更重要的是,還特別邀請行政院游院長與社造工作者對談,討論社區營造運動如何再出發。
  論壇進行過程非常順利,與會人士多對十年來的社造歷程抱持肯定的態度,而對於如何跨越十年,走向另一個十年也有熱烈的討論。個人以為下一個十年的關鍵就在於相信我們的民眾,藉由社區營造條例的立法交付社區民眾更多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與責任。而同時政府也有責任投入資源,透過教育的手段提昇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與民主素養,進而形成一個學習型的社會,與時俱進,永續成長。


  因此,值此關鍵時刻,我們要特別呼籲,不分黨派與立場,全民應要求政府持續並擴大推動社區營造工作,讓我們攜手連心共同一起努力,邁向下一個十年。

△TOP

尋訪爸媽孩提時的菜市場
鄭 惠 琴 /  東莒國小老師
  孩子問叔叔,您曾在市場賣過菜嗎?叔叔說:「沒有。」孩子沒生氣的轉身就走;我說:「等等。」叔叔沒賣過菜,也許買過菜,一定會認識賣菜的主人對不對。這次的訪談,這段故事就這樣開始。爾後,經過熱心的鄉親訪談過程,蒐集資料整理,現場探勘,舊菜市場的模型製作,完全沒安排的腳本,就這樣順勢推演,花了一些時間,我們找到了舊菜市場的攤位主人和菜市場的模型。
  我想並不是每個人都對故鄉的事物熟稔,有時甚至陌生。尤其像住在這樣的小島,十二歲懵懵懂懂的年紀,就要離家求學,到了高中、大學階段更離不開在外生活的宿命。逢年過節回鄉,最思念的也是家人的溫 純,回家就像貴賓的款待,當假期結束

圖一:曹爾思站長帶領小朋友實地探勘(一)

圖二:泉興爺爺對小朋友解說
,便 匆匆趕忙的回台北。能夠定居下來的大部分都是公務員、老人及小孩。隨著駐軍的減少,消費型態的改變,這兒的孩子沒去過中正堂看最後一輪的電影放映,沒去過菜市場,更沒聽過熙熙攘攘的叫賣聲,經濟不能說蕭條來形容,只能說地方更沒落。而我們大人們孩提時的中正堂、菜市場回憶,更隨時間而淡忘。看著孩子的世界只剩下在電玩虛擬世界裡對戰的刺激,學校操場的嬉戲,仿佛和我們的童年就是那麼的不一樣。於是興起這樣的念頭,紀錄這地方場景的曾經風華,首先讓孩子自己設計學習單,透過訪談紀錄,連結我們之間的陌生地帶;那曾是依公依媽的青春往事,爸媽的童年過往。就因為孩子的認真紀錄,回憶又鮮活了起來。

  這次訪談的過程要謝謝泉興爺爺、曹爾思站長、還有巧屋阿嫂(我老媽)及部分攤位主人等的熱心幫忙。泉興爺爺是當地的耆老,每次有訪談過去地方事物時,便一次次的被我們叨擾,因為他就像個活字典一樣,總不厭其煩的訴說當年往事。

  曹站長呢?還特別約時間去菜市場現場探勘,他雖沒賣過菜,當年他擔任村長,更對那環境瞭若指掌。我老媽曾是攤位的主人,私底下問她時,她直接回應我說:「改天帶你去現場解說不就好了,看你的學習單太麻煩。」那天的訪談我們到了市場,卻未見人影好生擔心,誰知她正從猛沃港喘呼呼的趕來說忘了時間。猶記得孩子一開始的訪問,不大會問問題,我則在一旁推敲索引,給提示,漸漸進入狀況;有的攤位主人訪談時直接說忘了忘了,記得的又零零碎碎;孩子們面對訪談內容不一樣的結果,真有點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但到活動的結束,我想他們在過程中已得到最寶貴的經驗,對在地的生活環境,透過觀察紀錄更有了深刻的體驗。

圖三:曹爾思站長帶領小朋友實地探勘
(二)
  舊菜市場的模型製作,台大一鄉一新房的團隊部分夥伴,大老遠從台北跑來參與並指導孩子們實地測量,畫平面圖,模型如何等比例縮小,規劃設計,再加上幾位老師及四、五年級小朋友,合力製作完成了模型製作。至於攤位上的擺設,當年賣的雜貨分類,希一、二年級小朋友的負責黏土製作,這故事未完待續。

  很多事情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目的,初初只是簡單的念頭,事後也沒想到這樣的結果。這樣的過程我想我們的付出,讓自己和孩子對在地有了更深的關懷和體驗,並歡喜走過,兒時的記憶開始鮮明,似乎悄悄的爬進腦海而喜悅。

圖四:巧屋阿嫂擔任解說


圖五:台大城鄉所學生帶小朋友實地測量


圖六:模型製作之局部設計圖

△TOP

護持台灣,一關過一關

廖嘉展 / 社區營造學會理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1994年,台灣掀動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
2004年,台灣社造由點成網,由運動變生活
行走十年社造路,
特邀請廖嘉展先生撰寫「護持台灣,一關過一關」,
讓我們繼續以行動護持社造路。

百年前,樟腦曾為台灣拿下世界第一
爾後
從雨傘、鞋子、蝴蝶蘭
從筆記型電腦、光碟機、奈米科技……到台北101
世界第一的品牌
都出自這塊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蕞爾小島

雖然
921
讓我們惶惶大地的無情
雖然
SARS



讓我們驚懼生命的危脆
來自兩千三百萬人編織的社會互助網
讓我們緊緊的相偎

過去十年
在各界的努力下
社區總體營造已成為
翻轉台灣體質的社會運動
安身立命的想像與實踐
在此萌芽、開花、茁壯
讓永續台灣綻露曙光

然而
展望未來, 我們仍需奮力不懈
共同為積累台灣新故鄉的願景
繼續添材加火
社會的動盪
終需平撫
愛家園的行動
是共同的藥方

相信台灣
更相信
生活在這塊土地上
人們的智慧

在這永續台灣的分水嶺上
我們要用更大的愛與包容盼望
護持台灣
一關過一關
經過嚴冬的洗禮
終將讓我們更加感受
春花要開了
的喜悅
△TOP


社區趴趴走

 本新單元,將由學會工作伙伴輪番上陣,記錄遊走社區的點滴與感動…
飛魚之鄉--蘭嶼紀行之1
文 / 飛天小王子(瑞君)

  2月14日,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台灣的眾人依樣大肆的慶祝西洋情人節;對我而言,今年的2月14日則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為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到傳說中的飛魚之鄉--蘭嶼去。 乘著令生長在台灣的「漢人」訝異的小飛機,即將抵達蘭嶼前,天空用著不同於台東的晴空、也是這一陣子少有的雨水迎接我們這些土包子漢人的到來。

  同行的除了這次負責接待的地主—蘭恩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董恩慈先生外,其餘大部是學會相關的全台各地工作同仁,大伙不論是來開會、參與活動或遊玩或收集相關資訊,都抱持著同樣的信念—要從蘭嶼滿載而歸!!


蘭嶼的海邊排列著一艘艘歸帆,船身有彩繪的圖騰者才是祭典時能下水的船隻

  看著同行的蘭恩基金會恩慈先生從台東提著大包小包的戰利品準備返回故鄉蘭嶼,我一時之間還有點搞不清狀況(他的戰利品中甚至包含一束鮮花),及至到達蘭嶼,我終於明瞭這個保留達悟族傳統民居、文化的小島其實幾乎比台灣其他的小島更為依賴台灣的物資補給。沒賣啥鮮花的蘭嶼住民要感謝相伴一生的牽手同樣可趁著到本島的機會採買玫瑰花帶回蘭嶼。至於其他全球化的產物如連鎖的便利商店或麥當勞、肯德雞在此同樣尋不著蹤跡。 

蘭嶼的落日帶給我們美麗的震撼
  在小雨中來到這個與綠島有著相仿環境的離島,我們一行外地人同樣得如所有觀光客一般,先到機場旁租借機車才能展開為期兩天的蘭嶼風光之行。也因此終於讓我們見識到同行的教授們騎摩托車的有趣畫面。 機車到達的第一個下榻處是地主蘭恩文教基金會的會址,也是我們投宿的民宿所在地。蘭恩是一個當地達悟居民和台灣移民長期經營的在地npo組織,因愛鄉的初衷從而推展出多年來絢爛的成果,不論是在地刊物、廣播電臺、文化傳承、生態保育等再再令蘭嶼人自豪。可貴的是,蘭恩並非是蘭嶼唯一活躍的npo組織,由此可見達悟族人對於家鄉的認同與努力絕不下於這些年來在台灣推動社造的地方能量。 

同行的夥伴於蘭恩文教基金會前合影
  當我們到達蘭嶼後,穿插在同行夥伴間的住民有時在不經意的言談中提起「你們漢人…」。第一次被人這樣形容,我頗感趣味,「漢人」這樣的名詞對我而言,原似武俠小說裡才會聽到的名詞,甚麼中原、甚麼漢人、甚麼國仇家恨、甚麼異族男女恩仇的,原來我也算「漢人」ㄚ! 在台灣,平日感受甚微的族群差異,一到選舉就不斷被挑起,芋頭、蕃薯種種差異好似突然漫天靡地而來,對比於達悟族與台灣島的人民文化差異真是令人感到訝異與有趣ㄚ!


更有趣的是,當我們看到達悟族的傳統主食時…(欲知後續發展,敬請期待下一期的電子報)


△TOP


‧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會 徵才啟事
‧東海岸閒置空間轉民宿休閒培訓計畫研習
‧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 2004 週三系列講座 
‧地動的花蕊二十個魅力家園的誕生
‧藏巖,開門 Open Studio

△TOP
訂閱本學會電子報
加入社區營造學會會員 .個人 .團體


發行單位: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電子報編輯小組
創刊日期: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
發 行 人 : 陳錦煌 理事長
電 話 : (02) 2395-6771、(02)23930629 傳真: (02) 2321-6487

www.cesroc.org.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社造電子報《NO.69》

95年03月10日 星期五 「社區營造資源中心計畫經驗分享」-專刊 ‧編輯室的話 社區營造學會 封面人物-會員介紹 ‧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王秀雲校長專訪 鄭婷方/採訪整理/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 專題報導 ‧一閃即逝的社區營造...